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文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是提高文化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根本,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和力量源泉。当前,宁夏文化人才队伍现状,明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知识结构和素质状况不合理、观念意识落后、创新精神不强等现象。
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突出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文化管理、经营、表演、编创等方面优秀人才。以优势和特色文化为载体,积极吸纳区内外行业领军人才,建设2~3个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推出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名演员、名主持人、名作家、名策划、名导演等。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加快培养和基层文化人才。“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级文化事业单位中级技术职称人员要力争达到专业人员总数的60%以上,县级力争达到40%以上。对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县乡两级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发挥顶尖艺术家传帮带作用
人才是兴艺之本,是强文之基,文艺名家大家不断涌现,是文艺繁荣兴盛的集中体现,是人才辈出的重要标志。大家知道,一个******使东北二人转遍地开花,一个******的歌声吸引了维也纳音乐大厅的顶级席位,一个张艺谋导演的奥运盛会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表演,令全世界赞叹不已,一个杨丽萍使《云南印象》成为云南建设文化大省的金字招牌。在文艺创作领域,名家大家是旗帜,是品牌。近年来,宁夏文艺队伍呈现出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老一辈文艺家激情不减、笔耕不辍,中青年文艺家风华正茂,一批文艺新人崭露锋芒。宁夏文学、戏剧、电影、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民间文艺等门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成果丰硕的人才队伍,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但是,总体来说,宁夏文艺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在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还不够多,一些门类更是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甚至人才断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的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文艺大军,培养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拔尖人才。
从宁夏文化人才现状来看,目前,宁夏文联有10个文艺家协会(后增设了曲艺杂技家协会和电视电影家协会),20个会员团体,会员总人数达3471人,其中国家级会员437人。宁夏文联在职人员61人,获******特殊津贴11人(其中在职3人),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荣誉称号4人,获自治区“313人才”2人,获自治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6人。
在宁夏比较有影响的老一辈艺术家有:曾杏绯(美术家)、刘正谦(书法家)、董小吾(戏剧家)、张贤亮(文学家)、王志洪(戏剧家)、胡介文(书法家)、张少山(美术家)、胡正伟(美术家)等,他们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繁荣和发展宁夏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宁夏部分著名艺术家还分别担任了国家级协会副主席。如吴善璋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杨继国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郭刚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以来,宁夏部分艺术家先后在国家级艺术大奖评选中获奖,成为宁夏文艺界的骄傲。比如,鲁迅文学奖有石舒清、郭文斌,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有马知遥、金瓯、石舒清、郎伟、了一容,中国戏剧奖有周仕华、石峰、柳萍、刘洋、张晓琴、李小雄,中国音乐金钟奖有夏佳、张敏娜、张韬、钱朝晖、马慧茹、关静,中国舞蹈荷花奖有袁媛、刘庄、图娅、王玉梅,中国美术奖有周一新,中国书法兰亭奖有尹旭,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有伏兆娥、杨继国、李五魁、武宇林,中国曲艺牡丹奖有徐明智、渠爱君。
2005年,宁夏宣传文化系统进行了首次“四个一批”人才评选,程牧(宁夏歌舞团团长)、罗贵荣(宁夏文联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石舒清(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协主席)、张欣毅(宁夏图书馆副馆长)、柳萍(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5名艺术家入选。
我们要充分调动这些文艺界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文艺作品冲刺国家舞台,以顶级的艺术水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提高宁夏的文化软实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文艺创作是作家、艺术家的个人创造性劳动,但绝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绝不是个人观点的表达、个人情感的宣泄、个性的自我张扬,绝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社会大众。一个有艺术良知、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家,无不把自己融入时代,严肃认真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宣扬进步思想,传播健康文化,弘扬美好品德,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群众欢迎,得到社会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用共同理想、共同事业、共同责任凝聚智慧和力量,专心致志搞创作,同心同德促繁荣。要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相互尊重、共同提高,坚决杜绝“文人相轻,艺人相轻”的不良习气。不同专业、不同流派之间要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文艺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创造寓于社会和时代进步之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宁夏跨越式发展的火热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成名成家建立在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实际业绩上,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高尚人格,努力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家。
二、加强对中青年艺术家的培养
随着宁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进步,一大批有影响的中青年艺术家活跃在宁夏文化艺术战线,并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成为文艺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近年来,在宁夏成长起来的青年艺术家有郎伟(文学评论家)、王月礼(文学家)、杨梓(文学家)、王燕(戏剧艺术家)、丁跃(戏剧艺术家)、程牧(音乐家)、郝建宁(音乐家)、袁媛(舞蹈家)、罗贵荣(版画家)、郭震乾(版画家)、孙立人(油画家)、张健(油画家)、王雪峰(油画家)、李洪义(书法家)、张春荣(摄影家)、徐明智(曲艺家)等。
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壮大文艺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在大力培养专业文艺人才的同时,造就懂艺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解放思想,坚决克服论资排辈等陈腐观念和习惯做法,打破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已经或正在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人才,力排众议,破格选拔、培养使用。充分发挥本地文艺人才作用,积极引进急需的稀缺人才,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各类人才共同进步的生动局面。老一辈文艺家和领军人物要以提携新人、培养新秀为己任,搭建平台,创造环境,热情传授,积极扶持,帮助青年人才茁壮成长,保证我们的文艺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促进我们的文艺事业永续发展、健康繁荣。要健全完善文艺工作者队伍竞争激励机制,树新风、扬正气,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切才华都有充分展示的舞台,一切创造都有广阔的实现空间,一切贡献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
三、加强宁夏文艺教育教学工作
宁夏十分重视文化艺术人才教学培养工作,在艺术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艺术学校等主要承担了文化艺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在文化艺术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学音乐学院招生人数2006年113人,2007年122人,2008年142人,2009年138人,总计515人。毕业人数2006年77人,2007年93人,2008年97人,2009年156人,2010年113人,总计536人。
2006年以来,宁夏大学在文化艺术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科研、著作、艺术实践获得国内、区内艺术大奖。2006年,有24篇艺术类论文在国内重要艺术期刊发表,钢琴伴奏教程、中国西部经典高级声乐教材、手风琴基础教程等三部教材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优秀教材。2007年,发表重要艺术论文19篇,编写教材1部,作曲1首,艺术获奖12项。2008年获得国家专利1项,发表艺术类论文15篇,其中获奖论文4篇,艺术实践获奖9项。2009年,刘明的《管乐演奏及乐队实践——小号演奏艺术曲集》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马静凤《犹抱琵琶不遮面——基础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刘寿玉、郭爱萍、王薇薇在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取得三个铜奖的好成绩,2009年艺术实践获奖7项,为宁夏艺术教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北方民族大学现设有音乐舞蹈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两个文化艺术学院,为区内外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
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正式成立于2001年,学院下设有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舞蹈学专业(分为教育方向和表演方向)3个专业。共有3门精品课程,其中合唱与指挥基础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舞蹈基础与编排和声乐表演为校级精品课程。启动了硕士学位申报工作,申报了艺术学硕士点,并与设计艺术学院联合申报了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设计艺术学院正式成立于2006年10月,设有视觉传达系、环境艺术系、公共艺术系、绘画系、动画系5个系,有艺术设计研究所、彩喷工作室、雕塑工作室、金属加工工作室、陶艺工作室5个教学、科研基地。有3门精品课程,其中标志设计为区级精品课,现代雕塑技法、标志设计为校级精品课程。“民族地区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音乐舞蹈学院从事文化艺术教学工作人员56人,其中知名教授3人。设计艺术学院从事文化艺术教学工作人员34人,其中知名教授1人。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艺术专业是在区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专业。艺术系艺术教育专业办学已有50多年历史,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自1954年成立到1992年建立音乐、美术专业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音乐、美术人才。其中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区内外各中小学任专职音乐、美术教师,并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部分毕业生又到国内音乐、美术学院深造,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各企事业单位、艺术团体,以及在各大中城市的设计部门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学院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美术教育专业开设了大量艺术设计类课程,学生具备较高设计水平,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室内装修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包装印刷设计,就业率一直很高,在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一部分取得了很大的业绩和成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是在几十年的师范美术教育基础上于2006年开设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建立引领并促进了吴忠市艺术设计行业的兴起和发展,2009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骨干专业。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专业现有在职教师21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专业教师18人。高级职称6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5人。硕士生2人、在读研究生3人。目前艺术系艺术教育专业有音乐教育专业(三年制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三年制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该专业为自治区高校骨干专业)。
四、宁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全区情况看,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化人才结构不合理不科学。当前文化工作队伍中,一般人才多,领军人才少;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城市文化人才多,农村文化人才少;传统行业人才多,新兴产业人才少;文化艺术人才多,经营管理人才少;文化事业人才多,文化企业人才少。
缺乏文化创新人才。缺乏文化产业高级管理创新人才,尤其是能够从事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产业运作的人很少;缺乏文化产业高级经营人才,缺少既懂经济又懂文化的高素质经营者,尤其是善于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的企业家,善于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策划、包装、营销,以及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广告推广等方面人才。在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强力渗透下,缺乏适应信息时代文化产业高技术化专门人才。
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院校和专业。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无不得益于长期以来对创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从国内和区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院校和专业,文化产业人才和相关专业的开设处于尝试阶段。人才培养分散、规模小,还属于弱势专业。
没有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用人机制不活,人才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缺乏尊重人才,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人才各显其能、各尽其才的平台不够,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文化艺术人才建设,就必须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高度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造就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家、思想家,造就一大批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作家和艺术家。认真组织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造就一大批文化领域各方面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造就一大批各门类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拓宽和知识界联系沟通的渠道,多同知识分子交朋友,认真听取意见,加强思想引导,把知识分子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对策及措施
切实加强文艺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学先进典型活动,进一步提升文艺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个人的创作实践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崇高使命结合起来,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思想素质好、艺术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的文艺队伍。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健全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舆论氛围。制订实施全国文艺人才培训规划,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完善深入生活、学习培训、采风考察等工作机制,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加强对后备文艺人才的政治思想、方针政策、业务技能和综合知识的系统培训教育,重视基层农村文艺队伍的培训教育,形成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格局。
大力加强高层次文艺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推出一批体现国家文化水准、代表国家文化形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人。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优良、成就突出的文艺领军人物。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培训,着力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宣传文艺领域文化名人、领军人物、优秀专业人才及其成果,营造崇尚知识、激励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文艺专业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教育放在首位,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学。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文艺类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强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支持文艺类学校、院系与文艺单位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继续做好“德艺双馨”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奖励工作。建立“人民艺术家”“人民作家”等荣誉称号和“国家文化杰出贡献奖”授予奖励办法。建立健全全国性文艺评奖工作长效机制,严格申报审批程序和评选标准,改进组织、评审和颁奖工作。
切实抓好文艺战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保证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按照年龄结构形成梯次配备、知识专业结构合理搭配等原则搞好领导班子整体配备。要加强文艺后备队伍干部建设,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