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粮食狼烟
32608800000037

第37章 中国古代粮食战争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期间,越王勾践把粮食种子煮熟了,再进贡给吾国,这导致吾国第二年粮食大量减产,类似的粮食战争在中国古代早就有经典案例。

春秋时期,齐国原本是海边一个诸侯国,处在边缘地带;立国之初方圆不过百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人口稀少,但在齐桓公时期在短短几十年里就崛起为一个大国,这主要归用于齐国名相管仲,而管仲之所以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使齐国崛起,所施展的就是粮食手段——以粮食为支点,三策兴齐。

第一策是服帛降鲁梁。鲁国和梁国为齐国近邻,两国百姓中有一种日常纺织类经济产品,称之为“绨”,这是一种用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的衣料。管仲于是建议齐桓公率先穿绨料服饰,并下令全朝大小官员一律都穿绨服,上行下效,结果齐国百姓们也纷纷穿起绨服。举国而为之,绨料自然价格大涨。此后,管仲又特意召见鲁、梁两国商人,告知说:请你们从鲁、梁两国贩来一千匹绨料,那么我可以给你们三百金;如果能贩来一万匹,那么就可以给你们三千金。鲁、梁两国商人听后甚为欣喜,立即组织贩运;消息很快传遍了鲁、梁两国,百姓们纷纷把自家的绨料卖给商贩,鲁、梁两国财政也因此受益匪浅。两国国君看到可以如此轻易地获得财政增长,立即下令,百姓大量纺织绨料。一年后,鲁、梁两国很多百姓放弃了农业生产,转而大量生产绨料。但就在此时,管仲建议齐桓公改穿帛料服装,同时下令“闭关,毋与鲁、梁通使”。这等于断绝了齐与鲁、梁两国的经济往来,顿时,两国所生产的大量绨料无处销售,价格大跌。另外,由于两国百姓都放弃了农耕而纺织绨料,此时,两国农耕已误,加之齐国封闭了通商关口,两国粮食供应量严重不足,价格飞涨,仅仅10个月的时间,“鲁、梁之民饿馁相及”。

这时,管仲再令把粮食高价出售给鲁、齐两国——齐国国内粮价为每石十钱,而出售给鲁、梁时价格却高达每石千钱,结果鲁、梁两国不但把先前从售齐绨料贸易中赚取的财富全数吐出,而且还导致大量财富流向齐国。由于农业恢复缓慢,财政空虚,民间损害严重,因此鲁、梁两国实力大为削弱,终于在三年后被齐国所吞并。

齐楚争斗时,齐桓公想要伐楚,但又担心楚国实力雄厚,恐难获胜,于是请管仲出谋划策。管仲故伎重施,请齐桓公下令,高价收购楚国活鹿;之后又召见楚国商人,请他们多多贩运活鹿至齐。楚国百姓闻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开始捕捉活鹿,从而延误了农业生产。与此同时,管仲密令齐国大幅提高粮食储备,“藏谷十之六”。果然,不久后楚国因农业产量下降,管仲立即封关禁商,这不仅导致楚国活鹿贸易中断,而且严重加剧了楚国的饥荒,楚国百姓不得以纷纷前往齐国,“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这大大削弱了楚国的实力。

代国是齐国想要降服的一个诸侯国。管仲仍是使用粮食手段。楚国出产鹿,代国则出产狐狸,于是管仲再请齐桓公派人到代国大量高价收购狐皮。结果可想而知,代国民众也和鲁、梁、楚三国百姓一样,纷纷放弃了农业生产,进山捕捉狐狸。但是,狐狸是野生动物,数量本来就稀少,加之众人皆捕猎,所以很多人进山“二十四月而不得一”。也就是说,代国很多人为捕猎狐狸已经在山中居住了两三年,结果代国农业产量骤减,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代国无奈,最后只好选择向齐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