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舌尖上的狂欢
32101400000030

第30章 美食节

我俨然有福之人,去外省市出差,常常能遇上一些地域性的节日。出差便变成了赶集,添一份喜庆的气氛。其实,这无形中在证明:由于改革开放,地方节日如走马灯般络绎不绝,错过了这趟也能赶上下一趟。中国人好热闹,恨不得三百六十五天都有节日。嫌法定的节日数量有限,又根据各自的地理、民俗、特产创造出许多,以求锦上添花。这是好事。所谓节日,不就是让大伙儿找着理由乐一乐嘛。愈有创意、愈有特色,则愈有号召力。何乐而不为呢?

地方节日风起云涌,又有相当一部分,跟饮食有关。去青岛,赶上啤酒节,海滩有免费的扎啤供人品尝。去金华,赶上火腿节,觉得挽弓当挽强,挑了最大的一号火腿背回来,路上还以为我在练习反弹琵琶呢。去长白,赶上人参节。去大连,赶上螃蟹节。去重庆,赶上火锅节,我还纳闷呢:山城又有哪一天不吃火锅?从北京前往河北最方便,我一会儿参加定县鸭梨节,一会儿参加承德蘑菇节,又接到请柬:沧州金丝小枣节……当个美食作家也挺好,完全可以像明星走穴一样忙碌。只不过他们动嘴唱,我动嘴吃。都算是口福。

以前去云南,不是采访傣族的泼水节,便是奔赴彝族的火把节,现在倒好,又多了沱茶节、过桥米线节、宣威火腿(俗称云腿)节等等。变着花样过呗。生活真成了万花筒。让人看了眼晕,玩着就是心跳。

据说,美食节的最大好处就是促销,为本地的土特产做活广告,招商并吸引游客。完全是一本生意经。跟法定的那些政治色彩、人文色彩的节日大有区别。恐怕正因为如此,过起来相对轻松些,穿一双拖鞋就可以闲逛了。越是小地方,过节的热情越高。小城故事多,小城节日多。说白了就是一个个大集市。

我的老家江苏也是如此。镇江肴肉,太湖银鱼,苏州小吃,黄桥烧饼,洞庭白果,宜兴百合,扬州酱菜,阳澄湖大闸蟹,凡此种种,足以成为美食节的金字招牌。听说,连高邮的双黄蛋也在跃跃欲试呢。都想找个良辰吉日来当一回主角。

我刚参加完溧阳茶叶节(已是第九届了,并请来周华健、容祖儿、苏有朋等港台明星),回到省会南京,龙虾节的大幕已徐徐拉开。钟山宾馆门前,安置着巨型的龙虾雕塑(似乎不比原先新街口的孙中山铜像小多少),还打出“广场美食龙虾节”的横幅。桌椅板凳遮阳伞,露天摆放,一户户人家跟野营似的,聚拢在一盆盆热气腾腾的红烧龙虾周围。赫赫有名的金陵啤酒,也赶过来,争当配角。别提弥漫的虾香了,光是那场景,让人看了就走不动路。莫非这就是所谓的金陵王气?南京人,吃起东西来一点也不秀气,还是蛮喜欢“暴饮暴食”的。他们的态度很明朗:吃不起海鲜,还吃不起湖鲜嘛。再上一盘!江南的这种淡水小龙虾,比海鲜馆里的澳洲龙虾要小好几圈,简直像孙子辈的,但用特有的香料烹饪后,反而能吃出别样的滋味。调味方法是邻近的盱眙发明的,因而又叫盱眙十三香龙虾。

龙虾节最初在盱眙小城举办,后来扩张到省会南京,一下子就升级了,覆盖整个江苏。连出产大闸蟹的洪泽湖,都开始大规模饲养龙虾了。现在,龙虾已经在北京登陆并扎根,西直门外的簋街,每年夏天都大批量热销麻辣小龙虾。北京爷们亲热地简称其为“麻小”。

南京中山门外卫岗,前线歌舞团西侧,有龙宫大酒店。以龙虾为主打品牌,号称将“十三香”进行到底。不仅店面扩大了,还开辟专用停车场,因为总有人开着车大老远地赶过来。我陪父母去吃过几回,总要排队等座位。过道上乃至门前的平台上,都有加座。大小餐桌毫无例外要摆一盆烧得红彤彤的龙虾(六十元的工薪价格)。南京城里,谁都知道有个龙宫,做的龙虾最正宗。现在中山东路又开了一家分号,照样火爆。

大行宫一带,还有盱眙龙虾村,也很出风头。瞧它在晚报上怎么做的广告:“说起龙虾,南京人总是偏爱有加。每年的龙虾时节,南京的各大龙虾专营店总会使尽奇招,带给龙虾迷们不同的惊喜。眼下,龙虾已经神气地爬上了南京食客的餐桌。盱眙龙虾村针对不同的食客,准备了不同口味的龙虾大餐,如独特的十三香浓香型口示等,并特意从盱眙请来了烧龙虾的高手。龙虾一下受到南京人的青睐,但食客对龙虾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店里的龙虾都是特意从盱眙精心挑选的无污染‘绿色’龙虾,肯定让龙虾迷们吃得意犹未尽。”读到这样的文字,难道你不会流口水吗?不想去尝试一番吗?这很容易。

龙虾节期间,到了南京,满大街都是龙虾。连卖湘菜、鲁菜、东北菜等其他风味的餐馆,也不得不临时增加这道本地特色菜,甚至以吃龙虾赠啤酒为诱饵,才拉拢住客人。我注意到了,卫岗龙宫对面的蓉城老妈火锅店、北京涮羊肉馆等,都打出“兼售十三香龙虾”的横幅。在我眼中,这更近似于向龙虾投降的白旗。金陵王气,全叫龙虾给独占了。

龙虾节,龙虾节,究竟人在过节呢,还是龙虾在过节?

至于左手端金陵啤酒、右手持盱眙龙虾的我,红光满面,究竟是节日的过客呢,还是节日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