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饬,君乃有国。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众之所忿,寡不能图。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庆勉敦敬以显之,富禄有功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之。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众乃胜任。
——《管子·版法》
“古句新解”
凡是君主将要处理政事之时,必须端正自身心志,不违背天时,保持公平合理。把握这三条大纲,就能够保住国家。不能因喜而行赏,不能因怒而杀害。
如果因喜而行赏,因怒而杀害,民怨就会产生,政令就会废弛。政令多次不能顺利施行,民心就会向外。有外心的人民一旦结党,祸乱就开始萌发了。群众的怨恨,不是轻易就能应付的。
做自己乐于做的事,一定要首先看到它的结局。废止自己厌恶的事,也一定要想到它的后果。奖赏敦厚的人以示表扬,赏赐有功的人以示鼓励,晋爵有名望的人以示赞誉,博爱而无遗漏,这才是君主最该用心的。
管子在此提出了自己对处理政事的观点,他认为政事非同小事,关系重大,身为君主,在处理政事之时,都不能以个人喜怒为出发点,而要以大局为重。
管子认为统治者要将自己置身于该有的高度,认清自己的职责,使自己“处理政事之时,必须端正自身心志,不违背天时,保持公平合理”,要“不能因喜而行赏,不能因怒而杀害”,这样才能体现出为官者该有的高风亮节。
为官者的思想高度一定要与职位高度同步,行事不能取决于自身的喜恶,而要以大局为重,凡事都以大局为先,将自身的利益得失与喜怒哀乐置之度外,这才是为官者的本分。
国与国之间以和平共处为重,作为国君的不能因一时性起就贸然挑衅他国。狂妄自大没有什么好下场,凡事以安定的大局为重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战国时期,齐宣王为了扩大疆土,准备攻打燕国。他对百官说:“现在诸侯争霸,没有胆量是做不成大事的,我想先攻打燕国,你们看如何?”
百官都纷纷表示赞成,只有一人忧虑地说:“没有正当的理由就去攻打他国,别国一定会反对我们。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攻打我们,我们就招架不住了。何况据我所知,燕国并不容易被制服,万一我们出师不利,将会有损齐国的声威啊!”
齐宣王不以为然,他认为攻打燕国之事已筹划了很长时间,已是胜券在握,于是不顾这位大臣的劝谏,下令出兵攻打燕国,燕国没有防备,很快就丢了十几座城池。
这时,主持合纵联盟的苏秦为了制止战争,来到齐国面见齐宣王。苏秦对齐宣王先是拜了拜,然后又表示了慰问。
齐宣王诧异地问道:“我打了胜仗,先生前来祝贺我,自然容易理解,可先生为什么要慰问我呢?”
苏秦说:“一个人再饿也不能吃有毒的东西,这是因为用它充饥和饿死没有什么区别。燕国虽然弱小,但燕国的国君是秦王的小女婿,齐国这样欺负燕国,秦王能不管吗?为了贪图燕国的几座城池而与秦国结下仇怨,大王就没想到后果吗?一旦燕国和秦国联合起来,齐国就危在旦夕了。”
齐宣王听后点了点头,赶忙向苏秦请教道:“我一时冲动酿下如此大祸,现在我该如何补救呢?”
苏秦说:“不胆大妄为,凶险的事就会减少许多;知错能改,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大王如果能主动归还侵占燕国的城池,燕国和秦国都会喜出望外,你们三国间就能结成联盟。”
齐宣王接受了苏秦的建议,下令将城池还给了燕国,燕国和秦国果然很高兴,给他送来了礼物以示友好。
身为国君,要做到冷静而周全地考虑事情,很多事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此时只有把握顾全大局的原则,才不至于陷自己于被动之中。
以大局为重能体现出一个人宽大的胸怀,诸葛亮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的贤相,他任用南蛮首领的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诸葛亮平定了南蛮叛乱之后,一改常规,没有留下自己的一兵一卒,而是全部任用当地的一批首领处理当地事务。
很多人对此很是不解,于是纷纷问道:“丞相威震四方,南蛮全都臣服了。但是,这些南蛮的本质难改,他们今天顺从,明天就可能反叛,我们应该趁他们投降的机会,委派汉人的官吏治理这些百姓,逐渐从文化上教化他们。十年以后,南蛮就能成为蜀国的良民,这才是上策。”
诸葛亮说道:“今天我让他们自己人任官也是迫不得已啊,如果设立汉人官吏,就要留下军队,而军队留下来,这里又没有足够的粮食,这是困难之一;南蛮刚刚经历了战乱,许多人的家人都战死了,活着的人对汉人必然怀恨在心,如果留下汉人而没有足够的军队保护他们,日久必生祸患,这是困难之二;当地的官吏很多都犯有杀头之罪,他们自知罪孽深重,假使设汉人官吏的话,他们一定会人人自危,很容易产生冲突,这是困难之三。现在我不留一兵一卒,如果南蛮百姓和汉人之间能够相安无事,就已经足够了。”
众人听后无不赞叹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他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胸怀也让南蛮的百姓感激不已。可见,图谋大局就是要考虑周全、缜密,只有设身处地为每个人着想,才能确保大事上不失策,小事上不失节。
顾全大局者的眼光都是长远的,他们为了国家更长远的利益宁愿放弃眼前小利的诱惑,徐达就是这样一个人。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元军之间展开了一场决战,朱元璋的军队节节胜出、胜利在握。他对元帅徐达说:“元朝气数已尽,那残兵败将已不足惧,我只是担心顺帝还没有抓到,他会卷土重来啊。”
徐达说:“元军现在士气低落,已无还手之力,一个昏君有何惧哉。我们此时应该把精力放在清剿残存势力上,把他们彻底消灭。”
不久后,元顺帝被朱元璋的军队发现,徐达却在此时下令班师。大将常遇春对此很是不解,但迫于徐达的军令,只好服从。他一见到朱元璋就赶忙说:“徐达故意放走了顺帝,他居心叵测啊,皇上一定要审问审问他。”
徐达知道常遇春参了自己一本,本想前去向朱元璋解释,但听说朱元璋有心杀他,为以防万一,他逃到江中的船上躲了起来。
朱元璋怕徐达背叛自己,于是派人对徐达说自己赦免了他的罪,绝不计较。
徐达还是不肯出面。朱元璋为了消除他的疑虑,亲自登船去见徐达。
朱元璋对徐达说:“你放走了顺帝,虽然我已答应不治你的罪,但我想听听你的道理。”
徐达说:“现在天下已是你的囊中之物,我不抓顺帝,是为你着想。你若把他捉住杀掉,那些元朝的余孽一定要为他报仇,那时,天下就难以安定了。而且一定会有人指责你心狠手辣,容不下一个亡国之君。我放走了顺帝,正是不想让这些事情发生,有什么不对的呢?”
朱元璋听后赶忙向徐达拜谢,并设宴款待了他。
徐达沉着冷静、思虑长远,而且顾全大局,这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做不到的。他的这种为大局不顾个人利益的品德得到了皇帝的认同和别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