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要真正让管理“轻装前进”,光有追求还不行,2004年我在同学、同事中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师们内心固有的职业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教师团队是由个体组成的,教师个体亦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工作表现就一定不能等量齐观。若问老师“你为什么要当教师”,给出的答案可能千差万别,但不管表述方式如何,答案的类型不外乎三类:谋生手段、自我实现、热爱。这三类答案恰恰就反映出了教师工作的不同境界。
陶继新:您将教师定位于谋生手段、自我实现、热爱三种境界。是的,我们有共同的看法。我认为,将教师当成谋生手段者,就是为稻粱谋,我工作,你就要给我工资。当然,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工作了。而有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之后,就有了发展的要求,就会努力工作,就有了一定的事业心。这样的教师,大都能够努力工作,且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热爱呢?我将其定位于志业。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即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学”中了,有了高尚的责任感,且为有这种使命而快乐地工作着。教师最高的境界,就是将从事教育工作与生命相系在一起,抵达“志”的层面。
张萍:第一种境界权且称其为“小”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小”教师,并非个头小,而是“境界低”“眼界小”。曾听说过一个教师这样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每天早晨她来到学校,感到心力交瘁时,她会反复对自己说:我是来挣钱的!挣到了钱我才会过上好日子!于是她的心里坦然许多,也轻松了许多。虽然这是个较为极端的案例,但它还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教师的心理轨迹。这类教师比较多的关注比如房子、工资、福利等物质层面的收益,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工作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本分分、按部就班、尽职尽责即是他们工作的最佳状态。他们厌烦改革,惧怕创新,渴望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和波澜不惊的生活氛围,“不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即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一个学校的老师都能达到“小”教师的最佳境界,学校也能保持长治久安的底线。但是这时的学校就会沦为工厂,教师是机器,学生是产品,没有活力,也没有生机。
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打工仔”式的“小”教师会暂时高枕无忧,一旦学校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学校师资出现过剩,这类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职业境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会最早遭遇危机。
陶继新:“小”教师因其“境界低”“眼界小”,当然就不思进取了。这样的教师,也许不会“兴风作浪”,在学校挑起大的事端;可是,他们却会形成一种消极场。当有一批这样的“小”教师的时候,他们就有了共同的话语,共同的思想。这对他们自己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的教育,显然会起到不好的作用。而且,他们不但教学水平不会高,也不会主动努力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这种心理状态,还会在课堂教学甚至日常生活中传递给学生,从而在学生那里也生成一种负能量。对于这些“小”教师,我的观点是:一是要理解他们,因为形成这种“小”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说,他们也是不幸的;二是要改变他们,让他们“见贤思齐”,努力进取,改变生命状态。当然,不管如何做工作,这样的人都会永远存在,只要让这个群体越来越少,让他们有一定的改变,也就会对学校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
张萍:第二种境界权且称其为“能”教师,这类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自身的生活需要,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更渴望机遇的垂青,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舞台,希望得到认可与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注重挖掘自身潜力,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积极进取。在他们身上有着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绝活”或“秘籍”,或是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或是在学术上著书立说,或是在某个领域独树一帜,“专业化”是他们的突出特征。他们付出的动力是得到承认,有时也仅仅是兴趣使然,是建筑在不断成功基础上的愉悦感觉,是来自管理者的理解与尊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正由于此,即使物质上的暂时匮乏也不会影响其工作热情,甚至会迸发“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激情。渴望公平竞争的赛场、优质厚酬的分配机制、人尽其才的选拔制度是他们的需求。
由于学校文化的不同,“能”教师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或者在不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的过程中,在“光晕”效应下,他们对教育事业责任感不断得到增强,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升华,有成为“教育家”的可能;或者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同时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成为教学能手和教育专家;或者由于引导不得力,师德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可能过于急功近利,追求暂时的成功,成为人所不齿的“坏老师”;或者沉浸于一时的辉煌中,坐在功劳簿上等待晋升和提拔,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夜空,从此辉煌不再;或者因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强有力的支持,随即抱怨丛生,进取意识不断消减,发展欲望日趋平淡,职业倦怠感产生,渐渐沦为碌碌无为的“打工仔”或“小”教师。
对“能”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领导、老师会因其“功利性强”而妄加指责,很多老师即使心中有“能”的想法,也不敢轻易暴露,而我认为这是学校教师队伍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思维活跃,喜欢创新,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如果有良好的机制与健康的学校文化做保障,他们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应该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陶继新:您的分析非常到位,我当老师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些您所说的“能”教师。这些“能”教师之所以能,一是因为有其能的基础,二是大都相当努力,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可以少休息,但绝不可以没有学习与教学上的收获。他们可以为了获得某项荣誉,披星戴月地自我探索,也可以虚心向人求教。所以,他们大都可以获取他们所要追求的东西,也多能得到师生的认可。关键是这批人的思想境界是高还是低,如果高,他们就会像您所说的成为教育家。因为我发现,没有高尚的思想作支撑,教学水平再高的教师,都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不会成为教育家。最近读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感慨良多。我认为,他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成大器者,必有大德,否则,绝无可能。如果急功近利,如果只是为了一己的荣誉,就会不择手段,即使在一般人看来成功了,也是不光彩的成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这样的“能”教师如果达不到目的,就会怨天尤人,甚至挑起事端,以致诽谤他人。而且由于其太“能”,所以,产生的破坏能量也相对比较大。所以,作为校长,要特别警惕那些“能”教师走向“坏”教师,特别不要让他们的破坏能量扩大。如何让他们不变成“坏”教师呢?就是要构建良好的机制与健康的学校文化,营造一个向善向上的文化环境,让其不健康的思想没有隐身之所,更无发展之地,甚至不断净化自己,向教育家之路行进。
张萍:我曾经一度怀疑过这个世界上,是否真有具有“博爱”情怀的好教师。我心目中的他们应该是发自内心地爱教育、爱学生。能当一名教师,同学生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享受。他们不受虚名所累,不被俗利吸引,也不会因暂时的困难或挫折而消沉,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发展,但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他们不仅努力改善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素质提升,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正因如此,他们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这几年在附小,在周艳红、张丽萍、赵艳荣、宋桂云、赵明芳……恕我不能一一点名,在那么多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真的找到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虽然这样的教师现在在教师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还太少太少。
由于这样的教师德行上乘,他们更追求脚踏实地的工作,愿把功夫用在日常教学的研究上,而在社会影响力上没有“独特”的表现,知名度远远不如“能”教师高。即便如此,他们由于主观、客观上均有益于学生,更能成为“学校放心、家长信任、同行敬重、学生喜爱”的“顶梁柱老师”。
陶继新:“好”教师当下的确太少,这当是正常。因为这样的“好”教师在教师群体中是居于上位的。这个上位主要从思想品格上谈的。我曾对您谈过,看王阳明的《传习录》很受启发。他教的学生很多是很有成就的。关键是王阳明的教育,更多的是在人格塑造上。他后来教学的时候,当学生问他某些知识的时候,他就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了吗?就是“致良知”。其实,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往往很难量化他的工作,两个教师同时教一节课,如果一个用了三个小时备课,一个用了一个小时备课,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如果一个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一个只是关注教材教参,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一个教师深爱学生,一个对学生没有什么感觉,效果也大不一样。所以,教师的良知指数是第一位的。可以说,如果有了良知,就能够成为一个“好”教师。
张萍:如果这样的老师,能进一步广览群书,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主张,能做善讲,厚积薄发,那就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教育界同行的学习“榜样”,地区乃至全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即我们平时常说的“教育家”。“教育家”是金字塔尖上熠熠发光的宝石,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也是中国教育的脊梁。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有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有睿智学者所独有的知识分子风骨;他们有高尚的师德,勤学不辍、笔耕不息;他们的毕生所得已凝聚成光彩夺目的教育思想,在无数教师心灵中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他们身在课堂,但心系国家,不仅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而且也以高尚的人格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不仅为学校、家庭,也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继新:“好”教师有的可以成为教育家,更多的是达不到这个层次的。真正的教育家,除了其业务水平高之外,更需要人格的高贵。从孔子到陶行知,他们的人格魅力,是一般人远远达不到的。教育专家则不然,只要真“专”,时间一长,就可以了。爱因斯坦甚至说,专家不过是“训练有素的狗”。可以说,专家常有,教育家不常见。现在被称作教育家的,大都还是在专家甚至连专家也不是的层面行走,根本没有抵达到教育家的行列。所以,您所要求的教育家,是一种期待,是一种高要求。不过,有了这个目标与没有这个目标是大不一样的。教育家也不一定都是孔子那样,两千多年只出了一个世界一级的大教育家。所以,让好教师去追索孔子、陶行知这样的大教育家,作为一种人生的目标,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偶像,终身学习,而且多有发展,就会一步一步地向教育家靠拢。
张萍:是呀,当我们的教育家,当我们的“好”老师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来到。
我想,这些“好”老师的需求并非物质,而是希望有宽松自主的发挥空间和社会、学校真诚的理解与有力的支持。
陶继新:当一个“好”教师,就要有宠辱不惊的心态和淡泊名利的心怀,有对教育事业终生热爱的情怀,做一个生命不断成长的前进者。人的生命原本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后天习染而变得不一样罢了。两个差不多素养的人,如果在教育工作中一个向善向上,一个向恶向下,数年之后,就会形成天壤之别的两种人,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所以,学校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好”教师越来越多,学校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