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耿介孤忠:寇准
32957000000004

第4章 春风得意

公元984年,寇准结束了巴东县的任期,调任到大名府成安县,还是担任知县。与寇准同时两榜及第的天子门生中,已经有人做了当朝宰相了,进入中央机关的也有不少。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看到同年在政坛上崭露头角,自己还是小小知县,寇准心中很着急,不甘心被埋没。他缺少的是机会,而不是能力。

这个机会,竟然很快地到来了。公元985年,寇准奉旨进京,来到开封府,拜见了太宗,并受到了他的赏识。一般来说,知县任期是三年,期间不能随便离开就任之地,除非有特殊事件发生。恰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宋与西北边地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之间的战争。党项是少数民族,一直活动在陕西北部一带,本来一直向宋称臣,名义上接受宋朝的领导,其实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自治。公元982年,党项族使者来朝见太宗皇帝,并献上了土地与人民,以示归顺。太宗因此赏赐了他们。但这些党项贵族中,也有一部分不愿意搬来,不肯归顺宋朝。这人就是李继迁,他率领一部人马逃到沙漠中,与宋军打起了游击战。李继迁的事我们后面还会详述。

这时,寇准奉命从知县位上给朝廷押送军粮。这件事情对年轻的寇准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他对此充满了新鲜感与兴奋感。跟先前那种死水一潭的衙门生活相比,寇准更喜欢这样有着挑战意味的新的工作。他事必躬亲,认真仔细地分析各种信息,思考宋与西北边境间的问题,然后案牍劳形,洋洋洒洒,写成正式的奏章呈给太宗皇帝。就是这份奏章,给寇准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巨大的转机。上书太宗不久之后,太宗就召见了寇准,这是君臣之间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还是在980年,寇准进士及第之时,当时太宗召见了所有的进士,寇准是人群中的一个,并未引起太宗的特别注意。这次可就不同了,寇准的奏章,让太宗非常赞赏,不久就改授他为郓州通判,破格提拔。

就在寇准准备上任,临行前向太宗皇帝辞行时,太宗忽然改变了主意。想起寇准的那份奏章,和他的满腹才华,太宗皇帝觉得让寇准去地方任通判一职,实在有些可惜,不妨留在宫中,放在自己身边,观察培养。于是,太宗取消了寇准郓州通判的任命,留他在三司工作。在三司任职期间,寇准不负众望,兢兢业业,各项工作非常出色,使得太宗皇帝龙颜大悦。

寇准在三司任职四年后,有一天,太宗对宰相们说,他很青睐寇准,想给他一个新的职位,但给他一个什么职位比较合适呢?有人说,给寇准一个开封府的推官吧。开封府是宋的都城,长官是知府,下边有判官,再下是推官,这个职位应该可以了。宋太宗说,这个职位怎么可以呢?不行。宰相们就又说,要不然,让寇准做枢密院的直学士。太宗听到这话,思之良久,认真想了好一会,才说,“且使为此官可也。”意思是,好吧,暂时就让寇准做这个官吧。这话中隐含的意思是,太宗觉得安排寇准这个职位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提拔他。但是寇准的从政资历还不够,暂时先任枢密院直学士。太宗的这句话中,非常明白地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寇准是大用之材。果不其然,后来不到两年,寇准就被提升为枢密院副使,这是专管军事的机构,而且是皇帝专门管理的机构。加上正副宰相,这就是当时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一年,寇准还不到三十岁。到了淳化五年(994年),寇准再度被提擢,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这一年,他刚刚三十三岁,真是风华正茂,春风得意,时人为之瞩目。

话说当时有风俗,开封府的皇家禁地金明池,有一段是有向百姓免费开放的,是个人工湖,湖中有亭台楼阁,风景宜人,赵光义有是也会带大臣来游玩。一年春天,他带着寇准等人来到金明池,登上龙舟,看着太平盛世,繁华的开封城,赵光义非常高兴。宫女摘下鲜花,请皇帝与大臣们佩戴,这是当时宫内的风俗。

太宗从宫女手中挑了最艳丽夺目的一朵花,亲自给寇准戴上。他看着爱臣寇准,忍不住感叹说,爱卿青春年少,正是戴花饮酒之时啊。寇准当时刚刚四十岁,是朝中副宰相,是朝廷中一颗闪耀的新星。这闪闪发光的簪花少年,这种殊荣和赞誉,唯有寇准一人得之。赵光义对寇准的宠爱,不用言表。

太宗为什么如果器重寇准,原因可能是,寇准性格耿介率直,不爱逢迎,又能才干,为太宗所喜爱。太宗虽不是开国皇帝,但也是经历了创业年代,是能亲自带兵打仗的,他比较欣赏寇准这种硬朗作风。

寇准一向秉公执法,铁面无私,不怕得罪人。淳化二年(991年)春天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赵光义问怎么回事,难道是咱们君臣施政有问题,惹得老天爷不高兴降下灾难?群臣都说这是天数所在,这次灾难,和咱们没关系。寇准却引用说《洪范》书中说,天人之间,是有感应的,此次大灾就是因为现在刑法不公而引起的。

赵光义听后,十分恼火,自己日日早朝,勤政爱民,寇准这小子居然说刑法不公,还当着所有的文武大臣说,真是气死人。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了一定要注意涵养,不能学自己哥哥赵匡胤,怒极了,就拿着斧子劈人门牙。他只是拂袖而去,回宫了。

赵光义回自己住的地方冷静冷静,觉得寇准这是话里有话,便压住气,单独把寇准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哪个案子处理的不公平?赵光义算是给足他面子了。

不过寇准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就是不说,要把两府(中书省、枢密)的所有高官都叫过来,他才说。赵光义又退步了。把人都召回来。寇准终于开始说了:在一年前,发生了两起受贿案。情节严重的王淮,赃钱数以千万计,仅被撤职杖责,不久还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这不是刑法不公吗?王淮是谁?就是参知政事王沔大人的弟弟啊。他说这话时,王沔也在场,吓得当场认罪。寇准受到太宗嘉奖。

史书记载说:“寇准上殿,百僚股栗。”意思是寇准上朝,百官的双腿都在哆嗦,特别是那些心怀鬼胎、贪赃枉法的百官。可以想见,寇准强烈的责任心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朝中无人能出其右。这一点,非常被太宗皇帝看好,这也是寇准被快速提拔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他这种脾气,将来非吃亏不可,那简直是一定的。

宋太宗常常以一代明君唐太宗自比,而寇准,自然就是他的魏征了。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寇准这个大宋朝赫赫有名的簪花少年郎,一路青云直上,到达了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