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科学发明家
32161200000033

第33章 家庭教育与欧美之旅

1842年11月,他们到达了圣彼得堡的新家。这是一座很漂亮的花园住宅。铁栏杆大门里边,是一座较大的庭院,庭院中树木成荫,池塘里游着鱼儿,要是在春夏季节准会有各式各样的鲜花盛开。庭院深处,便是二层楼的庄园式住宅,十分壮观。

初到俄国的诺贝尔兄弟因为不懂俄语,无法进入俄国的正规学校读书。于是,家业兴旺的父亲先后聘请了好几位家庭教师辅导他们三兄弟。在聪慧的三兄弟中,诺贝尔的学习热情尤为突出,他能将伏尔泰的作品译成别的语言,然后又译回法语同原文进行比较,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从大师的作品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后来经过多年的自学和练习,诺贝尔精通俄语、英语、法语、德语以及他自己的母语瑞典语这5种语言,熟练到可以任意互译长篇的程度。除语言学以外,诺贝尔的主要兴趣是文学和诗歌,另外,还有物理和化学。

父亲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孩子们,他经常带他们参观自己的炸药工厂,这使诺贝尔从小就对炸药和烟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伊曼纽尔询问他们兄弟三人长大后想做什么,罗伯特说要成为伟大的技师,路维希说他要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诺贝尔则抢着回答说,他将来要做个发明家。其实,伊曼纽尔早就看出来了,诺贝尔最喜欢到他的工厂去,还偷偷地拿回火药来自己试着做小地雷,并经常翻看化学书本,跟自己当年一样,迷上了炸药。

1843年,诺贝尔的小弟弟埃米尔出生了。

1850年,在诺贝尔17岁的时候,父母开始谈论起他的未来,老诺贝尔想培养诺贝尔成为发明方面的技师。所以他打算让诺贝尔去美国留学,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后再回来。就这样,诺贝尔离开了温暖的家,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他热爱的东西。

首先,他乘船回到了他的祖国——瑞典。在那儿,他主要是走亲访友,回味儿时的欢乐。离开瑞典,他去了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拜访了社会名流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学者。然后,他到了德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汉堡,在这里,他参观了许多大型的工业企业,由此萌发了以后自己创办企业的想法。接着,他去了向往已久的法国首都巴黎。在巴黎,他参观了大学的研究所,观看了各种实验,并且结识了不少科学家,通过他们,勤奋好学的诺贝尔了解了发达国家大量的科技新成就。

告别巴黎,他来到英国,参加了这里的世界博览会。他对伦敦大学留连忘返。但由于时间短和交通不便,他没有去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短暂的旅游使他精神焕发,身体也比在家时好多了。他这次外出的最终目的地是去美国,因此,他踏上了从伦敦到纽约的长达3200海里的漫长航程。颠簸的船只、孤独的生活,使他倚着栏杆,浮想联翩。

来到纽约,前来迎接他的,正是他父亲的朋友艾立克逊。在回家的路上,艾立克逊向诺贝尔介绍美国五光十色的生活,并表示要带他四处去走走,但诺贝尔对这些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对叔叔的实验室充满好奇,他只想尽快学习。

在艾立克逊的实验室里,诺贝尔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帮助艾立克逊从事热气研究工作,即用火和高温产生膨胀空气来代替蒸汽发动机引擎。

诺贝尔从这项研究中,学到了物体燃烧发热使气体膨胀、从而产生巨大推动力的原理。他学习勤奋,求知若渴。凡是经他耳闻目睹的重要原理和过程,都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大脑。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诺贝尔的学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孤身一人来到遥远的国度,他的内心交织着复杂的情感。他想念年逾半百的父亲、关心着他的母亲,更挂念年幼的弟弟埃米尔,他又长高些了吗?

于是,他决定启程回家。

艾立克逊先生在惜别之际,对这位有远大前途的青年说:“你的天资极好,只要你有勇气,再加上勤奋努力,一定会成为卓越的科学家。我企盼着你成功。诺贝尔,告诉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一直想当个科学家,用我的发明成果为人类造福。”

带着儿时就有的远大理想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诺贝尔踏上了回家的路。

对于这一次的欧美之旅,诺贝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在青春年少时,毅然离别家乡,远渡重洋,到异国旅行,漫漫大海并未使我留连,因为我胸中的海洋更加浩瀚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