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32860800000008

第8章 儒道学生:品读林语堂的精神家园

出世与入仕,道家与儒家,本是同根生,却沿着各自的道路踏出了纵贯千年的不同痕迹。在今天,“儒”,代表着你的智识,你的作为,你的努力;“道”,彰显着你的胸怀,你的修养,你的魅力。寓儒于道,或者寓道于儒,精神就不会生锈,而是会青春永驻地反射阳光。

人生这张山水画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船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人之所以为人,全在于那一点精神,而不是其他。哪怕你是骑着三轮儿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上街,只要露出真我率性,就一定会引得满街人的注目。

1939年,林语堂一家五口赴美,从美国旧金山下船上岸,林语堂一家人住进相当豪华的宾馆,房费是每间每日18美元,相当于60大洋,当时在美国很少有中国人住一流宾馆。林语堂这样做,除了让妻女好好休息,他还有个想法,即不让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可能对这一家人的穿戴感到好奇,或许觉得黄种人住进这样的高档宾馆不可思议,林语堂一家人在餐厅用餐时,美国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林语堂夫妇神态自若,三个女儿却有点发慌,她们从没这样被人盯看过,女儿羞得不敢抬头,这时,次女林太乙悄声问爸爸: “那些白人为什么这样看我们?”

林语堂呵呵一笑,大声说: “我们在外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平和又要自豪,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自卑自弃。”因为美国人听不懂中国话,所以林语堂尽可放心说话。

略作停顿,林语堂又说: “外国文化与我们不同,我们可以学它的长处,但不要因为外国人笑话我们与他们不同,就感到自卑,甚至怀疑我们的文明。因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的悠久而又优美。”

女儿问道: “面对外国人我们该怎样做?”

“外国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有话直说,不阿谀奉承,不唯唯诺诺,不自卑狂妄,直起腰来做人做事,只要你有本领,外国入就会尊敬你,佩服你!”

没错,只要你有本事,不自卑、不自贱,那么所有人都会尊重你的。

有一个贫穷的姑娘,她18岁了,却从来没拥有过一样真正属于自己的“奢侈品”,比如洋装,比如发夹。

这天,妈妈给了她50块钱,因为明天就是她18岁生日,妈妈让她为自己买点什么。她兴奋过了头,因为终于可以第一次昂首挺胸地走进商店了。

她来到卖饰物的屋子,试了一个墨绿弹绸的发夹,那个亮闪闪的小东西别在她油亮的发辫上简直就像美丽的公主。只不过,需要耗费掉她30元钱。

权衡再三,她终于戴着它走了,一路上她跑着,跳着,神采飞扬,她撞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刚要叫住她,她飞快的步子早已不知带她到哪去了。

大街上的人们诧异了,他们镇上竟然还有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像仙子一样的漂亮姑娘啊!大家惊讶的目光和女孩儿们嫉妒的表情让姑娘觉得春天来了,真的来了。她摸摸发烫的脸颊,觉得小发夹的魔力真的是不可思议,就决定回去再看一看。

刚到了商店的拐角处,一个人拦在她面前,原来竟是她刚才碰到的老人。她大吃一惊。只见那位老人笑吟吟地对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你看,你把它掉了。老人伸出手,里面静静地躺着那个墨绿发夹。

一切俗物,都如同那个发夹,虽然能为你增光添彩,但没了它,只要你精神不失,照样能让人见之忘俗。

就像林语堂说的,是那种令人沉醉的意境气氛。

既然自己渺小,就渺小好了,可是一定别忘了,你还有一半是博大。它不显山,不露水,在幽然中生,在自然中长。

一个人,想活出自己的意思,就不要在乎自己的渺小,而是要努力地,坚决地,把画面上的所有描成烘托和渲染,让它们反衬出你精神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便好。

若此历练

我们必须先有哭,才有欢笑,有悲哀而后有醒觉,有醒觉而后有哲学的欢笑,另外再加上和善与宽容。

——林语堂《醒觉》

我们总归是知道,这个世上的哭确实比笑要多。想让人生之路平平稳稳,光辉灿烂,一定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沉溺于痛苦之中难以自拔,那就一定是个傻子,为人,怎么能忘记阴雨过后一定有彩虹,晴天总比雨天多这个道理呢?

林语堂告诫人们,人一生当中绝对会碰上不如意的时候,它甚至会令人痛苦得无处存身。这些不如意有很多种,例如,生意失败、失恋、被羞辱、工作不顺、家道中落,等等,依各人承受程度不同,这些不如意也会对各人形成不同的压力与打击。面对这些劲敌有人根本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人生中必然会碰到的事;有人会对此淡然一笑,很快挣脱沮丧,重新出发;但有些人只被轻轻一击就倒地不起,哭得像丧失亲人一样,这显然是不应该发生的。

因此,你一定要记得,不管你遭到的不如意程度如何,只要你在主观感受上已到了沮丧、消极、痛苦,几乎要毁灭的地步,那么先读读林语堂的这句话,再下决定。

林语堂此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长女林如斯自杀,当时她仅有48岁,却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宿舍里吊死在窗帘杆上。这对他们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爱女死去,经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后,林语堂首先坚强地站起来。当夫妻相对无言,以泪洗面时,林语堂总劝说妻子要坚强,要勇敢地跳过眼前这个万丈沟壑,于是,他们总相互安慰说: “我们谁也不要再哭了,我们不哭了。”

女儿问父亲: “人生有何意思?”

“活着要快乐。”因为声音哽咽,林语堂再也说不下去。

好在《当代汉英词典》的校样下来了,林语堂精神为之一振,他开始慢慢投入校对工作。为了让妻子廖翠凤尽早恢复常态,林语堂让她打盖图章,即林语堂校完一张,廖翠凤就用红章盖上去表示校过,他们需要的是时间来消弭痛苦,而林语堂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确实他跨过了心中那道门槛,写下了《八十自叙》,为自己的人生和写作生涯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天痛苦会到来,在那个时候,你不能去计较面子、身份、地位,也不要急着出头,这种日子很容易让人沉不住气,但只要沉得住气,只要“存在”,就有希望,就有机会。这不是在安慰你,而是事实本就如此。

孔子曾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告诫人们,享受乐趣时不要太过分,而忧愁的时候也不必过于伤感。这是一种中庸的美感,用区区八个字就道尽了奇妙的处世态度。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说你没希望的时候,你也不要气馁,因为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而不是什么怯懦的动物。在这种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对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自己不会输给任何人,即使面临着短暂的失败,也要抱着信心再试一次。就像那个不说放弃,不说失败,而只是淡然一笑说知道了999种东西不适合做灯丝的爱迪生。

有一棵小树被人砍断了树干,它悲哀地想:我即使活下来,也会成为一棵怪模怪样的树。那个人为什么不把我连根拔除?

但每日阳光温柔。

但每日雨露芬芳。

小树的伤口很快如珍珠般愈合,又从珍珠里发出嫩绿的新芽来。小树默默生长,竟长成了一棵壮观的大树。

受摧残者茁壮成长!

而另外一棵小树因为一直没遭受什么意外,长到半大的时候,就因为树叶太多垂弯了腰,反而不如那棵曾被砍伐后重生的小树挺直、健壮。

佛陀走过旷野,看到这两棵树,不禁心生欢喜,就说道: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他为何欢喜?

他为何如是说?

那棵自然之树可谓“法”,在规律中存在。那棵被摧残重生的树可谓“非法”,在反抗规律中存在。其实这两者都有其规律,都是“法”。

“法”与“非法”都是法,因此都为智者所不取。一切法之外,乃见真法。

林语堂先生悟得了,并传授予我们,既如此,就再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事情了!或者,面对困境,苦一半以自强,乐一半以自慰,也是一种过人的智慧吧。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一个木匠想做一个斧子的把柄,他只要看看自己手中那把斧子的把柄就够了。他无须另求标准。人就是人的标准。所谓推己及人是也。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导言》

人都是有这样心思的,即“我看我是一枝花,我看别人是烂草堆”。不管做什么,穿什么,吃什么,总是觉得自己行的正,穿的美,食的精,而别人无论如何是赶不上这个境界的。于是,人人都觉得自己个儿“高人一等”,对别人则是毫不留情地斥以贬责,甚至还全盘否定,岂不可笑?

孔子说,仁者爱人,林语堂先生也说,推己达人。他们同是在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容别人,用热爱自己之心去体谅别人的行为。如此一来,既让别人觉得你是大度的,可敬的,又为自己避开了不少的争吵和气愤,难道不是很好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寺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一看就知道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翻墙溜出去玩了。

这位老禅师不动声色地走到墙角边,把椅子移开,就地蹲着。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进来,他不知道下面是老禅师,于是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踩的东西软绵绵地,忙低头一看,发现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院子里的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呆立在那里,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杖责了。”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而关切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回去多穿点衣服吧。”

老禅师宽恕了小和尚的过错。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已经知错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之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可是寺院里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翻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度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反省的空间,使其悔悟,自戒自律,所以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地对待别人是一种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宽容朋友、家人,还要宽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宽容别人,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淳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

林语堂先生的智慧是,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份流畅、一份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摩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摩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平实真挚、清灵空洁的心去宽待对方时,对方当然不会没有感觉,这样心与心之间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样我们也会获得宽待,获得快乐。

自高自大、对他人缺少敬意的人,应该体会体会佛经里“众生平等”的说法。你要知道,最轻贱的生命也值得尊重;最轻贱的工作也值得尊重。这也是敬自己呢!

知足是镶在心上的水晶

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

——林语堂《中国人之德性》

说起知足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是个道家学术中推崇的“清静、无为”,“顺天知命”的衍生物。其实不然,你我都要清楚,知足,先有“知”后才有“足”,是起先铆足劲儿去做,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再收手。这其中又包含着个“满意”的过程。就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做事情要先讲究个轰轰烈烈,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以期获得最理想的快乐,可是努力了,却得不到,也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否则就是违背自然所给你的愉快的权力了。

知足,果真是儒道结合的亲生血脉,更是人们精神能否晶莹剔透,生命是否阳光灿烂不可或缺的道具。

关于欲望,关于满足,千百年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有的人认为钱财在身即是满足,这也无可厚非,但只要记得物极必反的道理,该收手时就收手,该回归“道法自然”的时候就开心平静地知足。才会得到灵魂与肉体的双重富有,应该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吧!

然而,如果这个想法都不能实现,我们又当以何种态度去“乐得知足”这不完美的人生呢?

林语堂说,“譬如他至少需要两件清洁的衬衫,但倘是真正穷得无法可想,则一件也就够了。他又需要看看名伶演剧,将借此尽情地享乐一下,但倘令他必须离开剧场,不得享乐,则亦不衷心戚戚。他希望房屋的附近有几棵大树,但倘令是地位狭仄,则天井里种一株枣树也就够他欣赏。他希望有许多小孩子和一位太太,这位太太要能够替他弄几色合胃口的菜肴才好,假使他有钱的话,那还得雇一名上好厨子,加上一个美貌的使女,穿一条绯红色的薄裤,当他读书或挥毫作画的时候,焚香随侍;他希望得几个要好朋友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要善解人意,最好就是他的太太,非然者,弄一个妓女也行;但倘是他的命宫中没有注定这一笔艳福,则也不衷心戚戚。他需要一顿饱餐,薄粥汤和咸萝卜干在中国倒也不贵;他又想弄一甏上好老酒,米酒往往是家常自酿了的,不然,几枚铜圆也可以到汾酒铺去沽他妈的一大碗了;他又想过过闲暇的生活,而闲暇时间在中国也不稀罕,他将愉悦如小鸟,若他能: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倘使无福享受怡情悦性的花园,则他需要一间门虽设而常关的茅屋,位于群山之中,小川纡曲萦绕屋前,或则位于溪谷之间,晌午已过,可以拽杖闲游河岸之上,静观群鹈捕鱼之乐;但倘令无此清福而必须住居市尘之内,则也不致衷心戚戚,因为他至少总可得养一头笼中鸟,种几株盆景花,和一颗天上的明月,明月固人人可得而有之者也”。

其实,知足的真面目就是顺其自然,既不严厉,也不苟求,既不费心耗神地追求对自己来说显得奢侈了些的东西,也不让自己那颗小小的心充斥太足俗物的纷扰;既要知天、知地、知命、又要乐风、乐雨、乐春秋四季;既要用儒的进取原则认真地去努力,又要用道家的清心寡欲来遏制那些过分的需求;既要达观处世,又要近山泽、近田园,给自己寻一片宁静,享受身心的几度空灵和明净,这就是知足了。学会忘记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林语堂《论游览》

林语堂给我们讲旅行,实际上,他是在告诉我们如何生活,又如何去快乐地生存。他说,英国人到了上海之后必住到英国人所开设的旅馆里边去,在早餐时照常吃着火腿煎蛋,和涂着橘皮酱的面包,闲时在小饮室里坐坐,遇到有人邀他坐一次人力车时,必很羞缩地拒绝。他们当然是极讲究卫生的,但又何必到上海去呢?如此的旅行家,绝没有和当地的人士在精神上融合的机会。因此也就丧失了一种旅行中最大的益处。

《读者》上曾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同路客》,内容是这样的:

小时候每每因为朋友间的融阂而难过,倘若朋友变得冷淡无义,更令自己伤心,其实那时候尚不懂得友情的本质。如同路客,走完某一段路,他要转弯,这是他的自由,在那段同行的路上,你跌倒了他来扶你,遇到野兽一同抵抗,这是情理之中的。路一不同,彼此虽有关联,但也就无法互相援助。但是这时候彼此也许就遇到新的同路客了。

随着环境的变动,任何人在每一个阶段中都会有不同的一群朋友往还,很多昔日的朋友,虽仍牵系心中,要保持亲密却是相当吃力,而能够超越时空依然屹立的友情,其实已经包含爱情的成分。仅是一时投契的朋友,散开后,即使重聚,各人在思想修养感觉上的改变,已经导致大家难以重建昔日的关系了。然而所谓的知己朋友,起初交往时的情浓,令他们在离别后的惦念中依旧互相吸引,即使分隔多年,相见还是如故的,这就是爱情式的友情。

纯粹的友情是自由的,今天萍水相逢,彼此尊重的欢聚,明天可以平淡地分手,甚至忘记。带着爱的朋友之情是浪漫的,却也可能是痛苦的,因为“爱”一开始便要求恒久,不能容忍更多的对象,一旦其中一方面对旧知己失去热情,或者将爱平分甚至转移到新朋友,另一方面只好默然承受。由是,如今我祈求的,只是在一段同行的路上,彼此温暖的朋友。

当看完这篇文章,不知你是否觉得凄惶,并且坚决不肯相信曾经心心相印的朋友会有一天变成陌路。然而,渐渐长大了,现在的你我,试看还有几个保得住曾经那份真情,有几个还会去在乎,去追逐那份友爱呢?不过是白驹过隙,杳杳而无踪影了。

时过境迁,有淡漠已久也许永不再联系的朋友;也有,虽心中牵挂,然远隔千山,生命的交叉点始终交会不到一起去的朋友。是成长让你我明白,生命中太多变数,不是每一样渴望的东西都要永恒,这是生存所必须面对的现实。渴求时间和空间上永远的友谊就像是在灰烬上种玫瑰一样,尽管如此,火花擦出的那一刹,我仍然渴望这是又一个永恒。永恒是什么?它不过是一种心境,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一些曾经会使你深深感动的人,也许永远地从你的生活坐标里消失了,不在你的视野中出现,但是,你会记得跟他们在一起时的感觉,甚至是某一个笑容,就像电影里的大特写,永远地定格在你的记忆中了。

世间没有所谓永恒的情谊,朋友爱人如同过客,不可强求,大家同路,相携而过,过了这一弯,不同路了,彼此又会有新的同路客。何必害怕,何必忧伤呢?

很多人害怕分别,有些人觉得,与其要尝试分别时候的失魂落魄,还不如不要有当初的相遇相识。正如那句话:“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谁又能守谁一辈子呢?可是,总是有人不明白、不领悟,所以一直痛苦着。

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你看,这样不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吗?

忘却,是开启快乐动力的一把金钥匙。

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总是沉浸在过去那些温存的片刻,而不愿接受如今的现实,也迟迟无法使自己获得解脱的快乐。有回忆固然好,回忆那些相濡以沫的片段,洒脱一些的人更将相忘于江湖。而此时的相忘并不是真正的忘记,而是以一种淡泊的心态看待一切,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崭新,以一种从容的姿势去设计明天。

因此,无论何时,你都要记得,能够忘记,能够放弃,幸福会因你的忘却泛滥得如风起云涌。何必要完美

如果人类的心灵都是高贵的,那么我们将变成完全合理的动物,没有罪恶,没有弱点,也没有错误的行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世界将变成一个多么乏味的世界,我们一定会变成极讨厌的动物。

——林语堂《论灵心》

有所追求是人生要义,可是若将追求当成人生一种负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的话,就不是聪明人所应该有的行为了,这亦是“过犹不及”的道理。然而,偏偏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某项“使命”殚精竭虑,非要将它弄得是花儿就要有牡丹倾城的样子,是鸟就得有丹顶鹤高贵的气质,非要让世人为之惊叹,为之扼腕,呼之为“十全十美”如果真如你想象的完美了,成就了,人生也就无趣了。因为从此后,人们都会放弃追求的快乐,梦想的甜美。

追求完美的人以争取高水准为乐,他们要求的是卓越表现,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便变得极度害怕失败。他们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同时又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世上没有永远的胜者,一时的风光,赌不来一世的顺畅。如果尝尽众人之上的滋味,而后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不得不拼命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胜他人一筹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将生命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劳役。

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这种想法导致追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错,而且一旦犯错后又作出过分的反应。而他们的另一个误解是相信错误会一再重复,认为“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他们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无数的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美,会引起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进而危害健康,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也会大大受到影响。而如果这些人能够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人生的乐趣也会成倍成倍地增加。

如果我们都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头脑,则我们在每一新年里便无用作新的计划。当我们在大年除夕回想到一年里所决定的计划时,我们发现我们只做到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不曾发现,还有三分之一则已经忘却了。人生之美便在这里。一个计划如果可以完全实现,便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一个将军如果预先知道可以绝对获胜,连双方死伤的确数也能预料得到,他对战事便会失掉兴趣,远不如把它放弃不干爽快些;下棋的人,如果知道对方的心灵——不管是比他好的,坏的,或平常的——而无错误,便不会再想下棋。如果我们看小说时,确知书中每个人物的未来灵心动作,因此而料到小说的最后结果,那么所有的小说便无一读的价值了。阅读一部小说,便是在追求一个多变动的、不可测度的心灵,这个灵心由一条以许多连续发生的情势而造成的迷路,在相当的时候,实现其不可测摸的决定。

因此,林语堂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著。有时候,不求完美,及时忘却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

林语堂是崇尚人的本性和灵性的,因为热爱世俗,所以更加坚定了不能够有个十全十美的世界的信心,在他看来:“报纸上没有杀人的新闻,因为那时大家都是无所不通、无所不知,因此没有一所房屋会发生火灾,没有一架飞机会失事,没有一个丈夫会遗弃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牧师会跟歌女私奔,没有一个皇帝会因恋爱而牺牲皇位,每个人的心思都千篇一律,大家都各照着他自己在十岁时所决定的计划去实行,丝毫不苟——这么一个幸福的人世还是省了吧!在这么一个世界里,人生的一切兴奋和骚动全都消灭了。世界没有文学了,因为那时已没有罪恶,没有错误的行为,没有人类的弱点,没有混乱的情欲,没有不规则的举动,最坏的是,没有令人惊异的事物。那就等于四五万观众在看他们预先已知道哪一匹马得锦标的跑马比赛一样,毫无趣味。人类易生错误的本性是人生色彩的精粹所在,正如跳浜跑马比赛上的出冷门一样的有兴趣。试想约翰生博士(Dr。Johnson)如果没有他的固执偏见将成为怎样一个人?如果我们全是十全十美合理性的人类,那么我们非但不能变成十全十美的智者,反而将退化而成自动机器,而人类灵心也只在记录某一些冲动,像煤气表那样机械地记录下来。这便是不人道的行为,而不人道便是不好。”

是的,正如佛家有云: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片十全十美的树叶。如果你只是为了它而苦苦追寻的话,一定会错过太多太多的美景,太多太多的机会。所以,无论怎样,你都没有必要拿做事需“完美”来惩罚自己。生活中,既然不能拥有至上的“圆满”,便有了遗憾,有了痛苦,有了失落。如果你能领悟“半半”的好处,是个聪明人,就应该明白,即使是缺憾也有它的美,就看人是否能体会得到。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懦弱。

放过自己,回首过去,只要是选择了就不是过错,完美不完美,算得了什么呢?总归还是要听自己的感觉才好。

做神其实很容易

思维是人的本能,但对一个人的错误,以微微一笑置之却是神了。

——林语堂《论东西文化的幽默(一)》

在林语堂的世界中,他是特别推崇宽恕的。或许是因为从小便听信奉基督教的父母祈求上帝宽恕人间的一切罪恶,或许是他认为仁慈和善良是人性中固有的道德,而自己不过是照本心的意思履行而已。

在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些许“冒犯了自己”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就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心胸与度量:心胸狭窄的人选择斤斤计较,因而“失众友”,心胸宽阔的人,选择用宽容包容一切,因而“聚众朋”。

老子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人生中最高贵的品质、最崇高的美德,学会用宽容调味人生,生命中就会增添许多乐趣,学会用宽容调味人生,我们也才能得到更多的尊敬与爱戴。

既如此,何为宽容?宽容并非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一味盲目地姑息纵容,而是在面对一些无足挂齿的小事时,不妨潇洒地挥手,让不愉快随风而去。宽容就如缕缕和煦的春风,吹开我们心中的愁结,使快乐永驻心间。

宽容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人生抱负息息相关。纪伯伦曾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一个道德修养高、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一定是一个胸襟宽阔、懂得宽容与饶恕的人;相反,那些没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凡事只知斤斤计较的人,很难成就大事,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英雄。

战国时,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不巧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旺不少。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宋县令知道后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 “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村民们皱紧眉头问: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感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这个故事就是“以德报怨”的出处。

其实,大凡是受到别人不公正对待的人,基本上会有两种回应的办法。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以怨报怨。你欺骗我,我也欺骗你,用这种方法来教训那些办坏事或破坏规则的人,他们吸取了教训或许会改辕易辙。

第二就是“以德报怨”。你对我搞阴谋诡计,我仍旧对你友好,这样做是基于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的基因,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启动,用善和广大的胸怀去感动他人,坏人也能变为好人。但是如果纯粹的以德报怨,那些坏人可能会得寸进尺,并不把你的德和忍放在心里,反而以为你好欺负。而且你对好人、坏人都施以同样的德,这对好人也不公平。孔子说:以直报怨。这里其实一是指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例如,有不良的司机多收费,以怨报怨就是拒绝付款;以德报怨就是再给他一笔小费;以直报怨则仍按规定付款,但要告诉他犯了规,以后改正。这是宽恕,是不计较一时得失,心里平衡了,生命质量自然就高了上去。

清代学者张湖说:“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让我们多一些长远的眼光,少一些狭隘的想法;多一些磅礴大气,少一些鸡肠小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这才是现代有为之人所必备的气质和胸怀。

让我们亦儒亦道地生存

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

——林语堂《谁最会享受人生(四)“中庸哲学”:子思》

人生最痛快的事莫过于两件,若进,则有个良好的仕途经济,若退,则有个贴心的家庭共叙天伦之乐。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一股劲地钻研经济学问而放弃一切休闲娱乐活动的。若真有这样的仁兄,我们称之为钱袋,利囊,工作狂。也没有人只懂得一味地享受生活却不愿意赚些养家糊口的钱两的。若真有这种人,那我们自然叫他懒汉、笨蛋、无能儿了。

因此,林语堂先生说人天生都半是儒家,半是道家,才是最好,才是最能接近人类的群体,还能体味自然本心。

山涛家道贫寒,当县令的父亲山曜死得早,自己又不愿意出山做官,吃喝穿戴都很拮据。妻子韩氏是位十分贤惠的人,安贫乐道,毫无怨言。这天,山涛笑着对韩氏说:“家中贫困,实在难为你了,你就忍耐着吧,以后我当位至三公,只是到那时候,不知你愿不愿意做个公侯夫人呢?”韩氏正要答话,忽然抬头见阮籍、嵇康等人姗姗而来,连忙叫山涛在篱笆墙上挖个洞口,以便仔细观察那些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当阮籍他们散去以后,韩氏说道:“论才华,你不如嵇康、阮籍、向秀;论豪爽,你不如王戎、阮咸、刘伶;但若论度量,你比其他六个朋友都强,能屈能伸,喝酒不贪杯。你说日后要当三公,说不定还真能如此啊!”后来,嵇康恃才而性褊狭,遭杀害,阮籍以抑郁不得志而借酒浇愁,刘伶则成天喝得酩酊大醉以了却残生。山涛呢?果然如韩氏所言,位至侍中,迁尚书令,被朝廷誉为“年耆德茂,朝之硕老”的大臣。

山涛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有着“进亦不喜,退亦不忧”的良好素质,这就使得他无论是在朝廷之上还是山林之间,都能过得痛痛快快,怡然自得,让别人都羡慕,并且还得夸他能安分、懂事。岂不知,那统统都是儒道结合得刚刚好的妙处!

在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里,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进取,恪守礼道的。

《孟子》中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这意思是说:要针对环境的变化,可以做官就做官,可以辞职就辞职,可久留就久留,可以快走就快走,这就是孔子啊!

这世间的聪明人,总要露出一半最好的自己。或者前途不甚明了,我就在家练习书画棋牌,小有名气;或者家庭纷杂,我就专心致志地攻读我的学问,好歹也是种安慰。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肯成为总统,据他的律师同事赫恩顿的传记说,可以归功于他的太太。当时林肯怪可怜的: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时,独林肯一人不大愿意回家。因此就在酒吧里林肯练就了那副出人头地、简练机警、应对如流的口才。苏格拉底也是家里不得安静看书,因此养成一习惯,天天到市场去,站在街上谈空说理,因此乃开“游行派的哲学家”的风气。他们讲学,不在书院,就在街头逢人问难驳诘。这一派哲学家的养成,也应归功于苏婆。

你看,倘若你有一方面暂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天空惶惶若此呢?此路果真不通,就暂且退后,不与时争,不与天争,自是有失必有得,有苦必有乐。只要经营好一个层次,今生就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