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32383600000035

第35章 封王封臣,制定朝仪

封王封功臣

汉六年(前201年),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以后,决定论功封赏。但是文臣武将整日争功吵闹,甚至拔剑击柱,一年多争执不下。刘邦想封他认为功劳最大的萧何为酂侯,食邑八千户。这引起了将领们的不满,他们说:“我们这些武将冲锋陷阵,历战无数,大小各有功劳。而萧何没有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只会舞文弄墨,凭什么封赏在我们之上?”刘邦毫不客气地驳斥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武将不知个中缘由,回答说:“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武将说:“知道。”于是,刘邦奚落他们说:“打猎时,若没有猎人指挥猎狗,指示野兽踪迹,猎狗就捕捉不到猎物。现在你们武将攻城略地,犹如猎狗捕捉到了猎物,是功狗;而萧何,就是指挥你们获得猎物的猎人,是功人。而且,诸位只不过一人最多也是两三人随我征战,萧何却向我推荐了数十个随我一起出征的人,功劳是不能忘的。”武将听了这一番“功人”“功狗”之论,再也不敢讲话了。

功臣受封定赏后获封侯爵者一百多人。在讨论上朝位次时,武将们又将曹参抬出来。他们认为,曹参在战场上受伤七十余处,功劳应位居第一。刘邦没有说话,但心里认为萧何功劳最高。鄂千秋深知刘邦的心意,就起身评赞萧何,为萧何说好话。他说:“曹参虽有攻城略地的功劳,只不过偶尔为之。陛下与西楚霸王项羽相持四年,士兵在失败之后,单身逃跑的就有很多次。然而萧何总能从关中调兵遣将加以增补,陛下并没有下令让萧何增兵援助,有好几次都是萧何调数万兵马刚好解除了陛下手下无兵的困境。汉与楚相拒荥阳数年之久,军中无粮,都是萧何通过水路,接济军粮以使粮草供应充足。陛下数次失去关东,都是萧何守住完整的关中以待陛下,终于成就陛下万世的功业。现在即使失去曹参这样的武将百余个,对于汉并不太缺乏,即使得到了也不一定就会统一天下。怎么能以一日之功而加于万世之功以上呢?还是应定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马上表示赞同,立即发布命令,将萧何的功劳位次定为第一,同时允许他可佩戴宝剑上殿,入朝不用下跪。为了答谢鄂千秋在关键时刻对萧何功劳的评价,刘邦还晋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增加食邑两千户;同一天,又封赏萧何的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经过这一番辩论,群臣不敢再争执,开始分封功臣。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国人。其祖父、父亲曾任韩国相。秦王政十七年(前211年)韩为秦所灭。韩亡时,张良虽尚为少年,但他决心刺死秦王,以报灭国之仇。为达到这一目的,他倾尽所有家产来召集死士,于公元前218年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因铁锥误中副车而失败。从此,张良过着隐姓埋名、流浪他乡的生活。

在流亡的日子里,他考察山川,广交名士,并研读了中国古代兵书——《太公兵法》,关于张良得到《太公兵法》曾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张良流亡的日子有一段时间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东)度过的。有一天,张良在下邳桥头漫步,有一个身穿粗布衣的老者,在走到张良面前时,故意把鞋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感到很生气,想打他一顿,但又看到他体衰年迈,就走到桥下,把鞋取了上来。可老者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鞋已取上来了,穿又何妨,就恭恭敬敬地给老者把鞋穿好了。老者感到心满意足,大笑而去。

张良很是诧异,一直目送他远去。老者走了没多久,又走了回来,对张良说:“年轻人,表现不错,有必要教给你点东西,这样吧,五天后的一大早,到这儿来等我。”张良也不知老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仍是恭敬地弯腰答道:“是。”五天后的一大早,张良如期赴约,只见老者已站在桥头,见到张良后,非常生气地说:“为什么与老人相约都迟到?五天后再来吧!”说完扭头即走。五天到了,这次鸡叫头遍,张良就来到桥头,只见老者已经在桥头,他责问说:“怎么又迟到了?五天后再早一点儿来吧!”又过了五天,这次张良不到半夜就在桥头等待。不一会儿,老者也来了,高兴地对张良说:“这样子才对。”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卷书,对张良说:“好好研读吧,十年后,你定可为帝王之师,十三年后你可以到济北去见我,那里的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转身离去,其后再也不见其踪迹。这个故事尽管有传奇色彩,但从中可以看出,在长期流亡生涯中历经磨炼之后,张良已变得稳重、老练多了。

这其间,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最后在垓下歼灭了项羽,使刘邦完成统一大业。而在刘邦大封功臣的过程中,刘邦十分赞赏张良在建汉过程中的功绩,要把齐地三万户封给张良,但张良婉言谢绝了。他想起自己在秦末战争中与刘邦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相识,提出“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张良以君臣初识,相知弥深的留地请封,其间深义,不言自明。刘邦同意了他的要求,封张良为留侯。

封侯后,张良对人说:“我家世代辅佐韩国,韩被秦灭后,曾散尽家财,想为韩报仇,终于如愿以偿。现在能凭借三寸之舌而受封万户侯,已经是一介平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了。我既已满足,便当舍弃人间一切富贵,去追寻仙人的踪迹。”张良功成而退,对汉初统治来说,的确是一个大损失。但当汉王朝建立后,原来与汉高祖同甘共苦的重臣和开国元勋,或拥重兵、或居要位,都不啻是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君臣之间的矛盾迟早要爆发,张良此举,是远避祸事、保全自身之明智之举。

之后刘邦又封陈平为牖侯。陈平推辞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刘邦说:“我采用先生的计策,克敌制胜,不是你的功劳,那又是什么人的呢?”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引见,我怎么能进来拜见你呢?”刘邦说:“你这个人,可说是不忘本的人。”于是又赏赐魏无知。

刘邦刚刚把天下平定下来,儿子年纪很小,兄弟又少,根据秦朝因孤立无援而灭亡的教训,他想用大封同姓为王的办法,来镇压和安抚天下。正月二十一,他把原来楚王韩信管辖的地方划分为两国:淮河以东53个县,称荆国,封他的堂兄将军刘贾为荆王;薛郡、东海、彭城等36个县,称楚国,封他的弟弟文信君刘交为楚王。

正月二十七,把云中、雁门、代郡等53个县封给他的哥哥宜信侯刘喜,称代王。他把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七十几个县,称齐国,封给他还是平民时的外妻生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另外凡说齐国方言的地区,也划给齐国管辖。

刘邦认为韩王信有勇有谋,他领有的韩国,北面跟巩县、洛阳相邻,南面紧接宛城、叶县,东面拥有淮阳,这些地方都是军事要地,刘邦对他很不放心。于是把太原郡31个县划出来,成立韩国,把韩王信调到那里做王,防御胡人,建都晋阳。韩王信上书说:“韩国位于北方边陲,匈奴入侵了很多次,晋阳距边关太远,请求把首府迁到马邑。”刘邦答应了。

刘邦已封有功的大臣20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朝廷一时决定不下来,暂时无法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阁道上望见许多将领常常聚集在一起,坐在沙地上议论纷纷。刘邦问张良说:“他们这是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还不知道吗?他们是在图谋造反啊!”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是什么缘故使他们还想造反呢?”张良说:“陛下从平民起兵,是靠这些人夺取的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但你封赏的都是陛下亲近喜爱的老朋友,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日怨恨的人。如今军吏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地方已经不够封赏;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全部封赏他们,又害怕你记起他们往日的过失而杀他们,所以聚集在一起图谋造反。”于是刘邦忧虑地说:“这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往日所憎恨的也是群臣都知道的人,其中你最恨谁?”刘邦说:“雍齿和我有旧怨,他几次困窘侮辱我,我想杀他,因为他功劳多,所以不忍心杀他。”张良说:“现在您赶快先封雍齿,他们见到雍齿受封,那么对自己会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刘邦设置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而且他催促丞相、御史赶快评功行封。群臣参加酒宴以后,都十分高兴,说:“雍齿还封侯,那我们就不用再担心了。”

就这样,汉初的封王、封功臣的事情在吵闹声中结束,这也让刘邦感到,群臣缺少规矩,不懂礼节,这样就形成不了天下唯我独尊的局面,之后他接受了叔孙通的建议,制定了朝仪。

叔孙通制定朝仪

一向懒散放纵惯了的刘邦对君臣之间很多礼节都不适应,他不愿意受秦始皇所制定的那种严格的繁文缛节的约束,于是就在登基之后,取消了秦朝那些不必要的礼节。但是他手下那些草莽出身的英雄们本来就不太守法纪,仗着自己有功,更是忘乎所以,公然在宴会上饮酒争吵,相互邀功,吵得不可开交。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喝醉酒后还大发酒疯,狂呼乱骂,拔剑相击,几乎要动起手来,闹得皇宫里一塌糊涂,天翻地覆。一旦这些人喝醉了,就连一国之君的刘邦也觉得束手无策,毫无办法,对他的权威没有丝毫的畏惧。他这才深刻地意识到,战争时期处理问题的办法在建国后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需要的是大力整顿政府,赶快制定出一套新的、更适用的朝法礼仪和礼乐制度。叔孙通对刘邦推荐儒生,说道:“儒生,虽然不能夺取天下,但他们却可以守住天下。我愿意到鲁地去,把儒生们征召出来,跟我的弟子们一道,制定朝廷的礼仪。”刘邦自己很担心这些礼节太难,连自己也做不到,就问:“大概不会很难吧?”叔孙通说:“五帝的音乐不同,三代的礼制也不同。礼仪制度是适应时代、人情而给人们的言论行为作出规范的。我愿意结合古代的礼制和秦朝的礼仪,制定出一套当代的新的礼制。”刘邦说:“你可以试着办,但要让大家容易了解,估计在我能做到的情况下去制定它。”

鲁国是先圣孔子的故乡,儒家学说的发祥地。那里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造就了一代代数不清的儒家英才,使儒学在那里得到一脉相传的发展。叔孙通和其他只会背诵经书、不达时务的儒生不同,他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心思。

正是他及时看出了刘邦的心思,才提出制定朝仪,随后他就奉命到鲁地,征召儒生30多人。其中有两个儒生不肯来,他们说:“你叔孙通服侍的君主有将近十个了吧,你都是靠当面阿谀逢迎才得到亲近、富贵。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有些死去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安葬,受伤的人还卧床不起,你又想制定礼乐了。你走吧!不要污辱了我们。”

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腐朽的儒生,不懂得时代的变化。”他就带着所征召的30个人往西到京城去。在长安,他带领这30个人,加上刘邦左右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他的弟子,共100多人,在野外进行新的礼仪的演习,进行了一个多月,练习得差不多了之后,他们请刘邦来看,刘邦看了以后说:“这个我能做到。”于是他命令臣子们练习。公元前200年,长安城中的长乐宫落成,群臣齐来朝见,第一次实行叔孙通等人制定的汉代礼仪,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朝拜仪式。

据史书上讲,这一天天还没有大亮,朝拜皇帝的仪式就开始了。准备朝见皇帝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披红挂绿,精神抖擞,按照官职的高低,在宫门外排成长队站立等候。廷中陈列着车骑步兵卫队,设置了各种武器和各色旗帜。在一声传呼令中,殿下数百名官员站立在台阶两边,武将立于西边,文官立于东边。刘邦则乘舆出现,百官都举着旗帜,左右侍卫高呼“皇帝驾到”,于是诸侯王以下依次奉贺。刘邦这天也特意打扮了一番,身穿崭新的龙袍,刚整过的胡须微微上翘,面色庄重,威严地看着下面站立两旁的众大臣,场面十分壮观,气氛肃穆。诸侯王、文武百官无不震恐。大礼完毕,又大摆宴席,殿上的臣子们都俯身俯首、毕恭毕敬地按照尊卑的次序先后上朝。

朝拜完毕,汉高祖要赏给大臣们饮法酒,大臣们把酒杯举到跟自己额头一样的高度,齐说道:“谢酒!敬祝皇帝万寿无疆!”这个万寿无疆,就是长生不死的意思,酒的量也很少,只是为了礼仪上的需要而已,绝不许喝醉,所以称为“法酒”。在朝拜过程中,御史负责检查,凡是在礼仪上出了差错的就要被卫士们带走。大臣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和皇帝吵闹了,他们一个个都做得十分认真,唯恐出了差错而被带下去。整个宴会自始至终都秩序井然,没有人再敢任意地在此时高声喧哗。

刘邦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感慨道:“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啊!”于是龙颜大悦,封叔孙通为太常,专职制定礼仪。这时,叔孙通趁机进谏,为参与制礼作乐的弟子们和儒生们求官。素来看不起儒生的刘邦在高兴之余,接受了叔孙通的请求,拜封儒生为郎。先前不理解叔孙通,甚至埋怨他的儒生们也终于心悦诚服,称赞他是圣人。

叔孙通后来官至太子太傅,他在太子的改废问题上誓死捍卫太子,影响了刘邦的一些决策,为太子刘盈登上皇位立下大功。惠帝刘盈继位后,叔孙通继续担当太常之职,所以汉初的各种礼仪制度,全部出自叔孙通之手。司马迁曾评价叔孙通为“汉家儒宗”。纵观叔孙通一生的为人处世和他的功业,这样的评价是十分准确的。叔孙通和他的弟子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汉代儒学的先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