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伟大发明是在想象中诞生的,想象又是怎样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孩子的想像力决定了他今后能否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爱因斯坦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快快行动起来吧,让孩子拿起画笔、讲故事、听音乐,抓住儿童4~4.5岁之间想像力最发达期,尽早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吧。
图画故事,让想像力长出翅膀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孩子的学习都要借助于丰富的想像力。没有想像力,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难以理解文字的概念、物体的形状,表达时也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除此之外,想像力还直接关系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而童话故事阅读、国学美文阅读对激发孩子想像力,能起到不可预计的效果。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孩子想像力的开发。
想像力二三事
在开发孩子想像力时,父母要指导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因为想象虽然以形象为主,但却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孩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让孩子通过阅读来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比如,让孩子备一个摘抄本,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或者是优美的字、词、句等摘抄下来,平时可拿来翻阅。
孩子阅读观察
●在对孩子通过阅读培养想像力的时候,父母发现孩子常有如下的表现:
(1)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如《白雪公主》,孩子的思维表现得单纯、天真、对事物富有爱心。
(2)在阅读国学美文时,如《诗经》等,孩子的思维表现得恬静、淡然、对古代向往。
(3)在阅读文学著作时,如《西游记》,孩子的思维表现得非常活跃、天马行空、对宇宙万物充满了幻想。
(4)孩子常以再造想象为主,依赖具体的图形、符号作凭借物。
(5)孩子联想丰富,但有时偏离主题。
(6)孩子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徘徊,亦真亦幻。
专家方案
●专家针对孩子喜欢看图画故事书的特性,给出以下培养想像力的具体方案:
(1)引导孩子做故事中的主人公。阅读富有动画画面感的童话故事,如《人鱼公主》,其中有“我是小美人鱼,我在游泳呢”,“小美人鱼救起王子后躲到礁石后面”等动画画面。孩子常常会跟着故事的发展,进入童话世界,把自己扮演成各种角色,或扮作美人鱼在游泳,或扮做王子在受缚等。孩子的这些活泼有趣的表现,正是借助于故事的情节,来发展自己的想像力,使自己投入到童话故事中的表现。
(2)引导孩子入故事。阅读富有搞笑色彩的故事——如《小象的大便》,当阅读到这个故事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会说到:“在闻臭味,是小象的大便。”此时,孩子们会凭借丰富的想像力想到大便的臭味,把自己也置身于故事中,叫道:“好臭,好臭!”
(3)引导孩子由故事联想生活。阅读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引发孩子根据故事情节来联想生活。
(4)引导孩子作同类联想——阅读同类物种的故事,如阅读关于小狗的故事,如果孩子阅读过《月亮狗》,那么再阅读《小狗乖乖》时,常会联想到《月亮狗》等,甚至会联想到自己家的小狗。
(5)引导孩子由生活联想故事。阅读接近生活的哲理故事,如《小猫钓鱼》等。当孩子阅读过大量的故事后,常常会因为生活中的某些感动而联想到故事情节。如,当父母带着孩子钓鱼时,孩子会联想到《小猫钓鱼》的故事等。
知识导读
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图画故事书交流、对话、沟通的过程,也是孩子调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图画故事,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松居直先生曾说:“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像力的能力。如果想像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像力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图画故事对孩子想像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能力培养TIPS:阅读图画故事
●在培养孩子阅读图画故事的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发展:
(1)阅读图画故事,再现故事场景,促进了孩子想象的有意性发展。
(2)阅读图画故事,想象人物心理,使孩子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完整。
(3)大量阅读图画故事,再造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加。
绘画能力,培养儿童的想像力
幼儿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更能使幼儿的创造想象异常丰富。比如绘画,在画中,孩子笔下的主人公无所不能,人可以长出翅膀飞行;熊猫可以坐着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小猫可以和老鼠成为最好的朋友;小猴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歌、游戏等。他们的大脑有着无尽的奇思妙想,而且怎么想就怎么画,从不考虑自己的想象是否合理,也绝没有成年人的那种迟疑和拘谨。这正是成人画与儿童画的最大区别。孩子们有自己的幻想和希望,要想让幼儿把这些独特的思想表现出来,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没有压抑和紧张的自由环境,让他们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想像力二三事
孩子最初的想象水平都比较低,父母可常常让孩子模仿画一些图画。随着孩子的知识技能逐渐增加,他们画画时开始动脑筋,画出一些自己的东西,甚至有时会画出一些荒诞而离奇的图形,让人哭笑不得。父母为了让孩子画得更好,画得更像,就要求孩子单纯地临摹别人的图画,规定了画的范围。这样,无形中限制了孩子想像力的发挥,致使孩子的画显得平淡无奇,缺乏儿童画的趣味。因此,为了要使孩子的想像力得以充分发挥,父母必须给孩子一片自由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孩子自由发挥。
画画培养想像力的观察
想象是大脑将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知道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对周围事物理解越深刻,画中表现的情感、素材就越丰富,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反之,如果幼儿接触、认识的客观事物少,印象不深,头脑中的表象缺乏,就不可能产生新的表象。如果幼儿头脑中没有关于海底世界的印象,他怎能画出海底的盛会呢?如果幼儿不认识各种小动物,他也不可能画出森林中动物开联欢会的盛况。因此,父母要在平时多引导孩子观察、欣赏周围的一切,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及生活经验。
专家方案
●专家针对孩子热衷画画这一特性,给出以下开发想像力的具体方案:
(1)从“星星是从哪儿来的”谈起
在一本儿童文学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正在做包子,5岁的小女儿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女儿忽然提了一个问题:“妈妈,星星是从哪儿来的?”母亲没有回答,只笑笑说:“你猜呢?”她继续注视着母亲的动作。母亲揉面,揪面团……看了好一阵子,她突然说:“我知道了,星星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的。”这种突发奇想,听起来很幼稚,孩子却是很认真的。
孩子得出的这个看似幼稚的结论是通过她对做包子的过程的观察,通过对形体大小的类推,再把这些印象与脑中已有的问题联系起来,经过创造性的想象才得出来的。可见,儿童的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以他们的知识、观察和生活经验为后盾的。所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也就丰富了他们的想象。
(2)给儿童的想象装上翱翔的翅膀
一个6岁女孩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题作了一张画,这张画里面渗透着浓厚的想象色彩。在图画的中心斜行的是“天空车”,车厢里坐满了乘客——星星。因为星星是在夜间邀游天空,所以孩子在画的左上方画了月亮,右下角有一座彩色的房子,那是星星的家。它反映了儿童大胆的想象和奇妙的构思,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这些想法可笑,加以指责或制止。
(3)想象与尝试性解决问题
日本一个6岁的男孩作了一幅画,他给画起名为“月亮的家”。在这个月亮的家里,有好多个月亮,有大的,有小的,有弯形月亮,有半个月亮,还有大的圆月亮,他们轮着出来,每天晚上出来一个。这个孩子经常在晚上观察月亮,他发现,月亮有时候大,有时候小。那么,为什么月亮会有大有小呢?他在潜意识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他发现,家中的成员也是不相同的,有大人,有小孩儿,大人和小孩总是从家里进进出出。于是,他把月亮的家看作了自己脑海中的家,于是,他的疑问得到了解决。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活动范围加大,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介,他们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这大量的信息中有许多是他们不太理解的,这使他们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为了得到解答,孩子们常常将脑中的旧经验加以重新组合并创设新的关系,然后以新型的关系尝试性地“解开”心中的疑问。
(4)儿童画的想象特点
一个6岁大的小女孩画了一幅叫做“秋收”的图画,她用蔬菜大丰收来表现秋收的种种迹象。画面中心是大白菜、冬瓜、胡萝卜和西红柿,周围有茄子、黄瓜、大蒜、扁豆和青菜等等。左侧有4个大的录放机,正在播放舞曲。无疑,最上方的大红萝卜是指挥者。很显然,女孩画的主要内容是蔬菜大联欢,画中各种蔬菜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热热闹闹的欢快场面洋溢着难以言传的喜悦。
儿童画的奇异想象和诗情画意,常常由于技能方面的原因不易被成人体察,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儿童画的特点:儿童画多数都体现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想像力,孩子的这些想象总是给人一种温馨、和谐、欢快、新奇的感觉。当然,儿童画中的想象特点并不是孩子们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更不是刻意地夸张描绘出来的,而是儿童的心灵活动在儿童画中的自然流露。
(5)儿童想像力的发展是需要培养的
①增长知识、丰富经验是培养想象能力的基础。如前所述,儿童的想象是儿童原有的表象的重新组合,是儿童已有的直接经验之间的新的联系。这些新的组合和新的联系的基础就是知识和经验。但因为幼儿的知识有限,生活和活动范围狭窄,局限了他们眼界的开阔。所以父母有必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注意让他们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以丰富经验为目的引导孩子多观察,也是儿童画教育的基本要求。
②通过民间故事、童话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儿童的想象。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常常听得心驰神往。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情节打动了孩子的心,使孩子的思想感情与故事中的角色活动和情绪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很自然地张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喜欢听故事,孩子们也喜欢复述故事。培养孩子复述情节生动又富有想象的故事,对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更有好处。
③从多方面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可以通过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动作表象等各方面来开发儿童的想象能力。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在欢乐之中培养儿童的想像力。
知识导读
要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就一定不能忽视色彩的作用。研究显示,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改变周围的色彩视觉环境来丰富幼儿对颜色所产生的愉快感觉,这一点可以从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入手,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
为此,无论是家里还是幼儿园,在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上,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这样才能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让幼儿可以随时随地地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和多变,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我想画”的愿望。
能力培养TIPS:培养孩子想像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幼儿因为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很自然地把绘画作为他们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好方式,而且总是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如何在绘画中更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以及老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先明确一点,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把评价作品看作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因此,不能单纯地以幼儿画得“像”与“不像”来评定一幅画的好坏,应该认识到,比“像”与“不像”更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绘画热情。
幼儿绘画往往带有很浓的情绪性,喜欢把自己喜爱的、最明显的东西夸大,给这些事物涂上鲜艳的色彩。如绘画人物时,往往突出眼、口,而忽略了鼻子、耳朵。鉴于这一特点,父母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不要求形神毕肖,只“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如果一定要求幼儿按比例画得像,色彩真实,那就会阻碍幼儿的大胆创作,束缚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音乐训练,激发儿童的想像力
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不需要创造,但是,没有想象就根本谈不上创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生理学研究已经证明,音乐能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因此,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主要是指音乐能开发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二三事
想像力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形式,可称之为“创造力的翅膀”。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巧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想象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目的性、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因此,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是比较丰富的,且处于亟须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发和培养,将是十分遗憾的,也许,“天才”就在这一刻给“抹杀”了。其实,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发展学生想像力的良好素材,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合理地安排和利用。
音乐训练观察
国际音乐教育协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因此,对儿童进行音乐早期教育是开发儿童智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儿童的音乐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学,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带有创造性活动的各种内容,即让儿童根据音乐原型构想出音乐的形象和意境,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出来;或者听了音乐之后让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恰当的图画画出来等。二是学习简单的初步的音乐创作方法,如:音乐造句、节奏接龙或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创作一些短小的歌曲、乐曲或即兴编配伴奏音型等。
专家方案
●针对很多幼儿园都开展的以培养幼儿想像力为主的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专家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可让幼儿学习故事、诗歌等,以丰富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比如,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教师可以诱导启发式地提问:“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蹦跳跳地玩,迷路了,怎么办呐?”幼儿会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比如找警察叔叔、拨打110、打的等等,幼儿会各抒己见,展开丰富的想象。实际上,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幼儿想像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通过言语,幼儿可以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的内容,并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象。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并以此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特别是意愿画,可以让幼儿随意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构思出奇特、新颖的作品。另外,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像不像”为标准,以免打消幼儿作画的积极性。
再次,音乐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像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老师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当教师播放情绪激昂的进行曲时,孩子们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解放军,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大踏步前进;当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时,孩子们可能会很安静,就像在做一个甜甜的梦。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然后再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这个艺术形象。因此说,音乐和舞蹈同样也可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
知识导读
欣赏音乐要善于想象和联想。而音乐欣赏中的想象与联想,一般指由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唤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与联想。在音乐欣赏中,欣赏者欣赏音乐时要能够借助于想象和联想,间接地再现音乐形象。例如,大家听到“哐当”一声,凭着生活经验,会说这是玻璃掉地上,摔碎了!其实,这就是一种由听觉形象向视觉形象的转移,是联想。的确,视觉和听觉是最活跃的感官。黑格尔说过,“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足见视觉和听觉对于艺术欣赏和创造是何等重要。但是创造力的培养绝不仅仅依靠视觉和听觉,只有充分调动自身的感觉器官,借助于生活的启示,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方能领略其中之妙处。
能力培养TIPS: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培养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让学生多听,多感受,是音乐教学的必然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获得愉悦,得到美的享受,提高音乐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但是,学生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的这种想象能力能够在其他的领域得到扩展,并最终形成一种素质,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并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讲故事,激发想像力
多数孩子都对故事情有独钟,不但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会自言自语,甚至自己编故事。无论是讲故事,还是编故事都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发展想像力的好机会。
故事与想像力二三事
给幼儿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如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像力对孩子是十分有意义的。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录音机也会讲故事给孩子听,但与父母相比,录音机讲的故事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互动。幼儿喜欢听故事,渐渐地,他们自己也会学着讲故事。他们的故事有各式各样的内容,可以是有教育作用的,有模仿别人的,也有自己编造的,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孩子想像力观察
想象在人类的生活和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想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新生儿还没有想象,1~2岁的幼儿仅有想象的萌芽。随着幼儿语言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逐渐增多,其想象也逐渐发展起来。到了3岁左右,幼儿会玩想象性的游戏,但此时孩子的想象是无意的、自发的。
孩子的再造想象表现为在听故事时能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并在其各种游戏中有所反映,而创造想象则更为丰富。儿童有时会将想像力与现实混淆起来,如自己希望上太空,就对别人说自己去了,甚至还描述出太空是什么样,自己在太空上做了什么……儿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常沉浸在想象中,以想象为满足。
专家方案
●如何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专家给出以下几种方式:
(1)选好适合孩子的故事书。根据孩子此时的理解力和心理特点,父母应选择故事情节简单的,带有彩色图画的故事书,有动物的,也有人物的,如《小红帽》、《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
(2)跟孩子共同阅读。讲故事时,可让孩子跟大人一起看书,这样可以排除其他干扰,让孩子专心听讲。在给孩子讲的过程中,父母要声情并茂,并适当地提问题;有些故事是不止讲过一次的,可以让孩子说出故事中的人物说什么,想干什么;在遇到一些常用的字时,也可以问问孩子这些字怎么读;这样孩子会更有兴趣。
(3)进行角色扮演等亲子活动。讲完故事后,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分角色阅读或者背诵,让孩子选择一个他喜欢的角色,然后开始活动。如果孩子忘了一些故事人物的对白和故事情节,父母可以提醒或者翻看一下故事书。如果在一个故事中角色太多,参与的人数不够,那么,可以根据需要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或者把不重要的角色略去。
(4)让孩子来填充故事的空白。在讲故事(孩子熟知的故事)的过程中,当讲到最有趣或最惊险的地方时,不妨停下来,让孩子把这一段讲完。当然,这种填空能力需要不断地实践。这样,孩子便能够很快接上你的讲述,并从自己的讲述中获得许多乐趣。
(5)先讲述故事(孩子熟悉的)的开头部分,然后要求他讲出故事的结尾。或者,让孩子讲故事的开头,你来讲结尾。这样讲故事不但能培养他们的想像力,而且还能使幼儿感觉到自己也具备讲故事的本领。这样,孩子很快就能自己编些故事,并讲给你听了。
(6)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嘲热讽,更不能随便阻止。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编故事,然后鼓励他去讲,并适时地给以赞扬,委婉地指出不足。
(7)根据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孩子借助选图、绘画、拼图、粘贴图片等方式来表达故事情节。父母可充分利用平时不用的旧图书、旧画报中的某些图片,让孩子挑选人物、动物、景物等拼成画面,再让孩子编成小故事讲出来。
知识导读
在培养孩子的想像力上,还可以让孩子听故事绘画。这种方法就是用言语的信号来刺激幼儿大脑。幼儿根据故事主题,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表象重新组合,并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例如有的小朋友在听了“西瓜的故事”后,画了一幅画,内容是:晴朗的天空,太阳高照,浅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西瓜地里长着一个巨型的西瓜,有许多小朋友来吃西瓜,不过都是搬着梯子上去,上面还有太阳伞和椅子。吃完西瓜瓤往下运,榨汁机的汁流入一个个瓶子里。可见,富于想象是幼儿的特点。童话故事是一种具有丰富想象的艺术,强烈的夸张和饶有趣味的情节,非常适合幼儿好奇心强和富于幻想的心理特点。因此,以听故事作画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是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的。
能力培养TIPS: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
讲故事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注意三点:一是故事不要太长,因为幼儿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太长了,幼儿可能听不完就分神了;二是故事的主角应该是他们熟悉的人或事物,如孩子本人,孩子的玩具或孩子熟悉的人,这样,孩子会更有兴趣听下去;三是故事的情节要简单,因为幼儿的理解力还十分有限,太过复杂的情节会使孩子难于理解和接受,造成孩子对听故事失去兴趣。
游戏活动,培养想像力
游戏,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乐事。因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因此,借助游戏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既可以达到目的,又不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游戏与想像力二三事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抓住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知识,或者教育孩子这样那样。殊不知,当孩子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向孩子说教一些与游戏无关的东西,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还会抹杀孩子对游戏的热情,更无法让孩子通过游戏来增强想像力了。
孩子想像力观察
游戏是孩子想象的王国,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扮演各种角色,表现各种生活情境。孩子的想像力,在不同年龄的游戏表演中会不断地变化。比如,2~3岁的儿童游戏,所表现的是突出而简单的生活现象;5~6岁的儿童,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就比较全面系统,角色的动作也要复杂得多,并且孩子还会随时加入一些感情色彩。所以,父母应把早期教育的许多内容融合到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来开发孩子的想像力,千万不要因孩子表现出来的动作情节幼稚荒唐,而轻视游戏的巨大作用。
专家方案
孩子的想像力是无法教会的,但可以被激发,特别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不妨尝试一下:
(1)和幼儿一起玩仿真的游戏。
(2)在给孩子讲故事时,父母一定要扮成不同人物的声音,表演出人物的角色,并且也让孩子演一个角色,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兴趣。
(3)和孩子玩“这是什么”的游戏。让孩子闭上眼睛,把物品轻轻按到孩子的皮肤上,让他猜出是什么物品。
(4)用废旧纸盒作成一个“化妆”箱,在里面装上旧鞋子、衬衣、外衣、裙子、帽子或围巾等,再给孩子一些“珠宝饰品”。如果能在商店里买到正式的军装最好,用一块布作成斗篷,在一端缝上挂带,让孩子把自己打扮成各种职业的人。
(5)给孩子购置易引起想象的玩具,例如洋娃娃,孩子很容易把娃娃融入自己的想象世界里面。除了洋娃娃,还有填塞动物玩具、打扫房间工具、园艺工具和木工工具等都是可以激发孩子想像力的玩具。
(6)扮成动物玩耍。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四肢着地,在地板上走动,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彼此交谈;也可以分别扮演成不同角色的人物,和孩子打电话。
知识导读
父母也可以利用玩具和幼儿游戏材料来培养幼儿的想像力。玩具和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孩子往往能在玩耍中产生各种联想。在孩子的手里,玩具和游戏材料就像变魔术一样,能够不时地随着幼儿的想象变换着各种形象。因此,在购买玩具和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到该物品是否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能力等,以便使幼儿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材料,大胆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能力培养TIPS:游戏培养孩子想像力
(1)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可以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展开想象。
(2)利用游戏内容,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组织安排一些培养幼儿想像力的游戏。如读编故事、看图讲述等。此类游戏积极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幼儿的想像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有所提高。
(3)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时,你可假装去摸布娃娃的脑袋,故作惊讶地说:“呀!这孩子怎么发烧啦?”那么,孩子就会围绕“发烧”的问题展开无穷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