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WTO知识学习教程
32063900000036

第36章 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与对策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加入WTO就要遵守WTO规则,与WTO规则保持一致,增加以WTO规则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行政意识。世界贸易组织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规则。WTO规则是由世界贸易组织创建的一个世界多边贸易的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的框架由一个协议和四个附件,共29个法律文件组成,还包括20多个部长宣言和决定。规则属于多边国际公约,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国际行政法典,要求各成员政府必须遵守该规则。《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约束力,必须由该国善意履行。”“一当事国不得援引国内法规定为由而不履行条约。”WTO协议第16条规定:“每一个成员应保证其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与所附各协定对其规定的义务相一致。”

中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承诺:“将通过修改现行法规和制定新法的方式,全面履行WTO协定的义务”。根据WTO的要求和中国在加入法律文件中所作出的承诺,中国政府要确保有关或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有关的行政、司法程序等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符合规则和中国的对外承诺,确保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与WTO各协定规定的义务相一致。(详见书后附件五:中国入世谈判WTO协议书内容汇总表)

有关上述中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的承诺的内容和各产业开放的时间表我们已在第七、八、九章中都有所论述;另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已加入WTO,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在入世时的承诺履行成员国的义务,也要享受相关的权利;同时更要看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第三章中有过详述;在这里就不重复阐述了。

本章强调的是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加入WTO的,要明确入世对中国国民经济和主要产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同时也要借鉴一些先行发展中国家——韩国、巴西、印度和泰国的经验和教训,积极运用WTO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中国国民经济朝着健康的轨道持续发展。

一、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的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实现了世纪之梦。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入世的。尽管有些国家在入世谈判中总是想把中国列入“发达国家”之列,以设置苛刻的入世路障,让中国付出更大的代价。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客观的,也是有相关依据的。

(一)世贸组织关于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界定

在世贸组织的许多协议中都有“发展中国家成员”的提法,并且有的条款是专门为“发展中国家成员”制定的。

从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分析,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判断依据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按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时世界银行标准,是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49个,其中29个是世贸组织成员。

第二大类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世贸组织曾列举过这类国家,主要指玻利维亚、喀麦隆、埃及、加纳、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摩洛哥、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塞内加尔、斯里兰卡和津巴布韦等。

第三大类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即不属于上述第一、二类的发展中国家成员。但是,世贸组织没对这类成员,也没对“发达国家成员”规定判断标准。这对一些协定、协议的执行会带来不确定因素。例如,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的国家可以被认定属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但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韩国是否仍属此类成员,还是应视为是“发达国家成员”呢?这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世贸组织中的资格认定尤显突出。

(二)世界银行对国家的分类标准

世界银行对国家及国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分类的主要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按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国家划分为:

低收入国家:785美元及以下;共61个。

下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786~3125美元,共60个。

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3126~9655美元,共36个。

高收入国家和地区:9656美元及以上,其中经合组织成员有24个。非经合组织成员有30个国家和地区。

该报告在其解释性说明中指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时也称为发展中国家。使用这一术语仅在于方便,而并不意味着该组别所有国家正在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也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已达到发展的更高阶段或最终阶段。根据收入进行的划分未必反映发展的状况。

从上述分析可知,现有国际组织均没有对“发展中国家”明确地规定具体的标准,仅仅是一些参考性指标,并强调其动态变化的特点。一国是否是发展中国家要视其年人均收入及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就业构成、医疗教育、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的综合指标,不能仅依一国的经济规模或进出口贸易额等一两项指标就确定一国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

依据世贸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界定标准,中国无论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还是从综合国力分析的角度来看,都应属于发展中国家之列。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入世,就应享受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优惠待遇,利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利用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时间表,整理整顿国内体制、法规、秩序,较从容地实现与国际接轨。当然也要尽成员国的义务,实现在WTO谈判协议书中的各项承诺。

二、入世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加入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带有全局性、深刻性和长远性。从总体上看,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在入世的初期,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可能多些,从中长期看,入世的积极效应会更多地显露出来。

(一)入世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1.我国入世后可以享受和利用世贸组织给予的好处

中国作为成员方在世贸组织中享受一系列权利,并由此得到一系列好处:

(1)可以享受关贸总协定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结果。

其中主要有:1947年至1962年前五轮谈判达成的协议,主要是减让关税。1964年至1967年第六轮谈判,除关税减让外,在协议中第一次规定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特殊优惠待遇,明确发达缔约方不应期望发展中缔约方做出同等关税减让的承诺。1973年至1979年第七轮谈判,参加方达103家,因在东京举行,又称“东京回合”,主要成果是:开始按既定方式减让关税,关税越高,减让幅度越大,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许可证程序、政府采购、海关估价、反倾销、民用航空器等一系列协议。1986年至1994年举行历时8年的第八轮谈判,达成了内容相当多的一系列协议:关税减让,发达国家加权平均关税率由6.3%降至3.8%,发展中国家由20.5%降低到14.4%;由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制定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其中体现了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逐步贸易自由化、透明度等项原则、国际收支限制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等内容,并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开放服务业务方面有更多的灵活性;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加强相互保护措施,作出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特殊待遇的过渡性安排等。八轮谈判的结果和好处,我国均可享受。

(2)有助于消除发达成员方对中国的歧视性待遇,可以享受发展中成员的待遇。

发达成员应尽最大可能采取措施,促进发展中成员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推动发展中成员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其中主要有:采取持续、稳定、公平、有利的价格手段为发展中成员的初级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更为优惠和可接受的条件;对发展中成员有特殊利益的加工制品,提供优惠的市场准入机会;发达成员对发展中成员作出削减关税或取消其他贸易壁垒的承诺,不应期望得到对等的回报;对发展中成员有特殊出口利益的产品,发达成员应避免实行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对产自发展中成员的未加工或已加工的初级产品,避免实行产生不利影响的财政措施;对发展中成员现实或潜在的特殊出口利益产品,发达成员应优先考虑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3)可以同140多个成员方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上进行经贸往来,平等地参与经济交流与合作,享受他们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

(4)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成员的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贸易发展环境,可以使用世贸组织秘书处数据库,了解其他成员方的贸易政策和经济信息。

(5)可以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活动,获得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权,可以运用WTO规则和国际通用的法律保护标准,增强和坚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信心,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和技术转让。

(6)可以享受利用WTO各项规则的例外条款、保障措施等促进本国经贸发展的权利。

2.入世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

加入WTO后,我国将享受成员方应当享受的最惠国待遇。这样,各主要贸易大国对我国的歧视性政策将逐步取消,可以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我国对外贸易将拥有比过去更为广阔的竞争空间,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特别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产业的发展。如纺织、轻工、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等是具有优势的行业,其中服装、丝绸、羽线制品、家电、一般机电产品、皮革制品、制鞋,玩具等优势比较明显,入世将有利于扩大这些产业及其产品出口。以纺织品服装为例,入世后,发达国家将按照《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规定逐步放松对我国的限制,在2005年最终取消所有配额管理,我国纺织品与服装就将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我国将履行对WTO的承诺,逐步放开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和实行国民待遇。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强我国巨大而全面开放的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同时,由于我们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形式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以及国际旅游业,都将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3.入世有利于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WTO的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的运用和发展。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方面的改革尚不到位。入世后有助于利用世贸组织的通用规则,作为深化改革的参照,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的进程。这主要是推动政府的间接宏观调控的规范化,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模式,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推动外贸、银行、保险、证券方面的改革更加符合对外开放的需要,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同时,入世可以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在入世的推进下,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将更快地在国际上树立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大国形象。

4.入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壮大我国产业优势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入世将为实施这一任务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可以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我们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重点调整那些不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在调整中,通过利用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大力提高它们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在调整中,还要有重点地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支撑力度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样,入世就能大大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壮大我国产业的优势,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5.入世有利于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入世,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我国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使其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我国入世的重要目的。资源配置合理化,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而资源配置合理化,又取决于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现在,政府定价比重大幅下降,市场调节价比重为上升。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比重为4.1%,政府指导价为1.2%,市场调节价比重为94.7%。在农产品中,政府定价比重为9.1%,政府指导价比重为7.1%,市场调节价比重为83.8%。在生产投资物中,政府定价比重为9.6%,政府指导价比重为4.4%,市场调节价比重为86%。这就为资源配置合理化创造了比较公平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据有关专家预测,由于入世所带来的各项好处,特别是通过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而使其配置的合理化,可使我国经济增长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这样就会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民营经济将会有更快发展,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6.入世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入世会使全国市场更加开放,将有更多的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还会有大量的外国的优质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这必将进一步冲破各种封锁和垄断,从而在全国范围很快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这种市场要遵循WTO公平竞争等项规则,反对欺诈性的不平等竞争行为,并且按照市场规则运行。我国要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清除对市场的分割和封锁,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取缔各种关卡,特别是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手段阻碍商品自由流通。这样就会在全国逐步形成公平竞争和有序运作的大市场。中国这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将成为世界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入世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据世贸组织估计,仅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协定就给世界带来了1090亿~5100亿美元的收入。显而易见,正常的条件下,多边贸易可以促进各国人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入世,必然可以使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人民的收入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就会在经济贸易增长的基础上得到增加。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人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就城镇居民来说的,农村中一部分农民收入还有可能减少,而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他们的收入也会增加。与此同时,入世后相当多的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和高质量的廉价服务也会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8.入世将丰富消费品市场,使居民消费方面得到实惠

消费国际化将进一步呈现。入世后,我国消费品市场和居民生活将更加开放,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资源丰富多彩,消费者选择的范围更大了。消费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时尚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一切会对居民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各行各业都会在开放竞争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较大发展。具体地说,将有更多的进口食品。美国的小麦、柑橘等将进入我国,消费者可以吃上更为可口的小麦制品及其他食品。国外的建筑企业可以进入我国建筑市场,由于外国建筑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建筑产品价格会有下降趋势。医药产品进口关税将逐步降到5.5%~6%的水平,国外高质量的药品大量进入,会带动药品价格下降。进口优质的轿车价格将随着关税降低而逐渐下降,从而带动整个轿车价格下降,到2005年关税下降到25%时,进口车价格大体会比入世前下降20%以上。由于关税降低,进口的半导体、电脑、电信设备等电信技术产品的价格会逐步下降,由于外资企业参与合资,电话费、寻呼费、上网费也将下调。入世后,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老百姓和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有机会选择优质价廉的银行金融服务。外国旅行社也可在中国营业,旅游者可以在国内旅游特别是国际旅游方面有更多的选择。观众还可以欣赏更多的进口影片。物美价廉、十分丰富的商品种类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是入世给老百姓带来的重大实惠。

9.入世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将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出现各国间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强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入世是我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措施和桥梁,也是我国妥善处理与大国双边关系的最积极、最具建设性的因素,实现与全球化发展和合作的对接,使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与WTO其他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均须严格按国际规则办事,互相开放市场。这将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为我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赢得主动。入世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广泛合作,利用它们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扩大出口,发展自己。入世也有利于我们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设厂办企业,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一国经济带来发展机遇,但也伴随着严重的挑战和巨大风险。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

10.入世有利于比较公平地解决我国与WTO其他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贸易争端

入世后,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可供交换的商品、服务的增多,将与更多的成员进行经贸服务往来,从而发生贸易争端在所难免。这些争端如果通过双方协商解决不了时,就要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世贸组织设有争端解决机制和专家组,可以在比较公平的基础上解决争端,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11.入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入世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反映和维护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总之,加入WTO,会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在改革开放中更快更好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入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入世虽然能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诸多好处。同时,要履行我们承担的义务。这主要是:在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经世贸组织规定,给予其他成员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依世贸组织相关协定,扩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程度,降低关税和规范非关税措施;按《知识产权协定》规定,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利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成员公正地解决贸易摩擦,避免搞单边报复;增加贸易法规、规章和政策的透明度;规范货物贸易中对外资的投资措施;按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比例缴纳一定会费。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不付出任何代价,只有利而无弊。入世无异于我们拿起了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挑战和冲击。

1.入世进一步开放市场会使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受到冲击和挑战

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在高层次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必然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入世后,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国外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将面对强大的对手,发生更为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和行业,将受到严峻的挑战甚至巨大的冲击。入世对中国第一产业(农业)有显著的影响,但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按中美达成的协议,粮食进口的配额稍高于当前中国粮食进口的最高纪录,相当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5%,相当于商品粮食总量的15%左右;棉花和植物油的进口的配额也稍高于历史上最高的进口记录,相当于棉花和植物油市场总量的15%~20%。这对中国粮棉油产业和市场当然会有较大的影响。但是,配额毕竟是个指标,究竟中国实际进口多少,取决于中国粮棉油供求状况。如果生产不好,供不应求,进口量还可能超过配额;反之,如果供过于求,进口量还可能达不到配额。入世对中国第二产业(工业)中的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但这种影响也是可以承受的。据纺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医药和轻工等八大行业48种主要产品调查,价格低于或略高于国际价格者有26种,占54%;价格高于国际价格者有22种,占46%。这就表明大部分工业品还有竞争力,而受冲击的工业品不到一半,其中主要是汽车、化工、石油、钢材、化肥、农药、医药、信息技术产品等。例如,汽车业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80%~70%降至25%,汽车零件降至10%,汽车进口配额全部取消,这对汽车业的挑战是严峻的;医药业进口关税降至5.5%;木材关税由目前的12%~18%,降至5%:机械工业、某些电子产业、通讯业等关税都大幅度下降。这在有关企业和产业应对措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受到严重的冲击,个别的甚至倒闭破产。因此,工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入世对中国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影响是较大的。中美、中欧关于中国入世的谈判中,双方争议最大、谈判最艰苦的地方在第三产业市场准入上。主要原因是欧美的第三产业特别发达,在GDP中的比重均超过70%,而中国的第三产业相当落后,在GDP中的比重只有33%左右,不仅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成员方最终对服务贸易实施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要求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商业批发和零售、建筑、运输、旅游、通讯、法律、会计等等行业。中国的这些服务行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将不得不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面对入世的严峻考验,服务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彻底打破行业垄断,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举。

2.入世后,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首先,国内民营经济成分将进一步发展,外国的各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将大量涌进,从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特别是其中的外国企业的比重,将在国民经济中进一步大幅上升。这就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其次,由于关税逐步减让和非关税措施逐步减少乃至最后取消,外国进口产品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这也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再次,外国金融业等服务业将按照我国的承诺进入中国服务领域。外国金融业的大量进入,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特别是在外国金融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和保证国家金融安全,这是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加强金融监管的严重任务,而且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各种管理必须适应WTO的规则,并受其约束。再加上在一定时间内我国尚未具有完全健全的经济法规和政府管理能力及其改变了的方式方法,还不适应进一步开放的市场和入世的各种客观需要,这必然大大增加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的难度。这需要有关宏观调控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闯出一条在入世条件下完善宏观调控和加强宏观管理的新路。

3.入世对中国就业形势的预期也不容乐观

入世固然会促进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而意味着增加就业的机会。但入世受到冲击的行业是相当多的。入世后中国农业、汽车工业、电子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等,都会出现深层次结构改变,而一旦结构有任何改变都将出现冗员,出现剩余劳动力。至少每年维持7%的经济增长率,才有可能控制失业率不致上升。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失业增加可能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此外,入世后将有许多外国大企业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它们将用优越条件争取更多的中国优秀人才为其服务,优秀人才流失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4.入世加大了世界经济风波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或多或少的直接影响

在加大市场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波动和风险。中国入世后,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其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也相伴而生。由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以致经济波动具有很大的传导蔓延性,一国或几国的经济波动会具有很大的传导性,影响到他国;金融资本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而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缺陷,还无法保证一些资本实力不强的国家的金融安全。尤其是按世贸组织协议,几年后中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等市场,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将十分显著。人民币币值将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币值的控制能力有可能削弱。如果出现1997年爆发的那种金融危机,或者出现针对中国的国际资本投机浪潮,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远甚于入世前,会加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

5.多边贸易争端的裁决也可能出现不利于我国的结果

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解决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受其惠;利用得不好,则受其损。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有待完善,还有一些政策规定和企业行为与WTO的规则不一致,再加上对WTO规则了解不够,吃得不透,经验不足,即使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财力,我们还有可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方面“打输官司”。

尽管存在上述这些不利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入世贸组织的经验表明,迄今尚无因加入多边贸易体制而受到灭顶之灾的先例。挑战是绝对存在的,有利也有弊,等到没有挑战了,机遇也就付诸东流了。处理得好,挑战本身就是一种机遇。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夸大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外部冲击,惊慌失措,怨天尤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入世就会成功,不用讲什么条件,盲目乐观,看不到挑战。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因而是不正确的。

三、中国面对入世应采用的主要对策

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在考虑对策时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处于向工业化发展过渡阶段。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存在和较低的人均可耕地水平,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根本改变。虽然从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在工业、农业、外贸、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总的来看综合国力有限,这从入世谈判的艰难过程中也已有所感悟。这种国情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战略选择的基本决定因素。加入WTO,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是与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在未来10~20年,中国面临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WTO即是这种挑战的具体表现,它对中国经济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中国应在加入WTO的同时,对国内政策应作出主动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使调整成本达到最小。

为了掌握加入WTO过渡期间的主动权,争取得到应该获得的收益,并尽量减少加入世贸的冲击造成的适应成本,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该在以下方面作出调整: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WTO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和发展。WTO规则主要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承诺;二是涉及出口方面的承诺;三是为保障落实前两类承诺而作出的直接涉及体制方面的承诺,包括国民待遇、透明度、贸易政策的统一实施、司法审议、外贸权、进出口许可程序、国家定价等。绝大部分承诺实质上都直接涉及到中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因此,中国加入WTO,政府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最为直接、最为突出。要根据WTO规则的要求,对政府管理、管理体制、工作方式、办事效率等进行改革,既要解决某些紧迫问题,又要深入研究解决影响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进行以下政策的调整: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应主要是保持宏观调控,实施市场规制,完善市场服务,改进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加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重点是依法行政,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和鼓励技术创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等方面。

二是以落实WTO透明度原则和相关程序要求为契机,抓紧制订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权力和政府行为,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政府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减少行政腐败,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以落实WTO贸易制度统一实施原则为突破口,打破地方分割市场,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的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以落实WTO非歧视原则为契机,取消对国内非国有企业的限制,对国外市场开放的产业,首先要对国内开放,对国内外企业和产品都要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外贸;银行、保险、证券、商业、电信等领域深化体制改革,以适应这些领域逐步开放的需要。

(二)积极运用WTO规则给我们的权利,谋求和维护中国的利益

任何规则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WTO规则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除了义务,更要理直气壮地运用规则赋予我们的权利,丧失了权利就丧失了利益。权利是给懂规则的人准备的,只有学好、掌握了WTO规则,才能运用WTO赋予的权利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利益。

一是通过积极主动参加WTO各种类型谈判,参与制定和实施公平、公正的多边贸易规则,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设,分享谈判和制定新规则所取得的成果,维护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是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和解决中国与其他成员的贸易冲突或纠纷,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消除其他成员对我国的歧视性做法。例如,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进口钢铁“201”保障措施调查案最终救济方案,对钢坯、钢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产品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30%的关税。美国这一措施与WTO相关规定不符,并对中国钢铁企业对美国正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使中国企业蒙受重大损失。3月14日,中国政府根据WTO保障措施项下的有关规定,向WTO提出就美国“201”保障措施案与美国进行磋商。这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次利用WTO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

三是将WTO协议和规则允许的保护手段法律化、制度化。在外国产品进口剧增的情况下,要善于运用WTO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条款和特别保障条款对进口产品采取一些紧急的保障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等手段,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内产业、企业的正当权益。

四是充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政策手段,加大对有关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技术、环保指标、包装技术的标准等技术壁垒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通过加强监管、强化宏观调控等措施,提高整体经济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制度反应能力,减弱或消除国际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特殊优惠待遇,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WTO的每个多边贸易规则都明确规定了给予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如单方面优惠关税待遇、比发达国家长的过渡期、特殊援助等。我们应当充分研究和利用这些优惠条款为我所用,利用保障条款和例外保障条款保护中国的相关产业。审慎制定市场准入政策,合理把握市场准入尺度和审批程序。要充分利用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某些领域争取到的“过渡期”,作为国内开放市场、引入和加强竞争,从而有效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机会;国内企业要尽快发展壮大,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积极扩大外贸出口

中国加入WTO将无条件享受143个成员永久性、无条件的、无歧视性的最惠国待遇,不仅会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使主要贸易大国对中国的歧视性贸易限制逐步取消;而且也会使中国产品拥有比过去更为有利的竞争条件,促使和推动出口贸易,特别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利用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扩大产品出口。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五)积极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要严格履行WTO规定的义务,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强中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通过对其他成员方开放市场,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利用外国资金、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中国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通过WTO其他成员方对中国开放市场,可以将中国一些长线产品的传统产业转移出去,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十五”计划中已明确,结构调整是主线。“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既要继续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技术含量、品种和价格方面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加快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增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滞后是中国经济诸多矛盾的焦点。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达到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六)统一国内市场,促进和加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作与发展

尽快建立起我国统一的空间市场,实现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和加强对外协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促进中央和地方职能的转变,加强中央政府对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的有效监督,消除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过多干预;进一步加大三大地带之间跨地区的重大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空间市场一体化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地方壁垒,整顿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加强和鼓励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龙永图最近指出:“过去我们的改革往往是部门利益之间的妥协,改革的措施和步伐显得脆弱。如今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通用规则进来之后,企业的国民待遇原则不仅对外企有效、也要适用于国内的民营企业,这些原则今后将深深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他还说:“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的加工厂,更是世界的大市场。加入WTO之后,中国新的战略选择就是如何迅速在区域经济集团中充分发挥作用。欧洲经济一体化、北美贸易自由区的发展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仅仅加入WTO还不够,还需要再往前走一步,要构建区域经济集团……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10年之内构建东亚经济联盟的基本框架,使中国经济再往上走一步,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左右逢源。”

(七)在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力度

日本政界著名的“国际派经济通”星野朋市先生曾说过,现代市场经济的框架,是由各种门类的市场构成的,比如生产资料市场、生活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环境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些市场相互连动、相互制约,发挥着群体性的市场作用。但金融市场,是由这若干类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市场。金融市场能否良好发育和运转,将在很大程度影响其他门类市场的发育和运转。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振,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景气引起的。我们要接受日本金融泡沫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金融法规体系、开展多元化金融业务、加强金融业的监管力度,培养国际金融人才,利用5年开放时间表,整合与化解不良资产;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