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有许多方法,语言方法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即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来发展幼儿的智力。
在幼儿智力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有助于幼儿掌握某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现代汉语的方位词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14个单纯方位词。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用这些方位词让3岁左右的幼儿做大量的句型练习,将有助于幼儿的空间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如对孩子说:“宝宝,让我们做个游戏好吗?妈妈先说一遍,宝宝再说一遍。小猫在桌子下面……”孩子大一点,可用问句:“你说,爸爸在屋子里面,还是在屋子外面?”等等。
比起空间概念来,时间概念掌握起来就要晚些、难些。我们可以让3岁到4岁的孩子玩一种“文字游戏”。比如问他:“昨天的明天叫什么天?”“明天的昨天叫什么天?”孩子非常喜欢这种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对时间概念和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种“文字游戏”还可用来帮助孩子建立人际角色与人际关系概念。例如“爷爷”、“爸爸”、“孙子”等是孩子知道的概念,若问他“爸爸的爸爸的孙子是谁?”他就会糊涂了,只好说不知道。当他听说是指他自己时,他会惊奇不已,并会从中感受到人们变化的角色和相互的关系。
通过语言的途径有助于幼儿好奇心、注意力、想象力、表达力等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念儿歌是3~6岁幼儿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好的儿歌以其抑扬顿挫的节奏、错落有致的韵律等语言特征而吸引着孩子,在念诵的过程中,也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试举一例:“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从内容来看,月亮、夜空、星星这些最迷人的自然景观最能引起孩子的极大好奇心。从语言上看,由月儿到船儿,又由船儿回到星星、蓝天,呈现出一种流畅的结构,“弯弯、小小、闪闪、蓝蓝”等叠音的结构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由于上述原因,孩子由好奇到注意,因朗诵而记忆,注意力、想象力也因此大大提高。
3~6岁的幼儿在“言语与行动”的问题上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3岁左右是“先行动,后言语”阶段,即先干完一个行动,然后才能表述出这个行动;4岁左右是“边行动边言语”阶段,如一边搭积木,一边表述着正在干什么;5岁左右是“先言语,后行动”阶段,即在行动之前就能用言语将此次行动表述出来。如我们教第一阶段的幼儿做游戏时,就可以边演示边说话,然后要求孩子们“边做边说”;对第二阶段的幼儿,则在做游戏前,说:“嘘,注意,在做游戏之前,我把玩法与规则说一遍”,以后又要求“孩子,在做游戏之前,你能说说你准备怎样干吗?”让他们提前进入“先说后做”的阶段。
用“语言方法”发展幼儿智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语言活动的游戏性
幼儿无论是与父母的实际交往,还是其自身的智力、思维、行为、语言的发展,都是通过游戏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智力的发展应特别重视“语言游戏”这种形式。例如,对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可以玩“命名游戏”,由“这是什么”、“那叫什么”的问题引入许多事物的名称。孩子特别喜欢这种游戏,这会引发孩子的种种“词汇饥饿”。他开始知道,每件事物都有名称,对他来说,知道了事物的名称,就等于控制了事物,叫出事物的名称就等于触摸、推动事物本身一样。而且,幼儿首次能将环境中的事物转化为内心的事物,可以在内心中操弄那些名称,而不必摆弄实际物体。这种内心化、简便化、间接化大大促进了孩子思维的发展。因此,“命名游戏”不但能扩大孩子的词汇量,而且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使游戏充满紧张之感,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对四五岁的孩子可以玩一种“组词游戏”:“小明,我们来组词好吗,看谁说的‘电’多,比如电灯、电话、电视等等。爸爸说一个,你说一个。我说,‘电灯’,你说‘电话’。”
2.注重日常对话的实效性
教育孩子应在日常对话中随时随地进行。例如,上街买东西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商店的招牌和广告。日常谈话中,可以提醒孩子注意某个有趣的词语;玩玩具时,可以询问孩子是否知道玩具的图案与名称之间有何联系等等。这样非常自然、非常切情切景地引发了孩子对词义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将不断推动他去探索世界的奥秘,其自身的智力也将随之得到发展。
3.提高父母语言的艺术性
无论是孩子的语言发展,还是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教育都是在“父母——孩子”的语言交往中实现的。父母的语言艺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发展的状况与父母教育的成就。例如,讲故事这种常见的语言形式,父母要注意语速的缓急、语调的轻重,可以运用戏剧性、夸张性、装饰性的手法,有些情节讲得特别慢,有些情节讲得特别快;音量时大时小,时高时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