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植物资源学
32283800000021

第21章 南方果树资源

一、概述

(一)果树植物资源的概念

果树植物资源是指一些能够提供人类食用的鲜、干果品和作为饮料、食品等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根据植物形态可分为木本果树植物、藤本果树植物、草本果树植物。本书主要概述野生种类。

(二)果树资源概况

野生水果分布广,品种多,生长在无污染的山野,无公害,其果实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且资源十分丰富。经科学检测,许多野生水果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各种矿质元素等营养素)高于栽培水果,且不同品种各有特色,所含物质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例如,野生猕猴桃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优良品种,其果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用途广泛,在饮料、食品、保健品、药品等方面被广泛利用。许多野生水果还是栽培果树的优良砧木和抗性育种材料,并且也是重要的观赏、蜜源、药用、香料、油脂和水土保持树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特色水果及其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野生水果有较强的适应性,有的营养丰富,有的药食同源,具有保健功效。特别是在近几年来,人们的饮食趋向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野生水果备受青睐,这对野生水果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外部环境,对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和提高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野生水果除鲜食外,更适合加工,鲜果可速冻或制成果汁饮料、果酱、糖水罐头、果酒、果蜜、果干、果冻、果脯冰糕及固体饮料等,经常食用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野生水果还是栽培果树的优良砧木和抗性育种材料以及重要的观赏、蜜源、药用、香料、油脂和水土保持树种。对野生水果资源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部门研究的热点。

二、野生水果资源保护及其利用的建议

对于资源丰富的野生水果来说,应用是首位,加强管理是关键,而可持续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善用资源,使之用之不竭”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因此,开展野生水果资源调查,加强野生水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现有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和各类生态系统,保护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遗传资源,是自然保护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摸清家底,合理开发、保护资源

查清野生水果资源的种类、贮量和分布规律;做好规划,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并举,促使资源永续利用。通过调查摸清本底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规划,对已查明分布集中、贮量大、经济效益高且市场短缺的种类,应尽快组织开发利用;对经济效益高但贮量小的种类,可先进行引种驯化扩大资源量后再组织生产;对贮量大、分布集中但加工工艺没有成熟或利用途径未明的种类,可在科研论证之后再行开发。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山区特点,多渠道合理开发山区的野生水果资源,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开发利用野生水果资源应强调长远利益和大局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切忌采用竭泽而渔的办法,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重视保护,合理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

(二)调整结构、变野生种为栽培种

为保护种质资源,可依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果树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对分布广、价值高的物种,应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利用。对于分布较少的种,应选择适宜的地方进行引种栽培,变野生种为栽培种,保证物种不致灭绝。对于某些较集中的科、属,应就地建立准基因库加以保护,严禁樵采和放牧,并建立档案,通过引种栽培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基因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果树的种质资源。

(三)改造现有野生水果资源,引进良种

由于野生水果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半野生状态,资源分散,果实较小,产量较低,质量不稳,采收不易,运输不便,从而影响到其商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因此,对那些营养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有市场需求前景的野生水果(如杨梅、南酸枣、山楂、薜荔、各种猕猴桃等)应进行改造,通过人工繁殖和集约化经营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经济价值大但贮量小或分布零散的种类,引进良种也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植物资源

①果树种质资源的利用。有些野生资源可作为果树的繁殖材料、砧木利用,如山桃、山杏可作为桃和杏的砧木,野山植可作为山植栽培品种的砧木。通过应用进一步深入研究果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抗性及亲和性,并选育出优良品种。有些可利用其含有的特殊成分,生产绿色食品或作加工原料,如沙棘汁、酸枣汁。对桑堪、茅毒等的研究很少,应当积极选育丰产、优质、抗性强的大粒品种投放市场,并提高加工产品的档次及增加产品种类。通过对野生水果资源进行广泛的研究,发掘特有的野生水果资源,丰富我国野生水果遗传资源,促进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要把野生果树资源优势转变为商业优势,科研必须走在前面。只有加强科研合作,以科研促生产,才能大大地提高经效益,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水果资源。

②进行集约化经营,实现果品生产的产业化。开发利用野生水果资源,应走产业化的路子,可以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兴办果品专业合作社,使果品生产由零星栽培向集约化栽培转变,找出能够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名优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值,促进经济发展。以销售、加工企业为龙头,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三、主要的果树植物

(一)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别名与科属”菠萝蜜、蜜多罗、牛肚子果,桑科(Moraceae)桂木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冠圆头形或圆锥形。株高8~15m,有乳汁。单叶互生,厚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15cm,全缘,上面有光泽,下面略粗糙。花极多,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形;雌花序矩圆形,生于树干或主枝上,花被管状。聚花果长30~100cm,横径25~50cm,重可达10~30 kg,外皮有六角形瘤状突起。在热带地区,花期2~4月,果熟期6~8月。

“生境分布”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我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东南部均有栽培。

“采收与加工”果实含脂肪油,芯材含黄色色素,树皮含树脂及异叶波罗蜜环黄酮素(Cycloheterophyllin)。花后肉质花萼增大,芳香可口。其果实着生在树干或枝条部位,果味佳美,素有“热带水果皇后”、“留齿香”称誉。成熟的果实既可以鲜吃,又可以制成罐头,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则可以当作蔬菜烹煮食用。种子椭圆形,表皮光滑,富含淀粉,大小及味道皆似板栗,可煮食或炒食。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外皮,取瓤鲜用。

“近缘种”桂木属约47种,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地区至我国,我国有9种,产于台湾、两广和云南,其中木菠萝和桂木(A。lingnanensismerr。)为华南栽培的果树;胭脂(A。tonkinensis Cheval。)和其他种的木材都很有用。树菠萝人工培育出不同品种,我国主要有干包、湿包和油包树菠萝三个品种。

“资源利用与开发”木菠萝树形端正,树大荫浓,花有芳香,并有老茎开花结果的奇特景观,为优美的庭园观赏树,在华南地区可作为庭荫树或行道树;果肉香甜可口,种子富含淀粉,可作为果品及木本粮食;木材质地优良,可作高级用材;菠萝蜜对脑血栓及其他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从果实中提取的菠萝蛋白质与抗菌素及其他药物并用,能促进药物对病变组织的渗透和扩散,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水肿等症,用菠萝蜜树汁直接外涂局部,可治疗淋巴管炎、痔疮等疾病。

(二)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 van Royen)

“别名与科属”吴凤柿、人参果、赤铁果,山榄科(Sapo-taceae)铁线子属。

“形态特征”常绿果树,株高8~15m;叶革质,集生于枝梢,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少有微波状,光绿色;花细小,黄白色,自叶腋抽出,外被锈色绒毛;茎干和枝条灰褐色,有明显叶痕;种子少,平均2~5粒,长瓜子形状,黑色;果为浆果,椭圆形、圆形和圆锥形,果皮灰色,果肉褐色,果长3~8cm,直径3~7cm,单果重40~170 g。花果期4~9月。

“生境分布”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的南部和中部均有栽培。喜高温和肥沃的砂质壤土,适应性较强,大树在-2℃~3℃仍能安全过冬,在肥力较低的黏质壤土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采收与加工”因几乎周年都开花结果,故1年有多次采收期。果实充分发育时皮黄褐色,果肉乳白色带绿,割破果柄流出的乳汁减少,但果肉尚硬,便可采收。刚采收的人心果质硬,富含胶质及单宁,不能食用,经5~7 d熟后软化方可食用。因此,可利用采收至软化尚需一段时间,进行贮藏、运输,供应市场,但要有良好的通风。

“近缘种”铁线子属约70种,产马来西亚一带,其中铁线子(M。hexandra(Roxb。)Duband)我国海南亦产之。人心果主要栽培品种按果实形状、大小和色泽可分:椭圆形、圆形、顶凹形、扁形;大果形、中果形、小果型、变异形;青肉类、褐肉类。

“资源利用与开发”果实可供鲜食或制作果酱、果汁;树体具乳汁,可提炼成口香糖胶料;树姿优美,果实具观赏性,可作为园林观赏及绿化树种;种子、树皮和根入药,可治热症。

(三)金星果(Chrysophyllum cainito L。)

“别名与科属”星苹果、牛奶果,山榄科(Sapotaceae)金叶树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生长繁茂,株高6~7m。树皮褐色,粗糙,有纵条沟,枝叶有乳汁。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12~15cm,宽7~9cm,叶面深绿色光亮,叶背深黄色密被绒毛,戏称为“两面派”。果实椭圆形,光滑,长3.5~5cm,横径4.5~5.5cm,未成熟时绿色,具白色黏质乳汁,成熟时紫色,果肉白色,半透明胶状,味甜可口。果实横切,胞室自中心向四周辐射呈星状,果大如山苹果,故称“星苹果”。9~10月开花,5~6月果熟。

“生境分布”原产于热带美洲或西印度群岛,热带地区多有栽培。20世纪60~70年代从东南亚引入我国海南和广东,台湾、福建、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采收与加工”果实着色即可采收,采果时从果柄处剪断,以免损伤果实而缩短鲜果寿命;采收后的果实经后熟变软即可食用。单果重约85~140 g,宜鲜食,也可调制冰淇淋或与柑橙类果汁混合制成风味独特的果汁饮料。

“近缘种”金叶树属1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美洲尤盛,我国只有金叶树(C。lanceolatum(Bl。)DC。var。stel-latocarpon Royen)1变种,分布于我国南部;亚洲东南部也有。

“资源利用与开发”金星果果肉质地细滑,具柔和甜味,宜鲜食,可制成蜜饯。其本身没有特殊风味,但与柑橘类尤其是橙类作混合果汁饮料,风味可大大得到改善。除作为果树栽培外,由于其具有伞形树冠和正背面不同颜色的叶片,树形美观,枝软垂,叶背金黄色,极具观赏性,适宜作景区、公园、庭院及城市行道树种。

(四)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DC。)

“别名与科属”狮头果、蛋果、鸡蛋果、树番茄,山榄科(Sapotaceae)蛋黄果属。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7~9m,树冠半圆形或圆锥形;主干、主枝灰褐色,树干坚韧,树皮纵裂,嫩枝被褐色短柔毛。叶互生,螺旋状排列,厚纸质,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6~35cm,宽6~7cm;叶缘微浅波状,先端渐尖;中脉在叶面微突起,在叶背则突出明显。花聚生于枝顶叶腋,每叶腋有花1~2朵;花细小,约1cm。肉质浆果,形状变化大,果顶突起,常偏向一侧;未熟时果绿色,成熟果黄绿色至橙黄色,光滑,皮薄,长5~8cm,果肉橙黄色,富含淀粉,质地似蛋黄,且有香气。花期4~6月,果熟期12月。

“生境分布”原产于古巴和南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和海南有零星栽培。

“采收与加工”果实球形,未熟时果绿色,成熟果黄绿色至橙黄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黄色,富含淀粉,质地似蛋黄且有香气。果实12月成熟,采收后需要后熟4~7 d方可食用。果肉含糖29.1%~30.5%,淀粉5.6%~8.1%,粗脂肪1%~1.14%,每100 g果肉含维生素C 24.3mg。果实主要鲜食,也可制作果汁、果酒、果酱等。

“近缘种”蛋黄果属植物我国只有引入栽培的蛋黄果一种。蛋黄果依品种不同分别有球形、桃形、长卵形、纺锤形等多种形状。

“资源利用与开发”果实除生食外,可制果酱、冰奶油、饮料或果酒。成熟果外观黄色,具观赏性,可作园林观果或绿化树种。蛋黄果含有丰富的磷、铁、钙、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具有帮助消化、化痰、补肾、提神醒脑、活血强身、镇静止痛、减压降脂等功效。

(五)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

“别名与科属”凤眼果、七姐果、富贵子,梧桐科(Sterculiaceae)苹婆属。

“形态特征”乔木;叶为单叶,全缘或分裂,或为指状复叶;花杂性,排成腋生的圆锥花序;萼管状,4~5裂;花瓣缺;雄蕊柱与子房柄合生,顶有15(稀10)个花药聚合而成一头状体;雌蕊由4~5个心皮合成;胚珠至少2颗;花柱合生;果为一大或小、肿胀、革质或木质的蓇葖,成熟时始开裂,有种子数颗;种子无翅。花期5月。

“生境分布”原产于我国南部和苏门答腊。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土壤均可生长,也较耐瘠薄土。

“采收与加工”种子可食用,但不能生吃,经炒熟后方可食用,味如板栗,富含淀粉,也含蛋白质和脂肪等。

将果荚煮熟后,成熟的果荚会自动裂开,取出种子,置于清水锅内煮熟,捞起后剥去黑色外种皮和一层半透明状淡褐色中种皮,呈现的就是淡黄或乳白色种仁,将种仁蘸食盐或酱油佐料食用,松软如蛋黄,风味独特;另可使用烧烤方法食用,味道更香,犹如板栗,如作甜食,亦极可口。

“近缘种”苹婆属约30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约23种,产于西南部和南部。苹婆属植物也是部分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寄主植物。

“资源利用与开发”种子重7~10 g,可作为制作果冻的原料;果实外观奇特,极具观赏性,可作为园林观赏及绿化树种;果荚药用,可治血痢。

(六)第伦桃(Dillenia indica L。)

“别名与科属”五桠果,五桠果科(Dilleniaceae)第伦桃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30m。树皮红褐色,开裂成大块状薄片剥落;嫩枝被褐色柔毛,老枝无毛,有明显的叶痕。单叶互生;叶柄长5~7cm,有窄翅;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0cm,宽7~14cm,先端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侧脉25~26对,干后两面均突起,初时两面有柔毛,不久脱落,仅在下面叶脉上有毛。花单生于枝顶叶腋内,直径12~20cm;花梗粗壮,被柔毛;萼片5枚,肥厚肉质,近圆形,长4~6cm,外侧被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7~9cm;雄蕊发育完全,外轮数目很多,内轮较少且比外轮长,花药长于花丝,顶孔开裂;心皮16~20枚,胚珠数枚。果球形,直径9~15cm,不开裂;宿存萼片肥厚。种子扁,边缘有毛。始花期4~5月,盛花期在6~8月。

“生境分布”原产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爪哇、菲律宾,喜光,耐半阴,喜高温湿润气候,抗风,怕涝。

“利用部位和化学成分”果实圆球形,被肥厚的肉质萼片所包围,直径10~15cm,单果重500~850 g。果实含白桦脂醇、β-谷甾醇、酸性多糖,果皮含五桠果素(dillenetin)。

“近缘种”第伦桃属约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大洋洲、马达加斯加等地,我国有第伦桃、五室第伦桃(D。pentagyna Roxb。)和大花第伦桃(D。turbinata Pinet et Gagnep。)3种,产于海南和云南。

“资源利用与开发”果可鲜食,也可作果酱和饮料的原料;树姿优美,果实硕大诱人,叶形及花均美丽,具有极高观赏及园林应用价值;根、皮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收敛止泻功效,用于瘀血肿胀、痈疽疮疡、虫蛇咬伤、痢疾肠炎。

(七)刺黄果(Carissa carandas L。)

“别名与科属”瓜子金,夹竹桃科(Apocynaceae)假虎刺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干枝上有分叉的刺,刺长达2.5cm;枝条灰色,无毛。叶对生,革质,宽卵形至近圆形,长3~4cm,宽2~2.5cm,顶端具短尖头,基部圆形或钝,两面无毛;叶脉两面扁平。花白色或稍带玫瑰红色;花萼5裂,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筒长2cm,内面被柔毛,花冠裂片5枚,向右覆盖,比花冠筒短;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筒上;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多颗。浆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5~2.5cm,直径1~2cm,色黑。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原产于印度等地;我国台湾、广东、贵州有栽培。喜高温、有阳光及稍干燥的环境。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土壤。越冬温度在5℃以上。

“利用部位和化学成分”果实长椭圆形,长约2.5cm,单果重4~6 g,果皮光滑而薄,味微甜。

“近缘种”假虎刺属约36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及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包括引入的共4种,其中老虎刺(C。spinarum L。)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铁茉莉(Caris-sa grandiflora A。DC。)和大果假虎刺(C。macrocarpa L。)原产于非洲,后者果实可食用。

“资源利用与开发”植株刺长而锐利,常作生篱用;果味甜芳香,可鲜食或制作糕饼果馅、果酱、果汁、果冻;宜作为庭院、公园观赏栽培或盆栽观果树种。

(八)番樱桃(Eugenia uniflora L。)

“别名与科属”毕当茄、红果仔、巴西红果、棱果蒲桃,桃金娘科(Myrtaceae)番樱桃属。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全株无毛。单叶对生;叶柄极短,长约1.5m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2~4.2cm,宽2.3~3cm,先端渐尖或短尖,钝头,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绿色发亮,下面颜色较浅,两面无毛,有无数透明腺点,侧脉每边约5条,离边缘约2mm处汇成边脉。花白色,稍芳香,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短于叶;萼片4枚,长椭圆形,外反。浆果球形,直径1~2cm,有8棱,熟时深红色。种子1~2颗。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分布于热带美洲,各洲热带均有引种,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采收与加工”果直径2~4cm,单果重3.5~5.5 g,果实味酸甜、多汁,制成果冻、果酱和果汁均很美味。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近缘种”番樱桃属约100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热带美洲最多,我国南部引入番樱桃及吕宋番樱桃(E。aherniana C。B。Rob。)2种,两种果均可食用,且均有较高观赏价值。

“资源利用与开发”果实可供鲜食或制作果酱、果冻、清凉饮料;在美国被认为是优等维生素A源果品;可栽植于盆中,结实时红果累累,宜作为庭院、公园观赏栽培或盆栽观果树种。

(九)光果樱(Malpighia glabra L。)

“别名与科属”西印度樱桃、光滑金虎尾、针叶樱桃,黄褥花科(Malpighiaceae)金虎尾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也可经修剪养成主干以成小乔木。其10~12年生植株高可至4.5m;叶对生,革质光滑,呈倒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缘,长3~10cm;叶柄甚短,其形状、大小、品种间有所差异;花5瓣,通常为粉红色或红色,亦有开白花的系统,果实为浆果,形似樱桃,有的有三浅沟微成三瓣,成熟时为橙红色乃至紫红色;皮薄易破损,有核3枚,各含种子1个。

“生境分布”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主要栽培在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北部。我国于20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引入台湾、广东、海南、云南等省的热带地区。

“利用部位和化学成分”光果樱果扁球形或球形,成熟时呈紫红色,鲜艳如樱桃,果直径2~3cm,单果重5~7 g。果实多汁,每100 g新鲜红熟果实之维生素C含量高达1180~1910mg,平均每颗果实之维生素C含量约147~208mg,是目前所有果树类中含量最高者,另维生素B1、B2、菸碱酸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高营养价值在果树类中独树一格,有“天然维他命”的美誉。

“近缘种”金虎尾属约35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引入栽培的有西印度樱桃和金虎尾(M。coccigera L。)2种。现栽培的光果樱大致有三种:甜味种果稜隆起明显,可直接生食;酸味种果面光滑,味酸,主供加工;甜味小粒种果粒小,风味淡,多作庭院观赏。

“资源利用与开发”可鲜食或制作果酱、果冻、果汁、蜜饯和混合饮料,在保健、饮料、美容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园林上可作为庭院、公园观赏栽培或盆栽观果树种。

(十)其他果树资源

1.水汇五味子(Kadsura coccinea A。C。Smith)

木兰科(Magnoliaceae)南五味子属。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野生分布,越南也有分布。果实为聚合果,近球形,果茎6~12cm,由50~60个小浆果聚合而成,果实成熟时为红色或黑紫色,味甜可食,果大而独特,外观似足球,表纹象菠萝,幼果青绿色,成熟为深红。也是华南、西南及其邻近地区的常用草药,有祛风活络、调气止痛、清肝明目、益肾固精、补血养颜等功能。南五味子属约25种,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8种,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其中南五味子(K。heteroclita Roxb。)等果可食,亦可入药。

2.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原产于我国和日本,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和长江流域以南。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野生攀援植物,以树为棚架,野生于山区丛林中。喜阴湿,较耐寒。常生长在低海拔山坡、林下草丛中。在微酸,多腐殖质的草壤中生长良好,也能适应中性土壤。果肉质,椭圆形,橘黄色。花期4月,果期8月。其种子、茎、叶和根均可入药,民间多用于治疗小便赤涩、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等疾病,并具有消除面部色斑和抗炎抗菌等功效。木通属5种,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地区都有分布。本属大部分种类的根、藤和果实均可作药用,果味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