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男孩的保护和溺爱,很多家长对男孩的小错误选择了宽容处之,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指正和批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孩子的任何小错误在日后都可能酿成大祸,这个问题父母应该予以重视。
孙女士现在就懊悔当初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小错误而令儿子锒铛入狱,下面我们看一下她和儿子的故事。
瑞瑞小的时候对变魔术很感兴趣,跟路口魔术店老板学了点本领。我们知道变魔术的人都是靠眼疾手快,一次,瑞瑞在和妈妈逛超市的时候,顺手“拿”了两个鸡蛋。回到家后,当瑞瑞兴奋地把鸡蛋交到孙女士手里时,孙女士先是很惊讶,问清情况后对瑞瑞说:“以后不许这样了,这多危险,被人家发现了怎么办?”随后,孙女士把那两个鸡蛋炒给儿子吃了。没过多久,瑞瑞又不知道在哪“变”出一些本子、铅笔、小玩具。孙女士认为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没什么大不了,简单地批评几句便算了。当儿子因盗窃被警察带走的一刻,孙女士泪流满面地对儿子说:“是妈妈害了你啊!”
孩子第一次“拿”东西的时候,可能出于一时兴起,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身手快,也可能是为了寻找刺激,不会意识到这是偷盗行为。而当孩子享受着“拿”来的鸡蛋和玩具时,并没有受到妈妈的批评和惩罚,他就会觉得“拿”也是不错的行为,以后便变本加厉。正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受教育、环境和遗传三个因素影响,其中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因素对他的一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幼年时期是孩子判断力、是非观学习与成长阶段,父母要时刻注意他的行为与习惯。当男孩犯小错误时,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的给予恰当的处理,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一身的坏毛病与坏习惯。小错虽小,但经不住日积月累,一旦由量变到质变,便陷进犯罪的深渊。那么,面对男孩的小错误,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方法一:教导男孩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一天,王女士领着儿子小昂逛街,在一家繁华的商场门口,看见有一个衣着褴褛的盲人乞丐。小昂拿起块小石头扔进乞丐的碗中,盲人乞丐连声道谢。王女士看见后很生气,对儿子说:“他沦为乞丐已经很悲惨了,你还这样戏弄他,你不觉得可耻吗?虽然你觉得放一块石头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一点小事就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小昂觉得妈妈训斥的很有道理,跑到乞丐身边将碗中的石头捡了出来,并从兜里掏出5块钱零花钱放入碗中,说了声“对不起”。
古语有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母要在孩子脑中建立这样的思想,让他形成这样的观念。对恶事,无论多小都不能去做;对善事,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
方法二:及时纠正男孩的错误
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与大人相比较虽然差些,但也能区分好坏。当孩子犯错,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的时候,如果父母及时抓住孩子“我做错了”的心理,给予有效的教育,孩子就会不犯或少犯这类的错误。
一次数学考试后,老师让同学们把卷子带给父母看,并让签上字。拿着不及格的数学卷子,可让小吉犯了难。害怕回家挨骂的小吉心生一计,把35分涂改为85分。看着自己的成就,小吉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吉把改过分数的卷子递给爸爸,爸爸一眼就看出了纰漏,严厉地说:“考得差没关系,可以继续努力。但是,改分数就不对了,这是欺骗行为。做人要诚实,先写份检讨书去。”小吉回房乖乖地写了份检讨书,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在爸爸的教育下,小吉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再也没有偷改过分数的行为了。
父母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男孩犯错误时决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及时纠正。小恶不除,必成大患,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方法三:就事论事,不能夸大孩子的错误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些激进,当男孩犯错误时希望能立即改正,从而夸大错误的严重性。对于男孩不是原则性的错误,父母还是要多一分宽容,就事论事,不能过于夸大事实。幼儿时期男孩心智并不成熟,由于一件小事而被父母数落得一无是处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对他今后的成长很不利。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我们鼓励赏识教育,但不能一味的对孩子鼓励和赞扬,不敢批评。孙云晓老师曾说过:“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如果孩子人格中出现不良方面,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就会信马由缰地失控发展。”他提出的教子建议是:
1.教育孩子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对其人格的塑造。
2.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的基础。
3.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