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32882900000040

第40章 第二次北伐

伪齐政权的皇帝刘豫这个人残暴无能,而且还十分卑劣,经常勾结金人来践踏南宋的疆土。虽然赵构软弱无能,但是赵构还是在表面上采取了北伐的行动,因此很多百姓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赵构的身上。伪齐政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刘豫不停地迁都,由最开始的大名府迁都到东平府,后来又干脆迁到了汴京。自从伪齐刘豫移都汴京以后,宋高宗又感到了一种威胁。刘豫迁都,是政治上的“南下”。

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刘豫的伪齐政权第一次南下攻打南宋,南宋军队同心合力,击破了刘豫的大军,使得其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刘豫并不甘心,向金人请求援助,金人派遣五万军队作为支援,刘豫再一次攻打南宋。这一次金军避开了岳家军,南宋和伪齐展开了攻势,双方对等攻防,军事实力相当,不过加上金人的帮助,天平似乎又倾向伪齐这边。

当时岳飞驻守鄂州;南宋的大将韩世忠驻军楚州;张俊扎营盱眙(今江苏盱眙);刘光世屯兵庐州。刘豫的侄子刘猊率领伪齐东路军在受到韩世忠军狙击后向西撤退,准备与刘豫之子刘麟率领的中路军会合。

在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刘猊与张俊的部将杨沂中遭遇,双方发生了激战,杨沂中取得了藕塘之战的大胜。

刘麟的中路军与孔彦舟所率的西路军闻讯之后,便慌忙地退兵。刘豫本来预备的三路攻宋的计划,被彻底粉碎。此时为形势所迫的岳飞不得不放下个人的悲痛,整装重新上阵。

岳飞此次回到战场的时候,都统制王彦身患重病,他的“八字军”(宋高宗行营前护副军)驻扎在荆南府,和岳家军的防区相邻。王彦原先是岳飞的顶头上司,当时因为在一次战役中,王彦拒绝岳飞借粮,因此结下了恩怨,之后岳飞擅自离职,这引起了王彦的极度不满。

南宋左丞相赵鼎和右丞相张浚有意将“八字军”移屯襄阳府,由王彦出任襄阳府知府兼京西南路安抚使,归岳飞节制,这样做是考虑到日后一旦王彦病故,就把“八字军”并入岳家军。但王彦因之前和岳飞的恩怨,不接受这项任命,之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于是,朝廷就将他的“八字军”调驻到了临安府来。

这样的结果使得岳飞不但没有增强兵力,反而还要接管“八字军”的荆南府防区,分散了兵力。王彦被调到前护副军都统制张浚的手下。朝廷改派了他人去做襄阳知府。

岳飞为了解开两个人之间的误会,特地命人去请王彦,希望王彦能够在鄂州稍作停留,两人见一面。

王彦本也是个一个能征善战之人,当初宗泽在世的时候,曾经化解过岳飞和他之间的恩怨。在江畔,多年未见的两人执手相看,感慨万千。宁静而宽阔的江面,在静静诉说着命运的安排。放眼望去,只是无尽的水,无尽的天。在这样恢弘大气的景色下,两人都直抒胸臆,释怀了以前的芥蒂。

两个人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岳飞这几年为国杀敌,声名响亮,因此王彦也十分敬佩,两人互相倾诉之后,伴随着徐徐的清风,王彦抱拳道一声“告辞”,他的侍从立即解开缆绳,船乘风顺流驶去。船只渐行渐远,很快消失在宽阔的江水中。

岳飞一直目送着远去的船只,感怀着曾经的戎马岁月。但可惜的是,现在战线一直在江淮一带,而不是昔日的黄河流域。可惜的还有,南宋如今把都城放在临安,这样,广大的中原地区就都成了遥远的北方。

岳飞心中时时想着带兵北伐。中原是大宋的根基,是大宋的腹地,宋王朝如果还有气数,自己就一定竭尽全力,收复这失去的大好河山。

岳家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到达襄阳之后,岳飞首先任命牛皋为左军统制,作为先锋率兵去攻打,作为齐的镇汝军(今河南平顶山一带)。牛皋点齐五千精壮人马,从唐州出发。镇汝军的将领薛亨一向以剽悍出名,牛皋在出发之前,就大喊向岳飞保证必将活捉薛亨,献给朝廷。一路上全体士兵一起大喊活捉薛亨,直奔镇汝军而来。薛亨气晕了,立即要找牛皋拼命。

牛皋军转眼已到城外,薛亨骑在马上迎战。就见这路岳家军军中,一员黑汉手提一柄黑锤,已经策马冲来,马蹄溅起一路尘土。

牛皋本是粗人,见了薛亨就破口大骂,顿时惹恼了薛亨,两人一边骂一边打将起来。薛亨擅使弓箭,但此刻只能舞刀,和牛皋近身作战。薛亨大刀舞得雨水不进,灰尘不入。牛皋却兜头一锤,劈头打来,薛亨一闪;牛皋又一锤,就打折了薛亨的马腿。急速错身之中,牛皋就将薛亨生擒。

牛皋和薛亨的战斗结束之后,牛皋就带领着自己的军队一拥而上,把伪齐近万的人马吓得落荒而逃。牛皋凯旋,全军将士大受鼓舞。后来岳飞将薛亨押到临安,听候高宗的发落,高宗让薛亨回到岳家军中,戴罪立功。

另一路,岳飞派遣王贵、董先、杨再兴等领兵,往西北方向,沿汉水、淅水北上,穿过熊耳山,攻取了卢氏县,进入商洛地区;然后又分兵西取商州(今陕西商县)、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取伊阳(今河南嵩县)。董先曾在虢州地区生活过,熟知当地地形,王贵精于战术,两人很快攻下了虢州,还缴获了大量敌人储存在那里的军粮。

岳飞的骁将杨再兴率部进攻伪齐重兵防守的长水县(今河南长水,位于伊水北)。八月十三日,杨再兴与伪齐的孙都统、后军统制满在激战于业阳。杨再兴猛打猛冲,杀敌五百余,斩获孙都统首级,生擒后军统制满在及士卒一百余,伪齐数千守军立即惊溃。八月十四日,伪齐顺州(北宋时名伊阳)安抚张宣赞亲自出马,统兵两千与杨再兴战于孙洪涧,杨再兴鼓舞士卒,涉河斗敌,一鼓作气,将敌杀散。于是杨再兴部收复了长水县。此次战斗,夺到马一万匹,粮一万余石,除供给宋军食用外,其余散给民众。

南宋疲弱的士气被振奋起来。

商州和虢州确是军事要地,北可控扼黄河,与北方抗金义军直接联系,东可夺据西京河南府,西可进攻关中,几乎将伪齐的统治区一劈两爿。岳家军接连三战告捷,宋廷为此下诏嘉奖说,“遂复商於之地,尽收虢略之城”,“长驱将入于三川,震响傍惊于五路”。“商於”和“虢略”已成两州别名。“三川”为秦朝设三川郡的古地,意指此处有河、洛、伊三川。“五路”者,是指宋朝于陕西沿边设、泾原、环庆、鄜延和熙河五路。

随着南宋两次北伐的进行,岳飞头脑里一个“联结河朔”的思路渐渐形成了。河就是黄河,朔就是北方。黄河、北方,是最终一定要打回去的。岳飞相信自己的实力。

这次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接逼近北宋的旧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的气势。

岳家军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向披靡,取得了攻城略地的巨大胜利,这与他北伐之前已联结河朔忠义民兵有很大关系。用岳飞自己的话来说:“相州之众尽结之矣!”(黄元振编《岳武穆事迹》,载《金佗稗编》卷二十七)岳家军北上途中,金占领区人民热情为岳家军当向导,提供敌军守备情报,供应车船,等等。岳飞十分兴奋,他曾向张浚请示过:如果军事形势进一步发展,他准备命令王贵与牛皋两路合兵,自伊洛直渡黄河,与太行山山寨忠义民兵相配合,收复黄河北岸金军占领的地区。

张俊知道岳飞此次出战又一次节节胜利之后非常兴奋,他告诉高宗说:“飞措置甚大,今已至伊、洛,则太行山一带山寨,必有通谋者,自梁青(兴)之来,彼意甚坚。”(《系年要录》卷五,绍兴六年九月己巳条)

但宋高宗身边那些一心想议和的人,不停进言高宗。由于高宗惧怕金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他害怕岳飞惹怒了金人,因此对于岳飞取胜的态度也十分冷淡。

有一天,岳飞带领岳家军在往回行军的途中,突然遇到了一场暴雨。岳飞和部将们下马步行,到一座寺庙中避雨。

雨密集地下着,整座山都是雨声。岳家军在雨中接受洗礼,他们像一条巨蟒长龙,盘在山下,旌旗不倒。

岳飞充满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到过东京汴梁没有,我到过那座城下,城墙的高度,和这座小山差不多吧。”

岳飞陷入了沉思。忽然,他充满激情地说:“我们杀贼,要一直杀,一直杀,杀过黄河!”他豪迈的言谈,让部下都拍手叫好。

岳飞又说:“哪一次等到咱们岳家军一路向北,打到开封,收复幽燕失地,我要破一回酒戒,和你们痛饮一番,我们不醉不归!”

看着泥泞的山地,岳飞却豪情万丈,仿佛前面的雨地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失地。他身边的部下无不为之动容。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这个时候的岳家军实际上是非常艰辛的,他们本驻扎在襄阳,那里距离南宋朝廷所在的临安数千里,军粮的运送常常不及时。现在挺进中原,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岳家军在陕西附近作战时,由于后勤线供应过长,留在襄阳兵营中的士兵,竟然有活活饿死的。这让岳飞十分痛心,为了保存军队的实力,岳飞不得不把已经开赴前线的一些士兵抽调回来,可这样一来已经收复的部分地区再度陷入伪齐统治之中,当地无辜的百姓、士兵,又被残忍地杀害。

高宗听取朝中一些求和派的建议,不久之后命令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了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不能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

后来,高宗居然说出这样一段话来:“岳飞之捷固可喜。淮上诸将,各据要害,虽为必守计。然兵家不虑胜惟虑败尔,万一小跌,不知如何?更宜熟虑。”

宰相赵鼎听了他的话之后十分不解,没过多长时间,高宗同张浚又谈起岳飞商虢之捷,说道:“岳飞之捷,兵家不无缘饰,宜通书细问。非吝赏典,欲得措置之方尔!”

对于岳飞的连连胜利,高宗并没有赏赐岳飞,高宗有着自己的盘算,他一直想要调整岳飞军的部署。

这次北伐高宗实际上只是想要岳飞“一窥陈蔡”,使敌忙于东西应付,但是自己并没有收复陈蔡的想法,更没有渡河北上收复中原的用兵计划。这就是为什么岳飞的军队离朝廷那么近,但是却有士兵出现饿死的状况。当岳飞于八月攻克蔡州,上表请示进取中原时,高宗感到岳飞的行动已经越轨了,这还是岳飞没有猜测到的。面对自己的军队中饿死的士兵,岳飞也十分痛惜和不满,但是岳飞是精忠之士,所以对高宗隐忍了下来。

岳飞回到鄂州之后,心中想的还是收复国土之事。面对着四分五裂的国土,想着自己的同胞曾经遭到金人的屠杀,岳飞的心中是酸楚的,这满腔的情愫只有把酒问月,让月亮倾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