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苑新篇章
32329600000031

第31章 传递日记 淌过心灵的河流

******新罗区小池中心小学 吴家梁

“传递日记”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传递日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传递日记”打破了习作的尴尬,摆脱了习作的束缚,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一种精神活动。

一、兴味盎然,乐于提笔表达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氛围下,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和词语。”“传递日记”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叩门石,就在于它利用学生的自主心理、期待心理,通过竞争激励机制,营造轻松愉快的习作氛围,激活学生的习作情绪。具体操作如下:

分好小组。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写作基础分成大体均衡的八组,每六七个同学就是一个齐心协力的共同体、竞争体。同一小组的成员共同拥有一本日记本,轮流写日记,一人一天,每周循环一次,组与组之间可以比一比,赛一赛。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信心十足。

起个好名。当一本漂亮的硬面笔记本发给每个小组时,可以让学生为日记本起个响亮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学生的七嘴八舌,不一会儿,一个个充满激情的名字诞生了:“荷叶尖尖”“悄悄话语”“孩子世界”“精彩生活”“我能行”……充满童趣,富有个性。

写好寄语。学生在扉页写上心中的话,每日一句,这是寄语接力。“传递日记我能行,加油吧!”“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好日记”“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接好每一棒,写好日记,为组争光”“日记,是心灵的鸡汤”……不同的话语,表达同样的期望。

设计标志。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给自己组的“传递日记”选个吉祥物。有的设计“大拇指”,成了“大拇指”组,有的设计“喜羊羊”,成了“喜羊羊”组。日记得到了优秀,给一颗红星,贴在封面上,荣誉一目了然。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集体的利益,日记不再是恼人的负累,不再是随便应付了,而成了倾诉的需要,真情的流露。

二、不拘一格,真实记录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生盛而不竭。”“传递日记”的内容来自生活。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关心周围,留意生活,观察自然,积极思考,大胆表述。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书写。让学生走入“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把读和写,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源泉,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他们就会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世界。观察、活动、读书、书信、想象等都成了日记的内容,这拓宽了写作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各组大胆创设写日记形式、开拓日记内容。“阳光”组设计读书“日记传递”,以书为媒体,传递阅读,阅读后写读后感。阅读同一本书,写不同的读后感,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写读后感的水平。“苹果”组开展养蚕“日记传递”,每人养一天蚕,记录观察日记,讨论养蚕的方法,交流蚕的生长变化。“新苗”组利用“三八”节给妈妈发温馨的祝福短信为日记内容。

——我用缕缕春风,滴滴夏雨,片片秋叶,朵朵冬梅,化成祝福:祝妈妈“三八”节愉快!

——妈妈的爱,如阳光,如雨露,养育恩,重如山,“三八”节,祝妈妈永快乐,更美丽。

——妈妈是颗星,陪我童年梦;妈妈是把伞,为我撑起;妈妈是本书,给我知识。在“三八”节里,我送上祝福,我永远爱你。

三、无拘无束,自然流露情感

生活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作文自然也是真实的。学生的习作是作文主体——学生对生活情景的认识和反映,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白,具有创造性和独创性。一个人的灵感、创作欲望只有在极度自由的空间才会飘然而至。“传递日记”给学生提供了心灵的述说场,承接着一场心灵交汇的盛宴,灯火辉煌或杯盘狼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自由了,流露了。

开学第一周,我教的班没评上年段文明班级,翻开学生日记,写这件事可不少。他们从关心班级出发,寻找原因,提出合理建议。有的认为班干部管理不严,希望班干部以身作则,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有的认为部分同学没戴红领巾,排队拖拉等,号召同学从自我做起,小事做起;有的从做课间操不标准分析,建议开展广播操比赛。一篇篇日记打动了我的心,他们的建议正是抓好班级管理最好的方法。可见“传递日记”沟通了师生心灵,在师生间架起了一座彩虹般美丽的桥梁。

阅读学生的日记,有令我反思的:吴老师上课时发现个别同学不注意听讲,严厉地批评他们,一骂就是半天,这样影响我们上课,时间是买不回来的;有令我感动的:一次上体育课,一位同学流鼻血了,同学们围上去,扶他到树荫下,有的递面巾纸,有的用矿泉水浸湿面巾纸后敷在他的额头上。一篇篇日记都流露出学生的情感,真实敞开学生的心扉,让我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困难,更好地解开他们的心结。

四、合作互动,多元交流感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的日记给予评价和激励,适度的赏识消除了学生对日记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使学生保持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日记氛围”。

“传递日记”有利于同学间互改。每周一早读课,我安排学生互阅上周本组的日记,互改日记,互评日记,评出上周优秀日记。互改中可以口头交流看法,也可以写上评语,学生在互评中发现彼此之间的亮点,为我所用,也寻找各自的失误,共同改正。教师在互评中发挥主导作用,让互评中有特色的日记和评语在班上交流,扩大互评的正面效应,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传递日记”有利于师生间互动。学生在日记中真实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的甚至写老师的教育和教学行为不当。如写老师对犯错误的同学要求写规定数字的检讨书,对缺交作业的同学要求抄课文,布置作业不考虑同学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更没考虑同学的感受……这些日记内容给老师很大教育和帮助,改变了老师不良的做法。我参与日记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日记氛围”。每一组都有我写的日记,字里行间充满对学生的爱意,写下激励,寄托希望,满怀向往。

“传递日记”有利于发挥群体的激励作用。“传递日记”是一种群体行为,它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形成你帮我学的良好循环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一个同学获得优秀日记,全组的成员会为他祝贺,美滋滋的感觉在同伴中相互传递,相互感染,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传递日记”只是换了一种角度,换了一种形式,却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感觉,别样的心情,在愉悦的学习心境中,学生热情高潮,“材”源滚滚,成了写作巨大的内驱力。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