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32137300000036

第36章 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产生的背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显示,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家。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中为数众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发展尤其需要外部融资的支持。事实上,由于它们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稳定性差,自身积累有限,很难从外部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非常短,大概只有3~5年的时间,每年都有不少中小企业因为维持不下去而倒闭。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

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鼓励、促进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培育更多高成长的新型产业和用高科技改造的传统产业,从2000年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开始定位、筹备创业板市场,为具有高成长性与高增长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等提供服务。但由于考虑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问题,直到2004年创业板市场千呼万唤迟迟未出,而代之以中小企业板块。2004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4年5月20日公布了《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和《中小企业板块证券上市协议》。

中小企业板块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旨在为创业板市场探路。当时,为了稳步推进创业板市场,有专家提出“三步走”的建议。第一步是把发审委已经通过的小盘股集中起来,开辟一个中小企业板块。第二步是适当降低条件,逐步扩大这个板块。第三步是条件成熟时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表明创业板市场建设已经从最初的一步到位演变到后来的分步推进。

过去由于中国A股市场只有一个主板市场,长期以来投资品种单一,A股市场投资价值经常出现盲区,具有创新能力、持续增长能力的行业与企业价值被低估,而平稳增长、不增长或是业绩差的企业却被高估。原因在于A股没有分化能力,股票市场没有充分发挥刺激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如A股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大盘股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它们依靠资本扩张,具有政府支持的垄断能力,却易忽略内部的创新。所以,如何体现自主创新,通过让一大批自主创新、持续高增长、高盈利的企业上市,改变股票市场的结构。这是中国实体经济遇到的问题,也是股市接下来的任务。

2004年6月25日,是一个载入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史册的日子———中小企业板隆重开板。新和成、江苏琼花、伟星股份、华邦制药、德豪润达、精工科技、华兰生物和大族激光成为首批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交易的上市公司。完整意义上的中小企业板块,终于开始了实质性的启动。从2000年4月,中国证监会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设立二板市场有关问题的请示》始,到中小企业板块正式开盘交易,漫漫征程,实实在在的一步终于迈出。这凝聚着中国股票市场诸多有识之士探索和创新的努力。

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从单一层次市场向多层次市场体系迈出了第一步,这是跨越历史的一大步。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无疑给许多正在谋求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融资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一大难题,而门槛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板块,为其直接上市融资带来了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