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商鞅从书架上取下一卷书,书名是《法经》。
他还沉浸在公叔痤去世的悲伤和惋惜之中。公叔痤对他有机遇之恩,与他谈话最为投机。虽说他向魏王取荐商鞅没获采纳,但商鞅还是很感激他。
就在几天前,公叔痤向他询问过《法经》里的一个问题,现在公叔痤死了,他不禁又想起这个问题,想把这卷《法经》钻研一番。
商鞅虽然是贵族的子孙,可是在几代以前,他的家庭已经没落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民,既没有做官掌权,又没有田地、奴隶等等财产,家里并不富裕。
卫国有个贵族,家里请了一位老师教子弟读书,商鞅的父亲托人说情,好容易才让商鞅也到这个贵族家里,跟那些贵族子弟一起读书。老师姓尸名佼,是个博学的人。
贵族家里非常讲究“礼”。这“礼”,并不只是一般人和人相见的礼节,而是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统治的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礼节仪式。例如贵族子弟穿丝绸衣服,商鞅却只能穿麻布衣服,因为他是平民。贵族又分许多等级,不但衣服、帽子的质料、式样、颜色和所加的装饰要依各人的等级而不同,吃的饭菜、住的房子、坐的席子以及出行的车马、死后的棺木等等,也都依各人的等级而不同。这都叫做礼。他们用礼来划分贵族和平民、奴隶的界限,又用礼来划分贵族的等级。
周朝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但到了战国时代,平民的力量开始崛起,试图打破这坚冰一般的等级,使人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这无疑是进步的。商鞅就代表这股进步的力量。
一个社会有等级、有秩序当然是必要的,但它的缺陷太僵化,使人感到压抑。对统治者、既得利益者来说是好事,对被统治者、被压迫者来说就不那么美妙了。
孔子与商鞅同为没落的贵族,孔子就试图恢复周礼。他有句名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总之离了礼,人就无法从事一切活动。他做官以后,席子没有摆正就不肯坐,肉切得不方正就不吃,处处遵循着礼。孔子代表一种社会理念,商鞅也代表一种社会理念。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一方是对的,另一方是错的。这世界不是只有黑白两种色彩。
商鞅很讨厌孔子的说教,他认为“礼”就是贵族压迫下等人的工具。有一天他对老师尸佼说:“孔丘的话是一派胡言,这种书我不想读了!”
尸佼是鲁国人,史书上说他“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有法家倾向。他听了商鞅的牢骚,微微一笑,拿出一部《法经》,交给商鞅说:“这部书和《论语》完全不同,你好好学习吧。”商鞅就是这样与《法经》结缘的。
《法经》共六卷,讲的是对那些杀人、抢劫、偷窃、赌博、贪污等等犯罪行为的处罚办法。商鞅读完一卷又读一卷,如获至宝。最使他满意的是:《法经》的规定不但适用于平民和奴隶,而且适用于贵族。贵族犯法,也按规定处罚!从古以来,贵族之间用礼来约束,刑罚专用来对付平民和奴隶。孔丘就是这样主张的。《法经》打破这个老规矩,商鞅感到非常痛快。
商鞅问尸佼:“《法经》的作者是谁?”
“作者叫李悝,是几十年前魏国的相国。魏国在李悝治理下,进行政治改革,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李悝不但编著了《法经》,还提出了‘尽地力’的主张。‘尽地力’就是尽量发挥土地的作用,例如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精耕细作,提高产量等等,都是尽地力的办法。他反对贵族们依靠亲属关系把持政权,主张选派有才能、肯实干的官吏来治理国家。他还主张奖励有功劳的人……”
“好呀!”商鞅激动地叫了起来,又问:“李悝现在在哪里?”
“早已死了。他手下有一个地方官叫吴起,是个有名的将领,著有《吴起兵法》。吴起也主张革新政治,可是受人陷害排挤,在李悝死后逃到楚国,现在也死了。”
尸佼还告诉商鞅,李悝、吴起这一类主张革新、重视用法律治理国家的人,被称为“法家”。法家在魏国一度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李悝死去:吴起出走后,法家受到贵族们的攻击,势力小了,可是影响还很深远。例如当今相国公叔痤,就是同情法家一派的主张的。
尸佼的谈话,使商鞅大开眼界,受到莫大的鼓舞。商鞅非常崇敬李悝,决心沿着李悝的路走下去。
商鞅因为爱读《法经》而崇敬李悝,因为崇敬李悝而决心离开卫国到魏国来。因为他和公叔痤都相信法家一派的主张,所以公叔痤对他很重视,很信任,他也雄心勃勃,想在魏国做一番事业。
可是今天,公叔痤已经死了,魏惠王又不愿重用他。前路迷茫,何去何从?
看着眼前的《法经》,他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