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言不可尽善。
——《官讳经》
“解读”
王阳明认为,说好话但好话不能说过头。
人活到这个世上,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喜欢听好话几乎是所有人共同的特性。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当然如果这种认可或者称赞恰如其分,听者自然非常高兴;但是如果这种恭维话过了头,不仅令对方不自在,反而会让人觉得你虚情假意、逢场作戏,反而怀疑你说话的企图。说好话也要有一个度,也要看什么情况下跟什么人说。
有一次一群朋友在一起聚会,吃饭的时候,大家交换名片,其中有一位来自报社,另一位试图对其进行称赞,一看是报社的,便稀里糊涂地说:“哇,您是有名的大作家!”人家问:“我怎么有名?”他说:“我每次都看见你写的文章。”人家说:“我的文章都在哪里?”他说:“每次都是头版头条啊!”然后人家告诉他:“真的吗?我是专门写讣告的。”讣告能在头版头条吗?显然是虚假的赞扬引起了别人的反感。但是这位先生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旁边有一位小姐,聊了没几句,本来这位小姐长得很胖,他说:“小姐,你真苗条!”小姐说:“什么,说我苗条?我知道你是在骂我。”
虚情假意的奉承对人对己有害而无利,相反,真诚的赞美会让人内心明亮、灿烂无比。当别人感觉到你的赞美是由衷的,那赞美的话很容易被接受。
大音乐家勃拉姆斯是个农民的儿子,生于汉堡的贫民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无从系统地学习音乐,所以,对自己未来能否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然而,在他第一次敲开舒曼家大门的时候,他一生的命运在这一刻就决定了。当他弹完一曲站起来时,舒曼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了他,兴奋地喊道:“天才啊!年轻人,天才……”正是这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使勃拉姆斯的自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赋予了他从事音乐艺术的坚定信心。在那以后,他便如同换了一个人,不断地把心底里的才智和激情流泻到五线谱上,成为音乐史上一位卓越的艺术家。
有一句话说得好:真实的赞扬如拂面清风,清爽怡人;虚假的赞扬像给人吃大块的肥肉,让人烦腻不堪。因此,我们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尽量用准确、贴切、深刻、生动、完整的语言把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感说出来,而不是过分夸张和矫揉造作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这里简单地介绍两种方法:
一种是比较性的赞美。这种方法是将两个人或两件事相比较,在夸奖对方的同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差距,使对方对你的赞美深信不疑。有一次,汉高祖刘邦与韩信谈论诸将才能高下。刘邦问道:“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马?”韩信回答:“陛下至多能指挥10万兵马。”刘邦又问:“那你能指挥多少兵马呢?”韩信自豪地回答:“臣多多益善耳。”刘邦笑道:“既然你带兵的本领比我大,却为什么被我控制呢?”韩信很诚实地说:“陛下不善于指挥兵,但善于驾驭将,这是我被陛下控制的原因。”刘邦自己也曾说过,统一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这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对自己的评价。韩信的赞美,首先肯定了刘邦控制大臣为自己效命的能力,但又指明了他在带兵作战方面与自己相比有不足之处,正与刘邦的自我评价相吻合。话说得很实在、很坦诚,刘邦不但不怒,反而很满意。此时,韩信与刘邦关系已很紧张,如果他违心地恭维刘邦,调兵遣将无所不能,恐怕刘邦不愿意听,甚至会怀疑他在吹捧、麻痹自己。
另一种是根据对方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希望。这种方法是有所保留的赞美,既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又看到他的弱点和不足,讲究辩证法。常言道:“瑕不掩瑜。”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希望,不仅不会损害你赞美的力度,相反,却使你的赞美显得真诚、实在,易于为人接受。尤其是领导称赞下属时,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握分寸,有所保留。可以多用“比较级”,千万慎用“最高级”。领导可以在表扬时,把批评和希望提出来。
有个企业的广告词说:“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显示了企业的真诚承诺,而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赞美别人的时候要记住了:一个人的成绩和优点毕竟是有限的。要赞美别人,应当一分为二,有成绩肯定成绩,有不足也要说明不足,控制好赞美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