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不同,謂針石灸媾毒藥導引按嬌也。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謂法天地生長收藏及高下燥濕之勢。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法春氣也。
魚盛之地,海濱傍水,
魚鹽之地,海之利也。濱,水際也。隨業近之。
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
豐其利,故居安。恣其味,故食美。
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
魚發瘡則熱中之信,鹽發渴則勝血之徵。
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癱瘍,
血弱而熱,故善為癱瘍。
其治宜砭石。
砭石謂以石為針也。《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能為針。則砭石也。新校正云:按氏一作伐。
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東人今用之。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
法秋氣也。引謂牽引,使收斂也。
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
居室如陵,故日陵居。金氣肅殺,故水土剛強也。新校正云:詳大抵西方地高,民居高陵,故多風也,不叉室如陵矣。
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
不衣絲綿,故日不衣。褐,謂毛布也。薦,謂細草也。華,謂鮮美,酥酪骨肉之類也。以食鮮美,故人體脂肥。
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
水土剛強,飲食脂肥,膚勝閉封,血氣充實,故邪不能傷也。內,謂喜怒悲憂恐及飲食男女之過甚也。新校正云詳悲一作思。當作思,已具《陰陽應象大論》注中。
其治宜毒藥。
能攻其病,則謂之毒藥。以其血氣盛,肌肉堅,飲食華,水土強,故病宜毒藥,方制御之。藥,謂草木蟲魚烏獸之類,皆能除病者也。
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西人方衛今奉之。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
法冬氣也。
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
水寒冰冽,故生病於藏寒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滿字。
其治宜灸媾。
火艾燒灼,謂之灸爐。
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
北人正行其法。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法夏氣也。地下則水流歸之,水多故土弱而霧露聚。
其民嗜酸而食肘,
言其所食不芬香。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食魚也。
故其民皆緻理而赤色,其病攣痺,
酸味收斂,故人皆肉理密緻。陽盛之處,故色赤。濕氣內滿,熱氣外薄,故筋孿脈痺也。
其治宜微針。
微,細小也。細小之針,調脈衰盛也。
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南人盛崇之。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
法土德之用,故生物眾。然東方海,南方下,西方、北方高,中央之地平以濕,則地形斯異,生病殊焉。
其民食雜而不勞,
四方輻輳而萬物交歸,故人食紛雜而不勞也。
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濕氣在下,故多病痿弱、氣逆及寒熱也。《陰陽應象大論》曰:地之濕氣,勿-。感測害皮肉筋脈。居近於濕故爾。
其治宜導引按嬌,
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謂抑按皮肉。廣,謂捷舉手足。
故導引按跼者,亦從中央出也。
中央用為養神調氣之正道也。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隨方而甩,各得其宜,唯聖人法,乃能然矣。
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達性懷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