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影响
32720600000003

第3章 中国火器技术向欧洲的传播

1235~1242年,拔都率领蒙古军西征时,虽然把火球、火药箭等火器带到了欧洲战场,使欧洲人开始见到了火器的威力,但因当时欧洲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并没有能直接掌握这些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但是,蒙古军的西征和伊儿汗国的建立,为中欧交通和科技文化的交流打开了通道,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丝织、制陶、医学、炼丹术等科学发明和技术创造,以阿拉伯人为桥梁,开始或先或后地传入欧洲,使欧洲科技文化的综合水平,开始走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低谷而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中国发明的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也随之于14世纪初经由阿拉伯而传入欧洲。所以恩格斯说:火药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传入阿拉伯后,又“由阿拉伯人和火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由于欧洲各国发展情况的不同,他们在学习和掌握由中国传来的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年代也各有先后,但相距不大。

传入西班牙

火器技术较早地传入西班牙,这里有其历史原因的。

1.阿拉伯人对西班牙的入侵和统治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和摩尔人侵入西班牙,在比利牛斯半岛上建立了隶属于阿拉伯哈里发的总督统治区。756年,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Abd ar Rahmān I,731~788)在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建立后倭马亚王朝,脱离巴格达哈里发而独立,至929年正式改称哈里发国家,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912~961)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阿拉伯人在加强对西班牙人统治的同时,也带来了东方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与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缫丝和瓷器制造技术,以及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也先后传入西班牙。11世纪初,西班牙境内的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开始分裂为二十多个大封建领地,这就给西班牙人反对阿拉伯统治的斗争,收复失去的故土,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西班牙语“收复失地运动”称为雷康斯达(Reconquista),也就是再征服的意思。这个运动从8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5世纪。至1492年,西班牙人攻占了阿拉伯人占据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Granada),收复失地运动便告胜利结束。在多次作战中,西班牙人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了先进的火器,并仿制成适于西班牙人使用的欧洲最早的手持枪(handgun)。

2.阿拉伯人把火器带到了西班牙

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同西班牙人作战时,曾多次使用马达法等火器进行作战,有记载可查的有下列几次。

1325年(一说1324年),阿拉伯人用马达法进攻西班牙的巴萨(Baza)城。

1331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境内的阿里康特(Alicante)作战时,使用了火器。

1340年,阿拉伯人用马达法进攻西班牙的塔里法(Tarifa)市。

1342~1344年,摩尔人在进攻阿尔杰西拉斯(Algeciras)市时,使用了马达法。俄国人曾经在《炮》(Aртилерия)一书中,附录了阿拉伯人用马达法进行作战的情景。当时曾用雷声(trueno)来形容火器的声响。

据帕廷顿说,西班牙的僧侣费拉里斯(Adam Ferrarius?~1383),曾经在致安塞尔姆(Anselm)的信中提到了一种“飞火”的配方,但从内容看,大致是取材于阿拉伯人的《焚敌火攻书》。

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西班牙人自从将阿拉伯人的马达法改制成手持枪后,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后,便把手持枪发展成为火绳枪(the Matchlock)与各种类型的火炮(Artillery),并同欧洲其他国家一起,把火器技术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3.西班牙火器技术的初步发展

火绳枪炮是欧洲火器研制者,对管形射击火器点火装置的第一次改进。中国的火枪与火铳、阿拉伯人的马达法、欧洲的手持枪,都用手持点火物或用火捻点火发射,在战场上使用不很方便,因此欧洲火器研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这种装置是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安一个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钳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慢燃烧火绳。枪托的后下部安有一个火药池。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旋,燃着的火绳头进入火药池,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欧洲的火绳枪创制于15世纪初。到16世纪,西班牙的火绳枪兵除装备一支火绳枪外,还有11个装药包、1个装药匙、12~15枚弹丸、1根火绳和木朔杖等。西班牙的火绳枪兵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曾在多次作战中显示其威力。

随着火器的发展,研究火器技术的著作也相继问世。1537~1540年,奥蒂斯(Luis Ortiz)著成《炮兵秘书》(Librode Artilleria)。1592年,塞维利亚(Siville)人哥拉都(LuisCollado)出版了《火炮实用指南》(Platica Manual de Artilleria)。1613年,西班牙炮兵队长尤方诺(Dieg Utano)出版了西班牙文本《火炮及其实用概述》(Tradado de la Artilleria yuso del Practicalo)。这些书论述了火药、纵火箭、火炮等内容,是西班牙火器技术成熟的表现。

传入意大利

14~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北部和中部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手工业工场的出现,冶金、采矿、造船等工业有较快的发展。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资本主义萌芽已依稀可见。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内部分裂而造成的战争,以及1494~1559年进行的意大利战争,推动了火器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1.关于意大利使用早期火器的一些记载

意大利引进初级火器技术后,便开始在作战中运用,有关的记载也不少。

1326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lorenca)曾经使用手持枪进行城市防御,并颁发过严守城镇和村庄的战斗公告。

1331年,意大利的威尼斯(Venezia)出现了手持枪。

1340年,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大师尼里(Paolo del Maestro Neri),在意大利赛那(Siena)附近莱赛托(Leccetto)教堂的壁画上,画有用手持枪围攻城堡的图形。

1379~1380年,热那亚(Genova)人与威尼斯人为争夺海上贸易,在基奥贾(Chioggia)岛上的要塞附近发生激战。激战中发射了火箭。(西方火器史研制者认为,此战使用的是欧洲人自制的火箭,而西方语言中火箭一词,也就最早出现于意大利语的rochette。其后才有英语的rocket,法语的roquette,德语的Rokete,俄语的PaKeтra)

1420年,意大利威尼托(Venetia)的工程师方塔纳(Giovannic da Fantana,约1395~1455),曾用拉丁文写成一部《兵器录》(Bellicorum instrumentorum Liber)。书中提到了阿拉伯人、波斯人、马木留克人使用的火器,以及欧洲人创制的新型火器(此书分别收藏于德国威尼斯图书馆和威玛图书馆中)。

1463年左右,意大利军事工程师瓦尔图里奥(Roberto Valturio,约1413~1482)撰写成一部拉丁文《兵书十二卷》(De re Militari LibriXll),于1472年在维罗纳(Verona)发行。1483年,意大利文译本也在维罗纳发行。书中涉及了硝的提纯、火药的配制、炸弹、烟火、飞火等火器。

同西班牙一样,意大利经过数十年对初级火器的使用后,也将火器推进到火绳枪炮的发展阶段。

2.意大利火器的初步发展

15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火绳枪炮已相当进步,下述两例便证明:

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市的一份清单上(In fact they are mentioned of 1499),记载了一种被称为滑膛枪(Musket)的火绳枪。此枪的名称起源于意大利语Moschetto(一种雀鹰),示意此枪与猛禽“隼”和“鹰”一样威猛。又被称作在叉架上发射的火绳枪(les arquebouzesqu’on tiroit surune fourchette)。此枪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chiara)战役中首次使用,因枪身较重,并附有叉架,故需2人发射。

1450~1500年间,意大利火炮研制人才辈出,各种类型的火炮纷纷问世其中有:炸炮(Bombarda)、臼炮(Mrser)、梅炸纳炮(Mezane)、科达纳炮(cortana)、帕沙伏郎特炮(Passavolante)、巴锡列斯科炮(Basilisco)、赛勃塔纳炮(Cerbotana)、斯本格达炮(Spingarda)、阿齐布索炮(Archibuso)、斯琼匹炮(Schjoppi)等。这些火炮没有炮耳,反映了15世纪后期意大利火炮的特色和发展状况。

传入法国

当中国发明的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时,正值法英两国之间进行长达一百多年(1337~1453)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战争推动了火器的发展,用火器进行战争的记载也屡有所见:

1340年,法军用火器守备奎斯诺伊(Quesnoy)城。

1342年,法国阿托斯(Artois)的里荷尔特(Rihoult)城堡的一座兵器库中存有400支用火炮发射的箭。

1360年起,法国编年史学家弗卢瓦萨(Jean Froissart,约1333~1400)在其所著《法英苏格兰和酉班牙编年史》(chronique de France,dD’Angelterre,d’Ecosse et d’Espagne)中,提到了管射式火箭。

1428年10月,英国进攻奥尔良城。奥尔良为通往南方的门户,军民奋起保卫。不满20岁的法国女英雄贞德,于1429年4月,参加守城指挥,于5月初击退了英军的围攻,保卫了南部国土。作战中,法军使用了火箭。之后,又于1449年的蓬安德默(Pont-Andemer)作战中,使用了火箭。

法国在百年战争以后,经济开始复兴,与武器制造有关的冶金业发展较快,火器制造也有很大的提高。手持式火器从手持枪改进为火绳枪,并于1542年前后,装备骑兵使用。从可以看出,骑在马上的骑兵,左手托着枪,枪身尾端抵于胸前,并有一个圆带挂于项下,防止枪身下滑。枪筒有一个叉杆支撑,杆尾插在马鞍的前部,以为固定。骑兵的右手拿一根点着的火绳,准备向枪筒的火药池内点火,进行发射,火绳的另一端携在腰间,腰间还系有火药与弹袋,供再装填用。骑兵装备火绳枪后,提高了战斗力。这种火绳枪还未安上扳机,尚属早期制品。

除轻型火绳枪外,法国的火炮也有一定的发展,炮筒稍呈圆锥形,炮身较重。16世纪前期,1门车炮常需两匹至十几匹马挽曳。法军在意大利战争(1494~1559)中,于1495年7月6日的福沃诺沃(意大利北部)会战中,依靠野战炮兵取得了胜利。之后,又在1515年9月13~14日,于马利尼亚诺(意大利北部)击败了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军。

16世纪后期,研究火药与火器的著作也多有问世。1561年,巴黎出版一本无名氏的《论火炮和烟火》(Livre de cannoneric et artifice de feu)的法文本。书中提到了长3.5英尺和4英尺火箭的制造方法。1597年,巴夫鲁特(Daniel Pavelourt)在巴黎出版了《法国火炮术简述》(Briefe instruction sur le fait de lartillerie de France)法文本,论述了火炮的制造与使用技术。

上述文献记载和枪炮实物说明,法国在14世纪30年代掌握了手持枪的制造与使用技术,至15世纪又发展为火绳枪炮的制造与使用技术,并在实战中获得了成功,为欧洲火器制造与使用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传入英国

14~15世纪,英国是欧洲研制初级火器比较发达的国家,这同它的科技文化发达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需要有关。英国从14世纪起,手工业已经发展起来,毛纺和冶金工业尤为发达,伦敦、牛津等城市已成为经济和科技文化中心,著名科学家辈出。自然科学家罗杰尔·培根(Roger Bacan,约1214~1294)在后期开始宣传火药知识。英法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内战”(1455~1485),推动了初级火器的使用,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又将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英国初级火器的制造与使用

在西方火器史研究者的论文和著作中,对英国初级火器的使用记载较多,主要有下列一些说法:

1338年,一份残存的英国王室文书(contemnorary record),记载了英王的船舶“贝纳得”(Bernard de la Tour)号上,装载了2门铁制小型炮的支架、1门铁制小型炮所附的2个药室,以及1门青铜制的小型炮和所附的1个药室。在另一艘英王船舶“索弗尔”(X’Ofre de la Tour)号上,装载了3门小型炮和5个药室、1支手持枪。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英文手持枪(handgun)。

1344年,爱德华三世的宫廷卫队中,有工兵57人、炮手6人、炮员6人。

1346年5月10日,爱德华三世王室武器弹药库的保管员,记载了向派遣至法国的英国陆军,拨运了912磅硝、846磅硫黄。当年末,加莱前线的英军得到了这些物品。

1346年8月26日,英军在克莱西(Crecy)战役中,使用了能发出响声的火器Bombard炮。据学者考证,这是一种小型火器。

1373年,英国的诗圣乔塞(Geoffrey chaucer),在其所作的诗《荣誉之家》(House of Fame)中,有如下的诗句:

Swift as a pillet out of a gonne

When fire is in the pouder ronne

其意为:

铳筒射出的箭镞(即弹丸)迅飞

如同火药刚点燃时喷出的火

这是对当时小型管射火器发射弹丸和箭镞状况的形象描绘。

1428年,英军曾用火器轰击法军坚守的奥尔良城。

英国的火器在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期间发展速度减缓,其原因是英军在百年战争中战败,火器制造能力一度处于低潮。自红白玫瑰战争后,亨利七世(Henry VII,1457~1509)于1885年继位,建立都铎王朝,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发展海军,建造舰船和舰炮,推动了火器的发展,海军舰炮一时兴起。

2.英国海军舰炮的发展

1488年,亨利七世下令建造“伦琴特”(Regent)号和“索维莱根”(sovereign)号两艘大舰,排水量各为600吨,备炮180门。这些舰炮当时被称为蛇炮(Sorpontine),系发射6盎司弹丸的小型炮。1509年,“索维莱根”号舰重建后备炮71门。“伦琴特”号舰于1512年8月10日,在布列斯特海战中,被起火的法国海军旗舰“科得利尔”号撞沉,两舰及其乘员全部沉海。亨利八世(1509~1547;亨利七世之子)即下令新建“亨利·格拉斯(Henry Grace-à-Dieu)号大舰替补。该舰于1515年建成并在代普福特(Deptford)港下水,排水量1500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派西恩图书馆(Pepysian Library)收录了该舰装备大中小各型舰炮151门、手持枪100支的记载。

据英国海军协会(Navy Record Society)关于亨利七世和八世时期海军事件的记载,一艘排水量为500吨的军舰“玛利罗斯”(Mary Rose)号,于1523年7月18日在斯朴特海得水域同法国舰队作战时,被突如其来的飓风袭翻,沉没海底。该舰于1509年与“索维莱恩”号舰同时建造,装备的舰炮也大致相同。1836年,该舰被打捞出水,后保存在瓦鲁维契博物馆中,其主要舰炮的尺寸是:加农炮,口径8.54英寸,长8.5英尺;半加农炮,口径6.4英寸,长11英尺;卡尔维尔灵(Culverings)炮,口径5.2英寸,长10.9英尺,重4840磅;卡尔维尔灵·巴斯达得(Culverings bastarde)炮,口径4.56英寸,长8.5英尺。上述舰炮安于战舰的木垫上进行发射。

由于英国的舰船和舰炮制造技术的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迅速增强。1588年7月至8月,英国舰队以其舰船、舰炮的优势,以及采用先进的炮战方式,在英吉利海峡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建立自己的海上霸权。

传入德国

德国使用初级火器技术的年代虽较其他国家稍晚,但因其采矿和冶金、金属加工业发展较快,所以火器制造业的发展却有后来居上之势。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的改革,不但轻纺工业改革的成就显著,而且矿冶、金属加工和兵器制造业,也都位居欧洲各国之首,萨克逊、斯特拉斯堡、奥格斯堡、纽伦堡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重工业城市。科学技术也有较大的发展。著名学者大圣阿尔贝特(Albertus Magnus,约1193~1280),约于13世纪后期写成了《世界奇妙的事物》(De Mirabilibus Mundi),书中提到了一种“飞火”的配方,由硝石6磅、硫黄1磅、柳炭2磅组成。此方虽系《焚敌火攻书》类似配方的转录,但在向德国读者介绍火药知识,以及传播中国的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方面,却有一定的作用。

1.德国初级火器的制造与使用

德国初级火器的使用,既有文献可查证,又有实物作依据。关于初级火器在德国使用的最早年代,虽有不少记载,但是有一些记载不太可靠,如关于根特(Ghent)市1312年就有火器的记载等。也有一些记载可供参考。如:

1346年,阿享市曾有关于火炮使用的两条记载:其一是用枪筒发射了弹丸,其二是用铁制的枪筒发射了带有响雷般声音的弹丸。

1356年,德国的纽伦堡已经能够制造铜管枪。到15、16世纪,纽伦堡和奥格斯堡、斯特拉斯堡等,已成为德国著名的火炮制造工厂。

1378年,奥格斯堡的约翰·阿劳(John von Arau)制造了3支枪管,射程可达1000步,并且对3名爱国党员进行射击训练。

1378年,奥格斯堡的兵器制造者,制成了铜锡合金的青铜炮。

1383年,纽伦堡制造了一门大炮,共用去工本材料费173英镑5先令。

1386年,纽伦堡的兵器制造价格是:小型铁枪3支共30镑,二轮车10镑6先令。

1389年,凡斯塔堡(Vestaburg)首次发现了德文手持枪(Handbüchsen)一词。

1390年,德国慕尼黑博物馆(Munich Museum)收藏的一份德文手稿“codex Cermanicus boo”中绘有一张制造火药的工艺图,二人是在向石臼内投放配料。二人中,一人用木杵在石臼中将药料拌和,另一人左手握杯,准备向石臼中倾倒药料。这同中国在石臼中捣碾与拌和火药的工艺是完全相似的。

2.出土的坦奈堡手持枪

坦奈堡手持枪(Tannenberger Büchsen)的出土,说明德国大约在14世纪70~80年代;已经制成了具有相当水平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坦奈堡位于德国矿藏比较丰富的黑森州境内,规模不大,1399年被毁。1849年,有人在废墟的遗址处,发掘出这支铜制手持枪。枪身全长330毫米,口径17毫米,重1.24千克,现存于纽伦堡的日尔曼博物馆中,是迄今欧洲出土的最完好的实物。它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件元“至正辛卯铳”(元至正十一年,1355年),在形制构造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药室和屋銎构成,手柄都已不存。两者相比,至正辛卯铳的制作工艺比较精致,铳身长43.5毫米,口径30毫米,重4.75千克。德文手持枪(handbüchsen)一词最初出现于凡斯塔堡的文献记载中,可知该手持枪在此之前已经制成。“至正辛卯铳”系由突火枪发展演变而来,而坦奈堡手持枪则是由中国的突火枪,经由阿拉伯的马达法发展演变而来。坦奈堡手持枪的出土,是中国手铳经由阿拉伯西传至欧洲的最有说服力的说明。

除坦奈堡手持枪外,德国一些地方还保存了一些手持枪,如日耳曼博物馆保存了一件最早的手持枪,长1.44米,重17千克、制于1379年的带钩手持枪。此外,柏林武器博物馆还收藏了重15千克的锥形短炮。

3.德国火器的初步发展

德国的火器在15世纪有了初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手持枪发展为火绳枪,其二是小型炮发展为大型炮。

火绳枪的种类很多。东普鲁士的契根(Tüngen)地方,有一个名叫布莱尔(Herrn von Blell)的人,收藏了一支制于1460~1480年的火绳枪,枪身长0.55米、口径3厘米、柄长0.88米、全长1.43米,枪身和金属柄呈八棱形,保存较好。但是最能反映德国火绳枪进步面貌的,是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1493~1519)时代所制的黄铜带钩火绳枪,枪身安于枪托上,枪托的前部安有一个固定的插销,用以安架在三角架上,由两名射手进行发射,被称为德意志式火绳枪。日耳曼博物馆还收藏了一张作于1502年的彩色图画,绘有一队火绳枪兵的图形,生动地反映了士兵持枪射击的情景。

德国的火炮在15世纪也有较大的发展。日耳曼博物馆收藏了具有代表性的2门古铜炮。其中一门制于1440~1449年间,称为“毕扎口斥塞”(Byzantinische)炮,全长3.62米、口径40厘米、药室长1.17米。另一门制于1482年,称为“布索纳”(Bussona)炮,全长3.84米、口径28厘米,药室长0.88米,后部上方刻有“1482”字样,制造年代确凿。

在发展枪炮制造业的同时,德国学者还著书立说,传播中国的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德国军事工程师凯泽尔(Conrad Kyeser von Eystadt,1366~1405),在1395~1405年间,编写了《战争防御》(Bellifortis)一书,全书用拉丁文写于40张羊皮上,共243页,附几百幅,分10册装订,抄本藏于葛廷根(Gttingen)大学图书馆中。书中涉及了火药配方、纵火箭、火炮等,内容大多转自《焚敌火攻书》。其火药配方中除含有硝、硫、炭外,还有砒霜、雄黄等,与中国火药配方相似。此书问世后,辗转流传,对中国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在德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传入欧洲其他国家

除上述国家外,中国的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还传入以下一些国家,同上述国家相比,它们自制的火器,或者在年代上晚于其他国家,或者在规模上要小于上述国家。

1.火器技术传入葡萄牙

葡萄牙自制火器的最早年代已不可确考,但在里斯本(Lisboa)军事博物馆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0~1524)陈列室中,陈列了一门称为崩巴达(Bombarda)的一门古炮,大约制于1370年,炮身全长0.98米、口径15厘米,安于爱伏拉(Evora)的佛朗西斯科要塞(Cidade S。Francisco)。炮身用铁制造,呈圆锥筒形,但制造年代的证据尚不很充分。

1481~1495年,若昂二世(JoāoII,1481~1495在位)继任王位,葡萄牙开始强盛起来,改变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1495年,曼奴埃尔一世(Manuel I,1495~1521)即位,开始向海外的扩张达到极盛时期,舰船与火炮的制造迅速上升,达伽马陈列室还陈列了制于15世纪初期的几种佛郎机炮。

其一,编号为A4、A5的两门佛郎机炮,长1.7米和2.3米,口径8厘米和12厘米;炮身用铁制造,有8道箍,第二道箍有炮耳;药室为肩形敞口,可轮流装填子炮;尾部有导杆,转动炮尾可调整发射方向。它与德国柏林兵器博物馆所藏的佛郎机炮,在形制构造上相同,只是大小有所区别。

其二,编号为A6、A7的两门佛郎机炮,与A4、A5号两门佛郎机炮的形制构造相同,只是炮身稍显粗短。

其三,编号为A13的佛郎机炮,长2米、口径3厘米。炮身下部有叉钉式插销,可插在城墙和舰船的固定架座上发射。药室呈肩形敞口,可轮流装填子炮,尾部带有铳床形木杆,铳身较长而轻便。

其四,编号为B1的佛郎机炮,长1.63米、口径5厘米、重102千克,安有炮耳,尾部有肩形敞口药室,可轮流装填子炮。

葡萄牙的火器制造可谓后来居上。

2.火器技术传入俄罗斯

14~15世纪,俄罗斯的城市开始发展起来,手工业日益兴旺发达,兵器制造工业开始分为制造弓箭刀枪与火器部门。据俄国编年史记载,1342年,诺夫哥罗德(Hовгород)主教将莫斯科的著名工匠鲍里斯(Борис),带至该城从事铸炮工作。1446年,制炮工匠米库拉·克列采特尼科夫(MикулаKренетников)已享有盛名,他开始铸造铜炮以代替铁炮。1483年,俄罗斯工匠雅科夫(Яков)在莫斯科铸成16普特(Пуд,俄罗斯重量单位,1普特=16.38千克)重的大炮。其时,莫斯科已设有枪炮制造作坊,制造火绳枪和各型火炮。在莫斯科枪炮制造厂的影响下,其他各公国也开始制造与使用枪炮。15世纪,俄军已使用火绳枪炮进行作战,最初用于攻守城作战,尔后又用于野战。

3.火器技术传入波兰

1241年,蒙古军用火器进攻波兰的莱格尼查城,给波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波兰史学家德鲁果茨(John Dlugosz,1415~1480)在13卷本的《波兰史》(Historla Poialllca)中,追述了蒙古军使用火箭射向波兰骑士的场景,火箭被描述为饰有龙头,能喷焰吐火的武器。波兰的军事工程师赛比什(Walenty Sebisch,1577~1657)曾于1640年,绘制了莱格尼查战役的组画,显示了蒙古军所用的集束火箭,火药筒下有喷管的状况。

波兰学者乌尔班斯基(T。Urbanski)认为,波兰在1348年已能自制火药与火器,火器制造厂恰好建在莱格尼查古战场附近。

4.奥地利人创制的火绳枪

维也纳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收藏了一份编号为3069的古手稿,手稿中有一幅图画,画中一人用双手握持一杆火绳枪,其年代可追溯到1411年。此画虽未必是实物的写真,但也反映了当时奥地利人创制的火绳枪的概貌。

火药西传的影响

从中国初级火药与火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经过阿拉伯西传至欧洲各国的历史过程,似可得出如下几点初步的看法。

1.蒙古军西征把中国初级火器带到了欧洲

1219~1242年,蒙古军西征时,在同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作战中,使用了中国创制的火球与火药箭等初级火器,使欧洲军民见到了火器实物及其杀伤和摧毁威力。

1253~1260年,蒙古军以旭烈兀为统帅,率部西征阿拉伯,在同阿拉伯国家军队的作战中,使用了中国创制的火球与火药箭等初级火器,阿拉伯军民见到了火器实物及其杀伤和摧毁力。不久,阿拉伯人在研究中国的硝石和硫黄提纯、火药配方、初级火器制造等技术的基础上,制成了火药、“飞火”(或火药箭)、可投掷或用抛石机抛射的球形火器、火枪等初级火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阿拉伯人制成了木质管形射击火器马达法,并用于作战之中,火器开始成为军队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罗杰尔·培根和德国学者大圣阿尔贝特,在间接或直接学习中国或阿拉伯人有关的火药知识后,把阿拉伯人有关火药知识的书籍翻译成拉丁文,介绍给欧洲读者,扩大了这些知识的传播面。培根本人还从事过火药配方的实验。因此,罗杰尔·培根和大圣阿尔贝特,是欧洲最早研究和传播中国火药知识的科学家和学者。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未作为火器用于军事。

2.欧洲人在14世纪前期开始使用火器

欧洲一些火器史研究者,虽然在他们的一些论著中,提出了欧洲人在13世纪末以前,使用火器的这样或那样的材料,但是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反复考证,认为这些材料缺乏根据,经不起慎密的考证和推敲,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14世纪前期,阿拉伯人在同西班牙人作战中,使用木质管形射击火器马达法,把火器首先带到了南欧,尔后又迅速传至西欧。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军队,也在14世纪20~40年代或先或后地开始用火器。欧洲最初使用的都是以铜、铁为筒的小型管射火器,有Gun、Cannon、Bombard等名称。1338年,英国出现了手持枪一词。手持枪发射箭镞和弹丸。1379~1380年,火箭一词首先以意大利文rochette出现于文献记载中。

3.欧洲火器在15世纪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和发展

欧洲人在14世纪制成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手持枪后,经过实战使用经验的积累,以及金属加工等手工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活跃,使火器在15世纪又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将用手持点火物进行发射的手持枪,改进为以扳机夹钳火绳点火发射的火绳枪。这是单兵手持火器发火装置的第一次变革。经过这次变革,简化了单兵火器的发射手续,提高了射速,方便了使用。此后,火绳枪不但是步兵而且也是骑兵的重要装备。由于欧洲各国竞相研制火器,所以当火绳枪在15世纪初(最早的记载是1411年)试制成功后,在形制构造上迅速发展为多种形式,并为火绳枪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二,各型火炮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欧洲人在15世纪不但将手持枪改进为火绳枪,而且向大口径长身管的火炮制造迈出了一大步。其时,大型造炮工场已经建立,造炮的材料有钢铁、有青铜,炮身长度最长达5.12米,口径最大达100厘米,由发射石弹发展为发射铅弹和铁弹,采用双轮或四轮炮车进行运载,能够用卷扬机进行吊装,以便安装和拆卸搬运,安于固定架座上发射,在攻城战、守城战和野战中,能够充分发挥炮火的突击作用。自15世纪末开始,欧洲国家已经开始简化炮种,向火炮的制式化、专业化方向过渡。

其三,舰载火炮得到初步发展。15世纪末,英王亨利七世在建造大型战舰的同时,为战舰装备各型舰载炮即舰炮,其中“索维莱根”号战舰所装备的舰炮已多达180门,具有很强的海战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