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的人格
32778700000015

第15章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传到法国,伏尔泰一见倾心

“赵氏孤儿”作为一个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在我国代代相传。汉代武梁祠石刻中,曾出现了这一故事的造像。历代史书、笔记等,对此也屡有记录。以后,赵宋王朝认孤儿赵武作赵家的宗祖,因此故事中救孤的主要人物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便得到官方格外突出的褒扬,赵氏孤儿的故事也日愈变得家喻户晓。

此前的文字,大致是我们对《左传》《史记》中有关这段故事的复述与译写。但这复述、铺陈并非全无意义。元代的纪君祥不但复述,而且使用了文学的手法,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进行了艺术加工与再现。于是中国戏剧宝库中就这样多了一个不让西方《哈姆雷特》的珍品,剧名叫《赵氏孤儿大报仇》,后世通称《赵氏孤儿》。

只是《赵氏孤儿》中,若干细节与上述历史故事略有不同:晋灵公在位迫害赵盾时,屠岸贾即参与其事。韩厥是屠岸贾手下的将军,下宫之难后,他奉命看守宫门,以防有人将赵氏孤儿带出宫门。程婴是赵家民间医生、赵氏门客,公孙杵臼是退隐的朝中重臣。赵朔之妻于宫中将赵氏孤儿托孤给程婴后,即自缢身亡。程婴将赵武置于药箱中,意欲带出宫门,却被当值的将军韩厥发现。韩厥决意放走程婴与赵氏孤儿,而程婴心存狐疑,不能确定韩厥能否向屠岸贾告密,韩厥如此表白自己并嘱托程婴:

能可在我身儿上计明白,怎肯向贼子行捱推问!猛拼着撞队基图个自尽,便留不得香名万古闻,也好伴麑共做忠魂。你,你,你要殷勤,照觑晨昏,他须是赵氏门中一命根。直等待他年长进,才说与从前话本,是必教报仇人,休忘了我这大恩人。

放走赵氏孤儿,为守密、也为自己的渎职,韩厥选择了自杀。这又是一个麑一般的义士。程婴带着赵氏孤儿到公孙杵臼的太平庄,屠岸贾为斩草除根,怂恿国君下令,三日内若不交出赵氏孤儿,即杀死全国出生1个月至半岁的婴儿。程婴与赵盾友人公孙杵臼商量,以自己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然后出面揭发公孙收藏了孤儿。到了太平庄,屠岸贾让程婴杖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当众痛骂程婴。最后,公孙杵臼与程婴之子被害,赵氏孤儿得以保全。程婴称赵武是自己的儿子,并使其拜屠岸贾为义父,取名屠成。待赵武长大后,程婴向赵武说明了真相,在朝中大将魏绛的帮助下,诛灭屠岸贾,报了赵氏的灭门之仇。功成后的程婴自杀身亡以殉先死的赵氏家族与挚友公孙杵臼。

到了清代,《赵氏孤儿》被译成法文,大文豪伏尔泰一见之下即为此剧倾倒,并将其改编为歌剧,命名《中国孤儿》。1755年,《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立即引起了轰动,欧洲人称其“真正体现出了中国精神”。一个让伏尔泰震撼的民族精神,一个被称为“中国版哈姆雷特”的故事,赵氏孤儿的故事于2007年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许多年来,国内有电影的“大片热”。但看了所谓的“大片”,却是失望颇多。这些“大片”,演员阵容不可谓不雄壮,服装、道具、选景不可谓不奢华,宣传攻势不可谓不强大,但总觉故事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不免使人总在内心里追问:为什么就没有人将目光锁定《赵氏孤儿》呢?即使是从商业角度出发来考虑,我也相信这个故事能让投资者赚得钵满盆盈。倒是台湾人曾经将它翻拍成过一次电视剧,只是其中所诠释出的历史主题太肤浅,根本没有体现出历史的厚重与高洁意味,尤其没有突出那种强烈、深沉的悲剧的感染力。

令人稍感欣喜的是,近日媒体传出著名导演陈凯歌正在筹拍《赵氏孤儿》。我们期待着、惶惑着,但愿在这部关于男子汉的戏中,不要致力挑选“女一号”或者向观众展示一排排雪白的女人的胸脯或大腿,再不然杜撰一段子虚乌有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