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下归心:周公旦
32940400000002

第2章 极具传奇色彩的家世(1)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也是鲁国的始祖。出生于周王室的他,辅佐父亲周文王与兄长周武王,励精图治,取得了伐纣的胜利,为周朝的创建立下了大功。

周公旦所属的周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据说,周族的始祖叫后稷,后稷的降生,有一段非常古老而有趣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今天的陕西省一带,居住着许多原始氏族公社。氏族与氏族之间,建立了世代通婚的关系。在武功县一带,有一个氏族叫“有邰氏”,有邰氏有一个十分美丽、善良的姑娘,名叫姜嫄。

一天,姜嫄在原野上漫步,她发现离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挺大的凹坑。她走上前去一看,那个凹坑很像一个脚印。可谁有那么大的脚印呢?是天帝还是巨人呢?她把脚踩在那个大脚印的大趾部分,骤然感到心里被触动了一下,就像受到了天帝的爱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姜嫄带着异样的心情回到了家里,不久竟然怀孕了。临产的时候,氏族中的助产婆守在姜嫄的身边,等候着婴儿的诞生。大家都以为姜嫄是受了天帝的爱抚而怀孕的,一定会生出一个神异的孩子。可谁也没想到,她生下来的竟是一个红彤彤的肉球。

姜嫄心里难过得直想哭。她顾不得产后身体的虚弱,就强撑着起身,用一块兽皮把小肉球包起来,扔到了门外的大路上。

奇怪的事儿发生了。那些过路的牛羊都小心谨慎地绕着道儿走,好像生怕踩伤了它。姜嫄听说后,又让人给扔到远处的山林里。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捧着肉球垂头丧气地回来说:“太不巧了,刚要扔时,碰上了许多来山上砍柴的人,让他们看见多不好呀!我又把它带回来了。”

姜嫄狠了狠心说:“那就把它扔到水池里去吧!”

那人捧着肉球又来到水池边,池水已经结冰了。肉球刚扔到冰上,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群羽毛丰满的大鸟,紧紧地抱着它,那个肉球很快就暖和过来了。不久,肉球忽然像蛋壳似的裂开了,一个胖乎乎红彤彤的小男孩挥动着小手,躺在肉壳里哇哇直哭,一会儿又朝着美丽的鸟儿嬉笑开了。鸟儿哄地飞散了。氏族里的人们听见小孩的啼哭声,都赶到水池边。姜嫄也跑来了,看着这个被扔在冰上的胖小子,她真心疼,赶忙让人把他抱过来。因为这孩子刚生下来就被抛弃,所以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弃”。

这种关于远古氏族部落先祖诞生的神话传说自然不足为信,但是从姜嫄生弃的传说当中,仍可窥见周族起源的蛛丝马迹——弃诞生的过程,正好反映了周人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历史。

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拥有较大的权力并受到尊敬。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男女的婚姻关系是不固定的族外婚,氏族的血统只能以女系计算。“弃”无父而生的传说,正是周族也曾经历过“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反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人们逐渐成了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私有财产的产生,发生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深刻转变。在父系氏族社会里,血统是以父系大家长为中心的男性计算的,这样就保证了把财富传给自己确切的儿子。姜嫄之所以千方百计要把不知生父为何人的“弃”丢掉,可能是因为受了父系氏族社会这种强大舆论压力的影响。这说明,弃时周族父权制战胜了母权制社会的残余,已逐步确立了。

至于相传姜嫄为帝喾元妃的说法,则反映了弃为始祖的周族与夏的密切关系,而且很有可能周族是由有邰氏和高辛氏两个部落繁衍出来的一个支族。

弃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喜欢种植麻和豆类等作物,经常给这些小苗浇水、除草、施肥,所以他栽种的麻类、豆类作物长得很好。由于自小就养成了种庄稼的习惯,等长大成人以后,更喜欢钻研种庄稼的学问。他还能分辨土质的好坏,并能在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土地上种不同的庄稼,所以他的庄稼总能获得好收成,周族老百姓看到弃种庄稼的方法,纷纷照着他的样子做,果然也都增了产。

弃种庄稼很有学问的事,一下子传到尧的耳朵里。尧把弃请来,任命他为管理农业的官。弃把他种庄稼的一套方法向全国推广,果然获得了大丰收,受到了尧的奖励。

舜时,弃参加了禹治理洪水的斗争。洪水退后,赤地千里,老百姓都没有粮食吃。为了解救受灾的老百姓,舜命令弃教老百姓种植百谷。弃多年参加治水,疲惫的身体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就又踏上了广阔的田野,认真而辛劳地教老百姓种植谷、稻、高粱、豆子。

由于弃管理农业有功,被舜封为邰,人们称他为有邰氏,他的封地临近姬水,所以又称姬氏。这个姬姓的弃,因为主要当管理种植黍稷的农官,所以人们又叫他“后稷”。后世把后稷作为农神供奉在庄严的社坛里,表示对他发展农业的尊敬与怀念。在《诗经·大雅·生民》这首诗里,周人的后世子孙歌唱道:

后稷种庄稼,学问真不少。除去田中草,好谷长苗茂。吐芽又含苞,茁壮渐长高。茎长各花香,秆坚穗匀好。穗垂籽粒实,就要进家了。

根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所列周族的世系,从后稷到武王克商的先公时期,共有15位先公,他们是:后稷—不窋—鞠—公刘—节庆—黄仆—差弗—毁鄅—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很显然,这“15”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从周族兴起的虞夏之际到周文王,历经夏、商两个王朝,共1200多年历史,绝非15代人能经历完成。若依《史记》记载,后稷之后为不窋,然不窋之时正值成汤灭夏之际,与虞夏同时的后稷居然与其子相隔数百年,简直是匪夷所思。所以史学家认为,由于这些先公的世系都是后人追记的,有可能因时代久远而漏记,也有可能是将某一时代的若干世误认为一世,譬如“后稷”,本是管理农事的职官,传说自弃之后,其子孙累世为后稷之官,直到不窋时才失去官职,因此,很可能“后稷”是周族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而非单指某一个人。唯此解释,方不致有悖常理。在这15个有史可查的先公里,公刘和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两个著名先公。

公刘时期,周族逐渐强大起来,并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迁徙——周人从邰迁到了豳。为什么会有这次重大的迁徙?历来史学界有不同说法,一说以《史记·周本纪》为主,认为周人为了发展农业而主动迁徙;一说以《诗经·毛传》为主,认为周人为了躲避戎狄的迫害而被迫迁徙。

关于公刘时期的这次重大迁徙,《诗经·公刘》中有详细记载:

公刘率领族人们打点行装,集合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地向远方迁移了。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将要走到什么地方,沿途又不断遇到野兽和其他部族的袭击,所以他们总是由武装的青年在前面开路,队伍中的武士们张弓搭箭,高擎着各种简陋的武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前进。

他们跋山涉水,也不知走了多少天,来到了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原。这里地势平缓,气候温暖,草木茂盛,是处适于农耕的好地方。公刘被这块土地吸引住了,他告诉大家:这块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充足,很适宜全族定居。长途跋涉许多天的人群顿时欢腾起来,大家把食物铺开,举行祭祀典礼,感谢上天对他们的恩赐。

人们住下以后,公刘又率领大家去伐树除草,开垦荒地,为种庄稼做好了准备。公刘还登上山顶,利用太阳的影子测量土地的方位,观察土地的冷暖和水源的情况。然后他又丈量规划了土地,并将土地分给每个父系家族耕种,还规定每个家庭根据分得土地的多少向部落交税和助耕。从此,豳地日渐开辟,一天比一天繁荣起来。

公刘居豳,在开发荒原的过程中,周族的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据说这时已经能够“取厉(砺的本字)取锻”,使用天然的陨铁制作生产工具。

因为公刘继承并恢复了后稷重视发展农业的好传统,为以后周族的崛起打下了基础。所以周族的后人对他的功劳念念不忘,在《诗经·公刘》的诗中歌颂他说:

品德忠厚高尚的公刘啊,带领我们迁居豳地。渡过了渭河,不怕困难,锤打陨铁做工具。发展农业,一切都从头做起,人丁越来越兴旺。我们周族能有今天这么强大,是因为你遵从祖训,不忘后稷。

不过,这个看起来很美好的新住处,却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安宁。原来这里世代居住着一些戎、狄族的游牧部落。他们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战,战斗力强。周族定居在这里,他们认为这不仅是抢占了他们最美好的草地,而且是对他们的严重威胁。所以,在周人和游牧部族之间,展开了多次残酷的血战。他们之间战斗的详细情形,现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周人要战胜比自己强悍的敌人,一定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最后,公刘领导周人终于把附近的游牧部族赶走,巩固了周人的地盘,并逐渐向外扩张,控制了豳地整块肥沃的高原。

公刘时期是周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史记·周本纪》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因为公刘不仅有计划地选定和营建了新的国都,创建了国家机器,而且周族在公刘的带领下,恢复并发展了农业生产,其社会形态也由氏族部落进入了国家阶段。所以,公刘是第一个被尊称为“公”的周人先祖,是著名的先公之一。

在关中平原西部,有一片肥美的黄土高原,它东依漆水,西傍汧河,北枕岍山,南临渭水,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这一块高原就是著名的周原,周人曾赞美道“周原朊朊,堇荼如饴”,意思就是说在这片沃野上长出来的野菜,吃起来也像饴糖一样甜美。这片肥沃的高原,成为周人迅速崛起和繁荣的理想之地,而带领周人在这块宝地上耕作的是周族的另外一位著名先公——古公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