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饭馆均是由清末民初的“四六分”、“炒菜馆”、“便饭馆”、“豆花饭铺”、“蒸菜馆”等单一经营的饮食店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新型饭馆,供应米饭、炒菜、小菜、豆花、白肉及冷菜,具有鲜明的大众化消费特征。它们以普通公教人员、大中学学生、工厂及手工业工人、商贸公司职员、商店店员、黄包车夫、苦力等社会中下层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原料选用本地常见蔬菜品种,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原料,所供应菜品均为百姓家常菜品,具有惠尔不费、经济实惠的特点。这些饭馆基本未受外来影响,保持了川菜、川味的传统特色[694],它们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川菜的平民化特征。除店堂门市经营外,不少饭馆还针对工薪阶层的需要经营包饭业务,按一定的标准配置,包订后按时派人担送,定期结账。余志诚开设于祠堂街永兴巷口的菜羹香饭店以学生、公教人员为主要对象,以时令蔬菜为主。30年代张青云开始于东大街的荣盛饭铺三开门面,是当时成都较为大型的“四六分”饭铺。该店以经营炒、烧、蒸、卤、拌、腌等菜式,它的豆花及米饭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位于祠堂街的邱佛子饭铺创始于20年代中期,是三四十年代成都著名饭铺,由木匠邱某创办,主要经营豆花小菜饭,30年代其子邱伯纯继承父业,增加了供应品种,该店根据季节变化随时翻新菜品,如冬天的清炖牛肉、红烧牛肉,夏天白肉、绿豆炖肘、冬瓜连锅汤。该店在当时首创一次性竹筷,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得风气之先为顾客所欢迎。该店由于菜品量小价廉,味美适口,深为人们所喜爱。竹林小餐清末民初开业于福兴街,创办人王兴元,开业之初为一家小型饭铺,经营以白肉、罐汤、小菜饭为主。1940年王兴元去世,业务先后由其妻何氏、其子王亚维继续经营。该店以“蒜泥白肉”和“肉丝罐汤”享誉成都。大地春位于九眼桥内桥头不远处,与裕华纱厂相邻,与望江大楼隔水相望,兼有蒸、烧、炖、拌,并配合菜。有一楼一底,为三开门面。该店的特点是菜肴油荤重,口味偏咸,适合于长途客商及贩运者。都一新是一家回民饭馆,开设于皇城坝的东鹅市巷的街头,离“明远楼”仅几百米。该店为单开门面,仅五张桌子,是专为回族平民服务的小型进餐场所。[695]
适应平民生活需要的面食店也有较大发展,仅加入面食业同业公会的面食店在30年代末就有285家。[696]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电力供应范围的扩大,人们夜间外出活动的时间大为延长,夜间饮食消费的需求也在增长。这些面食店满足普通百姓的多样化需求,制作出各种面食小吃,成为推动川菜面点小吃发展的主要力量。江苏人崔正泉开设于春熙路的五芳斋饮食店经营南北江浙不同风味的面食,能满足不同口味顾客的需求。[697]位于南打金街的玉隆园开业于1914年以经营包子为主,其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具有皮薄松泡、馅心化渣、鲜香美味等特点。稷雪为荣乐园分店,开业于1923年左右,其猪油发糕、蟹黄包子、鳝鱼面、红汤面、奶汤羊肉面、家常牛肉面都是极有特色的面点。[698]钟水饺于20年代开设于荔枝巷,主要厨师为钟燮森,该店最著名的品种为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龙抄手于1941年由张武光等人开设于悦来场,以经营原汤、红油、海味等多品种的抄手闻名[699]。至今韩包子、钟水饺、龙抄手仍是川菜中著名的面点小吃。另外在街头巷尾更有数不清的售卖小吃零食的流动饮食摊点,这些流动饮食摊点也创制了一批川菜中著名的小吃,担担面、赖汤圆、夫妻肺片等这些川菜中的著名的大众化小吃均起源于这些流动饮食摊点。
(3)西式饭店附设餐厅、西餐馆、影剧院贩卖业和腌卤业等饮食业新的行业形态的出现与发展则是这一时期饮食业发展繁荣的又一表现。
近代成都的西式饭店始于1909年由成都商会樊孔周等邀集同人集资于劝业场东部开设的悦来旅馆,到20世纪40年代初成都的西式饭店已有30余家,较有名的有东胜街的沙利文饭店、骡马市街的大川饭店、春熙北路的春熙饭店、春熙西路的普海春饭店、西御西街的成都饭店、总府街的涨秋饭店、纯阳观街的静安别墅、西御西街的同乐饭店、羊市街的民生饭店、春熙西路的西川公寓,文庙前街的雪庐饭店等。[700]这些西式饭店和原有旧式旅馆不同,多为两三层楼的洋房。饭店内设有客房、餐厅、酒吧间、舞池、弹子房、剧场、理发室、浴室、小卖部等为住店客人提供吃、住、游、购、娱等多种服务;客房内设卫生间,随时供应冷热水,有的上下楼还有电梯,室内还有电话,电灯也取代了蜡烛照明。这些西式饭店多数都附设有餐厅为住店客人和非住店客人提供餐饮服务,其所附设的餐厅在当时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这一时期餐饮业的新行业形态,并从中产生了一批餐饮名店。如普海春饭店、沙利文饭店、涨秋饭店所附设餐厅是成都当时较有名的西餐馆,广东津津酒店餐饮部是当时有名的粤菜馆。这些餐厅大都环境幽雅、店面宽敞、注重食品的清洁卫生;聘请多种菜系和西菜制作的名厨,提供多种菜系和西菜菜点服务,为社会上层提供了一个宴请社交的新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