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中国经济学
32094700000005

第5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在实践中得出的最宝贵的经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后面临双重根本任务,一重是发展生产力,另一重是继续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第一,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先进物质基础上,使之得到巩固和发展。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有其赖以存在的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应该是以机器大工业为开端的社会现代化生产力。就现阶段来说,它至少应该是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然而,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相当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状况的改变,必须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所需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人类社会最终要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三大差别”被消灭的社会,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这一切都必须以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为物质前提。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三,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随着过渡时期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要矛盾也跟着发生变化,前面已讲过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过渡时期主要矛盾的解决,但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广大人民群众却强烈要求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这时产生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生产力问题。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得以解决。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便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否先进和优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看它是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马克思曾经指出,李嘉图和他的伤感主义的反对者们不同,“他希望为生产而生产无非就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李嘉图毫无顾忌不仅是科学上的诚实,而且从他的立场来说也是科学上的必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有创造出比当代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时,才能证实自己是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出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二、现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特点来看,大力发展生产力,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世纪50年代开始、60~70年代迅速发展的以四大基础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和海洋工程、宇航工程、激光、机器人工业及一系列新产业群为主要的新科技革命,使人类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国都渴望在这次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迎来新的投资浪潮和消费浪潮,并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但是,科技革命也可能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使后者更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前者。这是对每个国家能否把握这一有利时机的严峻考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同时面对着发达国家实行的高技术封锁,限制先进技术转让,这就要求我们加倍努力,奋起直追。我们只有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完成既推进产业革命,又追赶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部门和部门之间,地方和部门内部各个企业和单位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以及他们各自内部之间,不同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各个经济成分和社会集团的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还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重大的社会差别。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人民在占有生产资料和取得收入方面还存在着不平等现象,在促进效率提高和体现社会公平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矛盾,这些矛盾、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从根本上说都是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分不开的。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涌现出来,使社会摆脱不发达状态,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平。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这些方面是一个有机体。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体制不完善,科学文化落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还广泛存在,说到底是生产力落后,保证高度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很不充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同样必须依靠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决定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都要靠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应当根据什么来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邓小平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早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1979 年,邓小平曾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980年,他又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83年,邓小平又强调:“总之,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应该“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再次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则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依据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科学总结。准确领会和切实贯彻这个标准,对于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是非得失的科学标准?

首先,确立“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主张把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人民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其统一的实质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因为在这个方面之中,“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应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

第二,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它的这种本质属性规定了它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邓小平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就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它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最终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因此,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共产主义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换句话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这种内在的消灭贫穷的要求,体现在国家和人民两个方面,就分别是要“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实际状况的客观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我国现阶段不仅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而且成为迫切的客观需要。不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不可能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提高。而生产力是否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是否得到较快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较快提高,这三者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否应有发挥和体现的突出问题。我们各方面的工作,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归根到底应当对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做出贡献。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就相应地取决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第四,“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忽视发展生产力,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这些错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过重大的损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开始拨乱反正。邓小平重申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正是在生产力问题上进行反思的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这些认识的指导下,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可以使我们抓住最根本的问题,明确最根本的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辟新的道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具体试验和探索。只有坚持贯彻“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英明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章主要围绕邓小平这一理论,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和特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