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下归心:周公旦
32940400000029

第29章 教诲后嗣,千古流芳(1)

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继位,以周公为师。周公一方面辅佐成王处理天下政务,另一方面也担负起了教育成王的重任。

周公是十分注重对成王及其子弟的教育的,他认为国家社稷能否延续,关键在于“后嗣”,也就是接班人的所作所为。他曾经说过,自己不敢安于天命,甚至总是不去考虑天命,也不对人民有所怨恨,而是寄希望于“人”,特别是执政掌权的后代子孙。如果子孙们不争气,不能勤勉从政,丧失了先祖的优良传统,不懂得天命难测的道理,那就势必会坠失天命,从而招致国破家亡。

在那个迷信鬼神,相信天命的时代,周公能把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人的作用,充分显示了他作为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特别重视对后代德行的教诲,特告诫周室统治者,一定要看到国家的隐患不在于眼前,而在于“后嗣”。因此,他在日理万机的同时,还不忘对成王及子弟的教育。

他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叫来陪伴成王,施行教育。遇着成王有了过失,就把伯禽痛打一顿。这样,成王虽然没有受到责打,却比受责打还难受,就不得不努力学习了。可见,周公对成王的要求还是很严的。

周公为了周国的长治久安,对成王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既教给他如何进行自身的道德修养,又教给他治理天下的方法,体现了德育为主、德行与道艺兼求的特点。在《尚书·无逸》和《尚书·立政》两篇文章里,就分别记载了周公对成王施行德教和政教的内容。

周公教育成王要体恤百姓的辛苦,不要追求贪逸奢侈。他告诫成王要懂得并牢记百姓劳作的艰苦,以及先祖创业的艰难,如果能这样,作为一国之君,即使有所享用,也会有一定的节制;另外还要关心百姓,了解和体恤小民的疾苦。

周公以农人的劳作为比喻,对周朝的贵族子弟滋生的贪图安逸的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有些做父母的,终日辛勤劳作,抚养孩子成长。可是孩子们却贪图安逸,不知道劳作的辛苦,一味地追求享受,结果变得十分懒散无礼,不但不接受父母的劝教,反而挖苦父母说:“你们这些过了时的人,懂得什么呢?”周公对这些只求安逸,不知父母辛苦的孩子作了批评,希望成王不要像他们那样,也说明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阐述为政无逸的重要性,周公还引用了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如殷王武丁继位以前,曾经长久地在民间辛苦劳作,和普通民众住在一起;祖甲也曾经做过平民百姓,过了很久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因此,武丁和祖甲继位以后,知道百姓的辛苦,懂得应该爱护体恤他们,才能够长久地占据王位,把殷王朝治理得很好。周代几位著名的先王也是这方面的典型,如周太王、王季和文王等。周公特别推崇文王“怀保小民”、爱护百姓的事迹,说他为国事每日忙碌,从早上到中午,连饭都忘了吃。而殷朝后期的一些国君却相反,他们生下来以后就过着安逸的生活,不知道耕作的艰难,只知道享乐浮华,结果享国都不长久。周公用历史教训说明国君体察民情、不图安逸,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问题。

当然,周公知道,不可能要求国君完全不享受,而是要有限度,像文王那样,在满足正常的消费之外,不横征暴敛。

从上面可以看出,周公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而且善于诱导和阐述道理。在周公教诲下,成王力戒贪逸,体察民苦,采取了一些爱护百姓,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从而使周朝走上了强盛之路。

周公劝诫成王要勤勉从政,谨言慎行。他指出,凡是有作为、政绩显著的国君,无不具备勤勉从政的优良品质,如殷代“明王”中宗、高宗、祖甲等都能够兢兢业业,对于政事不敢稍有荒废。像上面提到的周文王更是如此,连耕田种地的农事,都要亲自去做,因而得到了万民的爱戴,“享国五十年”之久。周公希望成王要效法这些先王,勤于政事。另外,周公又要成王汲取殷纣王荒淫无度、疏于政事,导致国破身亡的教训。

周公还列举了“三年不言”、勤勉从政的明君事迹,劝诫成王在处理政事时,要做到谨言慎行。

周公向成王指出,殷高宗武丁,由于小时曾与庶民生活在一起,深知他们生活的艰辛,所以即位以后,谨言慎行,曾经“三年不言”,集中精力体察民间的疾苦,思考为政的方法。因而能够做到出言和悦,处事谨慎,致使全国没有一个人怨恨他,终于成就了殷商的盛世。

周公尤其劝诫成王,对于刑狱之事更要慎之又慎,不可滥用刑罚。

周公还教育成王,圣明的君主必须克己自谦,不要自以为是,要多听取意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对于民众的怨恨责骂要反躬自责。否则,就会像殷纣王那样,乱罚无罪,乱杀无辜,招致积怨于身,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周公在强调品德修养的同时,还注重对成王教授“官人之法”。所谓“官人之法”就是选贤任能,立官用人的方法,这是一个圣明的君王所必须具有的。

为了教育成王明确分官设职之道,周公特意作了《尚书·立政》篇,用以告诫成王和其左右的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等官员。周公以夏商两代立官用人方面的得失告诫成王,官人之法是国家大法,是光大德政的根本。夏桀、商纣因为用人不当而亡国丧邦,相反,夏禹、商汤却因为善于用人而使国家兴旺,人民富足,从而也就能长享国位。

周公语重心长地教导成王,说年轻人,你现在已经是君王了,从今以后你一定要慎重地设立官职,任用人才。要慎重治狱,不能发生错误。设立官员时,必须任用善良有才能的人。周公向成王悉心传授的“官人之法”主要包括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三个方面。

在识别人才方面,强调要识人有方。周公指出识人应当既审察他的内心,又审察他的行为。为了准确有效地审心察行,他也提出了后世所称的“三宅考吏法”,也就是“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宅”就是度量的意思,就是说对担负不同官职的人,要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要求,去考察他们的品德和才能。对于治事的官吏,要考察其是否善于理事;对于牧民的官员,要考察他是否能够使民众安乐;对于执法的官员,要考察他的施法是否公正。周公认为成汤正是运用了这种方法考核官吏,识别人才,结果就做到了官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职务,品德和自己的名声相符合。周公反对在识别官员时,只是看他的表面,听信他的言谈,而不去考察他的德行,这样下去势必会造成忠奸不分和用人混乱。

在选拔人才方面,周公强调要任用贤能。周公提倡夏代创立的“九德官人”法,即选用那些具有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这九种品德的人。周公还提出必须选用贤能的人,远离阴险的小人,任用贤能的人,就可使国家有贤人辅政,若是任用了小人,即使是建立了官制,也就如同没有建立一样,甚至会导致亡国的危险。

在使用人才方面,周公提出要勤于求贤,逸于使贤。逸于使贤,就是要放手使用贤人,不要横加干涉。他举出文王治国时的例子,说凡属“有司”所管的刑狱之事和“牧夫”所管的民间事务,一概都由他们负责,文王决不轻易干预下级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被选用的贤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但是逸于使贤,必须建立在勤于求贤的基础之上。周公告诉成王,文王之所以逸于使贤,是由于他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结果。周公的用贤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公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不仅对身为最高统治者的成王进行教育,还对自己的儿子伯禽及其他贵族子弟悉心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