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粮食狼烟
32608800000027

第27章 “绿色革命”之南美

如同墨西哥成了美国“绿色革命”的第一个牺牲品一样,阿根廷也成了美国转基因的第一个牺牲品。

在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农民和牧民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的农业体系多样化,而且土地肥沃,家庭农场受益很不错,既拥有大片土地,也有相当的牧场。阿根廷的粮食、蔬菜和牛奶、牛肉都是享有盛誉的,尤其是阿根廷牛肉,与美国最优质的得克萨斯牛肉不相上下。然而,在1970年代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这也严重冲击了阿根廷,为了继续购买紧缺的高价石油,阿根廷不得不举债。洛克菲勒家族看准了这一机会,立即通过家族的大通曼哈顿银行、花旗银行、波士顿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再联手其他家族的银行,为阿根廷提供美元贷款。

1973年,基辛格为了促使智利总统、社会主义者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下台,精心策划了一场“粮食战争”。其首先与智利国内的反对派、右翼大农场主和粮食企业联合,使其破坏粮食生产,这导致智利粮食进口量大增,结果本来就不富裕的外汇很快耗尽。此后,智利国内粮食紧缺,通货膨胀加剧,导致中产阶级也因粮食价格高涨而不满,底层民众更是因为面临饥饿而充满怨气。阿连德政府只好向美国求助,这当然被尼克松一口拒绝了。此时,时机终于成熟,于是基辛格再策划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军事独裁着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于1973年上台。此后,美国开始向智利提供大笔粮食援助。但是,这些粮食援助实际上并没有直接“援助”最需要的底层社会,大部分都由军队销售,换回的资金又有一部分用来购来美国武器,结果是美国一箭三雕:推翻了亲苏的阿连德政府,保持了南美后院的稳定;出口了粮食;销售了军火。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其著作《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曾列出一份“美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对智利的援助”表格,用以说明美国是如何操纵世界银行颠覆智利阿连德政府以及支持发动政变的军政府的。

尼克松总统对阿连德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他说:“即使是一颗螺母、一个螺栓也不许运到智利去。我们必须使它的经济变得一团糟。”于是,美国没有给阿连德提供一美元的粮食贷款。而到了军政府时期,基辛格又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对一个国家由于它自己的人民不负责任而倒向共产主义竟然袖手旁观。”于是美国给阿根廷军政府提供了1.07亿美元的粮食贷款。所以,丹·摩根总结说:“480公法计划就这样使美国把粮食分配给像埃及或智利那样的国家,以换取政治或经济方面的利益。美国发运的补贴粮食,和其它一切对外援助一样,只是因为受援国家弱、穷或缺少外汇到世界市场上去买粮,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武器。”

不过,对美国人来说,智利市场还是太小了,于是,他们又把目光转向南美另一大市场:阿根廷,准备如法炮制。1976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和主导下,曾经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一批阿根廷军官就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

1976年10月,阿根廷外交部长、海军上将塞萨尔·古塞蒂来到华盛顿,拜访了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和国务卿基辛格。政变之后,军政府任命与戴维·洛克菲勒关系密切的马丁内斯·德·胡斯为经济部长。此人也是阿根廷大农场主阶层的代表人物。

马丁内斯·德·胡斯按照洛克菲勒家族的要求,以增加财政收入、降低财政赤字和降低通货膨胀为名,开始放开以前由政府控制的价格,其中包括生活必需品价格,如粮食和燃油等,同时压减工资增长,削减商品进口关税、提高公共部门收费和增加税收,导致阿根廷民众购买力下降,国内工业企业在低价进口商品的冲击下也日益艰难,但经过两年多的“治理”,财政赤字从197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3%下降到1979年2.7%,通货膨胀率也从1975年的335%下降到1980年的87.6%。这场成绩显著的治理实际上是由阿根廷民众买单,填平了阿根廷的美元债务和财政赤字。

但这其实并不是最大的灾难,而仅仅是灾难的开始,真正的危险在于阿根廷打开了外商投资的大门,实则是为洛克菲勒家族敞开了大门,大通曼哈顿银行和花旗银行最先进入阿根廷。

1980年10月,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美元再次大幅贬值,同时由于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在大幅上涨,美联储宣布主导利率提高300%,这对全球利率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阿根廷外债为美元外债,结果阿根廷顿时陷入到债务陷阱中。雪上加霜的是,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又爆发马岛战争,阿根廷在此战中失利,这导致阿根廷陷入到更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对阿根廷来说,这场战争的唯一好处就是结束了军政府的统治。在军政府结束时,阿根廷经济几乎处在破产的边缘,通货膨胀高达200%,背负着巨额债务,经济一片混乱。

但是,军政府时代虽然过去了,并不意味着阿根廷就结束了黑暗,庇隆时代一去不复返,阿根廷仍掌握在洛克菲勒家族手中。至1989年,卡洛斯·梅内姆上台,他是一个比马丁内斯·德·胡斯更亲美的人物,本身就出身阿根廷富有阶层,实际上代表着官僚资本。而卡洛斯·梅内姆更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代理人,他就是多明戈·卡瓦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拥有博士学位,他与洛克菲勒家族关系密切,奉行的仍是马丁内斯·德·胡斯的一套做法。实际上,其所执行的经济计划基本上都是由洛克菲勒家族直接制定的,以推进阿根廷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为主,其中甚至包括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其开放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军政府时期。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向阿根廷提出条件,要求阿根廷的经济改革一定要按照他们提供的方案进行,否则不会给阿根廷提供紧急贷款,而没有紧急贷款,阿根廷就无法稳定不断贬值的本国货币比索。所以,阿根廷只好屈服。

就这样,洛克菲勒家族在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通过卡洛斯·梅内姆和多明戈·卡瓦罗的配合,并没有费多大力就完全控制了阿根廷。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为阿根廷提供了24亿美元贷款,而阿根廷执行了所谓“休克疗法”,采取了很多激进措施。所谓“休克疗法”实际上就是用激进措施在短时间内完成私有化和自由化,或者干脆点说,就是把阿根廷的电信、石油、粮食等国家经济命脉交到洛克菲勒家族以及其他美国权势家族和阿根廷上层权势家族手中,比如梅内姆本人等。

至1991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开始降低了,似乎这出现了奇迹,但实际上阿根廷的货币控制权已经被移交到“货币委员会”手中,该委员会听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众所周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听命于美国的。“货币委员会”又是怎样降低通货膨胀的呢?那就是通过固定汇率,即硬性把比索与美元的兑换率保持在1:1.这样的确能把通胀降下来,因为只要不通过印刷钞票就可以保持这一汇率,而保持这样的规定汇率,实际上就等于把阿根廷货币与美元挂钩,比索就相当于阿根廷本地的美元,那么美元资本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阿根廷,不存在汇率障碍。

在改造阿根廷的过程中,洛克菲勒除了进入货币、金融和经济领域外,还直接进入农业,这就是把阿根廷变成转基因粮食的生产基地。

1991年,梅内姆政府成立了“生物技术顾问委员会”,这个委员的主要职责就是为转基因实验发放许可证,换言之,相当于给美国转基因作物在阿根廷种植发放合法外衣。短短几年间,该委员会就给大豆、玉米、向日葵、棉花、小麦等发放了许可证,数量达到569张。

孟山都公司在1995年研制出了抗“农达”(Roundup Ready)大豆(简称RR),这种转基因大豆可以抵抗一种名为“农达”的除草剂,这样,当农田中喷洒“农达”除草剂之后,这种大豆不会受到伤害,仍能保持产量。1996年,梅内姆政府为孟山都发放了许可证,允许其在阿根廷国内独家经销转基因大豆种子。

在孟山都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嘉吉等粮商也以低廉的收购了阿根廷大量的土地,另外很多投资商也进入阿根廷分得一杯羹,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