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WTO知识学习教程
32063900000010

第10章 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

早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就提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技术差异,而这一差异对技术的创新国和技术的模仿国的进出口都有着影响。特别是技术的变化,即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因为,在现代国际贸易中,技术变化十分迅速,技术领先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将处于有利地位。作为技术创新产物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均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里创造发明的,而且随着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该产品生产与出口逐渐由原发明国转向其他国家。当然,技术差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贸易伴随着知识密集型产品贸易量不断上升不断地进行下去。

为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Vernon)在1966年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文章,把市场营销学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中,试图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化特征,提出了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的另一个经济学家威尔斯也为之这一理论作出了贡献。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

弗农假设参与贸易的国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发明与出口新产品的工业发达国,如美国等,它们是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二类,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如西欧各国、日本,它们是资本与技术充裕型国家;第三类,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仅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并且有四个具体假设前提:

(1)信息在国内和国际的传播有成本;

(2)各国消费结构是收入水平的函数;

(3)生产函数随时间变化;

(4)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费及保险费。

2.产品生命周期的划分

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从出生到衰落,需要完成一次循环。而从新产品的出现到被替代和完全取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他还以美国为例,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1)创新期。创新期,也称初始阶段,是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时期。由于新产品在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求最旺,且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又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大批的科技劳动投入,所以,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最初在美国产生。而美国正是因其技术和工业发达优势,在新产品投产后,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新产品从美国出口到加拿大和西欧等的收入水平与美国接近的国家。但这时这些技术密集型产品数量较少,价格昂贵,只能满足小部分人的消费需求。

(2)成长期。成长期是指新产品基本定型、可批量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的时期。由于新产品逐渐定型,不确定因素减少,对成本的考虑加强,开始规模生产。这时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质表现为资本密集型。美国出口创新的产品,外国(如西欧)开始模仿,新产品的产地由美国转向模仿国,模仿国使美国出口品竞争力下降,出口量虽继续增长,但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其他原来从美国进口的国家转向从模仿国进口。

(3)成熟期。成熟期,也称标准化阶段,是指新产品成为完全定型的标准品,在世界市场广泛普及,并大规模生产的时期。由于新产品成为标准品,故价格竞争使新产品的产地转到低成本、劳动充裕的发展中国家,产品要素密集性质也将随之改变。于是贸易流向发生逆向变化,发展中国家成为出口国,美国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模仿国开始取代美国在第三国的市场,美国由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直到该产品被更新的产品完全取代。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完成了一个国家新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周期变化。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随其生命周期的发展而呈现的动态变化。在创新期,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是研究和开发,科研人员和熟练工人在再生产要素中占很大比重,故产品的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是资本,故产品一般表现为资本密集的特征。在成熟期,资本在生产要素中仍起重要作用,但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最重要因素是非熟练劳动或熟练劳动,故产品转向为劳动密集的特征。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国家应该生产那些生命周期中处于本国相对优势阶段的产品。当然,这一理论是从产品的生命运动过程分析,来说明比较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它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移到另一类国家,因而不存在哪一个国家能永远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动态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这一理论还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不合理的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旨在揭示产业间贸易规律性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是很难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的,必须寻求新理论。而这也使得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也发生了变化,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的新概念。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ioyd)等人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推进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及其产品分类

按照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国际贸易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类型。

产业间贸易是指按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实行专业化的国际贸易。而人们通常将国际贸易看做是不同产业之间的商品贸易,或看做是一种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如美国向中国出口计算机,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具有相似的要素投入和消费替代性的产品通过外部或内部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简单地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贸易现象。比如,美国、日本和欧洲既是小轿车的出口国又是小轿车的进口国,即一方面大量出口制成品,另一方面又大量进口相类似的制成品,这种贸易就是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前提之一是国际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而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在非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产品可分为两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

同质产品是指替代程度较高,即需求交叉弹性较高的产品。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大宗产品的交叉型贸易、经济合作或经济技术导致的贸易、转口贸易、政府干预的相互倾销、季节性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例如,因产量或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引起一个国家进口那些在其他情况下应当是其出口商品的商品,如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上的差别,在北半球的国家处于冬季之时,南半球的国家处于夏季,南半球的国家出口水果到北半球的国家,而另一个时期则相反。又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转口贸易港,产业内贸易是不可避免等。

异质产品是指替代程度较低,即需求交叉弹性较低的产品。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垂直差别贸易(如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别贸易(异质的最终消费品或投资品之间的国际交换)和技术差别贸易等。

(二)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

1.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之一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所有投入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下降,收益会随规模的扩大呈报酬递增的趋势。虽然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禀赋基本相同或相似,但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或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就会达不到规模经济,生产成本也会居高不下,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如果参与国际产业内分工专业化的生产,各自只生产相对具有优势的一种或若干品种甚至某配件,扩大生产规模,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然后,在国家间进行产业内贸易,并且取得贸易利益。

2.产品差异性的存在是产业内贸易又一原因

格鲁贝尔认为,即使两国所生产产品同质、价格也一样,但由于运输、储存、销售和包装等成本差异,也会引起国际产业内贸易。许多在不同国家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各国历史背景、经济、文化、习俗等不同,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差异,而每个国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从事所有差异商品的生产,因此对于这些有差异的同类产品的相互需求就产生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

3.需求偏好上的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1931年提出的偏好相似论。林德认为,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发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越相似,其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也就越相似,所以一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很容易在另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中找到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在20世纪最后的二三十年中,收入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得如此迅速的原因。

(三)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表示的是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全部贸易金额中占的比重,被用来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用于观察一国产业内贸易水平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在某时点的差异。

1.巴拉萨指数

美籍匈牙利经济学家巴拉萨(Bela Balassa)的产业内贸易指数(Ti)是:

TiXi-Mi/Xi+Mi

上式中,Xi和Mi分别表示某国某个特定产业内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当Ti值等于0时,这时一国该产业产品的进口金额等于其出口金额,即XiMi,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当Ti值等于1时,则情况相反,表示该国这种产业只有进口或出口,没有任何产业内贸易发生。所以,0≤Ti≤1,且Ti越接近0时,产业内贸易越发达。

2.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

这是经济学家格鲁贝尔和劳埃德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巴拉萨的公式修正以后得出来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上式中,Xi和Mi仍分别表示某国某个特定产业内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当Ti值等于1时,这时一国该产业产品的进口金额等于其出口金额,即XiMi,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当Ti值等于0时,则情况相反,表示该国这种产业只有进口或出口,没有任何产业内贸易发生。所以,0≤Ti≤1,且Ti越接近1时,产业内贸易越发达。

Ti值的大小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某个经济体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程度。但Ti值越大,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处于越有利的地位,还要具体分析Ti值较高的原因;而且,产业分类的宽窄或者产品组划分的大小,也会影响Ti值的大小。

上式中,Xi和Mi仍分别表示某国某个特定产业内特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和M分别表示某国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Xi/X和Mi/M分别表示某国某个特定产业内特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率。∑表示对该特定产业中所有产品的集合。该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当Ti值等于1时,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该产业存在最大化的产业内贸易;当Ti值等于0时,表示该国这种产业没有任何产业内贸易发生。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缺陷是如果定义的产业范围不同,则计算的指数数值就不同;且定义的产业范围越大,则计算的指数数值就越大。

“学习复习指导”

一、本章重点

本章是对WTO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本章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介绍了一些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如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做了阐述,进而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本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作者是()。

A。约翰·海尔斯

B。托马斯·孟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绝对成本说

B。比较成本说

C。要素禀赋论

D。产业内贸易理论

3.“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原则的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俄林

D。雷蒙德·弗农

4.俄林秉承师意,于1933年发表了其代表作是()。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C。《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

D。《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5.成长期产品的生产要素密集性质表现为()。

A。劳动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6.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认为,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时()。

A。等于1

B。等于0

C。大于0

D。小于1

(二)多项选择题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A。不具有科学性

B。实际适用性有限

C。补充和发展绝对成本说

D。忽视了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

E。说明了国际贸易利益在参与贸易国家之间的分配问题

2.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个阶段。

A。创新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高涨期

E。衰落期

(三)判断题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2.第一次从生产领域来阐述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是大卫·李嘉图。()

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补充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4.被誉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建者的是里昂惕夫。()

5.“要素禀赋论”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对国际分工、商品流向等方面的分析更深入、更全面。()

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国家应该生产那些生命周期中处于本国相对劣势阶段的产品。()

(四)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

2.绝对成本说

3.比较成本说

4.要素禀赋论

5.“里昂惕夫”之谜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产业间贸易

8.产业内贸易

9.同质产品

10.异质产品

11.规模经济

12.产业内贸易指数

13.G-L指数

(五)问答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绝对成本说”的基本观点。

3.“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4.“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5.“里昂惕夫之谜”的相关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哪几种?

6.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产品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如何?

三、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B 6.A

(二)多项选择题

1.B C D 2.A B C

四、案例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中国自改革开放对外打开了国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9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累计增长近70倍。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从1978年的几十个发展到目前的220多个,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已经超过6个,与欧盟和美国的双边贸易超过2000亿美元。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的世界排位从1978年的32位上升到第3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超过了7%;中国的外汇储备亦连年攀升,至今已达到13000多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国际金融界因此将中国与美国并称为世界经济的“双头发动机”。

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是因为中国政府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并一以贯之地加以实施。总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比较劣势则主要是一些重要技术开发能力弱、某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中国并行地在汽车、石化等“制高点”领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的同时实施,使中国避免了其他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恶果。为了克服体制上与国际规则不接轨的劣势,中国在经济特区、开发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体制和优惠政策,这种局部突破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吸引外资与国际贸易的扩大。

上述开放战略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成本也相当高。例如,汽车、石化等“制高点”产业由于长期受到过度保护,其国际竞争力一直较低;出口导向部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联系少,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国内市场的部门分割与地方保护现象普遍存在,大国经济的优势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税收、市场准入、投融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差别待遇,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等等。

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以往实行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行的战略将有必要调整,逐步转向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人们通常强调的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国家幅员辽阔,某些资源供给充足的优势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值得重视的优势。

一个优势是大国市场的规模经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处在经济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均收入正接近2280美元。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已经和正在进入对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期。这一市场条件有可能使某些相关产业形成世界上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中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也包括由于产业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低成本不仅会使国内消费者受惠,也有助于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个优势是具备了重点发展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一些年来,中国经历了以轻纺工业、重化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一个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可以提供加工组装制造业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利用有较高水平且相对成熟的技术,生产出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升的产品。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看,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产业也会向中国转移。近年来,颇具规模的计算机组装加工基地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形成,已经显示了这一趋势。一般认为,汽车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受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但据我们的研究,在经过必要的调整后,在今后10年左右,中国极有可能成长起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如果上述比较优势能够成功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有哪些?如何看待中国的比较优势?

“案例评析”

一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具体讲,就是劳动力成本低。中国在国际上出售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的产品,包括中国的商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二是本土市场优势。中国也是国际市场一部分,外商要在中国进行投资。但这块市场毕竟是中国的本土市场,对人文地理的把握、风土人情的把握,吃穿偏好以及对当地政府、环境的了解比较清楚,这就比国外竞争者具有一定优势。

三是大国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处在经济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已经和正在进入对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期。这一市场条件有可能使某些相关产业形成世界上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中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也包括由于产业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低成本不仅会使国内消费者受惠,也有助于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具备了重点发展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条件。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以轻纺工业、重化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一个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可以提供加工组装制造业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利用有较高水平且相对成熟的技术,生产出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升的产品。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看,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产业也会向中国转移。所以,如果上述比较优势能够成功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是利益的最终所有者。因为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中国还有一段路程要走。实现竞争优势,中国还欠缺一段路。

总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完全可以借此参与全球化,吸引外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若没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战略与能力,全球化只能成为“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