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称霸中原
齐在春秋初年的僖公、襄公时期已是诸侯中的强国。襄公死于内乱,其弟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小白获胜,是为著名的齐桓公。齐桓公自从做了齐国国君之后,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亲贤臣远小人,在百姓中的威望逐渐树立。他刚刚继位之时,齐国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当上国君,非常理解百姓之苦,下令减轻农民贡赋,重视农业生产,很快,百姓就过上了比较安康、快乐的生活。齐桓公因此也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拥护、支持和爱戴。齐桓公不仅是个开明的国君,而且还特别重视人才。
齐桓公在位期间,曾任用以前的敌人管仲为相国。公子小白当年在回国准备夺取王位的半路上,遇到了阻截他的管仲。管仲是奉鲁庄公的命令追杀公子小白的,好让公子纠有机会当上齐国国君。管仲一见到公子小白,便射了一箭,恰巧射在了公子小白铜制的带钩上,公子小白将计就计,装死,最后跑到城中当上了国君。小白对管仲恨之入骨,上台后派兵将鲁国打败,让鲁庄公把管仲押送到齐国。但后来齐桓公听说管仲很有才能,便在鲍叔牙的劝告下把管仲放了出来,并开始任用管仲。齐桓公为了早日称霸,执意要攻打鲁国,当时出兵之前,管仲苦口婆心劝齐桓公不要轻易出兵。齐桓公在当时刚刚任用管仲,对管仲还有戒心,因此没有听管仲相劝。后来在长勺与鲁军交战,被曹刿指挥的鲁军战败。
齐桓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知错必改。齐军长勺大败,回到了齐国,齐桓公找到管仲,向他认错。在过去那个年代,君臣的等级地位十分重要,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而齐桓公却主动认错,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才学渊博的管仲。管仲下定决心:忠心辅佐齐桓公。而从此,齐桓公也开始信任管仲了,后来拜管仲为相国,负责处理朝廷要事。
管仲做了相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得到了齐桓公的认可和赞同。
据《国语·齐语》等文献记载,管仲的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即所谓“三其国而伍其鄙”:将国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21个乡,其中士农之乡15,工商之乡6.这15个士农之乡,由桓公及高、国二卿各领其5,是谓“三其国”。将鄙野之地划分为5属,由五大夫分领,每属10个县,每县3个乡,是谓“伍其鄙”。无论“国”,还是“鄙”,其所属之乡以下的地方再划分成更小的行政单位,设有司专门管理,以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而不相杂处。二是实行新的军事管理制度,即所谓“作内政而寄军令”:在“国”中的15个士农之乡中,每家出一名士兵,由各基层行政单位的有司管理,这样,每五个乡就有一万名士兵,编成一军;全国便有三军共三万人。使他们春秋两季利用狩猎练习军事,勿令迁徙,大家哀乐共济,祸福同当,用之于战场,便能“方行于天下”。三是实行新的财经政策,包括所谓“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各地土质好坏有等差地征收赋税,以及通鱼盐之利,对关市“几而不征”(只监察而不征税),设官吏管理山林河泽等。
民以食为天,管仲深知农业是根本。在经济上,他实行实物税制。为了保证公平,管仲把全国土地按好坏分等征税,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税收又没有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齐国的农业明显比其他诸侯国领先。
管仲看到齐国临海,有利于经商和发展鱼盐业。为了鼓励当地人民进行贸易活动,管仲实行了鱼盐出口免税,使齐国的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管仲还看到了货币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货币的管理。为了防止小商小贩进行投机活动,管仲还派人对货物进行调控,保持了物价的平衡。管仲的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齐国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且使齐国的国库增加了收入。其他诸侯国的人民都十分羡慕齐国的百姓,都把齐国当成了理想王国。
管仲也和齐桓公一样非常重视人才。管仲向齐桓公不断地推荐人才,齐桓公对他们一一量才而用,齐国的有识之士一天天增多。在人才的选拔上,管仲也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三选制”。全国共21个乡,各个乡把文通武备、有胆识有气魄的人推举到国家,这是第一选。管仲为了防止地方官舞弊,经常亲自下乡去监督,也时常到各乡中去发现和挖掘人才。管仲又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通过第一选的人进行考核,选出优秀者推荐给国君,这是第二选。国君最后亲自审核,合格者任命为上卿的助手,这是第三选。管仲的“三选制”为齐国发现了不少人才,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快得到了重用,而且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三选制”促进了许多人读书求学,这无形之中加强了齐国的统治阶级。
管仲看到当时周王朝的统治日渐衰落,便对齐桓公说:“主公,我们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周王朝为什么地位日渐下降,那是因为周朝天子给予各诸侯的权力过大,而且各诸侯国兵力又逐渐强大,有能力和周天子抗衡了,所以就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收回权力,主公应掌握生、杀、富、贵、贫、贱这六大权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统治各乡。”齐桓公认为管仲说得有道理,便收回了六大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管仲为人正直,而且赏罚分明。对有功之臣重重奖赏,而对有罪者,无论是谁,一定按罪惩罚。管仲的赏罚分明,大小臣子都十分佩服。
通过管仲的一系列改革,齐国的政治加强了,农业、商业突飞猛进,军队作战能力明显加强,许多贤才如水归川,纷纷投奔齐桓公。齐国的实力渐渐地成为春秋初年最强的诸侯国之一。
管仲的改革如此成功,使齐桓公更加信任管仲,他曾对臣子说:“国家大事,均由管仲决定,无论什么事,先禀告管仲,再禀告我。”但管仲为人忠诚,并不因此而骄横,对待臣民十分谦和,大臣和百姓心中对管仲也十分爱戴。
齐国强大后,齐桓公就想成为中原霸主。随着齐国的实力明显增强,齐桓公争做霸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但是称霸中原总需要找个借口。而恰在此时,天子周庄王去世,周僖王继位。周僖王刚刚继位,位子还不稳,宋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游为了夺取宋国王位,杀死了国君宋闵公。公子游做国君还没有几天,又被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杀死。这些事件恰好给了想称霸的齐桓公一个良机。管仲对齐桓公说:“主公想称霸,可利用此机会。”
周庄王去世,周僖王继位。按理说,周王朝国君是各诸侯国的首领,周僖王继位,各诸侯国应该前来贺喜。可周僖王继位后,一个贺喜的也没有,可把周僖王气坏了。可他没有办法,他也深知周王朝已名存实亡,没有能力与其他诸侯国抗衡了,只好忍气吞声。而正在周僖王伤心难过之时,有人来报:“齐国使臣带来许多贡物前来祝贺新天子继位。”周僖王大悦,立即起身相迎。他想:齐桓公果然与其他诸侯首领不一样,知道礼节,难怪齐国日益强大起来呢。
周僖王热情款待了齐国使臣。饮酒正浓,齐国使臣对僖王说:“大王,宋国内乱不断,为了争夺王位,战争不断,百姓受苦,影响很坏,若不制止,就有损周王朝的颜面。希望您下令,选一个诸侯牵头,以您天子的名义,召集其他诸侯,平息宋国的内乱,另外选出一位新国君。”
周僖王本来对宋国就不满,心想正好利用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威望,当即写下了“由齐侯出面邀请各诸侯商讨平宋叛乱、选新国君”。使臣接过这道命令,心中大喜。之后使臣把这道命令交给了齐桓公和管仲。
于是齐桓公让管仲拟写召集诸侯会议的通知,分别派人送到其他诸侯国去。
会期到了,原来通知的十几个诸侯国,只有邾、宋、陈、蔡4个诸侯国参加,齐桓公心里不悦。于是五国商议了平定宋国叛乱之事,他们一致通过选公子御为宋国国君。他们还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宋国再有内乱,五国联盟出兵,平息叛乱。
会上,齐桓公神情严肃地说:“现在王室衰微,为了扶助王室,共创大业,重建周天子的威信,需选出一位带头人来,请各诸侯考虑一个人选。”大家心里也明白,齐桓公是想当盟主。参加会议的五家诸侯中,宋国的资格最老,是头等诸侯国——公爵国,但是内乱不断,国力明显下降。而齐国国力日渐强大,虽然是二等诸侯国——侯爵国,但有能力扶助周天子,共创大业。陈国的国君是个聪明人,心想:齐桓公你既然那么愿意当盟主,就让你当,送你个人情,日后你也不好轻易攻打我。于是陈侯说:“论实力非齐国莫属,这次会议又是齐侯召集的,我们就选齐侯吧!”齐桓公一听十分欢喜,但嘴上却说:“我才疏学浅,恐怕难担重任,还望各位多多帮助。”于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盟主。
会上五国签了盟约,表示扶助王室,平定内乱,抵御外侮,如有违约,共同讨伐。
公元前681年,在齐桓公和管仲的努力下,齐桓公终于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置。
从此以后,齐桓公便打着周天子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壮大自己的实力。其他各家诸侯彼此心知肚明,但也没有办法。
从此,齐桓公就成了春秋初年的第一个中原霸主,力量更加强大了。
齐桓公成为首霸的谋略
据《左传》,齐桓公的称霸始于公元前679年的甄(今山东鄄城西北)之会。这大概是从形式上看,此次会盟有周王室的大夫单伯参与,显示了周王室对桓公霸权的承认。但事实上,当时桓公的威信还不太高,会盟的参加者亦不甚多,桓公还需要进一步显示其作为霸主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为此,桓公是从三个方面来谋取自己的霸权的。
一是“尊王”。如前所述,这是为了将周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此齐桓公所做的最有实效的一件事情是用武力安定了周天子的位置。还在桓公即位不久,周王朝发生了王子颓之乱,后虽被讨平,但支持王子颓的卫国未受到讨伐,桓公于是受惠王之命对卫国进行讨伐。然而不久,王室内部又因周惠王欲废黜太子郑而立少子带出现新的不安宁,桓公又于鲁僖公五年(前655年)邀集诸侯同太子郑会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表示对太子的支持。不久惠王去世,桓公复邀集诸侯奉太子即位,是为周襄王。有了这一系列安周之举,周王室焉能不表示回报,因而就在襄王即位的次年(前651年),在齐桓公召集诸侯举行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之会上,襄王即令大臣宰孔赐齐桓公以胙肉,等于再次申明桓公的霸主地位。
二是“攘夷”。自春秋以来,乘华夏诸国处于战乱而向中原发起侵袭的所谓蛮夷戎狄,主要有居于今山西境内太行山以西的赤狄部族、今河北东北部燕山山脉中的山戎部落,以及南方的楚国(楚向被中原诸国视同夷蛮)。赤狄在春秋前期的文献中又或称作北戎,其时乘中原混乱之机。东出太行,伐邢,伐卫,侵郑,入周,伐齐,伐鲁,甚至一度使邢、卫二国濒于灭亡。山戎亦曾“病燕”。至于楚国,其继文王以后即位的楚成王继续向北方扩张,于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及鲁僖公元年(前659年)两次起兵伐郑。郑为中原门户,楚急攻郑,造成“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危险局势。作为盟主,齐桓公自应担负起为华夏国家攘却夷狄的责任。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今河北卢龙)而还。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狄人伐邢,桓公听管仲之谋,起兵救邢,并在随后讨伐狄人,进入太行山以西境内。待北方狄难稍息,桓公又于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邀集鲁、宋等八国军队进伐楚国,迫使楚人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订立城下之盟,暂时遏制住楚人北进的势头。
三为“恤患”,即抚恤诸侯之患难。其事如安鲁:为鲁国除去在国内屡屡制造祸乱的鲁公子庆父,使鲁难归于平息;救邢:不仅出兵解救了遭到狄人侵伐的邢国,而且帮助邢国迁居到夷仪(今河北邢台西南),使其重新趋于稳定;存卫:在卫被狄人灭亡后,率诸侯军队为之修筑楚丘城(今河南滑县东),使其君臣得以安顿。后人称道桓公所做的救助邢、卫这两件事,曾使得“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可见桓公的作为确实得到了诸侯的拥护。
齐桓公在位43年,据说其主持的盟会有“兵车之属六,乘车之会三”,昔人曾有“五霸,桓公为盛”之说,盖可以作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