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专题研究
32072800000058

第58章 注释(3)

224数据来源参见叶晓青:《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及其影响》,载阮芳纪等编《洋务运动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72页。

225容闳:《西学东渐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年第1版,第110页。

226本部分参考了周东启:《从科学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6期,第59~60页,以下不再说明。

227陈廷湘:《中国新文化思想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2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页。

2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2~473页。

230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231余秀清,四川理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

232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40页。

23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31页。

234金一:《女界钟》,大同:大同书局,1903年版,第51页。

235秋瑾:《勉女权》《中国女报》,第二期,1907年3月4日。

236雷志松,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237黄炎培:《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直隶行政公署教育司加印,1913年8月,第1~8页。

238黄炎培:《叙》,《教育杂志》,第6卷临时增刊(1914年6月),第1页。

239廉方:《今日学校教育应否采用实用主义》,《教育杂志》,第6卷临时增刊(1914年6月),第3页。

240朱兆萃:《实验主义与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年10月版,第44页。

241天民:《台威氏之教育哲学》,《教育杂志》,第9卷第4号(1917年4月),第15~20页。

242天民:《学校之社会的训练》,《教育杂志》,第8卷第7号(1916年7月),第133~140页。

243张显光:《实用主义潮流中之作文教授》,《教育杂志》,第9卷第8号(1917年8月),第142页。

244龚启昌:《生产教育思潮的检讨》,《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1月),第1页。

245杜成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几种教育史观试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72页。

246江恒源、沈光烈:《职业教育》,正中书局,1937年2月版,第5页。

247黄炎培:《职业教育》,载教育杂志社编《职业教育之理论及职业之调查》,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年9月版,第4页。

248庄泽宣:《职业教育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年1月版,第3页。

249江恒源、沈光烈:《职业教育》,正中书局,1937年2月版,第8页。

250王云五主编、黄炎培著:《中国教育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版,“序”。

251江恒源、沈光烈:《职业教育》,正中书局,1937年2月版,第7页。

252徐锡龄:《中国民众教育发展之经过》,《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6、7期(1932年),第7页。

253蒋梦麟:《国联中国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中几个基本原则的讨论》,《独立评论》,1932年第40期,第5页。

254赵起凤:《现阶段民众教育的急切工作》,《民众教育》,第5卷第2期(1936年12月),第9页。

255转引自许公鉴:《中国社会教育新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10月版,第20页。

256陈礼江:《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事业》,《教与学》,第3卷第1期(1937年7月),第15页。

257陈立夫:《社会教育之当前任务与终极目标》,《社会教育季刊》,第1卷第1期(1943年3月),第1页。

258许公鉴:《中国社会教育新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10月版,第21页。

259陈礼江:《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事业》,《教与学》第3卷第1期(1937年7月),第27~35页。

260转引自许公鉴:《中国社会教育新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10月版,第20页。

261陈礼江:《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事业》,《教与学》,第3卷第1期(1937年7月),第37~46页。

262方与严:《生活教育简述》,上海教育书局,1947年7月版,第28页。

263方与严:《生活教育简述》,上海教育书局,1947年7月版,第18~20页。

264陶行知等著、胡晓风等编:《生活教育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05页。

265顾树森:《生活教育设施法》,中华书局,1914年3月版,第7页。

266方与严:《生活教育简述》,上海教育书局,1947年7月版,第56~63页。

267萧莫寒:《生产教育与民生本位教育之新思潮》,《时代知识》,第1卷第6期(1936年4月),第268页。

268龚启昌:《生产教育思潮的检讨》,《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1月),第1页。

269张安国:《劳动教育思潮及其实施法》,新中国书局,1933年3月版,自序。

270朱经农:《近代教育思潮七讲》,商务印书馆,1940年9月版,第6页。

271张文昌:《中国生产教育之路》,《申报》,1948年12月19日,第一张,影印本编号为:[399]506。

272徐锡衍:《劳动生产教育》,文化供应社,1948年7月版,第3~8页。

273张安国:《劳动教育思潮及其实施法》,新中国书局,1933年3月版,第1页。

274江问渔:《生产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其实际的设施方法》,《教育杂志》,第26卷第2号(1936年2月),第1页。

275许公鉴:《中国社会教育新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10月版,第108页。

276徐锡衍:《劳动生产教育》,文化供应社,1948年7月版,第18~20页。

277江问渔:《生产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其实际的设施方法》,《教育杂志》,第26卷第2号(1936年2月),第2页。

278徐锡衍:《劳动生产教育》,文化供应社,1948年7月版,第26~27页。

279许公鉴:《中国社会教育新论》,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10月版,第111页。

280汤茂如:《如何实施生产教育》,《教育杂志》,第27卷第2号(1937年2月),第88页。

281徐德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282姜萌:《试析1903~1911年间中国的尚武思潮》,《东岳论丛》,2004年3月;张宝朋:《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尚武倾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邓河:《中国近代社会的尚武思潮》,《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刘一兵:《清末尚武思潮述论》,《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相关著作有: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283参考韩大元:《日本近代立宪主义产生源流———以明治宪法制定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为中心》,《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2、3期合刊。

284蓝天蔚:《军事与国家之关系》,《湖北学生界》,第四期,1903年5月。

285《论尚武主义》,原载《时敏报》,引自《东方杂志》,第二卷第五号,第98~100页。

286脱羁:《军国民主义》,《萃新报》,第六期。

287《申报》,1920年12月24日,第三版。

288程思远:《白崇禧传》,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年,第5页。

28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72页。

290天津社科院编:《袁世凯奏议》(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20、1433~1434、1223、1460、1464、1465页。

291费行简:《段祺瑞》,《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0辑,第11页。

292参见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54页。

293它有传统的社会关系的根源,这种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属关系和同乡关系,在没有这种纽带的情况下,通常就制造假亲属关系来代替它。在学界和官场上,教育和考试制度也维系着同样的庇护人—被庇护人的关系,即老师、门生关系,在这个结构中,在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的关系中负担的义务比他们在政府工作中通常承担的要多一些。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社会是由父子、君臣、夫妻、师生之类有明确义务关系的网络构成的。参见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1~122页。

294《申报》,1920年7月3日,第十七版。

295所谓地方主义,就是指在中国的一些关键地区,出现了军事和政治权力的中心,它们虽承担政府的某些重要职责,但仍处在国家的体制中心。当中央政府的集权政治开始衰落时,地方政府就逐渐变为权力中心。参见斯佩克特:《李鸿章与淮军·序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4年。

296许德珩:《中国革命的纠纷与将来的希望》,《革命评论》,第一期,第45~46页。

297陈公博:《今后的国民党》,《革命评论》,第一期,第12页。

298高海燕:《地方主义·军事主义——近代中国军阀政治探源》,《史学集刊》,1998年第3期。

299胡先驌:《蜀游杂感(续)》,《独立评论》,第七十期第七十一号,1933年10月1日。

300张国淦:《北洋军阀的起源》,收入杜春和等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6页。

301王伟厚:《倪嗣冲在安徽的罪恶统治》,《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

302陆君由、苏书选:《陆荣廷传》,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62页。

303[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24页。

304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05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306翁贺凯:《1927~1934陶希圣之史学研究与革命论——兼论其与国民党改组派之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07陈公博:《今后的国民党》,《革命评论》,第一期,第13~14页。

308参见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309[美]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杨云若、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3页。

310朱执信著:《朱执信集》第二册,收入《民国从书》第二编·92,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371页、第376~378页、第462~464页。

311胡镇遐:《国民党与民众运动》,《革命评论》,第十四期,第39页。

312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3年,第639页。

313《新军人与旧军人》引自《冯玉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7~58页。

314波多野乾一编:《现代支那之记录》,北京:北京燕尘社,1926年9月,第80页。

315陶孟和:《一个军队士兵的调查》,《社会科学杂志》,第一卷第二期,1930年6月,第115页。

316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6页。

317《辛亥革命研究论集》,第2集,第180页。

318陈志让:《中国军阀派系诠释》,载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5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10~11页。

319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5月17日),《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87页。

320《申报》,1921年8月20日,第七版。

321王凡西:《双山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322蔡锷:《军国民篇》,收入曾业英主编:《蔡松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323范志轩,成都大学教授,法学硕士;刘帅,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法学硕士。

324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70~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