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无奈岳飞撤兵了,撤兵回去之后,他并没有整日沉浸于安逸的生活当中,而是时刻都在想在国家,想着那些还未收复的山河,想着至今还被金人囚禁的二位皇帝。于是不管是行军还是居家,每一次岳飞要吃饭的时候,都必定会对着北方拜上三拜,说道:“二位皇上,臣要吃饭了,不知道你们现在过得如何?”
经过这么多年的浴血奋战,岳飞取得了非常大的功绩,既有两镇节度使的虚衔,又有宣抚副使的实职。为了笼络他,高宗还时常对岳飞进行赏赐。若遵照如此丰厚的俸禄,岳飞极其容易便可过上奢侈富贵的生活。当时,朝廷里的许多大官都过着非常豪华富贵的生活,而岳飞相对来说却过着非常简单朴素的生活。
每一次出征或是行军之前,不管是轻松的战役还是相对艰难的战役,岳飞都会集结士兵们,进行慷慨的陈词,他总是说:两位皇帝目前还在金国囚禁,这是我们的耻辱。每当他说到这些的时候,总是会引起广大士卒的共鸣,他们被岳飞这种爱国热情深深地感染着。
只要没有其他重要任务在身,岳飞都会披挂上阵,挥舞战旗,鼓舞士气。将士们不仅把岳飞当作是大元帅,更当成了精神上的支柱,岳飞成了岳家军战无不胜的象征。
岳飞虽然很长时间都在南方战斗,但是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北方人通常都吃面食,岳飞到南方后,依然保持着北方的习惯,日常食品还是面食,平时很少吃肉,如果有也只有一种。平常岳飞和部下吃饭,也只是家常便饭,难得有大鱼大肉。
有一次,饭桌上出现了鸡,岳飞吃惊地问:“为什么要杀鸡?哪儿弄来的?”
厨师回答说这是鄂州的一个官员送来的。岳飞连忙吩咐厨师,以后不要接受这样的礼物,也不要杀鸡吃。他还说:“将士们在外打仗,都很辛苦。”
有一名将领也带兵驻扎在鄂州,有次他请岳飞到他的军营中吃饭。一顿鱼肉之后,饭桌上摆了面食“酸馅”,这是一种类似包子的食物,在当地是常见的。但是岳飞吃了一口后,觉得似乎是天底下最好的食物。
岳飞只吃了一个,想了一想,就叫手下把剩下的“酸馅”收起来。他说:“不要一次吃光了,包起来晚上再吃吧。二位皇上在北方,还不知道吃什么呢!”
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外,岳飞对儿子的管教也很严格。他规定岳云和岳雷平时要认真读书,学习之余,还要到园圃里帮忙干活,教导他们明白种田的艰辛,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去珍惜粮食,爱惜百姓,而且规定不许喝酒,如果有谁违反了规定,就要受到惩罚。
岳飞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常胜将军,更是因为他的为人。虽然出身贫苦,岳飞却酷爱读书。书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但早年靠力气吃饭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后来的军旅生涯,都没有让岳飞放弃看书。
岳飞还非常谦虚,有错就立刻改正,从不居功自傲。对待下属的态度非常谦和,以平等待人。他喜欢和幕僚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而极其厌恶那些腹中空空,只会巴结奉承的小人。
岳飞经常鼓励部下给他提意见,发现错误就改正。在升迁一、二品大官,担任一支大军的统帅后,仍能保持谦虚、诚恳和率直的作风,真是非常难得。平时犯了一点小错,岳飞也会毫不隐瞒地告诉部下。
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岳飞经常与鄂州的书生们来往。对于自己军营中那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幕僚们,岳飞经常请他们来谈论著名的历史事件、战役,讨论兵法策略以及国家大事。岳飞常常说得慷慨激昂,让幕僚们听得如痴如醉。
但是岳飞也有令自己十分郁闷的地方,自己虽然屡立奇功,但是还要听从张浚的指挥,他曾经豪情壮志地说:如果自己能够掌握大权,像其他的将领一样独当一面带兵打仗,自己也一定不负众望,像关羽、张飞那样为国立功,让自己的名字永垂青史。
岳飞说的是自己的心声,但是旁边的人听了之后,多半是又畏惧,又敬佩。当时国家一片混乱,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能够看清南宋那严峻的形势。
在谈论当下的混乱形势时,有人感慨地说道:“天下如此纷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啊!”
岳飞马上站起来,充满激情地说:“只要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天下自然太平!”
岳飞上阵杀敌,功劳很大,但他的住宅却极其简陋,与许多官员争相构建豪华宏伟的宫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宗赵构曾经为了嘉奖他,原打算在临安为他建造宅第,但是岳飞却拒绝了。他引用了汉朝将领霍去病的话来作为解释:“北虏未灭,臣何以为家?”他的话,使满朝君臣,都为之感动。高宗曾赐予岳飞许多财物,但岳飞从未用作私人享乐。
有一次,他命令将自己仓库里的物品,全部变卖,然后用所卖的钱去换取粮食和弓箭。有个将领说,制造兵器不必要花费私人的钱财,他再三劝说岳飞收回自己的钱财。但是岳飞只是摇摇头,说如果向朝廷申请军费,还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既然如今很需要兵器,还是由自己来支付这笔费用吧!
岳飞当了大官,享受着优厚的俸禄,但是却能够保持质朴的作风,对个人的荣华富贵看得非常淡,在长年抗战中不遗余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为民奉献一片赤诚。这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十分难得的。
岳飞以他自己的优秀品行,不仅深深地感染着军中的兵士,也树立起一个巨大崇高的形象,让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