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子原来这样说
32631000000057

第57章 立志然后成其大

“原典”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管子·弟子职》

“古句新解”

心志不虛假邪妄,行为必然正直端庄。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重视立志,他们把立志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所谓“志”,即“心之所之”(《论语集注·为政》〉,指意志、志向,包括思想态度。尤其汉代以后,教育家不仅十分重视立志,而且还把立志与勤奋、成就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立志而后勤奋,勤奋而后有成。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指出:“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又如明代王守仁说:“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也。”都强调学习必先立志。朱裏甚至将立志比喻为如同人需要吃饭那样重要,他说:“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管仲提出“志毋虚邪”,就是讲志。孔子认为人的人格力量要比权势大得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其著名格言。“志毋虚邪,行必正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小立下报效祖国、心忧天下的宏伟大志。心志和行为是一致的,胸怀大志,行为上必然表现为刚强正直。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两岁丧父,少有志操,孤贫力学,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在中央,先后任秘书阁校理、右司谏、尚书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枢密副使等职;在地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先后任职于广德、亳州、陈州、苏州、开封、饶州、邓州、杭州等十几处地方,还曾做过军事工作。六十四岁时,范仲淹赴任颍州途中,病逝徐州。范仲淹一生清廉从政三十七年,从地方到中央,从中央到地方,几进几出,宦海沉浮,仕途崎岖,但始终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主持过“庆历新政”改革,时时处处直言时弊,为民兴利,倡办教育,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于世。

范仲淹一生,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始终关心时政利弊和国家兴衰,并以此为己任。他说,所有忠诚之士,都是以天下大事为根本。天圣六年(1028年),副宰相晏殊推荐范仲淹为秘书阁校理。他进入中央后,勤于朝政,敢于直谏。当时刘太后垂帘干政,朝廷官员屈于太后权势,不敢异议朝政。

范仲淹闻知后,立即上书,批评这种不正常现象,要求还政于宋仁宗。晏殊知道范仲淹这一举动后,深为惊恐,批评他爱出风头,这样下去必将牵连荐举的人。范仲淹没有在意,修书给晏殊,申明上书的理由,晏殊只好表示道歉。不久,范仲淹终因触犯刘太后,被贬往边远之地任通判。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任右司谏。这一官职以议论朝政得失为本职,正合范仲淹的心愿,为他举荐贤才、斥责时弊、献计献策、伸张正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仁宗执政时,有一年,灾情在全国蔓延,淮南、京东等地灾情尤为严重。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到灾区巡视,赈救灾民,但没有被理睬。他非常气愤,置丢官、杀身危险于不顾,前去质问仁宗:“我们宫中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现在江淮等地百姓吃不上饭已经好长时间了。对于百姓的疾苦,怎么能熟视无睹,不予救济呢?”问得仁宗无言答对,只好派他去安抚江淮的百姓。他一到灾区,满目凄凉,灾情比估计的还要严重。他不顾旅途疲劳,立即开仓放粮,赈救灾民,调拨江南小麦、豌豆五十万石,运往重灾区,发放官钱及地主富商的钱谷给灾民。

为了防止贪官污吏利用救灾之机损公肥私,克扣百姓,范仲淹严厉禁止官府挥霍浪费,坚决打击不法官吏的贪污行为。在救灾的同时,他率领灾区百姓开展生产自救。范仲淹完成救灾任务回京师时,特意将灾民吃的一种叫“乌咪草”的野草带回京城,呈献给仁宗,请他转送六宫贵戚,以劝诫他们的挥霍奢侈之风。接着,他又呈上《救弊十章》,论述朝政弊端,朝廷为之震撼。

庆历三年(1043年)七月,范仲淹在谏官们的多次推荐下,被宋仁宗任命为参知政事。他上任后,仁宗急切地向他询问治国策略。范仲淹看到朝廷日趋腐败,积弊甚多,要想政治清明,并非易事。有一天,宋仁宗在天章阁召见范仲淹,亲赐文房四宝,并说:“朕决心要使天下太平,重开太祖兴盛的局面。你是朕的重要大臣,今赐文房四宝,望卿将治国良策连连奏来,以分朕忧。”范仲淹听了仁宗的话,想了很长时间。他认为,要想富国利民,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改革弊端入手。宋朝统一后,跟随太祖征战立功的官员代代相袭,已经显得很臃肿了。此后,朝廷又开科选士,大量提拔,官员与日俱增。尤其是皇室贵戚及其亲属、门客,由于直接封赏,官员更是多如牛毛。更为严重的是,朝廷公开卖官鬻爵,六千贯钱就可买一个殿值官,这样就更加造成官吏严重泛滥。由于官员众多,不干正事,贪污腐化,鱼肉百姓,争功诿过者大有人在。于是在给仁宗的奏文中,范仲淹写道:“庞大的官僚机构,多如牛毛的官吏,是国家当前的重大弊端。民间的疾苦、赋税的沉重和财政的困难盖出于此。如果不彻底改革吏治,国家就将无从治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范仲淹制定了改革吏治的十项措施。一是明黜陟。即改革文官三年一升的办法。官员中功大才高者,加以重用;老弱病残、腐败无能者,处理不用;有罪过的按情节处治。二是抑侥幸。即改革贵族官僚子弟因袭做官的旧制。三是精贡举。即改革专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把考试重点放在治国安邦的对策上来。四是择长官。即从文治武功上严格选拔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和州县长官。五是均公田。即按照等级分配给各级官员数量不等的土地,数年检査一次,抑制他们贪污国财和掠夺民财。六是厚农桑。即从朝廷到地方都要以农为本,重视农业发展。七是修武备。即京师招募卫戍兵五万人,以保卫朝廷安全。八是减徭役。即合并人口较少的州县,裁减地方机构和官员,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九是泽恩信。即各级官吏要广施恩德,以增强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各地要严格执行朝廷的命令。十是重命令。即政策法令必须出自朝廷,各地不得擅自制定政策。这十项治国方略,就是《答手诏条陈十事》。

宋仁宗看了这十项改革措施后,非常高兴,立即颁诏全国施行,开始了以范仲淹等人为领导的庆历新政。新政颁布后,范仲淹为了保证改革能顺利进行,在欧阳修等人的支持、协助下,亲自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正直清廉的官吏巡视全国,检査监督地方官吏贯彻执行的情况。同时,考核官吏的政绩,以便决定升迁或撤免。

范仲淹敢于直陈时弊,关心百姓疾苦,主持庆历改革,勇气和动力来自哪里?就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发奋读书。十多岁的时候,他借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读书,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每天只烧一锅粥,等到粥冷却凝固以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吃两餐,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吃。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指咸菜)划粥”,并且被传为历史上刻苦好学的佳话。

范仲淹活了六十四岁。临终前,他给宋仁宗的遗表中,通篇指陈时政,只字不提个人要求,读后催人泪下。他虽曾官高禄厚,但终身清贫,死后连办理丧事的费用都没有,令人肃然起敬。范仲淹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可供享乐的遗产,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