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子原来这样说
32631000000039

第39章 人才不分地域

“原典”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管子·牧民》

“古句新解”

国君在用人上应该像天地对待万物那样,没有什么偏私偏爱;像日月普照一切那样,具有宽宏的度量。

国君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有众多的人才辅佐。管子说:“不要因为不同姓,就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不要因为不同乡,就不采纳外乡人的办法;不要因为不同国,就不听从别国人的主张。”因此国君在用人上应该有宽广的胸襟,不能光用自己的亲信,要广泛地选拔人才。既要用自己亲近的人,也要用自己不熟悉的人;既要用本国的人才,也要敢于任用别国的人才。这样才能使国家发展强大。

秦王十年(前237年),秦王嬴政发布命令:所有在秦国做事的其他诸侯国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秦国。秦王嬴政为什么要发布这个命令呢?原来,韩国为了减轻秦国的军事压力,就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到秦国,名义上是来帮助秦国兴修水利,实际是要借此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拖垮秦国。这个秘密后来被秦国发觉,秦国的宗室大臣就对秦王嬴政说,凡是来秦国的诸侯国人,都没安好心,他们不是说客,就是间谍,并不是真心为秦国效力。秦王嬴政听了后,就决定驱逐其他国人,因此下了这道命令。

丞相李斯本是楚国人,因此也在驱逐之列。秦国一天天强大,眼看就要统一天下,现在因为出了郑国这么一个间谍,就把所有的诸侯国人全部赶走,这样做太没有道理,而且对秦国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于是李斯就给秦王上书,列举了历史上诸侯国客卿对秦国的贡献,揭示了驱逐诸侯国客卿造成的严重后果,劝秦王嬴政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继续利用客卿的力量,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秦王嬴政看了李斯的上书,很受震动,就撤回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等人的官职。秦国国势日益强盛,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了天下。

李斯讲的确实很有道理。在各诸侯国中,秦国偏处西隅。起初的时候,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各诸侯国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秦国以一个偏僻小国最终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这些君主胸怀宽阔,能够广纳天下英才。

周显王八年(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日子很不好过,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为了寻求改革的贤才,就下了一道命令:“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其他诸侯国人,谁有好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大官,赏给他土地。”不久,商鞅从魏国来到了秦国。

商鞅原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他看到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跑到魏国。但在魏国当了好些时候的门客,也没受重用。商鞅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忽然听到秦孝公招聘人才,他决心离开魏国到秦国去。

商鞅到了秦国,托人介绍,见到了秦孝公。他把自己的一套富国强兵的道理和办法给孝公讲了一遍,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这样,老百姓有吃有穿,军队才有充足的粮草;要训练好军队,做到兵强马壮;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英勇善战的将士,都要鼓励和奖赏,对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怕死的人,要加以惩罚。真能做到这些,国家没有不富强的。”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两个人议论国家大事,谈了好几天,十分投机。最后,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变法刚刚开始,就遇到了很大阻力。那些贵族宗室,因为要失去很多特权,就对秦孝公说:“商鞅不是我们秦国人,他这样改变祖宗的制度,谁知道他到底安的什么心?”但秦孝公并没有动摇,坚决支持商鞅。由于新法规定增产多的可以免除一家的劳役,因此老百姓都一心务农,积极种田织布,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由于新法规定将士杀敌立功可以升官晋级,所以大家都英勇作战。新法实行了十年以后,秦国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国之主就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在用人上不论亲疏远近,广招各方人才,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