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藏,或以腸胃為藏,或以為府,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方士,謂明悟方衍之士也。言互為藏府之差異者,經中猶有之矣。《靈蘭秘典論》以腸胃為十二藏相使之次,《六節藏象論》云十一藏取次於膽,《五藏生成篇》云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此則互相矛循爾。腦髓為藏,應在別經。楣;堅久切。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寫,名日奇恆之府。
腦合髓、骨、脈,雖名為府,不正與神藏為表裹。膽與肝合,而不同六府之傳寫,胞雖出納,納則受納精氣,出則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謂化極而生。然出納之用有殊於六府,故言藏而不寫。名日奇怛之府也。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日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寫者也。
言水穀入已,糟粕變化而泄出,不能久久留住於中,但當化已,輸寫令去而已,傳寫諸化,故日傳化之府也。
魄門亦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
謂肛#1之門也,內通於肺,故日魄門。受已化物,則為五藏行使,然水穀亦不得久藏於中。
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
精氣為滿,水穀為實,但藏精氣,故滿而不能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精氣作精神。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以不藏精氣,但受水穀故也。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以未下也。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水穀下也。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
氣。,則寸也,亦謂脈口,以寸口可候氣之盛衰,故云氣口。可以切脈之動靜,故云脈口。皆同取於手魚際之後同身寸之一寸,是則寸口也。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人有四海,水穀之海,則其一也,受水穀已,榮養四傍,以其當運化之源,故為六府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
氣,在手魚際之後同身寸之一寸。氣。之所侯脈動者,是手太陰脈氣所行,故言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榮氣之道,內穀為實。新校正云:詳此注出《靈樞》,實作寶。穀入與胃,氣傳於肺,精專者循肺氣行於氣口,故云變見於氣口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出作入。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下,謂目下所見可否也。調適其脈之盈虛,觀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淺成敗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又察其上下,適其脈候,觀其志意,與其病能。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志意邪則好析禱,言至德則事叉違,故不可與言至德也。
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惡於針石,則巧不得施,故不可與言至巧矣。惡,音污。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心不許人治之,是其又死。強為治者,功亦不成,故日治之無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