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何德旭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协调发展的角度,指出了目前我国三大产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状况。其中,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偏差最大,劳动力流失严重,第二产业也有较高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而对于第三产业来说,虽然吸收了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结构偏差,比如服务业内部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就具有相当的差异性。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标值不断处于下降趋势,已由1986年的0.43下降到目前的0.25.随着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出增长率出现了较大差距,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已经在逐步缩小,全社会产出的技术和投入结构的变化反而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对劳动力的净排出效应正在快速增大。第二产业在生产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上迅速增长,而由于生产增长导致的劳动投入增长效应大大小于由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就业减少效应,即第二产业生产增加没能适应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产生的劳动排出效果,使得中国第二产业劳动投入的增长势头已经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断降低。此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导致的劳动力减少效应也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较大压力。
贺俊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偏差,二是各次产业的升级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过低。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而是如何突破各次产业升级的瓶颈。从第一产业看,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其升级缓慢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没有显著改进,传统农业仍然占较大比重,优质高效农业未能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要求,农业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从第二产业看,主要在于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由于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工业结构不能实现由高加工度向技术集约的转变,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高技术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低,工业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资源和要素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和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第三产业看,结构升级缓慢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低,服务业的产品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工、农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贾先文等还从劳动者就业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一些产业政策的制定显得过急,容易产生制度倒逼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现象。比如,《新劳动合同法》和以限制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政策大大制约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激化我国富余农村劳动力及低素质劳动力数量大的结构性矛盾。
张其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在升级过程中存在“断档”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环境资源成本也会随之上升,而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会受到许多低收入国家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如果要实现更高的竞争比较优势,在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又要面对发达国家的壁垒和挑战,这就使得我国易陷入比较优势的“断档”风险。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自进入2008年之后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虽然这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关系密切,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局部地区存在比较优势的“断档”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5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广东、上海、山东、江苏、北京和浙江,其收入占全国比重73.6%,而西部、东北、东部和中部四个地区内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25%、18.77%、15.71%和20.84%,大部分省市的工业增加值均低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二)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为22.1亿吨标准煤,供需缺口达2.5亿吨标准煤。2006年能源工业投资总额为11791.2亿元;煤炭产量达23.25亿吨,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84亿吨和556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可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柯金川等通过采用能源消费增长弹性系数和经济GDP增长率两个动态指标,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和数据,并按照“能源瓶颈制约评价标准”和“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标准”,对各个时期的能源瓶颈制约状况和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状况进行了测度,发现当前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1)人均储量不足。我国能源总储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加上以前的开采强度过大,资源回采率低,人均可开采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只达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14%,而且已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年限分别只有52年、12年、47年。(2)结构矛盾突出。从能源结构上看,煤炭所占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已经达到76.3%;石油所占比重较小并逐年下降,2005年为12.6%;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水电、风能、核电)所占比重还是较小,2005年仅为7.9%。我国煤炭约占总能源消费的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这种单一的能源结构,不仅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威胁,也引发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在电力的供应上,过度依赖于火电。火电除了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外,还产生大量的硫和二氧化碳等排放物,严重影响生态和环境。在“十一五”规划中,新增电源投资建设还是过于倾向火电,2006年火电约占总发电量的77.82%。(3)可再生能源发展迟缓。虽然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是由于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和对于新能源投资开发力度不够等因素,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发电成本高,因而导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足。(4)生产和利用效率低。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虽然较为丰富,但是煤炭工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在我国现有的2万家煤矿中,小煤矿占了90%以上。小煤矿企业的主要特征就是容易受利益的驱动,用落后的方法进行掠夺式开采,使煤炭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全国煤炭平均回采率约35%~40%。(5)市场体系不健全。我国现行的能源行业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是表现在各行业之间的不协调和相关体制的缺失,比如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的供需关系和利益矛盾;可再生能源的投融资渠道狭窄;水电和火电的价格级差;火电布局和电网建设造成的发电、输电、配电协调问题等等。
(三)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赵华指出了我国制造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实际生产率不高。第二,竞争力低。目前,在我国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材料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比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出口大部分是计算机外围设备、电子元件、家用试听设备,属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在重装备制造业方面,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也在快速下滑。这些都主要是因为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的关键技术自给率很低,技术对外依赖度高达50%,其发展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单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第三,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我国在技术创新路径上的选择一味地偏重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但创新的市场化基础却不够,大多是技术驱动型的创新,效果甚微,而对于引进的技术又不注重消化,仍然难以发挥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四,外资所占比例过高。我国九成左右的外资经济都集中在制造业。外资比例过高对于我国发展民族制造业的战略目标造成了非常大的挤出效应。此外,外资本身所具有的短期行为和高流动性,使得我国制造业还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