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到历史新阶段的产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世界范围内通信业和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进入了由经济国际化向经济全球化过渡的时期,而且这种转换的速度有增无减,表明了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方向。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被发达国家所占据。同时,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大大提高,甚至出现被跨国公司或者国际经济组织控制本国的经济命脉的情况。因此,应该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共赢和共存,各国应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中国家既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要积极迎接挑战,避免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国实力较量的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为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在进行调整、探索、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从而增强综合国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围绕着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努力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争夺科技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一般认为,人类社会自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来,已发生了三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导致了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兴起,使工场手工业进化为机器大工业,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使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国际经济联系迅速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深度和力度上都超过了前两次,成为推动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新的高潮,它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研究为主要内容。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新科技革命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因此新科技革命也被称为信息革命。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一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在70%左右。新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因技术水平高低不同,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的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依次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新科技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载体,为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手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快慢差距。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从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内部发展不平衡造成美国一枝独秀的局面被美、日、欧三个经济中心的格局所代替。目前在新经济的驱动心,美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仍雄踞全球之冠,仍然保持着超级大国的地位,日本和欧盟国家则经济调整进展相对缓慢。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更为复杂化。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南北不平衡突出反映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和经济结构现代化程度的差距上,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上差距更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历史和国情不同,奉行的经济政策也不一样,因此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增长差距悬殊。一些政局稳定、经济政策得当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许多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措施混乱、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则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沦为最不发达国家。总之,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当今各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3.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体现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增长较快,非洲发展则缓慢。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模式,市场的供需能力,自然资源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都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二、中国入世的客观必要性
(一)依据的两个原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各国经济外向型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一步。主要依据以下两个原理: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一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过程中的一步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一体化则更多的是一个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几个国家的经济体是否整合成一个整体时的用语。经济一体化在当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参加经济一体化的国家一般会相互取消贸易障碍,制定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并且进行一定的合作与协作。
当代国际上各种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多样,按照参与各国对贸易壁垒取消程度不同,经济一体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优惠贸易安排:这是经济一体化形式中最为低级的一种。参与国间通过签订协定,规定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相互给予特别优惠的关税待遇。
(2)自由贸易区:参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彼此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商品在区域范围内可完全自由流动,参与国各自仍保留对非参与国的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往往被称为自由贸易联盟,是建立在经济主权基础上的贸易联合。
(3)关税同盟:参与国之间相互拆除贸易壁垒,并对非参与国建立统一的关税和其他壁垒。这种形式对内部市场充分体现了贸易自由,而一致对外的贸易壁垒有助于排除非参与国的商品竞争。
(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不仅在参与国内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成员国构筑统一的关税壁垒,而且允许生产要素在参与国内部自由流动。
(5)经济同盟:参与国间不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而且要求参与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来逐步清除政策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经济同盟和以上一体化形式主要差别在于各参与国把部分经济主权必须移交给新的超国家机构。目前欧盟已发展到这个时期。
(6)完全经济一体化:各参与国经济真正结合成一体,在金融、财政、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完全实现了无人为障碍下彼此间商品、资本。劳动、服务等方面的自由流动。由于成员国之间完全统一了所有的经济政策,各国经济发展的最终决策权已转移给超国家的权力机构,并且实现了货币的统一。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
如果全世界各国的经济体最终都融合成一个体系,叫做全球经济一体化。欧盟(EU)即是当代最为成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等是一体化程度比欧盟低一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全世界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同时参加几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是,只有到各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最后都整合成一个全球经济体时,我们才能说经济全球化成为现实。因此,我们平时说的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指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而经济全球化则是这种经济一体化趋势的终极目标。
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对于经济全球化来说是一个较低级的阶段,但是相对于一个刚从封闭经济体走向开放的经济体来说,又是一个更为高级的阶段。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或者外向型经济,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就是开展对外商品贸易;而加入世贸组织(WTO),就是以国际通用准则来规范进出口贸易。由此可见,加入WTO不过是一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且最终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第一步。
2.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生产力提高的内在要求
由于当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使得各种生产关系要迅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要求是生产力的活动空间迅速扩大,以容纳巨大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流通和消费的要求。前面所说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突破一国国界,向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原来以国别为范围的各国市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整合成区域性(最终是全球性)的市场,以增大生产力的活动空间。生产力这种突破国别经济的限制外向型地发展,具体表现为国别市场的打通即对外贸易的发展,表现为资金、技术、服务和人员的跨国交流,表现为各国在贸易、投资、服务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换渠道,以及表现为各国经济逐渐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在终极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之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各国能采取的扩大生产力活动空间的做法。因此,才有20世纪下半叶以来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用国家权力和组织的力量来建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做法。因此,从表现和形式上来看是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纷纷诞生,从内容和实质上分析则应当理解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突破国界争取更大活动空间的趋势。
(二)中国入世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
依据上述原理,中国入世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走进历史发展新阶段实现强国梦的客观需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外开放利强国,闭关锁国易亡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史上,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多数朝代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经贸往来。唐朝奉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把我国与各国的经济联系起来。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往,保持了唐朝的繁荣强盛。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对外开放的表现,明王朝也历经了300多年的繁荣昌盛。但中国近代史上也有深刻的反面教训:清王朝的关闭通商口岸导致国力衰微,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多次不敌西方列强的入侵而签下丧权辱国的赔款割地条约。可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加上腐败和故步自封,是我们永远值得吸取的深刻的历史教训。实际上,近代中国史上也不乏有识之士。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就意识到必须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增强国力。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曾提出,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积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但在旧中国,由于受封建社会及后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制约,对外经贸往来的规模还是极其有限的。为了汲取历史的教训,我们必须抓住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好历史时机,借助加入WTO,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提高竞争力和增强国力,提供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
2.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入世提供了可行性的条件
诚然,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使本国经济保持必要的增长势头,都必须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闭关锁国,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却会相对滞后。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提供了机遇。WTO所遵循的最终目标是贸易自由化,促使金融、贸易、投资自由化和自由竞争,促使各国、各地区可以从经济开放中享有更多的比较经济利益,更灵活地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一国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种转变从初步的开放开始,然后不断深化、不断扩大开放面。而在这种分阶段演进的开放过程中,各种经济政策的调整在所难免。下面追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一些重要经济政策的调整过程,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所具备的加入WTO的市场化准入条件。
(1)外贸政策的调整。在历史上,各国、各民族的对外开放,首先以商品的进出口为先导,外贸的发展又推动了国际间的投资往来、技术转让和人员交流。因此,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就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的时间看,中国外贸政策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1949~1959年,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我国的对外贸易伙伴全部是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该时期的外贸政策被形象地叫做“一边倒”。
②1960~1978年,这个时期的外贸伙伴开始多元化。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双方贸易额大大缩减。与此同时,中国同欧洲的关系开始改善,中美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逐步调整。中国的对外贸易由此逐步趋于多元化。
③1979年以来,由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同欧美各国、日本和东亚各国的经贸往来不断增加。这一时期的外贸政策可以叫做“全方位多元化”。在这段时期内,除继续发挥原有五大外贸口岸的积极作用外,国家又决定增设一批新的外贸口岸。按规定,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城市,都处于外贸口岸,从而使全国的外贸口岸,由5个增加为45个。
(2)外汇政策的变迁。对外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上对外经济关系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中国外贸发展缓慢,外汇收入也极为有限。为了将有限的外汇资金用于购买急需的生产设备,这一时期的外汇政策不得不实行外汇管理权的高度集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尽管国家对个人外汇的管理还很严,但在当年就实施了对国营及集体单位采用外汇收入留成的外汇政策调整措施。1986年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又率先提出:“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在外汇管理部门监督下,可以相互调剂外汇余缺”。并在1988年实现了全国所有可保留外汇企业在外汇调剂中心的外汇买卖。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还在国内企业中推行了外汇收入结汇制和银行售汇制。1997年10月,允许部分中资企业开立自身的外汇账户。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开始于1994年,1996年底全面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可见,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开放型经济转变,伴随着外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体制转换。这种转变和转换的进程、方向和力度,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转轨和开放型经济的格局。
(3)外资政策的演变。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形式多种多样,外商直接投资是最为重要的形式。吸收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之初,为了保障外商基本的投资环境,以使外商投资有法可依,我国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并在深圳等地率先成立了一批外商投资企业。1986年10月11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该规定对外商投资提供了各种经济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优惠、产品的独立进出口权、外汇的支配权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减免等等。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比较稳定。
三、中国入世的历史意义
加入WTO是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具有以下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贸易、资金、技术、人才等有利条件,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中国加入WTO实施WTO的有关协议,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开放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市场,增强外经贸政策的透明度,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有利于积极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更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
WTO具有制定和管理世界经贸秩序的作用,是三大全球性国际组织之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目前WTO规则主要是由美欧等发达国家成员制定,越来越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加入WTO将充分享有正式成员的权利,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包括:全面参与WTO所有正式、非正式的理事会、委员会会议,维护自身利益;全面参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对美、欧、日、加等重要贸易伙伴在内的其他WTO成员的贸易政策进行质询和监督,敦促其他成员履行多边义务;在其他WTO成员对中国采取保障措施时,可以在多边框架下进行双边磋商,增加解决问题的渠道;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避免在与欧、美等发达成员的双边较量中陷入被动;能够全面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和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表达和反映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作出贡献。这能进一步发挥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除能享受一般WTO成员所能享受的权利外,还将享受发展中国家的权利,这将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有关内容在第四节中详述)。
(三)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
WTO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点的一整套多边贸易体制,与中国开放型外贸体制在建立的基础、欲实现的目标、所遵循的原则上是一致的。因此,加入WTO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目标相一致,可以巩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并以WTO规则为参照,转变政府职能,有力地促进市场的法制建设,推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全和完善,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通过其他成员国对中国开放市场,将中国一些长线产品和产业转移出去;通过中国对其他成员方开放市场,利用外国资金、技术改造中国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中国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更多的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将强化竞争机制,激发中国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迫使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对品牌的培育,有利于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竞争会促使国有企业加快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改制、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
(四)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
中国不是WTO成员时,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视性待遇,如在一些国家不能获得普惠制待遇,在有的国家被实施配额限制,还有一些国家把中国看做“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案中主观地将类比国价格或生产成本作为测算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依据,致使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不断增多。中国加入WTO可获得多边的、永久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即非歧视待遇。同时,中国还能享受其他WTO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享有WTO组织成员利用各项规则采取促进本国经贸发展的权利,并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得普惠制待遇及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期安排。例如,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数量限制应在2005年取消,中国将充分享受WTO框架下,纺织品逐步自由化的成果。当中国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纠纷时,可以通过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比较公正、客观、合理地解决贸易摩擦,维护中国国家和企业利益。这有利于使中国产品拥有比过去更为有利的竞争条件,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特别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出口有较大的增长,实现市场的多元化。短期内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将受益最大。
(五)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外国先进的技术。以前由于中国不是WTO的缔约方,一些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出口管制,外国企业也不愿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现在中国要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中国获得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条件将大大改善,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将大幅增加,投资方式多样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