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虽然违背朝廷当中众多大臣的意见,坚持求和,同时又把王伦派往金国。但是在南宋的朝廷上,关于是否该屈辱的求和的问题依旧没有停止,南宋王朝的四个宰相中有三个是主和派。左相赵鼎和参知政事刘大中是体面的主和派,他们主张求和,但是希望高宗不要无条件求和丧失南宋最后的尊严,右丞相秦桧是以主和派面貌出现的,完全是不顾廉耻的投降派。
因为秦桧和金将挞懒有密切关系,宋高宗为了保持一条与金朝的联络渠道而重新重用他。秦桧因看透了赵构的内心的想法,也更加肆无忌惮地主张无条件投降。
到绍兴八年(1138年)十月上旬,南宋朝廷已经听到了一些消息说,在王伦与乌陵思谋一同到达金廷之后,金国最高统治集团批准了乌陵思谋与宋廷谈判的结果,而且又派遣张通古和萧哲两人随同王伦南来,依照前此谈判结果正式订立条约了。这消息促使南宋朝廷上持不同意见的各派人的争论又激化起来。
枢密副使王庶得知高宗要求和的消息之后,坚决反对,他在返回杭州的途程中就写好奏章,力说“议和”之非策:“先帝北征而不复,天地鬼神为之愤怒。陛下与贼有不共戴天之仇,忍复见其使乎?其将何以为心,其将何以为容,其将何以为说?且彼之议和割地,不过画淮、画河二者而已。若日画淮为界,则我之固有,安用和为?若日画河为界,则东西数千里荆榛无人之地,倘我欲宿兵守之,财赋无所从出,彼必厚索岁帛以重困我矣。不若拘其使而怒之。”及至回到杭州之后,王庶又写了一道奏章,力执前议,说道:“陛下当两宫北狩之后,龙飞睢阳,匹马渡江,扁舟航海,以至苗、刘之变,艰难万状,终无所伤。天之相陛下厚矣至矣。今虽未能克复旧疆,銮舆顺动,而大将星列,官军云屯,百度修举,较之前日,可谓小康。何苦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庙之耻,不痛宫闱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违人,以事夷狄乎!”但是由于王庶职位低小,而且人单力薄因此并没有引起高宗的重视。
宋高宗和秦桧串通一气,赤裸裸地推行投降政策,他们原以为议和不会有多大困难,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因为高宗屈辱求和的政策,既违背了很多人的利益,也不符合地主阶级中大多数人的意愿,所以支持他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但他是南宋的最高统治者,手中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战与和,只在他一念之间,没有人可以阻拦。
但是王庶并不死心,他更进一步地向高宗上书,对将和的利害进行论述:“臣窃详王伦之归,以为和好可成,故地可复,皇族可归。独臣愚阁,不达事机,早夜以思,揣本齐末,未见其可。且以目今虏人利害言之:讲和为上,遣使次之,用兵为下。何以言之?虏人之破大辽,及长驱中原,几三十年矣。所得土地数倍汉唐;所得珠玉子女,莫知纪极。地广而无法以经理,财丰而恃势以相图。又老师宿将死亡殆尽,主幼权分,有患失之虑,此所以讲和为上也。”
虏人灭大辽,荡中原,信使往来,曾无虚日。得志两国,专用此道。矧自废豫之后,丑迹败露,杌陧不安,故重报使人以安反侧,兼可以察我之虚实,耗我之资粮,离我之心腹,怠我之兵势,彼何惮而不为?此所以遣使为次也。
虏人之兵,内有牵制,外多疑忌。所用之人非若昔日之勇锐,所签之军非若昔日之强悍。前出后空,尝有覆巢之虞,率众深入,不无倒戈之虑。又淮上荒墟,地无所掠;大江浩渺,未易可渡;诸将兵势不同曩时,此所以用兵为下也。
今彼所行皆上策,至为得计,吾方信之不疑,堕其术中,惟恐不如所欲。臣不敢效子胥出不祥之言,杀身以立后世之名,于国何补?惟陛下深思之,速断之,无使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天下幸甚。
臣蒙陛下过听,擢置枢庭,愚鲁自信,滞固不移,兼自今冬以来,疾疹交作,精神昏耗,脚膝重腿。伏望矜臣衰惫,保臣始终,俾解职事,以便医药。
宋高宗见王庶誓死不肯同意他同金议和,于是一怒之下便免去了他的枢密副使的职位。
朝中仍有一些官员树立鲜明的大旗,表示不愿议和。抗战派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他们热爱故土,痛恨侵略国土、践踏家园的金人,为国家担忧,为人民着想,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对抗投降派的卖国主张。而投降派则是为了各自的目的,聚拢到一起,从中谋取自己所想得到的利益。
但是高宗,这个居于权力顶峰的皇帝,为了保住帝位,不惜解除精忠报国的将领的兵权,不惜降低身份向金求和,只为能坐稳皇帝宝座;而秦桧,作为金国派到宋朝的奸细,想为金国立功的心思已不只存在一天两天,而是图谋很长时间了。所以当高宗表现出与金国议和的趋势,他就想尽办法跟着高宗,照着高宗的眼色办事;还有的人或出于害怕,或出于对高官厚禄的贪欲,不一而足,但却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反对与金朝作军事上的对抗。
朝中反对议和的奏章还是一如既往地像雪片一样漫天飞舞,抗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高宗卖国求和的行动陷入了异常艰难的处境,但是,他议和的主意已定,决心利用他的权力,将这项“伟大的事业”进行到底。
在反对派的呼声越来越响亮,而金国又开始催促快速议和的时候,高宗感到他非常需要培植一个得力助手,好给他增添力量,顺利地完成“议和”这项“伟大的事业”。因此高宗很快地拜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宰相兼枢密使。这是高宗一项重要的部署,既要秦桧出面负起全权处理与金议和的责任,同时也是向金朝统治者表明,由秦桧主持议和一事,自己是铁了心地要求和,绝对不会改变主意的。
虽然朝中最重要的决定权是由皇帝掌握着,但是军事大权是掌握在很有声望的韩世忠、岳飞等人手中,因此投降派不得不有所顾忌。为了笼络人心,高宗召掌握兵权的韩世忠、岳飞和张俊到朝廷,以便对他们进行说服工作。
一天,岳飞正在家中和同僚讨论当前的国家形势,对高宗、秦桧等人的投降活动大为愤慨,这时,有皇上差遣的人带来圣上的金牌,要岳飞即刻启程,往宫中议事。岳飞明白高宗议和的主张已定,再劝说也没有多大效果,于是便找借口,拒绝前去,他一再地向高宗请求,说近来身体不好,希望能够退隐山林修养身心。最后看躲不过去,只好在九月底,赶到了临安。君臣相见时,在高宗面前,岳飞没有任何的畏惧,将自己的肺腑之言说与高宗听。
他坦白地对高宗说:“对金人不可相信,不能够一味地等待议和。议和是下策,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求和只会让我们丧失自己的尊严,如果不加抵抗地对金国屈膝,一定会被后人嘲笑的。”
高宗自知无理,无话可说,场面非常尴尬。岳飞再次提出出兵北伐,收复国土的计划,企图能让陷入议和这个漩涡中的高宗回心转意。但是对于岳飞的慷慨陈词高宗依然没有任何的转变。
韩世忠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将领,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向高宗提出北伐,对于高宗的议和,他早就在心里憋了一肚子的火。所以这次应召入朝,他更是直言不讳地将自己的看法和盘倒出,言词激烈,态度激昂,面对最高统治者,他和岳飞一样丝毫不畏惧。召见之后,知道高宗没有回心转意的意向,更是压抑不住满腔的悲愤,又接连上书十多封,旗帜鲜明地反对议和,主张大举北伐,并表明如果朝廷出兵,他愿意担当这个重任。一片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十分令人敬佩。
他在十一月十二日的奏章中说:“窃详金人与本朝结怨至深,又金人事力炽盈,贼情窥伺已逾十年,朝夕谋划,意在吞并。今遣使讲和,及传闻许还关陕诸路,谓是惧我兵威?谓复是曾遭毒杀,事不得已,故来讲和?臣深思熟虑,但恐以交割诸路为名,先要山东、河北等路军民,或先要应北来归朝投附女真、契丹、渤海、汉儿签军等,出此声势,摇动人情。或假此讲和割地,或以兵势逼胁,有无厌难从须索,蠹耗国用,使陛下先失天下人心,坐致困弊,方为大举。”
今国家避地东南,目前军势贼尚提防,虽谋吞并,未敢轻易深入,故用此谋,诈许交还陕西,意望移兵就据,分我兵势。其贼必别有谋划,志在一举,决要倾危(本朝),绝彼后惠。况陕西诸路,出兵产马,用武根本之地,岂肯真实交割,资助我用?显是巧伪甘言以相诳赚。切恐使人暗赢陛下礼数,轻赐许诺,传播四方,人心离散,士气凋沮。事系安危在此一决,委非细事。
他从宋、金双方强弱之势进行分析,断言在金人的所谓讲和的背后,必还存在着极险恶的阴谋,但是高宗仍然不为所动。
而另一个大将张俊,却表现得与岳飞、韩世忠两人截然不同。张俊本就是胆小怕事的人,就像那墙头的草,东风来便往西边倒,西风来便往东边倒,毫无主见。当他知道高宗坚决要议和的意图后,为了赢得高宗的宠信,就抓住各种时机,对议和活动大加赞赏,以讨得高宗和秦桧的欢颜。在淮西发生兵变的时候,张俊吓破了胆,擅自逃离了盱眙。为这件事他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高宗治他的罪。
有一段时间,他弄不清楚朝廷的动向,为逃避擅自逃离驻地的罪责,抹去这个不光彩的污点,他曾神情激昂地对高宗打包票,说什么他将和岳飞等人的军队合在一起,大破金军,报效国家。但是,当岳飞等将领为北伐一事与议和派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却远远地逃开,将从前的誓言忘了个一干二净。对敌人的畏惧,对荣华富贵的欲求,使他一头扎到高宗和秦桧的投降派圈子里,做了高宗身后又一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由于张俊的及时转变,令高宗大为满意,并对张俊大加赞赏,从此,张俊就成了朝中最受宠幸的大将。
但是面对全国上下的呼声,秦桧还是有一定的惧怕的。当时任中书舍人的勾龙如渊,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小人,他看到秦桧为此焦虑不安,便在一个深夜里,悄悄地溜进秦桧府中。两人在一起密谋了很长时间。勾龙如渊向秦桧建议说:“相公为国家大事,尽心尽力,但是各种非议纷纷而来,令人深感不平。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公不如重新选择御使台官和御使谏官,平息这些对相公不利的言论,这样相公行动起来就方便多了。”
秦桧作为宰相最会揣摩皇帝的心意,正是因为他知道高宗一心求和,所以才会一直在高宗的耳边诉说求和的好处。为了让求和顺利地进行,秦桧还请求高宗将求和的事情完全交由他去做,不要再插手,以免造成阻碍,高宗对于秦桧的建议十分赞同,并且提出关于议和的事情专门由秦桧来处理。皇帝都应允了,别人还敢插话吗?这时候秦桧乐坏了,自己又重新掌握了大权,赢得了高宗的信任,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高宗将国内的舆论镇压之后,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金国议和,在走之前高宗还一再地嘱咐,到了金国一定要谦和,无论金廷提出什么样要求都尽量满足,要向金国表现出议和的诚意,并要求金朝派出使者,前来南宋,商议议和的条款。
对于高宗这种行为,朝中的一些爱国官员十分的无奈,于是一些没有被罢免官职的官员,也提出了辞官的请求。百姓私下纷纷责骂秦桧,朝野上下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