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28

第28章 突出的心理问题

1.抑郁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以抑郁症为主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杀。我国有抑郁症征兆的企业家或高级经理人,90%以上不会觉察自己已经患病,即便已经察觉,仍有90%以上的人不愿去看心理医生。我们经常听到企业家的自我表白,事业就是我的全部,为了事业我愿意肝脑涂地。当抑郁只处于感觉层面,人只有轻微的抱怨、不满、发脾气等情绪化反应,还没影响到工作效率时可能不会感觉到抑郁对生理的影响;而当抑郁加重,产生睡眠障碍、躯体障碍时,不仅要抵抗抑郁,还要注意生理疾病的发生。有些企业家会以酗酒、熬夜、赌博来对付抑郁,其实这并不能放松神经,只能使压力倍增,长此以往,人即便不被抑郁击溃,也会产生生理疾病,甚至会“过劳死”。轻度抑郁状态的自我调适策略包括:①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情感是人的生命线,家庭是最能充分舒展人性和获得安全感的场所;②有纯私人兴趣。这种兴趣要与生意和公司没有关系,比如,绘画、摄影、钓鱼;③要建立一个完全与生意无关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有意识交一些即便破产时也可相处的朋友;④认识到适度的抑郁也是一种可利用性资源,防止过分自我强化对抑郁的恐惧。适宜性抑郁的好处体现在:①通过情绪变换来释放躯体疾病;②可以消除人的狂妄,使其回到现实的情境。

2.焦虑

焦虑是指个体出于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只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焦虑情绪体验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是一种预期的心理感受。焦虑具有动机性后果,所以其存在具有普遍性,并非某些人所独有,但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下所体验到的焦虑程度存在差异性。焦虑包含三种基本成分:主观的恐惧感(认知成分)、特定的身体反应模式(生理成分)、一定的行为表征(行为成分),这三种基本成分是相互联系的。焦虑的管理是基于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焦虑反应进行主动觉察和积极调控。焦虑反应的表现:①生理反应。心脏血管方面:心悸、心跳过速、血压变高或变低头晕;呼吸方面:急促呼吸、胸部有压迫感、喉头窒息或呼吸困难;神经肌肉方面:过度反射、眼皮跳动、失眠、全身无力;肠胃消化方面:食欲差、腹部不适或疼痛、胸口灼热感、恶心;排泄方面:尿急、尿频、便秘、腹泻;皮肤方面:脸红、出汗、瘙痒、忽冷忽热。②行为反应。不安、紧张、颤抖、讲话速度变快,动作失调,人际关系变得退缩、逃避。③认知反应。无法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先入为主、健忘、思考中断混乱,无法客观判断错误,知觉感受能力下降,缺乏创造性,害伯失去控制,担心有视觉幻象,害怕受伤或死亡。④情感反应。不耐烦、不愉快、害怕、有压迫感、危机感、神经质、受惊、战战兢兢、容易有警惕或兴奋性反应。

3.压抑

压抑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或转移出去,而是将其压抑在心里,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乃至古怪。压抑心理的产生是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果。从外部环境来讲,如果个体与环境不协调,有过多的挫折感,就可能产生压抑心理,这主要表现为行为规范的影响、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挫折与压抑感之间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压抑心理的调控策略有:①正确认知社会环境。社会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人与人不能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②客观的自我认知。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③列出生活工作日程表。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动手做事的人,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为了与懒惰作斗争,不妨列出一个工作、学习、生活日程表。④理解别人和乐于助人。⑤参加社交活动。许多沮丧的人放弃了他们最喜爱的业余活动,这只会让事情弄得更糟,相反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⑥坚持锻炼身体。通过体育锻炼来放松精神,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⑦回归自然怀抱。当你精神压抑时,可漫步于田间地头,跋涉于山水之间,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4.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功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但体查并无器质性疾病,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包括:①恐怖性神经症。治疗时先用药物控制其焦虑或恐怖,然后采用心理治疗,如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心理分析法等。②焦虑性神经症。临床表现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自我调节的办法:积极的自我暗示、适量的运动、做最感兴趣的事情、情感宣泄、音乐等。③强迫性神经症。预防措施主要是充实业余生活,合理安排学习节奏,对事物不要过多地注意或勉强地克制,学习心理自我调节法、自我疏导法等。④抑郁性神经症。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或患者中心疗法为主,帮助患者排除病因,消除焦虑情绪。预防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正确看待人生、社会和现实,培养乐观的态度,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学习抑郁自我消解法。⑤癔症。癔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治疗等,还可对症采用物理治疗。预防在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自觉及时地纠正个性缺陷,提高品质修养,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心理刺激。⑥疑病性神经症。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开始要耐心细致地听取患者的诉述,让他们出示各种检查结果,持同情关心的态度,应尽量回避讨论症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环境的转移,生活方式的改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做另一种有趣的事情,也可获得一定的改善。⑦神经衰弱。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心理治疗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正确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病因、病程及预防,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平常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参加文体活动;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加强个性修养,提高认知水平。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以于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活动的障碍,其认知、思维和智力并无异常。人格障碍的类型有:①偏执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表现为:敏感多疑、心胸狭窄,思想、行为固执刻板,缺乏幽默感;对他人特别嫉妒,而又非常羡慕;对自己过分关心且自我评价过高,无端夸大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能力非凡;遭遇挫折易于责备别人或推诿客观,从来不信任他人的诚意、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②循环型人格障碍。特点是终身都有情绪调节上的障碍,包括情感高涨型、情感低落型、双相循环型。③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为退缩、孤僻、安静沉默、害羞、胆怯、不愿交往,缺乏朋友,过分敏感,性格怪癖,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鼓励、赞扬或批评,喜欢独来独往,未丧失认识现实的能力,常沉湎于白日梦的幻想之中,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心,对人际关系采取不介入态度。④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以完美的标准苛求自己,常伴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而焦虑、紧张和苦恼,过分自我克制、过分自我关注和责任感过强,拘谨、墨守循规,缺乏应变能力,常回忆、自责,遇事犹豫不决,害怕自己出错而难以做出决断。⑤癔病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为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经常以过分做作和夸张行为吸引外界的注意;较强的暗示性和依赖性,表现出高度的自我中心和情感的多变化性,希望得到外界的关心和照顾,对人情感肤浅,性心理发育不成熟,可能会同时具有性激情或性冷淡,高度的幻想性,倾向于将想象当做现实。⑥爆发型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是行为冲动,缺乏对行为后果的考虑,伴有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情绪的自我控制极差,常因微弱的精神刺激而引发强烈的愤怒爆发,出现暴力、攻击性行为。平时其情绪和行为是正常的,在冲动或暴力发生后往往会自我后悔,但不能防止下次再有突然的失控冲动。⑦衰弱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和主动精神,感到自己能力低下,被动服从他人的意愿,精力不足,易疲劳,对身体不适和精神刺激的反应特别敏感,情绪容易波动,经常因为小事而伤感,缺乏生活情趣,不愿承担自我行为的责任,常有过多的要求,总是希望他人能给自己协助或让自己去依靠。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具有严重的人格缺陷,表现为高度的利己主义,自我中心、自私、自尊心特强、强词夺理、无羞惭感、缺乏责任感。可分为冲动暴发型和被动攻击型。⑨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行为退缩、心理自卑、敏感羞涩,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力应付。这类性格的人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许而受到伤害,很少与人交往,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夸大潜在的困难和危险。⑩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为倾心于自己,过分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对别人的批评感到耻辱、羞愧或愤怒,对一切有非分的幻想,认为自己应有特权,渴望别人的赞赏和关注,有很强的嫉妒心,缺乏同情心等,因此人际关系不好,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也容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