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的人格
32778700000014

第14章 程婴带着赵武千里大逃亡,复仇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一死

公孙杵臼的死,换来了赵氏孤儿的生。《史记·赵世家》中说“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婴卒与俱匿山中。”程婴带着未满周岁的赵氏孤儿藏于何处,史籍中没有确切的记载。历史上人们对赵氏孤儿的藏匿之处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些史学家把目光锁定在山西盂县的藏山。

当时晋国的国都新田(即今天的侯马)距离山西东部的盂县有千里之遥。从当年的地理位置看,程婴携赵氏孤儿逃亡千里、避难藏山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然而在藏山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却又向世人讲述着程婴当年逃亡匿孤的故事。藏山在盂县城北18公里处的太行山西麓,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庙宇,现存的石碑和壁画,大都记载了赵氏孤儿的事迹。半崖上有一个不大的洞穴名曰“藏孤洞”,据传就是程婴带着赵武的藏身之处。

实际上,程婴携带赵氏孤儿的躲藏的地方可能不只在藏山,襄汾、邢台都有过程婴活动的踪迹。《邢台县志》记载,邢台城西25里有个赵孤山西省盂县藏山,相传程婴携赵氏孤儿于此山中藏匿。庄,就是程婴藏孤的地方。可以想像,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曾经到处流浪,他们可能到过赵盾的家乡襄汾,也可能到过其他地方如邢台,但他最后来到了盂县藏山。另有专家推断,在山西、河北一带,凡是赵姓集中的地方,可能还有当年程婴藏孤的地方。在所有藏孤的地方中,藏山的影响是最大的。这里有许许多多关于程婴藏孤的传说,甚至从流传千年的古老地名中也能找到一些与赵氏孤儿有关的蛛丝马迹:盂县黄安岭,传说程婴在慌乱中从马上掉下来,把鞍子翻了,本来是“翻鞍”,村民用土话叫“慌鞍”,后来演变为“黄安岭”;盂县大围村,传说屠岸贾公带兵追杀程婴,把这个仅有几户人家的村子包围起来,大围村由此得名;盂县宝剑沟,传说程婴带着赵氏孤儿躲避追杀,在此休息,忽然追兵赶来,程婴匆忙起身逃跑,遗失了随身携带的宝剑,于是有了今天的“宝剑沟”。

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上述故事属于附会。但在一个地方流传了千年的说法,让人难以相信会完全是空穴来风。著名作家张承志就认为,无论年代多么久远,历史的真实往往就隐藏在事件发生地的民众当中。在散文《起辇谷》中,他曾这样描述道:

……没有世世代代生于斯的人不知道的事。这是一条定理。以前我当牧羊人时,从来没有留心我生活四年之久的汗乌拉有什么考古学遗址。后来,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当时历史学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又几年来到新疆考古;有一年回到汗乌拉,便问我的蒙古哥哥阿洛华,问队里有没有什么坟呀古物的。

——结果令人吃惊:次日阿洛华哥哥领我去了年年驻夏的泰莱姆(我有四个夏天在那儿度过),泰莱姆山坡上有一串串几排链式古墓,在新疆我们称为乌孙或塞种墓……

第三天我们又发现了突厥石人雕像,按照以前大学里和考古队里的常识,这种突厥石人很难在乌珠穆沁东头发现。

……我敢说:在确实埋葬着成吉思汗的那个地方,正生活着像阿洛华哥哥那样的人。他们不写书甚至不读书,但是他们熟知比书本更精确的细节。

让我们也这样猜想:在当年赵氏家族、程婴、公孙杵臼、屠岸贾等人活动的地方,也必定生活着一群知道那段历史真相的人。或者,历史的真实有时就隐藏在两千余年的口口相传之中,它甚至可能比典籍的记载更为可靠。想那程婴,背着贪图赏金、卖友求荣的不义骂名,是如何为天下忠义之士所不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他又是如何含辛茹苦地抚育赵武,度过了那漫长的15个春秋?

15年后,韩厥兑现了他当初对赵朔的承诺。这一年,晋景公生病,占卜的结果是“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即大业(嬴、赵两家的先祖)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景公不解,问身边的韩厥,赵氏还有没有子孙在。韩厥是大臣中唯一知情的人,隐忍了十五年,见时机已到,就对晋景公说出了实情。问卜既知赵氏宗祀不能绝,于是景公和韩厥谋立赵氏孤儿,将其召回宫中,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史载晋国“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并借韩厥之力胁迫晋国诸将接纳赵氏孤儿。后来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至此赵氏三百余口沉冤得雪,赵氏家族复兴,以后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就是由此发端。

按照一般的逻辑,功成名就的程婴可以得享清福了。但他的举动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史载: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即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

读史至此,不由人不掩卷叹息乃至废书而泣。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何尝不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的典范?南宋文天祥抗击蒙古,被俘北行,路经无锡,想起二十年前赶考时曾由此过,“感今抚昔,悲不自胜”,乃赋诗曰: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写此诗时的文天祥,多么希望自己就是程婴,哪怕再苦再难,哪怕功成身死、万劫不复,他也要保全大宋的赵氏孤儿。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文天祥这样的机会,他只能对着史书,感念程婴那样的古人,慢慢品受着一点点到来的亡国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