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才与命运
32958600000039

第39章 你懂得欣赏孩子吗

一位幼教老师说,平时要处理幼儿行为问题,需要与家长沟通,因此和家长接触的机会很多,可观察到家长各种教育小孩的方式,并令她深深感受到:教育不是只在学校中才实施的,更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所传达出的信息。

一、你害怕生物吗

孩子大多喜爱生物,周围的大人不能因为自己害怕,就阻碍了孩子接近自然的机会。

王小立刚来幼儿园时很不能适应,当他发现园内有生物室,养着螳螂、蟋蟀、秋形虫、伪步行虫、蜗牛等等,就爱不释手,老师因此允许他先待在生物室,不强迫他进教室,不久他就适应了。每天,小立一到园,就会马上跑到园内的茶圃或花盆去寻找蜗牛,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盒内,整日去捧着,放学后带回家。家里也很配合,尽量满足他的喜好。一日,妈妈喜形于色地来园里说:“我们原本帮蜗牛盖了一间小房子,已经不够住,现在又建了一栋别墅,大多是小立自己动手设计的!”

李伟是个粗线条的大个儿,手脚动作大,常不小心与人相碰撞,发生争执,但他其实是个感情很细腻的小孩,非常温柔,对待生物室的小动物尤其如此,常在生物室徘徊。有一天,他忍不住要求老师送他一只面包虫,欢欢喜喜地带回家。第二天,却见他垂头丧气来到学校,说:“妈妈把我的面包虫丢到垃圾桶去了,她说她会害怕,不准养。我一直一直保证不会让它爬到盒子外面,可是……。”两行眼泪随之而下。

其实,不仅多数的家长怕生物,就连许多幼儿园的老师也怕。很难要求每位家长、老师都能以身作则,带领小孩亲近生物。但是大人即使害怕,也请不要在言词、行动上表现出来,因为孩子大多天生喜爱生物。周围的大人不能因为自己害怕,就阻碍了孩子接近自然的机会。

自然对孩子的启发,不只在爱护动物、生态保护上,孩子更观察到生命的变化,例如观察蚕宝宝、毛毛虫等,由生看到死,看到了昆虫的蜕变,看到了因果关系等等。这种透过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接触,更能吸引孩子,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孩子通往更高层次思考的基础。因此,大人实在要很小心地维护孩子对自然的兴趣。

二、你过度保护孩子吗

若因偶尔的差错,换来过度的责难,更严重的是可能因此因噎废食。在许多需要孩子自由创造、大胆跨越的教学活动上,对孩子立下过多的限制……。

有一日,向来怕狗的成浩兴致勃勃地跟着其他小孩在园内追逐小黄(狗)。小黄被追至木屋已无处可逃,突然反向冲入人群,其他幼儿均本能地闪开,成浩却反应十分激烈,吓得又叫又跳,急急闪开时,不慎撞及木屋角,一时血流如注,送至医院缝了数十针。妈妈闻讯赶到园里,老师内疚地向成浩妈妈道出原委,妈妈没有责怪老师,只是很感慨地道出她的担忧:“这孩子自幼就很大胆,什么都不怕,可是就怕动物,他今天的反应真是令人担心。我怕他以后会因害怕动物,反应过度而造成伤害。不知该怎么办?”讨论结果,妈妈要求老师有机会多让成浩接近生物,家里也考虑饲养小动物。

三、你懂得欣赏孩子吗

幼儿园的家庭作业花样很多,诸如:要求家长带小孩参观博物馆;到公园放风筝;带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照片;带自己最宝贝的东西来园分享等等。芸珊每回都很兴奋地带着作业到幼儿园,妈妈参加家长会时也很高兴地说:“非常感谢老师每周能想不同的节目给孩子。刚开始在找材料或活动时,她相当依赖我。慢慢地有了经验后,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自己找材料,自己动手做,而我在一旁欣赏那满足、自信、不做完决不罢休的模样,真令人感到安慰!”

同来参加家长会的毛毛妈妈腼腆地说:“老师!对不起啦!我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下班回到家里还有一大堆的家事要做,真是没空闲陪这个小的了!”老师将问题抛给芸珊妈妈:“我们可以请教同样是上班的珊珊妈妈,问问她是如何安排时间的。”珊珊妈妈回答说:“孩子小的时候,我都尽量陪她,然后慢慢培养她独立自主、对自己事情负责的习惯。”

这位幼教老师,与幼儿相处多年,发现与孩子相处时间的长短,并不一定和亲子感情成正比。无论工作或家事多么忙,与孩子相处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以“欣赏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所作所为。能欣赏孩子的老师或父母,反而能因欣赏到孩子的作为而化解了工作上的疲惫;而孩子因受到重视,会更努力发展潜能。如此,亲子关系也会有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