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32882900000050

第50章 耻辱条款

绍兴八年十二月,金熙宗派“诏谕江南使”张通古携带诏书,和南宋使臣一同到了宋朝。高宗谦和地接待,害怕有不周全的地方。金人使者十分傲慢无礼,完全置南宋的尊严于不顾,只把南宋作为金国的臣子,称作江南,将金熙宗的诏书不称“国信”而称“诏谕”。南宋的声誉毁于一旦,就连秦桧也觉得这么卑微的称呼,对文武大臣很难交代,爱国的官吏、军民看到金使者趾高气扬,义愤填膺,想到国家蒙辱,痛心疾首,纷纷落泪。

主管宫殿禁卫的杨沂中、解潜、韩世良等感到后果难测,便到都堂找秦桧,请示说:“以主上受金书,欲行屈己之礼,万一军民汹汹,不能弹压,将若之何?”狡猾诡谲的秦桧不作回答。他们又到御史台,责问勾龙如渊:“今三大将(韩、岳、张)在外,他日(来日)见责:‘以尔等为宿卫之臣,乃令上行此礼?’不知何词以对!”

这就是说,按金国的规定,高宗必须面北跪拜张通古,双手接过金国诏书,捧着诏书举过头顶称臣。过去刘豫只是当了金国的“子皇帝”,如今高宗自愿从帝位降到臣子的地位,比刘豫更加卑辱,如果这引起朝野上下军民的愤怒,起来反抗该如何收场?

杨沂中是高宗的心腹之将,连他都反对行“屈己之礼”,秦桧害怕高宗受不住反和议的“高压”,他向高宗提出议和之事胜任不了,假装要辞职,以此激怒高宗。岂知高宗早已听过勾龙如渊的汇报,当时就怒不可遏地说:“士大夫只为自身谋利,当初朕被金兵追赶到明州,那时朕即使向金人跪拜一百次,又有谁来过问?”现在连秦桧也要求辞职,高宗更加气愤,他说:“秦桧向来主张议和,现在也提出要辞职了,他走了无妨,将来金人只会找朕要脑袋,总不会要秦桧的脑袋!”

高宗还是没有醒悟,他觉得只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江山的稳定就可以,屈辱他可以承受,这样的一个君主注定了要让南宋蒙羞,注定了要引起民愤。

果然这件事情传出之后,一时间举国上下议论纷纷,群情激奋,掀起了反对议和的高潮。就连退闲的李纲、谪贬的张浚也以极大的愤慨上书反对和议。还有许多爱国将领、官员,也顾不上触犯龙颜,纷纷上奏章对这种卖国的举动加以指责。

但是高宗还是不顾一切地同金人和谈了,可是金使却要求册封高宗为金国臣子后,才能“徐议余事”。这件事本在意料之中,但要高宗亲自向金使跪拜受诏,一则朝论坚决反对;二则当时临安府、常州、镇江、绍兴等处民情愤激,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显而易见,此事决不可行。高宗、秦桧煞费苦心,总算想出了一条计策,先由高宗向臣民表白一番说:“朕嗣守太祖、太宗基业,岂可受金人册封?”又斥责王伦一番,以此抚慰一下人心。再由秦桧向金使说明高宗正在“谅阴(守丧)三年”期间,不敢冒渎受诏,现已委派他为冢宰,代高宗跪拜受诏。金使胆怯宋朝军民的同仇敌忾,只好答应。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实在看不过去,于是就写了一封奏章,他将满腔怒火诉诸纸上,言词锋利,连高宗也一起骂了。他指出高宗忘了国恨家仇,含垢忍耻,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尊严,连天下人的尊严也一齐丧失了。他将秦桧痛骂了一番,并主张将主管议和之事的秦桧、孙近和宋使王伦一同斩首,以平息天下人的怒气。这篇正气凛然的文章,很快便在民间流传开了,并且被大量地刊印出来,极大地振奋了民心。

金朝统治者出重金买回副本,读后也大为震惊。临安城沸腾起来了。军民在大街小巷,奔走相告,怒气弥漫在城中,街上四处贴满了醒目的榜贴:“秦相公是奸细!”声讨秦桧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秦桧吓得昼夜难眠,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上表请求皇上治罪。

宋高宗这下气坏了,自己好不容易安抚下的民心这下又开始动荡了,于是他立刻将英勇无畏的胡铨遣送到昭州,并表示以后永远不再录用。宋朝开国皇帝曾立下规矩,即不得杀言事官,所以这种处罚,已经是最严厉的一种。从这件事情上,高宗感到必须采取措施,压制这种抗议的呼声。为了惩一儆百,高宗下诏告诫百官,不准任何人再用“谣言”来阻拦议和“大计”的进行。

这个时候民众的呼声已经不能阻止了,使用武力也无法镇压了,高宗顾忌到自己皇帝的身份和民众的愤怒,又开始上演了亲情戏,他大哭着说:自己不能让哥哥死后还回不到故土啊!年底,高宗借口给徽宗守丧,由首相秦桧代表他向金国使臣张通古行跪拜礼。气焰嚣张的金使,在当前紧张的形势下,不得不降低原来订好的礼节规格,接受了议和。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元旦,南宋朝廷正式宣告宋金和议达成。但南宋朝廷不敢将称臣纳贡的内容告诉人民,当时实际签订的条约是:一、宋帝向金帝称臣;二、金归还南宋刘豫所占据河南、陕西之地;三、金送还徽宗灵柩和韦太后;四、宋每年向金贡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系年要录》卷一三五,绍兴十年五月戊戌条)。

在宋金谈判过程中,金朝使者曾经有好几次暗示可将钦宗与皇太后一齐送回南宋,但南宋代表却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对金使的暗示装聋作哑,唯恐避之不及。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和议达成,高宗和秦桧沉醉于“胜利”之中。但他们每想起岳飞、韩世忠两位大将反对和议的坚定立场,不免心有余忧。因求和获得成功,高宗宣布大赦天下,以盛筵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以此来欺骗国人,表现一片国泰民安的和平景况。高宗为了“与民同欢”,还命令文武百官进献贺表,并用加官晋爵的手段软化反对议和的武臣。抗战派将领对此义愤填膺,拒绝向高宗进献贺表,以示对议和的抗议。

正月十二日,宋延赦书传送到鄂州岳府。岳飞授意幕僚张节夫起草了一道著名的《谢讲和赦表》。张节夫性格豪迈,极讲气节,他用非常诙谐讥讽的笔调,明褒实贬的手法,将岳飞和自己对于敌人的愤恨、故土的眷恋和议和的愤懑,从笔下流淌,写成了一篇悲壮激越、气势雄浑的杰作。

谢表的大意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经历了长期的艰难困苦,如今和金国议和,作为暂时的策略,为求得拯救国家危难,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获得一时的平安,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从长远来看,这毕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议和并不能保证维护得了国家的尊严,保得了我国人民的安宁。

我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时期,能够看到议和这样的大事。但是,我作为国家大将,对国家没有作出什么贡献,不仅自己感到惭愧,在全军将士面前我也觉得很愧疚。而且,我还时常过多地担忧,经常感到不解,不知道敌人为什么会答应议和。我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我想此事一定有诈。我还有一个顾虑,我担心即使我们对金国卑躬屈膝,言听计从,并且增加货币来达成和议,结果金国也不会领我们这份情,反倒会得寸进尺地侵略我们大宋的利益。

因此,我愿意制订夺取全胜的谋略,希望在收复两河失地后,再迅速地收复燕云等故国土地,最后达到为国复仇雪耻的目的。我向天发誓,一定要金人跪拜称臣!

这一封谢表,深沉而有力地表达了南宋人民受压抑的抗金呼声,因此立即被人民互相传诵。

高宗对岳飞、韩世忠反对和议的言行举止,当然是痛恨的,但为了维护和议,仍少不了韩、岳等大将守边,他只好隐忍。并且借举国庆贺、大臣照例加俸晋爵的机会,加岳飞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又把岳飞的食邑户,从一千四百户增加到一千七百户,并特下“制书”,称岳飞“沈勇多算”、“机智若神”、“信义足以威三军,威名足以折千里”,以示恩礼殊厚。岳飞不愿接受这样的荣誉,他接连上书,要求皇上收回成命。

可是心虚的高宗坚决不允,他连续下诏书,提出种种理由,说什么军队在岳飞的统治之下,军容整齐,军纪严明,国家也日渐平和强盛,正是因为岳飞的功劳,才能顺利地达到议和的目的。高宗将议和达成的许多功劳归到力主抗金的岳飞头上,以荣华富贵来堵岳飞的口,岳飞感到这是自己受到的最大的耻辱。

当时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同时加号晋爵,唯独岳飞四次上章力辞不受。岳飞沉痛地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以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行赏论功,取笑夷狄。”

岳飞不受封赏,并不是为了“立异于众人”,而是为了向朝廷敲起警钟,也是为了避免“将来虏寇叛盟”时被敌人取笑。但最后高宗特下“温诏”,不许再辞,岳飞不得已受之。

在奏书当中,岳飞不仅表示出此次国家议和是一件耻辱,自己将永记于心,而且他对官职的坚决推辞所表现出来的正义凛然,对那帮因卖国得逞,正在歌舞欢庆的高宗君臣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岳飞身为宋朝十万雄师的统帅,在很多官员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依然不忘北伐大志,时时刻刻地想着复国仇、雪国耻的宏愿,在历史上立起一道不朽的爱国主义的丰碑。

岳飞的这种忠贞的气节,对于南宋广大的爱国人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而对秦桧等人,却如芒刺在背,一心为国的岳飞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大有不拔不快之意。至此,主和派和抗金派之间的裂痕更深了。

南宋史册列入了岳飞几次上书力辞官职的事实,并且,岳飞的事迹在宋朝国土的大街小巷中广为流传。

岳飞拒绝封官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只是提醒高宗议和只是一个暂时的策略,不是长久安邦之计,说不定什么时候金军就会撕毁和约,大举侵宋了,所以只有加强防备,增强国家的实力,防不测于未然,才是上策。

岳飞不愧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见地,他的猜测没有错,第二年夏天,金人就撕毁和约,发动了对宋朝的大规模南侵。好在岳飞一直没有忘记恢复中原的大志,经常操练士兵,正是因为如此,才一次次地抵御了金军来势汹汹的入侵。

§§第七章 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