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素问·逆调论篇》中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同书在《厥论篇》中载有“腹满膜胀,后不利,不得食,食则呕,不得卧”的论述。两者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指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睡眠。中医五行生克理论认为,脾为心之子,又脾胃相表里,统主水谷运化,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胃失和降,子病及母,影响心神,造成心神不宁而失眠。
现代研究则认为,晚餐吃得要适量,消化功能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相应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降低,人就可以入眠。但若过饱或过饥时,从胃肠道发出的冲动兴奋了脑干网状结构,进而兴奋大脑皮层,就难以入睡。而在生理情况下,进食之后,肠胃等消化器官便开始工作,要消化食物,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这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才可满足需要;而其他器官的供血相对减少,大脑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缺血,人就容易出现嗜睡爱困,尤其在饱食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约半小时左右)后,机体才会恢复原状,这种瞌睡感便逐渐消失。如果晚餐吃饱即上床入睡,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对其他的器官抑制性加强,使胃肠道蠕动变慢,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功能减弱,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饮食积滞之病。饱食而卧,胃中胀满不适,因而干扰正常的睡眠,造成“胃不和则卧不安”。
吃得太饱不适宜睡眠,相反饿着肚子睡觉行不行呢?俗语讲“饥失眠”,说明饿着肚子的时候也不容易入睡,即使勉强睡着了,也常因饥肠辘辘而多次醒转。不但人是如此,其他动物也是一样。如果不给动物吃东西,动物的睡眠时间就会缩短,而且烦躁不安。人的饮食,一日三餐,是在较长时期的定时作息和吃饭情形下逐渐形成的习惯。这种反应,人比动物更为敏感,因此,吃饭要定时。那么为什么饥饿的时候也睡不着呢?这是因为感到饥饿的地方是胃,胃空了就会形成所谓“饥饿状态”。另外,空腹的时候,血液中营养的含量降低,也发出需要补充营养的信号。这些信号和“饥饿状态”产生的不适感觉,都同样经过脑干网状结构,使神经细胞因刺激而兴奋,致使意识上的醒觉水平提高,从而妨碍睡眠。因此在空腹的时候,即使你再想睡,如果肚子觉得饿的话,不及时吃东西补充,会使你躺在床上,不是一夜不会安眠,就是马上睁开眼睛醒过来。
那么,一般情况下,吃多少才有利于睡眠呢?一般来说最好是八成饱,而且要“早晨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过饱、饥饿、不适当的减肥节食都可能影响睡眠。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饮食上进行调节,以防止出现“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