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32080100000064

第64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理论体系建设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从9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改革的理论指导:注重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改革的性质:将第二次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相统一;改革的方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的方式:以渐进式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视发展为改革的目的;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以稳定作改革的保证;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注重市场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相互推动;改革的协同配套:推进全方位改革;改革的推动力量:注意发挥基层和领导层的合力作用。

范恒山认为,30年的实践,我们形成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认识,积累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第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改革理论;第二,坚持发展标准,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第三,坚持合理引导,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第四,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五,坚持循序渐进,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第六,坚持因时制宜,把握与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第七,坚持继承创新,科学对待原有体制基础;第八,坚持兼收并蓄,合理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第九,坚持配套改革,实行各项改革的协调配合;第十,坚持规范操作,推进改革措施的法制化建设。

蔡继明认为,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及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变革,反映了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这也许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改革从体制入手,暂不触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社会稳定,取得既得利益者的支持,从而减少改革的阻力。第二,改革从体制入手,逐渐深入到制度层面,这就绕开了某些争论,跨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第三,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走的是一条妥协、调和、折中的道路,这体现了辩证法非此非彼或亦此亦彼的精髓。正是通过这些亦此亦彼的中介环节,计划经济才转变为市场经济。单一的公有制才转变为多元所有制,按劳分配才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建设

1.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纪宝成认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改革开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黄范章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经济的转轨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迫切要求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旷古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这是因为,第一,我们不能接收曾被西方自由派人士吹捧并向发展中国家兜售的所谓“华盛顿共识”,用西方经济学来指导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经济改革,走全盘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我们不应纠缠与“姓资姓社”之争,但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走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第二,我国三种转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轨、增长方式转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况是成熟的、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和现代西方经济学所未见的,这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在借鉴或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第三,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十分珍惜自己的实践经验及成果,并将其进一步发展、深化、理论化,在此基础上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张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必须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主要有:(1)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我们应从目的、基本制度、属性三个视角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针对在理论探讨中出现的对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怀疑的观点,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公有制?公有制的基础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是什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吗?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的经济学理论还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做深入研究和探索。比如,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中,按劳分配为主的含义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指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是指参与按劳分配的社会成员在全社会成员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指按劳分配原则的适用范围的大小,或者其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劳以什么为标准,应当如何确定?再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效率,什么是公平?在初次分配中应当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再分配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如何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以往的研究把着眼点主要放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改革上,放在管理体制改革和公有制经济存在的范围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企业制度的改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结合的内容和方式。(5)关于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涉及以下一些重要问题:如何认识全球化的性质,全球化是不是等于资本主义化?如何认识全球化的利弊得失,对于全球化怎样才能趋利避害?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正确利用外资,同时防止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如何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益,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开拓和扩大内需上?如何能既遵循国际经济的一般规则,同时保持经济和政治制度选择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深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