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粮食狼烟
32608800000015

第15章 伊拉克悲剧

作为美国朋友,菲律宾有幸成为亚洲第一个主粮转基因的国家。不过它不是转基因战争的经典案例,最经典的案例是伊拉克——通过战争,整个伊拉克农业被转基因化。

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除了轰炸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伊拉克军队以外,另外还有对粮仓和农田的有计划地轰炸和毁坏,其目的为战争结束后制造大饥荒、全面改造伊拉克农业做准备。

海湾战争后,美国再保持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这就导致伊拉克无法出售石油,最终陷入困境,食品出现短缺,饥荒终于蔓延开来。战前,伊拉克虽然因两伊战争经济下滑,但还不至于出现大面积饥荒,战后因国家粮食储备被毁,农田灌溉等也有损坏,加之连续数年经济制裁,伊拉克已经有2200万人陷入饥荒中。然后,美国再推动安理会通过了第986号决议,联合国据此于1995年设立了“石油换食品”计划。这项计划直到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结束终止。克林顿政府在1995年提出这一计划,看似是在回应这样一种观点:“普通伊拉克公民过于受到国际经济制裁的影响,而制裁本来是要萨达姆·侯赛因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后解除武装。”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国耍弄宣传与回应的手法而已。

所谓“石油换食品”计划又是一份用粮食打击对手的计划。依据986号决议,允许伊拉克在6个月内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石油,用于进口急需的粮食和药品。这项计划总共执行了7年,伊拉克共计出售价值650亿美元的石油。650亿美元中有460亿美元用于人道主义,也就是购买食品,其余收入用于支付海湾战争期间的赔偿,另有约2为联合国在该计划中的管理和成本,0.8用于武器核查。

伊拉克起先拒绝了这一带有侮辱性的计划,但迫于国内经济形势严峻,饥荒越来越大,只好于1996年5月签订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这项计划开始于1997年10月开始施行,首批食品于1998年3月到达。当时伊拉克已经有1560万人要依赖配给食品度日,这一数字占人口比例达60%(总人口2600万)。

通过这一计划,美国按部就班地将伊拉克石油与粮食挂钩,并且完全控制在美国人手中,这也就等于操纵了伊拉克农业——伊拉克的农业已经奄奄一息,这就为美国介入营造了环境。于是,2003年,美国再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期间,美军炸掉了伊拉克原有的种子库,显然这个种子库早就被列入到了轰炸清单中。

通常,人们都把这场战争看成是美国为了控制海湾石油。控制石油不假,但此外还有另一个更深的目的,那就是把伊拉克变成另一个转基因种植基地。在占领伊拉克之后,美国人就宣布,给予孟山都等公司在伊莱克农业中发放转基因种子的权利,而伊拉克农民要想使用转基因种子,那就必须与美国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不得保留种子也不得再次播种,每一次耕种都必须重新购买。

我们仅仅从小布什政府任命的联军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的行政长官就可以知道美国在伊拉克的粮食战略——2003年5月,小布什任命保罗·布雷默为行政长官。布雷默此前曾在基辛格的咨询公司就任执行董事,所以,把伊拉克变成美国的另一个转基因种植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东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之一,肥沃的平原也是世界已知小麦最古老的发源地。美军占领伊拉克以后,制定了多达100个法令,并于2004年4月生效。其中《第81号命令》就是直接为转基因作物全面引入伊拉克而特别制定的。

按照《第81号命令》,伊拉克将成为一个转基因种植大国,也将成为粮食巨头们又一个转基因粮食基地。据测算,为把伊拉克转变为转基因种植大国,总计需要投入约4万亿美元,但最终可以获得6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12年的生产总值。其中,产自伊拉克的转基因粮食可以由粮食巨头们输送到世界各地的加工厂中,制作成各类食品,那么未来20年中约有20-30亿人将会食用这类食品。

当然,美国也会把伊拉克改造为美国全球经济中的一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是这一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同样是采取“休克疗法”——美国使用此手法已经得心应手,此前在墨西哥、阿根廷和苏联解体时已经数次使用,经验丰富。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美国对伊拉克农业重建和开发规划机构扮演着伊拉克农业“现代化改造”的主导角色,其负责人是丹尼尔·阿姆斯图茨,他曾是美国农业部的官员和大型粮食联合企业嘉吉公司的副总裁。

同样,如果说2003年美国利用战争打开了伊拉克的粮食大门,那么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之后,孟山都以及四大粮商等也已经进入利比亚,此刻的利比亚肯定正在被这些转基因巨头和粮食巨头们改造和重新规划。

[原第十章“中国大豆陷落”一节中部分段落移至此处,您看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就删除吧]

美国的粮食巨头们不但攻击伊拉克、利比亚这样的中小国家,实际上对中国这样的大国也在其盘算之中,并且已经取得相当“成绩”。此外,2011年,中国出现了“三大主粮作物全部转基因”传言,而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2006年,我国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9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有言:“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言:“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但是,政策归政策,现实归现实。

美国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登陆中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对中国的土壤、环境、农作物品种、水中矿物质等进行广泛地研究。至2002年,先锋良种开始发力,与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企业——山东登海种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之后在中国主产区的东北设立了铁岭先锋育种站,成立合营育种公司;2006年,先锋公司又与甘肃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敦煌种业—先锋海外有限公司。通过铁岭和敦煌两家合资公司,先锋良种把该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在中国北方广为推广,至2010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0多万亩,其它品种种植面积总共也有3000万亩,两项相加就占据了中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13%。

由此,仅“先玉335”一项就获利将近6亿元,加上其所提供的其它玉米种子品种,如“先玉696”、“先玉508”等,实际上已经在玉米种子市场上抢占了40%~60%的利润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