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有趣的中国名媛
32628000000034

第34章 红颜祸水非本愿——陈圆圆

美人,永远是历史上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或是乱世中的点缀,或是万绿丛中的那一抹粉红;她们或是被众人吹捧上天,或是被人万分羡慕,可谁又曾了解红颜的悲哀?在战乱的历史发展中,做个女人已是不幸,而做个美丽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陈圆圆,这个乱世中的美丽女子,注定要遭受命运的蹂躏。

辗转飘零的身世

陈圆圆原名邢沅,是常州奔牛镇人。她的父母早亡,陈圆圆是与祖母相依长大的。在陈圆圆十四岁那年,祖母卧病不起,家中没有了收入。为给祖母治病邢沅左借右贷,终致负债累累。有一个商贩找到陈圆圆,表示愿意帮助她。年幼无知的她信以为真,于是跟随着商贩去了苏州。但是,到了那儿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商贩卖到了教坊中做歌伎。虽然万般不愿,但是已经没有挣扎的余地,陈圆圆只能听从了命运的安排。在教坊,由于陈圆圆非常聪慧,不久歌舞琴画就在教坊中占了魁首。鸨母将其艺名取名为陈圆圆,高张艳帜,招揽贵客。由于陈圆圆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也很娴熟,不久就艳冠群芳,成了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倾倒了无数王孙公子。

但是,平静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明朝末年,内有起义军风起云涌,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弄得大明朝廷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更是心神俱疲。而在后宫之中,嫔妃之间的争斗也很激烈,当时最得圣上青睐的乃是田贵妃。田妃自幼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兼之为人聪慧,善于揣摩圣意,因此得到了崇祯帝的宠爱。而且她的地位日盛,不免恃宠而骄,大有取代周后之意。周后虽生性大度,然她执掌凤印,号令六宫,因为曾对田妃的逾越之举大加干涉,所以二人渐生芥蒂。周后的地位岌岌可危,就请国丈周奎想一个主意来转移皇帝对田妃的宠爱。于是周奎便盘算着趁回苏州办丧事的机会,找一位才貌俱佳的美女安插到皇帝身边,作为周皇后的心腹与田贵妃一争高低。他听说陈圆圆艳冠群芳,于是便花重金将她买来,欲送宫中听命于周后以迷惑皇帝。

崇祯十五年春天,陈圆圆随周奎北上京城。周奎先将陈圆圆收为义女,经过悉心调教之后,伺机送入了周皇后的宫中。周后见了貌美的陈圆圆后十分满意,遂将她送往后宫。有一天,陈圆圆在周后旁边侍候时被皇帝看见了,就问:“这姑娘是哪里来的?”周后回答:“服侍我的没有一个南方人,都不合心意。圆圆是苏州来的,昆曲唱得好,我就让她来侍候我了。”但此时的明朝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咄咄逼人,地方官员又剿办不力,以致祸患愈演愈烈,赤地千里;而外有清兵的铁蹄已经踏入了明朝的国土,明政权已经风雨飘摇,崇祯终日忙于政事,克勤克俭、自律甚严,后宫风气也清静朴素,丝毫没有临近亡国的那种醉生梦死的颓废情景。因此,虽然陈圆圆的美色引起了崇祯帝的注意,却始终没有再进一步发展关系。当田妃知道周后找来一绝色女子以分己之圣宠时,也不失时机地说陈圆圆乃是红颜祸水。从此“越女如花看不足”的陈圆圆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道路,她在宫中盘桓了两三个月,终于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周皇后只好打发她返回了周府。

本来对陈圆圆满怀希望的周奎看到陈圆圆一无所获地回来了,心中自然不快,陈圆圆在周府的地位一落千丈,被贬到歌舞班中充当了歌舞伎。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朝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的势力已越过宁武关、居庸关,直逼京师;满清军队也从东北面发起进攻。危急关头,崇祯帝下令让吴三桂以总兵的身份镇守明朝的门户山海关。周奎也对明朝的内忧外患忧心忡忡,于是想为自己找一个有力的靠山。他选中了吴三桂,在吴三桂去山海关之前设盛筵为其饯行,并命陈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一见陈圆圆,疑为天仙,又惊叹她的才艺便向周奎索要,并对周国舅允下:“倘以圆圆相送,战乱之时,定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并亲自带着千两黄金去提亲。周奎想要依靠吴三桂的势力来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于是便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喜得陈圆圆,无奈前方军情紧急,他只好先将陈圆圆安置京城,自己返回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攻进了北京。明朝灭亡,崇祯帝也自缢于煤山。吴三桂立即撤兵回山海关,观望局势的变化。李自成和满清都看上了吴三桂的才能。李自成派了原居庸关总兵唐通前去招降,不仅给吴三桂送去了四个月军粮和白银四万两,并许诺只要吴三桂投降大顺,一定会对他列土封侯。面对李自成开出的条件,吴三桂决定投降。但是就在这时,吴三桂突然接到了一封密信,告诉他李自成进京后斩杀了吴家三十八口人,陈圆圆也被李闯王的部下刘宗敏夺进府中。当吴三桂知道陈圆圆也被人掳走时,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随后吴三桂斩掉了李自成派来的使者,声言与其不共戴天。吴三桂的决定严重威胁到了李自成的统治,于是他决定亲征吴三桂。不久,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浩浩荡荡地开往山海关。吴三桂听到消息后,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力敌李自成。于是在无奈之下,决定投降满清。

吴三桂为了夺回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了山海关,拱手让出大明江山。后来,吴三桂昼夜追杀李自成的农民军,誓要报杀父夺妻之仇。当得知陈圆圆在京城时,又命人昼夜不停地接其赶到绛州相会。吴三桂亲自戎装骑马出迎,在大营前搭起五彩牌楼,旌旗箫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

清军入关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由陕进川入滇为云南藩镇,奉命肃清朱明残余势力。吴三桂征战的十余年里,陈圆圆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柱。然而,他与陈圆圆的感情似乎也是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吴三桂进昆明后,在昆明五华山大修宝殿,围九龙池入禁苑之中。清康熙十年,吴三桂重建昆明金殿,想借神道为自己祈福,还重金网罗天下勇士,到处选美享乐,如声色艳压群芳的“八面观音”、“四面观音”等。天下人对他大失所望,陈圆圆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万劫难复的地步。于是决定远离尘世,隐入净修庵中,日夜与古经为伴,不再为凡尘世事而烦心,吴三桂也对她的选择无可奈何。

康熙十二年,康熙下令削藩,命令吴三桂镇守关东。关东是不毛之地,吴三桂不从,而且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了。行前告知陈圆圆说带她北还,陈圆圆不愿随他而去,宁愿留在昆明莲花池畔了此残生。后来,吴三桂失败的消息传来,总督蔡毓荣带兵查抄吴氏财产,陈圆圆在诵经声中安详地跳进了昆明莲花池。

也许,当时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真的只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但是他打开山海关,引领清军进北京,致使闯王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就因为抢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而在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并且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陈圆圆的确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关于陈圆圆结局的多个版本

关于陈圆圆的结局,有一种说法是死在宁远。其凭据是钱士馨《甲申传信录》中的片言碎语,说是刘宗敏向吴三桂之父吴襄索要陈沅(即陈圆圆)。吴襄回答说,陈已被送到宁远吴三桂处去了,而且已经死了。刘宗敏不信,便再三拷问吴襄,“酷甚”。严刑拷打之下的逼供之词,自然不足为信。况且书里也曾清楚记述吴三桂是留圆圆于京而只身出关的。再者,刘宗敏抢陈圆圆,在《明史》、《清史稿》及《平定三逆方略》等正史里都有记载,也不应是空穴来风。

最普遍的说法,认为吴三桂将李自成赶出北京后,陈圆圆又回到了吴三桂的身边。吴梅村在《圆圆曲》中这样描绘他们的战场相逢:“娥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此后,陈圆圆便跟从吴三桂转战南北,十几年随侍军中。后来吴被封为平西王,留镇云南,陈圆圆也随居昆明。

据现有史料推知,圆圆至滇时已35岁左右,可风韵犹存,能歌善舞,通情达理,“故专房之宠,数十年如一日”,两人相爱甚欢。明遗民李介立在《天香阁笔记》中还记载,吴三桂曾向江南各省发文,责令地方官员代为寻找陈圆圆的父母和大哥。找到后,“以礼款”,颇为敬重,可见吴三桂对圆圆的情义。这件事在《武进县志》里也有所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人容颜凋谢,加上吴的大老婆“悍妒绝伦”,所以圆圆“屏谢铅华,独居别院”,潜心修佛,远离红尘是非恩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野心很大的吴三桂再次举兵反清,从而招来灭门之祸。城破之日,也便是陈圆圆的生命终了之时。刘健《庭闻录》说:“辛酉城破,圆圆先死。”不过怎样死的,则有多种不确定的说法,或说自缢而死,或说绝食而死,或说投滇池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陈圆圆随吴入滇不久,便“病殁,葬商山之侧”,道光时编修的《昆明县志》谨慎地记载道:“父老云,有圆圆墓焉。其旁即梳妆台遗址。”父老云,就是乡间流传的野史了,自然不足信。据史学者考证,认为民间传说的圆圆墓实为永历帝冢,当时滇人担心清兵掘墓,才伪称为梳妆台。

耐人寻味的是,清军攻入昆明后,查吴三桂的籍簿,上面的确没有陈圆圆的名字,也不见其人。于是,便有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陈圆圆没有死。康熙年间,有人写诗《野园歌》歌咏陈圆圆,其中有“夷光未去走麋鹿,红墙碧树鸟栖哀”的隐晦诗句。诗人怕别人看不懂,还特地注上:“滇城破,圆圆犹在。”

那么,陈圆圆最终结局如何呢?最通行的说法是清兵平滇时,陈圆圆已归隐三圣庵,出家为尼,年八十死,葬于归化寺侧的昙花庵旁。这个说法源于黎木庵(云南省巡盐道尹)《三圣庵访陈圆圆遗像记》的记载。

不过,还有一种令人称奇的说法,就是陈圆圆在吴兵败之际,为不使吴三桂绝后,在大将马宝的护送下,带着吴三桂的儿子吴启华到思州(今贵州省岑巩县)的鳌山寺避难,并在山下定居,终老此地。如今,那里的狮子山上有一座古墓,立有一块隐讳的石碑,当地人说那便是陈圆圆的安息之地。山下马家寨有1000多户人家,都姓吴,均称是吴三桂的后代。当地还有马宝的坟墓,坟前同样刻有蕴义晦涩的石碑。不过,这个有护送之功的马宝,《清史稿》明确记载他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兵败投降,第二年春天就被车裂。但也可能此马宝非彼马宝。不管如何,若是这个当地人讳谈的“陈老太婆”真是陈圆圆,那这个爱情故事也算“圆满”了。“香火”得以延续,陈圆圆终不负他,“冲冠一怒”的吴三桂便是背负历史罪人的恶名,也应坦然了。

吴三桂以“全家白骨成灰土”的代价,换来“一代红妆照汗青”的爱情传奇。平心而论,这绝非他的本意。身为男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没什么错。只是把亡国的罪过全归于他一人头上,未免有点苛刻了。而陈圆圆在这个颇有争议的事件中,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悲剧符号罢了。

红颜真的是祸水?

陈圆圆,一个推动了历史,却又被历史批判湮没的苦情女子。众所周知,陈圆圆凭借她绝美的姿色与技艺,成了享誉江南的一代名妓,吸引无数公子哥儿和骚人墨客。其实,陈圆圆只是个低调而圆滑的美女,却不想一个不小心竟让自己成为了改朝换代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陈圆圆虽然薄命,但她无时无刻不在跟命运搏斗。然而个人的力量终穷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卿本佳人,却偏偏蹚了这池祸水,以致背负上千古怨名。

在历史上,对于如陈圆圆之流的红颜似乎从未留下正面的评说。一个出生青楼的女子,在其命运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注定是低贱的了。她们根本无法掌握命运,就像是山野的桃花,固然艳丽却带着股宿命的悲哀。说她是祸水,冲冠一怒为红颜,痛哭六军,那实在太抬举她了,乱世中的一个弱女子何来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西施、貂禅尚且背负着复国乱君的使命,而陈圆圆却只是完全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论是高贵的将军夫人还是低下的歌伎,她都如同一件物品,从一个人手里转给另一个人,从来没有人问过她真正的意愿。她随波逐流,只因为被时代巨浪裹胁着,自己做不了主。直到吴三桂兵败,陈圆圆才真正为自己的命运做了最后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抉择:自沉莲花池。这样的人生实在可悲。

抛却古人的偏见,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陈圆圆固然是吴三桂为清兵大开城门的原因之一,但绝不是唯一。她只是被一帮好色之徒推到了历史的浪尖上。陈圆圆的爱情已经不再单纯,她站在三个男人的岔口上,而这三个男人分别代表了一个国家三种不同的命运。她的爱情决定苍生社稷的命运,而她也就莫名其妙地成了众矢之的。其实,陈圆圆也不过是一介平凡女子,但是她被政治一层层地包裹了起来,让人们看不到她的真颜。

陈圆圆的感情是悲哀的。她一直渴望拥有爱情,而不是如吴三桂一样的政治动物。尽管后来她没有名分,但还是心满意足,被吴三桂拥有后就没有什么更长远的想法了。据说,在陈圆圆受宠时吴三桂一度想将她扶为正妻,但都被她拒绝了。后来吴三桂的正妻容不下她,陈圆圆遂提出出家为尼,得以自保。但也有史载,陈圆圆渐渐老去,美颜不在、渐不得宠,于是她审时度势,出家为尼自保。不管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总之,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倾城之恋”亦逃不出这样灰暗的结尾,任她拥有过怎样的痴恋恩宠,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战利品。历史实在不该高估古代女子的能力,她们即使再聪明也只是一颗任人摆弄的棋子。

世界是很微妙的,无意间的一个决定却会造成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站在历史变革的岔口,引来了几个男人代表的一场关于政治的纷争,这该是陈圆圆应该承担的责任吗?不管她是否一直处于被动,是否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她最终还是背着“祸水”的罪名被岁月碾过。当政治的纷争得出了结果,她却没有了结局。或者说,这就是结局,纵是吴三桂与李自成争得江河震动,她仍然只能活在宿命的帘后……的确,历史是人家的,传奇是人家的,世间隐隐的耳语是人们自己的臆想与揣测。而她这样一个绝代红颜,一生只不过做了一件事,就是将生命向前推进。家仇国恨,怎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可以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