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本持续挑衅,中国开始采取主动牵制策略,不再让日本牵着鼻子走。这背后针锋相对的逻辑相当清楚,既然日本政府单方面破坏现状,否认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进行一系列刺激二战受害国家的挑衅言行,中国也可以采取对日本清算历史旧账的方式予以还击。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我国关于钓鱼岛最早的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山海经》。据《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列姑射,在海河洲中”。近现代学者比对分析,书中记载的所谓“列姑射”,其实就是现在的钓鱼岛。
《山海经·海内北经》对钓鱼岛进行了详尽描述:“姑射国在海中,属燕,列姑射西南,山环之。”此书中对钓鱼岛“列姑射西南,山环之”的描述,与现今并无偏差,钓鱼岛各岛在海面上的形状,确乎呈现出众山环抱之势。书中对钓鱼岛为什么离中土(中国大陆)较远,又有环山怀抱也做出了解释,据推测该地为大禹当年与神仙“论道”之地,当时岛上可能有固定居民(寻仙者)生活。
如果说《山海经》中的记载过于遥远渺不可追,那么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志》中,吴主孙权征服夷州之事则是正史。据该书的《吴书》记载,孙权为了探索《山海经》所记载的仙人出没之处,寻找当年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仙的踪迹,曾派出大将“带甲十万”向东航行。这次远征意义重大,一是首次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正式划归中国管辖,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大规模出海宣誓主权。从此以后,东海、南海诸岛尽为中国所有。
到了隋代,我国开始正式给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山海经》记载的各个岛屿正式更名或命名。大业年间,隋炀帝派使臣朱宽召琉球国归顺,琉球不从,朱宽“取其布甲而还”。炀帝大怒,于次年派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等水兵万余人攻灭琉球,行军途中便记载下经过钓鱼岛等岛屿。隋炀帝为纪念出征,将大军所路过的岛屿更名为“高华屿”。此时的这个“高华屿”不仅包括钓鱼岛,而且还包含大军途经路过的数个岛屿,可以说是“高华列岛”。
据后来南宋时代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一书记载,我国在唐代以后就将《山海经》所记载的“列姑射”岛明文列入政府管辖之中。对钓鱼岛正式的管辖文献,可见于北宋年间泉州知府陆藻在任期间编写的《修城记》一书,其中记载“泉距京五十有四驿,连海外之国三十六岛”,在宋代连澎湖、钓鱼岛和台湾在内,都已成为当时泉州行政管辖领域。虽然在此期间包括钓鱼岛在内我国海防曾遭受过外夷侵扰,但是政府从未放松过对包括钓鱼岛、澎湖等诸岛的管辖和防御。自南宋乾道年间开始,泉州行政机构开始在海防岛屿上驻军,将岛上驻军和居民编入台湾户籍。自此,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东海诸岛例行巡检正式成为我国海防惯例。
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地区大屯山脉延伸
钓鱼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东北约102海里处,距中国福建、浙江沿岸174海里。钓鱼岛列岛地处中国东海大陆架南侧边缘地带,其西北侧与台湾省处于同一地质构造,与日本的冲绳列岛、八重山群岛并无相同的地质联系。
钓鱼岛并不是单一岛屿,而是由包括钓鱼岛主岛在内的南小岛、北小岛、赤尾岛和黄尾屿等七十多个附属岛屿在内的统称,共计约6平方公里左右的陆上面积,以及超过4个台湾岛、共计约1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距离我国温州市约356公里,距离福州约385公里,相对于我国台湾地区更近些,距离台湾基隆港仅190公里。钓鱼岛主岛距离琉球(日本称冲绳)417公里。按照1960年生效的国际大陆架法则,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之上,属于我国台湾地区大屯山脉的延伸,属于中国领土。
钓鱼岛列岛中只有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上有植物。除棕榈树与热带矮树丛之外,前二岛上还生长着一种名叫石芙蓉(或称海芙蓉)的植物。它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对高血压和风湿病有奇效。钓鱼岛列岛中只有钓鱼岛含有淡水,岛上栖息着大批海鸟。钓鱼岛列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海底是新三纪的沉积盆地,是生成和蕴藏大量石油的一块宝地。
钓鱼岛上面至今尚无固定居民,主要原因是因为主岛之上缺乏淡水供应。钓鱼岛附近海域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和各类矿产,而且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在东海地区也首屈一指,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东海渔民捕鱼、避风的主要场所。
从明代开始,钓鱼岛名称开始确定下来,该岛因成为大陆与琉球交通的必经之路而成为明代古籍重点记录对象。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为册封琉球国国王而遣使入海,在日后长达数百年的时光中,琉球使者和中国朝廷册封使往来大陆的必经之路就是这个“钓鱼屿”。1403年明代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原本被保留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图书馆中,该书是记载中国元明两朝航海的指南。在该书中重点提到,“钓鱼屿”是大陆通向琉球的必经之路,有着地标性的作用。
明嘉靖十三年,明世宗命吏科左给事中陈侃为正使,行人司行人高澄为副使出使琉球国,该团由琉球使团陪行。归国后的当年,陈侃为向皇上说明旅途见闻而撰写了《使琉球录》(1534年)一书,书中记载了途经钓鱼岛的情形:“五月朔,予等至六石大舟。亦始,至二日,祭海登舟。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过平嘉山(彭佳屿),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这段话表明两个意思,第一,钓鱼岛是途经琉球的必经之路,早已为我国海图所标记;第二,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因为“夷人”在过了钓鱼岛,“一昼夜兼三日路”,看到“古米山”后,才开始因为快到家而高兴起来。由此可见,钓鱼屿、黄毛屿(黄尾屿)、赤屿(赤尾屿)自古以来就不属于琉球管辖。
在明初,即14世纪70年代,中国已实施了对于钓鱼岛等岛屿的有效管辖,巡海可作为实际管辖的有力证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特命浙江、福建造海舟防倭。明初巡海证明钓鱼岛列岛不仅在福建海上防卫范围以内,而且在明朝整体海防体系的防卫范围之中。
嘉靖年间倭患大炽,此后海防图籍趋于极盛。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朝总督南直、浙、福军务胡宗宪的幕僚郑若曾所撰《筹海图编》刊刻,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最早、内容也最详备的海防图籍。卷一《福建沿海山沙图》将钓鱼岛、黄毛山(黄尾屿)、赤屿(赤尾屿)依次排列于海图之上,明确标明属于中国福建都指挥使司管辖的海防区域,充分证明钓鱼岛列岛在明朝已纳入中国的行政管治区域。此后出现一系列与海防相关的官私图籍,主要有郑舜功《日本一鉴》(1565年)、谢杰《虔台倭纂》(1595年)、徐必达《乾坤一统海防全图》(1605年)、王在晋《海防纂要》(1613年)、茅元仪《武备志》(1621年)等,均记录了福建往琉球的针路,印证了钓鱼岛等岛屿不是琉球领土,更不是无主之地,而是属于中国领土,在中国福建海防管辖范围以内。
明嘉靖三十四年,因倭寇频繁袭扰我海防,明世宗命时任兵部尚书杨博,负责派遣使者移谕日本国王,命其管束倭人,释放掠虏的中国国民。杨博派出去的使者的名字叫郑舜功,这是我国首次向日本正式派遣的“问责使”。
钓鱼岛等岛屿早在中国明朝时期就已经在中国的海防区域内,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而不属于琉球(即现在的冲绳)。在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
清朝册封使也为我们留下了多部出使记录,主要有1663年张学礼《使琉球记》,1683年汪楫《使琉球杂录》,1719年徐葆光《中山传信录》,1756年周煌《琉球国志略》,1800年李鼎元《使琉球记》,1808年齐鲲、费锡章《续琉球国志略》等,无一例外地都表明钓鱼岛等岛屿归属于中国。
日本明治维新后,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1879年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并没有将钓鱼岛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明确标记钓鱼岛列属于中国。
钓鱼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乃国际共识
钓鱼岛归属于中国,在明清时期已成为东亚及国际社会的共识。明代1471年朝鲜人申叔舟撰《海东诸国纪》,绘有琉球36岛图;清代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中,有经中琉双方讨论而绘制的《琉球三十六岛图》,均没有钓鱼岛等岛屿踪迹。琉球王国第一部正史《中山世鉴》(1650年)全文转录陈侃《使琉球录》有关钓鱼岛等岛屿的记载,古代琉球王室档案《历代宝案》也未载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这都说明琉球人从来也没有将钓鱼岛等岛屿视为本国领土。而1721年日本新井白石撰《南岛志》中关于琉球36岛的记述,反映了琉球国的疆域及其所属岛屿的界限,并没有钓鱼岛等岛屿在内。
法国人蒋友仁1760年绘制了《坤舆全图》,其中《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与琉球诸岛》中有彭嘉、花瓶屿、钓鱼屿、赤尾屿等,把上述各岛屿均置于台湾附属岛屿中。日本人林子平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所附《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岛之图》,图中绘有花瓶屿、澎佳山、钓鱼台、黄尾山、赤尾山,这些岛屿均涂上中国色,表明为中国所有。1809年法国人皮耶·拉比和亚历山大·拉比绘制了彩图《东中国海沿岸图》,图中将钓鱼屿、赤尾屿绘成与台湾岛相同的红色,将八重山、宫古群岛与冲绳本岛绘成绿色,清楚地标示出钓鱼台列屿为台湾附属岛屿。
综上,钓鱼岛由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并由中国历代政府实施有效管辖,其主权归属十分清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19世纪末被日本窃占之前早已不是“无主地”。明清文献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构成了钓鱼岛归属于中国的完整证据链:钓鱼岛自14世纪70年代以来已确定为中国固有的领土,在中国政府有效管控之中,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日本攫取钓鱼岛是对外侵略扩张阴谋的一部分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海战胜利后,厚颜无耻地宣称钓鱼岛由日本首先发现,并以此列入日本版图。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列岛)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列岛。
日本最初对钓鱼岛做出标记的时间是在1786年,由落魄的日本学者林子平自费印刷的《三国通览图说》之《琉球国全图》,这是日本第一次列出钓鱼岛群岛位置,并注明这是中国往琉球的航道。钓鱼岛进入日本史书时间晚于中国数千年,日本在发现钓鱼岛之时,就已经知道此岛并非无主岛,而主权属于中国。
林子平出版这部书时正值幕府时代,日本仍处于闭关锁国状态,这本书本身并未得到政府重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策由防守转为对外扩张,在这个时期加强了对包括台湾、朝鲜、钓鱼岛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力量的扩张行为。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自称“发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向日本内务省申请划入日本国界。这一无厘头的申请遭到了日本当局的拒绝,理由很简单,当时中国国力和军力远超日本。日本当局在拒绝复函中还加了“勿让外媒得知”的字样。但复函最后加上了“诸事可留待他日”,说明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觊觎之心由来已久,只是当时形势不容动手,以待他日。
19世纪末,日本在加紧准备对朝鲜、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到琉球。1879年,日本终于以武力吞并琉球,将其更名为冲绳县。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的钓鱼岛列岛主权提出过异议。随着甲午战争日本的完胜,日本一直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中国在1895年战败,日本对丧失了全部制海权的清政府已全无忌惮之心。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此时,日本内阁有恃无恐地单方面宣称钓鱼岛为“无主岛”,厚颜无耻地宣称该岛由日本首先发现,并以此列入日本版图。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列岛)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列岛的。
当时自顾不暇的清政府连辽东半岛和台湾岛都割给了日本,当然也无法保护这个本来已属于中国数千年的小岛了。但对于日本无理抢占钓鱼岛的行为,包括清政府在内的我国历代政府从未承认过,中日海界也因此一直没有真正划定。
被日本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回归中国在国际法上已得到确认。国际条约明确限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未包含在日本国土之内。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这当然包括台湾所属岛屿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湾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
1943年12月,中国与美英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签署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中表示要“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不包括钓鱼岛,也不包括琉球(日方称冲绳县)在内。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曾表示,在战后将琉球诸岛归还中国所有。后来,为方便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留守而暂归美国代管。在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中,再次确认了日本领土的范围——“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1946年1月29日,《联合国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67号》明确规定了日本版图的范围,即“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以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被日本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回归中国在国际法上已得到确认。国际条约明确限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未包含在日本国土之内。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这当然包括台湾所属岛屿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既然国际条约已经将战败国日本的领土划定明确,日本也完全接受了这些条约,那么为什么至今钓鱼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呢?这与美国的“拉日抗苏”和“拉日抗中”的冷战战略也分不开。
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美日私下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中国总理周恩来当时严正声明,中国政府坚决不承认《旧金山和约》。1953年12月25日,美国以《琉球列岛的地理的境界》宣布,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定为包括北纬24°、东经122°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份布告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按照国际法相关准则属于当然无效的。后来,美国为了封锁中国,没有将钓鱼岛和琉球还给中国,反倒在1971年签订“归还冲绳协定”,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这些岛屿“还给”日本。日本政府开始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按照国际条约对签字国有效原则,《旧金山和约》对没有签字的中国无效,而且国际法中也从未有过第三方可以私下处分他国领土的惯例。
从日本投降到60年代末的20多年里,中日美三国均未对钓鱼岛等岛屿给予高度重视。中国方面认为主权在我,已无疑议,由美军手中收回只是迟早的事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对钓鱼岛等岛屿更是无由置喙。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台湾省基隆和苏澳等地的渔民常到钓鱼岛等岛屿附近海域捕鱼,一些渔民一年中有两三个月在岛上居住。采药师们也常到岛上采集石芙蓉等药材。驻琉球美军和日本政府对此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
1969年5月,日本冲绳地方当局派出水警和工程队到钓鱼岛树立了水泥标柱,正面为“八重山尖阁群岛钓鱼岛”,反面为“冲绳县石垣市宇登野城三二九二番地”,侧面为“石垣市建立”等字样。同时在其他各岛上也建立了水泥标柱,谓之“国标”。台湾渔民建在岛上的孤魂唐、天后宫等,被日本人拆除。1970年,美国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1970年7月10日,日本军舰在钓鱼岛附近对中国台湾渔民进行恐吓、扣押和驱逐。同年8月31日,日本冲绳地方立法机构通过法律,“确认”钓鱼岛等岛屿属冲绳石垣市。9月15日,日本水警将《中国时报》记者树立在钓鱼岛上的“中华民国国旗”拔下并撕毁。1971年,日本佐藤政府再三叫嚣,“尖阁群岛是日本领土”,扬言在冲绳“施政权”归还后,要用武力“保卫尖阁群岛”,并公然决定把钓鱼岛等岛屿编入日本的“防空识别圈”内,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双方的有关承诺,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嚣张。
日本之所以垂涎钓鱼岛,主要是因为196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该地区可能蕴藏着石油。日本政府想通过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将其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从此,强占中国钓鱼岛的扩张主义行径变本加厉。
1969年11月21日,日美签署的“归还冲绳协定”中宣布的日本领土范围,与1953年美国政府第27号令完全相同。这样就将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与中国的台湾省一刀两断,全部切给日本的冲绳县。日本政府正是据此主张该岛属于日本冲绳县的一部分,并将钓鱼岛划为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1970年9月10日,美国还曾表示支持日本的立场,但又称“若有对立主张,则是应由有关当事国解决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不断扩大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几乎是要在亚太地区舞台上跃跃欲试了。日本声称保卫海上交通线,其策略是远交近攻,并和美国一起鼓吹“中国威胁论”,把中国当作假想敌。1996年4月,日美签署《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目标便包括中国的钓鱼岛。日本觊觎中国钓鱼岛的目的是:从长远看,企图通过制造所谓的“先占”依据,为将来永远霸占钓鱼岛造成既成事实;从近期看,是为将来在同中国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水域时,使日本处于有利地位。
1996年5月,我国八届人大第19次会议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照《公约》规定,我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和管辖权。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后,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钓鱼岛附近水域当然势在其中。而日本也将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宣布排他性的200海里水域的权利。这个水域的范围与中国宣布的范围是重合的,关键是中间线的划分。钓鱼岛主权的归属无疑会影响到专属经济区域的划分,当然也会影响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
目前,强占中国钓鱼岛已经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既定方针。日本的右翼势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势力已发展为1400多个团体,2.09万人。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是右翼势力的大本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陷入衰退,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开始麻烦不断。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一年后,钓鱼岛问题开始持续升温。有日本问题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所造成的国际格局变化是这次钓鱼岛纷争的根本原因。
中国声音
在《马关条约》签署前3个月,日本政府已召开内阁会议秘密将钓鱼岛编入了冲绳县。正是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力图以所谓条约形式,实现其对钓鱼岛“窃占”行为的“合法化”。这一历史过程是清楚无误的,是史家的共识。
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表《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基本见解》,声称:“该列岛向来构成我国领土西南诸岛的一部分,而根据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马关条约》第二条,该列岛并不在清朝割让给我国的台湾、澎湖诸岛内。”这成为日本所谓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之一。
但事实并非如此。《马关条约》第二款第一项、第三项对同时让与的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的地理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为什么仅对“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进行了模糊表述?从日方公开的有关《马关条约》交涉议事录的记载,可见日本政府在条约中模糊处理台湾附属岛屿的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签署《交接台湾文据》前,关于台湾附属各岛屿包括哪些岛屿,成为双方讨论的焦点。当时日本公使水野弁理和清政府全权委员李经方之间讨论的纪要收录于日本公文书馆,并见于日本学者滨川今日子所著《尖阁诸岛领有论点》一文中。在会谈中,李经方担心日本在日后将散落于福州附近的岛屿也视为台湾附属岛屿而对中国提出岛屿主权要求,于是提出是否应该列出台湾所有附属岛屿的名录。水野回复说,如果将岛名逐一列举,难免会出现疏漏或涉及无名岛屿问题,如此一来该岛将不属于日、中任何一方,从而带来麻烦;有关台湾附属岛屿已有公认的海图及地图,而且在台湾和福建之间有澎湖列岛为“屏障”,日本政府决不会将福建省附近的岛屿视为台湾附属岛屿。鉴于日方的表态,李经方同意对台湾附属各岛屿不逐一列名的处理。
水野谈话表明,日本政府承认台湾附属岛屿已有公认的海图及地图,因而不需要在接管台湾的公文中列出钓鱼岛列屿。从这一点看,日本政府实际上承认钓鱼岛列屿是台湾附属岛屿,因为钓鱼岛列屿在公认的海图及地图上早已标明它属于中国;另一方面,这段对话还表明,日本政府会谈代表水野有意隐瞒另一个事实,即在《马关条约》签署前3个月,日本政府已召开内阁会议秘密将钓鱼岛编入了冲绳县。
1885年至1895年的10年间,冲绳地方政府一直图谋建立“国标”,从而将钓鱼岛纳入其管辖范围,但日本政府鉴于钓鱼岛为“清国属地”,一旦建立“国标”,恐引起警觉和争议,因此始终未予核准。当甲午战争日本即将获胜之际,日本政府感到攫取钓鱼岛列屿时机已到,于是在1895年1月14日召开内阁会议,秘密决定:钓鱼岛等岛屿“应按照该县知事呈报批准该岛归入冲绳县辖,准其修建界桩”。关于在钓鱼岛修建界桩,冲绳县并未立即执行。据井上清教授披露,直到1969年5月5日,冲绳县所属石垣市才在岛上建起一个长方形石制标桩。日本内阁会议的这一决定是密件,过了57年后,于1952年3月在《日本外交文书》第二十三卷对外公布,此前清政府以及国际上完全不知情。
虽然如此,在很长时间内,日本政府并未公开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1896年3月日本发布名为《有关冲绳县郡编制》的第十三号敕令,明治天皇并没有将钓鱼岛明确写入。而第十三号敕令却被日方视为其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之一,显然是欺骗世人。
日本“窃占”钓鱼岛绝非什么“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产物,是甲午战争中日本战略的一环。正是基于侵华战争胜券在握,日本内阁才抢先窃据钓鱼岛,接着才有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正是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力图以所谓条约形式,实现其对钓鱼岛“窃占”行为的“合法化”。这一历史过程是清楚无误的,是史家的共识。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2013年5月26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发表讲话。
李克强特别强调,《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这是用几千万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也是二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允许破坏、否认这一战后的胜利果实。
次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中国总理在德国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后发表的讲话是无视历史,如果讲话基于中方对钓鱼岛的主张,日方绝不接受。菅义伟叫嚣:“很明显,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尖阁诸岛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无论中国说什么,都完全不影响我国的立场。”菅义伟所谓的“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的“依据”基于《旧金山和约》的条文。1951年签署的所谓“旧金山和约”对日本提供了优惠条件,其中的第三条写明“日本政府同意美国对北纬29度以南之西南群岛(含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南方之南方各岛(含小笠原群岛、西之与火山群岛),和冲之鸟岛(中国冲鸟礁)以及南鸟岛等地送交联合国之托管制度提议。在此提案获得通过之前,美国对上述地区、所属居民与所属海域得拥有实施行政、立法、司法之权利”。这就是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主张的所谓“法理”。
但《旧金山和约》由48个战胜国与日本签署,中国作为主要战胜国却被美国排除在外。换言之,《旧金山和约》完全是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日本以此作为“法理”完全是一种强盗逻辑。中国公布钓鱼岛列屿领海基线行使行政管辖权。
中国政府历来声明并主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这一立场从未发生变化。从未承认日本的非法占有。2012年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坐标表和海图,将17个领海基点的坐标报给联合国备案。
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时,明确规定“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属于中国领土。
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了海岛保护开发和管理制度,对海岛名称的确定和发布作了规定。
2012年3月,中国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2012年9月10日,中国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领海基点的坐标与地理坐标有什么区别?据专家介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具体坐落的方位就是它们的地理坐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一共有17个,其根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国实行的是直线基线法,就是将相邻的两个基点两两相连,所形成的折线就是基线。至于领海基点的选择,如果是大陆的话,就选在陆地最外缘的点;如果是岛屿的话,就选在最外缘岛的最外缘点。不可能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每个岛都作为基点,只能选择最外缘岛的最外缘点,这就是这17个领海基点的由来。
2012年9月1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地理坐标,以及国家海洋局海岛监视监测系统中的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置图、示意图、三维效果图等。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贾宇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它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主权行使方式之一,就是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行政管辖,而行政管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标准地名和地理坐标,这是中国维护和行使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行使行政管辖权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之一。只有主权国家及其政府才能做这件事,除此之外的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是无权做这件事的,即使做了也是无效的。在中国政府宣布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海监船进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巡航执法已经常态化。
琉球历史上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日本的,而是一个独立王国。日本现在不仅抹杀对琉球问题的认识,还变本加厉,因此琉球有必要“再议”。
冲绳本是琉球王国所在地。琉球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明初即接受明朝皇帝册封,是明清时期中国的藩属国。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派出册封使到琉球,此后历代册封使不绝于途。日本幕府末期,日本与琉球相邻的岛津藩主强迫琉球向自己进贡,但琉球王国照旧向清政府纳贡称臣。日本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开始显现军国主义倾向,矛头指向朝鲜、琉球和中国。此后,日本利用各种借口侵略琉球、朝鲜和中国的事件时有发生。1874年日本蛮悍地派兵侵入台南,引起中日之间严重交涉。那时候,日本国力尚不能与清朝抗衡,在取得清朝50万两白银赔款后退兵。征伐台湾与侵略琉球是同时进行的。1874年2月日本政府通过的《台湾番地处分要略》提出,阻止琉球向清政府进贡“可列为征伐台湾以后之任务”。1875年,日本天皇强令琉球断绝与清朝的册封关系。1878年10月,清政府驻日公使何如璋向日本外务省发出照会,谴责日本阻止琉球向清朝朝贡。1879年,日本政府以武力派往不设军队的琉球,将琉球国王强行解到东京,吞并琉球王国,将它改名为冲绳县。这在日本历史上美其名曰“琉球处分”。
日本此举立即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议。中日之间由此展开了琉球交涉。日本提出了“分岛改约”方案,即把宫古、八重山群岛划归中国,琉球本岛以北诸岛归日本,试图诱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吞并琉球。清政府提出了三分琉球的方案,即北部原岛津藩属地诸岛划归日本,琉球本岛为主的群岛还给琉球,并恢复琉球国王王位,南部宫古、八重山群岛划归中国,待琉球复国后送给琉球。1880年,清政府正在处理在伊犁问题上与俄国发生的纠纷,准备对日退让,便与日本议定了分岛改约方案。中方随后认识到分岛改约方案无助于琉球复国,改约徒使中国丧失权利,分岛改约方案未及签字。1882—1883年间,中日就此问题的谈判仍在进行。在讨论重新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时,清政府再提琉球问题,日本外相表示把修改贸易条款与琉球问题分开,清政府谈判代表反对。问题一直拖下来。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向日本驻华公使盐田三郎提出,琉球问题尚未了结。但日本已经把琉球据为己有,对清政府的态度不置可否。琉球处分问题在中日之间成为一个悬案。
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了1885—1895年日本政府(包括琉球政府)商讨在钓鱼岛设置“国标”以及把钓鱼岛列屿划归冲绳县的问题。在钓鱼岛设置“国标”以及把钓鱼岛列屿划归冲绳县是与日本完成攫夺琉球并进而指向台湾联系在一起的。
《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没有能力重提琉球,台湾以及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琉球遂被日本夺走。二战期间,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废除《马关条约》。随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日本天皇接受了这些规定。依照这些规定,不仅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表示,“日本右翼一直有中国会先夺钓鱼岛,再夺冲绳的说法。如果日本持续在钓鱼岛挑衅,中国完全可以用‘琉球再议’这张牌打痛日本。”
2013年5月8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海鹏、李国强题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一文,不仅用大量史实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早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证明日本的所谓“冲绳处分”对琉球国的吞并也同样是建立在侵略基础上的攫取阴谋的产物。李国强表示,现在提“琉球再议”,并不是说琉球是中国的,中国要收回琉球,而是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琉球历史上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日本的,而是一个独立王国。日本现在不仅抹杀对琉球问题的认识,还变本加厉,因此琉球有必要“再议”。李国强表示,钓鱼岛不属于琉球,琉球在历史上也不是日本的。这就驳斥了所谓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说法。
在分析人士看来,“琉球再议”戳到了日本的痛处。有中国学者呼吁政府发表声明,恢复向日本追讨战争赔偿,并支持民间对日索赔。这背后针锋相对的逻辑相当清楚,既然日本政府单方面破坏现状,否认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进行一系列刺激二战受害国家的挑衅言行,中国也可以采取对日本清算历史旧账的方式予以还击。
“琉球问题再议”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提出,将冲绳的归属认定为悬而未决的问题,暗示中国拥有领土主权尚属首次。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中国认为冲绳的主权还属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并通过文章暗示中国拥有冲绳的所有权,这样的做法堪称异常。
法新社报道说,中国最主要的官方报纸刊文呼吁重新考虑日本对冲绳等岛屿的主权。中国社科院专家王翰灵表示,北京不打算接管冲绳。但官媒发表的文章显示,中国无法忍受日美最近的做法。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报道认为,《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北京的一步棋,冲绳对中国很重要,因为在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冲突中它又多了一张王牌。香港《东方日报》题为“中国打琉球牌猛戳美日死穴”的文章指出,中国一再强调讨论琉球主权是为了提醒美国。美国一直强调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中立,日本具有对钓鱼岛的治权。但其对钓鱼岛的所谓治权完全不合法,是美日间的私相授受。中国提出“琉球地位未定论”也是提醒日本:不要争什么钓鱼岛,连琉球你都没份。一旦琉球主权厘清,认定日本没有主权,日本与中国大陆架的争议就可能不成立,琉球附近的宫古海峡就不是日本的私家地盘,日本的战略前沿将后退至本土。美日煞费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将不攻自破。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一名国际关系学者表示,关于琉球的归属问题,任何一个具有历史知识的日本人,心里都是清楚的。冲绳许多人和日本本土的人不一心,也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外国游客到了冲绳说这里不像日本,背后的原因就是琉球原来并不是日本的。
在中国专家看来,如果运用得当,“冲绳再议”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反击日本在钓鱼岛挑衅的一张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吴怀中认为,“琉球再议”在中国是一种学术界的声音,不过作为一场对日本的领土主权“斗争”,要想取得更大的效果,中国还需要有一个更全面的通盘考虑。
琉球古代就形成王国,同中国保持了500年的藩邦关系。后来日本以武力占领该国,并于1879年将其改为冲绳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兼职教授金德湘认为,依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两大法律文件来看,日本对琉球的占有早已被剥夺。美国本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关于托管地的规定,使琉球走向自治和独立。
《冲绳时报》2013年5月10日的报道中称,日本“用武力吞并冲绳强制合并”的历史是事实。倡导琉球独立的早稻田大学教授稻福惠子表示,“因为岛屿防卫造成的军事化,琉球有被错误的国家战略当成牺牲品的危险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基地问题,完全独立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13年11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一九九五年十月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二〇〇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之举,是中国海空战略重大突破,在中央军委已经酝酿很长时间,其间曾多番听取专家学者建议。据透露,继东海后,中国对黄海、南海等相关海域,都会陆续划设防空识别区。
防空识别区是濒海国家为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在领空外划设的空域范围,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
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的做法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亚洲多国的航空管理机构表示,这些国家的航班若在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时将事先告知中国飞行计划,并遵守识别区的相关规则。这一举动有效承认了中国划设该识别区的效力。奥巴马政府已决定建议美国商业航空公司服从中方要求,在经过中方防空识别区时向中方通报飞行计划。
境外华文媒体分析称,中国最终将赢得东海战略方向主动,待时机成熟,美日将不得不直面现实,协商谈判,中国从而赢得战略主动的更大机遇。
实际上,琉球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的研究表明,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琉球独立运动有所发展。1941年5月,琉球青年同志会先后在琉球和台湾两地成立,初有成员30人,其宗旨是:“鼓吹革命,解放琉球,归属中国,并启发琉球之民族思想,击破日本之侵略政策。”
2013年5月15日下午,由冲绳当地政治家、大学教授、社会活动家以及市民团体成员组成的“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在冲绳宣告成立。该学会公开表示,将寻求冲绳独立并组建“琉球自治联邦共和国”。
钓鱼岛争端发展趋势
中日对抗,是美国战略布局中的一环,美日同盟更加巩固。日本计划在冲之鸟礁建立军事基地,准备在琉球三岛布军,钓鱼岛将来有成为日本军事基地的可能。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对日本的田中角荣首相建议,中日交涉中不提及钓鱼岛主权问题。1978年,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日时再提“搁置论”,称钓鱼岛主权问题“搁置10年也行”。换言之,中日两国领导人同意就钓鱼岛列屿问题予以搁置。
近年来,钓鱼岛争端升级的原因,主要因以下两个方面。
国际背景。随着中国力量的壮大,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以及日方声称的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包括进出海洋活动的增加、海军力量的发展和中国加强对钓鱼岛列屿的管理等,使日本产生紧张和焦虑感,担心中国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日本非法长期霸占钓鱼岛列屿。同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需要日本的配合和帮助。在钓鱼岛列屿问题上造成紧张态势,有利于美日同盟的强化,而美国关于所谓的钓鱼岛列屿问题适用《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的表态,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国内背景。日本自2009年民主党执政以来,主张在日美之间发展平等的同盟关系,从而导致鸠山政权的倒台。此后的菅直人政府在处理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非法抓扣中国船只和船长事件时,坚持政治主导的方针,妄图用日本国内法严肃处理,从而打破了中日两国间针对钓鱼岛列屿问题的默契,使中日关系严重倒退。一直以来,日本借重美国,包括美国偏袒日本,否认在钓鱼岛列屿问题上存在争议,并拒绝与中国谈判的做法,是造成钓鱼岛列屿问题升级的关键。
中日对抗,是美国战略布局中的一环,美日同盟更加巩固。日本计划在冲之鸟礁建立军事基地,准备在琉球三岛布军,钓鱼岛将来有成为日本军事基地的可能。果如此,使得美日的防御纵深,从那霸一直延伸到台湾东岸,一方面使得日本的防御圈大为扩张,另一方面美国干涉台湾的能力增强了。
当前,由日本单方面引发及激化的钓鱼岛列屿问题仍在持续,日本右翼人士绑架政府的目的是迫使日本政府强化对钓鱼岛列屿的“管理”,体现日本对其的真正“控制”,包括制定侵犯所谓的领海领土的法规。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势必影响和刺激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的坚定决心和意志,由此引发的严重冲突均应由日本单方负责。
钓鱼岛列屿问题的未来走向,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外媒分析认为,过去60余年以来,中国军方处理国际危机时,有一个传统的准则,即遵循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决不启衅。可是,一旦北京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则重视这条战略方针的“积极”层面的作用,先发制人。换言之,亦即“打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以避免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或者“打一场中小规模的战争以避免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从北京应对危机或对待和、战的立场来看,两者是相通的。纵观中国历年来处理国际危机的史实,在决策过程中,都贯穿了这一条评估的原则。
从钓鱼岛争端的演变趋势看来,设若处理钓鱼岛争端不当,则在中国周边地区尤其是南中国海海域的争端中,可能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反之,钓鱼岛争端处理得当,则涟漪所及必然会起正面的效应。
中国政府当前在钓鱼岛上的诉求,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实力,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现状所能做的,最大维护国家利益。中国的诉求也是让日本政府难以接受的。如果安倍政府撤销购岛协定,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那他就是自打嘴巴,今天承认,明天就会被赶下台。
随着钓鱼岛争端的持续升温,日本媒体近年来就热衷于推演中日钓鱼岛之战,类似的推演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个版本。军事专家认为,日本媒体推演钓鱼岛战争,已暴露出日本的真实意图,这或将是日本先发制人的危险信号。
当前,对钓鱼岛问题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各方有不同的分析判断。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预估钓鱼岛问题有三种趋势:
其一,环绕着钓鱼岛争端,中日两国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不能绝对排除。可是,中日两国的领导层毕竟还是理智的,不至于为了这个小岛而诉诸战争手段。其二,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强硬支持日本的立场不可能持久。其三,对于美国而言,钓鱼岛主权归属仅是疥癣之疾而已,伊朗核武器是美国心腹之患。西方国家把伊朗核问题视作芒刺在背,西方国家要对伊朗动手,自然需要中国的支持或者至少是友好的默许。据此,有朝一日,美国对待钓鱼岛争端的立场未始不可能改变。
自从日本购岛以来,中国政府的诉求是:日本改正错误,承认主权争议,回到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中国政府的诉求表明中国政府现在不想用军事手段一下子解决钓鱼岛主权问题,而是留到以后解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实力不济美日同盟,不管在国际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中国的实力都不济美国,尽管美国遇到金融危机。在实力不济时,当然不能主动在钓鱼岛通过战争来解决钓鱼岛主权问题,但中国也不怕美日在钓鱼岛挑起战争。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当前不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钓鱼岛主权问题,所以中国给日本施加了强大军事压力,防止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防止日本把自卫队派到钓鱼岛,从而迫使中国不得不动用军事手段。同样,中国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也是警告美国不要铤而走险。
有网友分析认为,在实力不济对方时,贸然主动用军事手段解决钓鱼岛主权,尽管最终我们会拿到钓鱼岛,长远看战略上的损失很大。所以,在美日不主动挑衅的情况下,我们暂且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等以后有实力时,再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金永明认为,钓鱼岛列屿问题引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钓鱼岛争端军事解决的可能性并不高,中国不想打,日本不敢打,美国不让打。目前中国的GDP是日本的1.5倍偏少一点,是美国GDP大约一半,但是中国的GDP过不了几年就会赶上美国,而且会是日本的好几倍。中国有了钱之后,又面对美日的军事压力,就必然会转化为国防建设的动力。有观点认为,在2025年后,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对中国来说只是中小角色了,而且越往后差距越大,到时候美国肯定会为自己在钓鱼岛争端中的角色解套。
日本扩充军备,它天生有三个缺陷:一是美国的限制,日本扩充军备是看美国的需要而不是它自己的需要,日本引以为傲的反潜能力、扫雷能力和防空能力,没有一样是进攻的。石原慎太郎自己就说过,日本是个太监国家,没有战略进攻能力,对谁都无害;二是它的战略纵深过于狭窄,纵深小回转余地就小,打仗时是要吃亏的;三是经济实力,自从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后,两国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发展后劲十足,而日本停滞不前。所以,对钓鱼岛争端不必悲观,战略雄心的一半是战略耐心。
与此相反,另一种声音始终存在,那就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引发战争似不可避免。
随着钓鱼岛争端的持续升温,日本媒体近年来就热衷于推演中日钓鱼岛之战,类似的推演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个版本。日本《军事研究》月刊2013年5月号刊发武器装备专家三鹰聪的文章,假想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发生空战。国防大学教授李莉认为,日本媒体此次推演钓鱼岛战争,具体到中国击落日本E-767预警机,事实上已暴露出日本的真实意图,这或将是日本先发制人的危险信号,值得中国高度警惕。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2013年5月30日确定新《防卫计划大纲》建议。新《防卫计划大纲》建议中建议,着手研究日本拥有攻击“敌人”基地能力的问题,意味着日本拟从现行宪法下专守防卫的政策,转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发制人进行打击。换句话说,日本将从防守型变为具有进攻能力的国家,专守防卫政策也将名存实亡。加强西南防卫和岛屿防卫,大幅度增强军事力量,埋下了未来在钓鱼岛或台湾海峡,向中国发出挑战的可能。建议中再次提出增加军事力量加强西南防卫和岛屿防卫,其意在钓鱼岛、意在中国的心思不言而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家刘江永认为,这份新大纲足以被视为安倍为修宪后更具有进攻性的日本战略所画出的蓝图。
2013年5月28日,解放军智库、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战略评估2012》报告警告说,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第二个显著上升期,亚太地区已成为新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面对大国的战略博弈、激烈的海洋竞争和频繁的局部动荡,中国安全环境的复杂性、敏感性、不确定性增大。随着美国战略重心加速东移,亚太地区海洋权益争端急剧升温。该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与日本四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互相制约。由于涉及主权,中日双方均很难退让,中日钓鱼岛对峙可能呈现长期化趋势,且形成“行动反行动”作用模式。
报告警告,日本战机频频在钓鱼岛海域近距离跟踪监视中国海监飞机,令双方擦枪走火危险性上升,而美国加快推进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中美关系平添变数。
中国战略遏制日本最佳的武器并不是船坚炮利而是时间,因为日本是一个患上了经济绝症、去日无多的国家。打个比方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个患癌症的老人,为了抢东西而拼命是很不值得的。
经济学界把日本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叫作“失落的十年”,可到如今日本正在失去第3个10年。日本债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2011年就已经超过了200%,远远高于欧洲五国的数据,这样失控的局面是不可能永久持续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日本一直都没有走出通货紧缩的怪圈。通货紧缩的后果就是时至今日,日本的名义GDP从1997年的高峰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日本的名义GDP在1990年到2007年间只增长了区区25%,而2011年的真实GDP已经萎缩到了2005年的水平。连续的政府财政赤字,再加上日本经济的缓慢增长,导致了日本债务的GDP占比不断恶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年9月15日题为“钓鱼岛危机的‘韬光养晦’之道”的文章认为,中国战略遏制日本最佳的武器并不是船坚炮利而是时间,因为日本是一个患上了经济绝症、去日无多的国家。打个比方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个患癌症的老人,为了抢东西而拼命是很不值得的。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3年5月28日题为“改写历史不会复兴日本”的文章认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如果日本国内自我约束被打破,国际制衡与管理“日本问题”就迟早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当然,中国政府亦不能忽视民意,必须照顾到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但绝不能为这股情绪劫持而发动战争,应该放弃过去消极的“韬光养晦”政策,转持积极的“韬光养晦”政策。这个积极的“韬光养晦”政策,就是用巨大的经济利益去对冲尖锐的战略争端。
“韬光养晦”绝非无能怯懦,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对亚洲的责任。欧洲和美国陷入衰退,亚洲和平稳定,发展经济,则全球重心东移指日可待。
欧债危机的经验:对一个破产边缘的国家而言,主权是奢侈品。钓鱼岛回归中国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