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藏府皆合於土,病生而異,故問不同。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脾藏為陰,胃府為陽,陽脈下行,陰脈上行,陽脈從外,陰脈從內,故言所從不同,病異名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春夏陽明為實,太陰為虛,秋冬太陰為實,陽明為虛。即更實更虛也。春夏太陰為逆,陽明為從;秋冬陽明為逆,太陰為從。即更逆更從也。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
是所謂陰陽異位也。
故陽道實,陰道虛。
是所謂更實更虛也。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是所謂或從內或從外也。
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入六府則身熱不時外,上為喘呼;入五藏則腹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是所謂所從不同,病異名也。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同氣相求爾。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是所謂更逆更從也。《靈樞經》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所行而異,故更逆更從也。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此言其大几爾心然足少陰脈下行,則不同諸陰之氣也。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故爾。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
新校正云:按《太素》至經作徑至。楊上善云:胃以水穀資四支,不能徑至四支,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營衛於四支。
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脾氣布化水穀****,四支乃可以察受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藏皆有正應,而脾無正主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土氣於四時之中,各於季終寄王十八日,則五行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終一歲之日矣。外主四季,則在人內應於手足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云:脾陰胃陽,脾內胃外,其位各異,故相逆也。
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啞,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胃是脾之表也。
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又復明脾主四支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