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一个人窝在创造角足足有20分钟了。只见他正用胶布将30厘米长的纸卷轴和一个空药水瓶连接起来,大概是怕脱落,小燕忘神地不知已缠绕了多少圈胶布,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把有握柄的宝剑。
随后,小燕又从瓶子找出一个蛋糕纸盒盖,在圆盖中心处,用胶布固定一个用完的胶布空轴,看得出他想做有握柄的盾牌。
小春看到小燕在做盾牌,也进入创造角,从柜内翻出一个纸盒,用剪刀想把盖子剪下来。才剪两下,就对一旁老师说:“我剪不开。”“你再试看看,剪什么地方比较好剪?”“帮我剪。”“你可以剪这里折的地方,可能比较好剪。”“我不会。”小春有些急躁,试也没试就回答。老师看他没意思尝试,想暂时不理他。小春马上跑去找实习姐姐,姐姐好心地帮他剪开了。小春回到创作角,急着翻动柜内的东西,又求救似的说:“我找不到空的胶布。”正专心修补盾牌的小燕听了,立刻起身,找了一个空胶布轴递给小春,又兀自坐下修补。
小燕完成了宝剑和盾牌后,来到娃娃家,找了一条粉红色大毛巾,朝身上一披,神气活现地找同伴决斗去了。
同一年龄层的小孩子,处于相同的教育环境,对于同样的事物,却有这么多样的反应。当教室内其他小孩子以组合积木并凑成一把剑在玩时,小燕不满于易变形的积木剑,而在40分钟内自己创造了坚实可打斗的剑与盾。而小春虽然也想做一个盾牌,但在需要设法解决问题时,却显得很无奈,一个劲儿地要别人帮忙。
一、主动探索或等待导引
类似的情形,在老师带小孩子到户外,面对大自然时,也同样发生。
这天,师生来到苹果园,宣布自由活动后,年年发现土堆有小洞,找来枯枝,这里、那里戳着,想看看洞里有什么东西;小惠发现一片叶子上有“肿瘤”,拿来问老师。老师说:“这是某种昆虫产的卵,幼虫长大后就吃这片树叶。”小惠若有所悟,四处找有虫卵的树叶,还告诉其他小孩子说:“这叶子上有小宝宝哦!”而从宣布自由活动后,就一直尾随老师的小安,跟着小惠身后一会儿,又回到老师身边。
“老师!赶快来看!这是什么?”听到翔翔喊,老师鼓励小安说:“那边有东西,我们赶快去看看。”“可能是秋形虫的幼虫。”老师对翔翔说。“我要带回去养。”于是老师拿来昆虫箱,帮忙放进泥土与枯枝,翔翔小心地掏出幼虫放入箱内。随后,老师起身,想走动看看其他小孩,觉得背后有人,回顾一看,原来小安一直都跟在旁边。
大自然有丰富的素材,有的小孩会不断主动去探索,有的小孩却一直在等待他人的导引。
二、小孩独立踏出的每一步
小孩子天生好奇、勇于体验,这也是人求生存不得不具有的本能。小孩降临到这世界,所有事物对他都是陌生的。他要在这陌生的世界立足,就不能固守不动。他的求生本能驱使他不断去探索环境,熟悉环境的特性,以便逐渐适应。但这适应立刻又被另一新环境所牵动。小孩是在这样的动态平衡中不断成长。
这种对新环境的好奇,是与恐惧相伴而生的。由于大人已渐失体验的勇气,因此常在小孩面临未知的新环境时,很容易同情小孩的恐惧心,而直接帮助小孩,提供小孩大人的解决方法。一旦小孩习惯于依赖大人所提供的选择,很少有机会从自己的立足点出发,寻求能满足自己的解决之道。这将使他每当要独立踏出一步时,就倍感艰辛万分。
试想在乡下,孩子整天在户外玩,没有玩具,就自制玩具,自创各种游戏;没有故事书,小孩自编故事。孩子独立踏出的每一步,都有属于他自体的创造成分,所以那里的小孩也比较有兴趣深入与环境互动。就在这种深入活动的过程中,小孩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也因此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具信心。
三、重视生产创造的过程
我们常说,要提供小孩丰富的环境。现代小孩的生活环境,确实充满了丰富的刺激,只是这些刺激大多属于消费性的。小孩面对五花八门的物品、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甚至大人所提供的解决方法,有如自助餐的点菜过程,在既定、有限的物体当中不断在做选择。小孩只是享受他人提供的成果,并没有参与生产创造的过程。
但是,人所面对的天地是无限的,它的原始面貌很粗糙,难以直接为人所用。人的生产与创造能力,使这些物体变成精美可用。对孩子来说,这样由无到有的生产创造过程,比选择性的消费行为来得重要。消费行为将使小孩看不到人类奋斗痕迹。若小孩只停留在有限的物体中做选择,以这种被规格化的能力,将无法面对人类拓荒时期所面对的天地。
四、提供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好的教育环境,是让小孩能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生产创造的过程。因此,当我们提供小孩学习环境时,宜先反省我们所提供的,是只让小孩选择他人生产成果的环境,还是有让小孩尝试错误、参与生产创造过程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