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声律启蒙·弟子规
33011600000017

第17章 萧

“原文”

恭对慢〔1〕,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2〕。乘五马〔3〕,贯双雕〔4〕,烛灭对香消。

“注释”

〔1〕慢:傲慢。

〔2〕雪赋:南朝宋人谢庄,美容仪,善属文。官太子中庶子,声名远布。著《雪赋》。风谣:晋时李密观省风谣。

〔3〕乘五马:汉时太守驷马,加秩二千石乘五马,后五马为太守的代称。

〔4〕贯双雕:据说唐代高骈事朱叔明为司马时,曾一箭贯穿双雕。

“译文”

恭敬和怠慢相对,吝啬和骄奢相对;水远和山遥相对。用松树建成的小屋子和用竹子围成的栏杆相对应,高雅的音乐和民歌童谣相对。乘着五匹马拉的车子,一箭双雕,烛焰熄灭和香气消散相对应。

“原文”

明蟾常彻夜〔1〕,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注释”

〔1〕明蟾:月亮。彻夜:整夜。

“译文”

皎洁的月光彻夜照着,急剧的暴雨下了一整天,秋色凋零,凉风满楼,云空阴霾,雨落关河。

“原文”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1〕,春朝频泛绿杨骄。

“注释”

〔1〕:一种水鸟。

“译文”

远处几只鸬鹚,傍晚时分常飞到开满红蓼花的岸滩栖息,一对,早晨常在绿杨桥边泛波嬉戏。

“原文”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1〕。轺车对驿骑〔2〕,锦绣对琼瑶。羞攘臂〔3〕,懒折腰〔4〕,范甑对颜瓢〔5〕。

“注释”

〔1〕赵瑟:战国时,秦赵会于渑池。秦王命赵王鼓瑟。赵大夫蔺相如不甘示弱,亦逼秦王击缶而终。

〔2〕虞韶:指虞舜创作的乐曲。

〔3〕攘臂:愤怒时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出自《老子·三十八章》:“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扬之。”

〔4〕懒折腰:折腰,弯腰,谄媚之状。晋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句,唐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句。

〔5〕范甑:范丹家贫,无米下锅,以至锅中积下灰尘。颜瓢:指孔子弟子颜回经常断炊。

“译文”

盛开和凋落相对,昏暗和明亮相对,赵王为秦王鼓瑟的声音和虞舜创作的《韶》乐相对。轻便的小车和驿站的快马相对,华丽的绵绣和稀世的美玉相对,冯妇因愤怒而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感到羞耻,陶潜不肯为五斗米向小吏献媚,辞官归隐,范丹无米下锅以至锅中落满灰尘和颜回经常断粮以至箪瓢空空相对。

“原文”

寒天鸳帐酒〔1〕,夜月凤台箫〔2〕。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注释”

〔1〕寒天鸳帐酒:宋陶得党太尉姬,取雪水烹茶与饮,问曰:“党家有此乐乎?”姬曰:“彼武人,安有此乐,但能销金帐底,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

〔2〕夜月凤台箫:指弄玉与丈夫萧史吹箫引凤的故事。

“译文”

天寒地冻,陶谷取雪水煮茶给党太尉的妻子品尝;风清月高之夜,弄玉与丈夫萧史吹箫引凤。舞女踏乐起舞,柔美的腰肢像风中的杨柳,轻盈曼妙。少女美丽的面庞,犹如海棠花一样娇艳。

“原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译文”

绿草如茵,花香四溢,路上往来尽是踏春的游客,堂前芭蕉绿影摇动,避暑人品闲茶,破残棋。

“原文”

班对马〔1〕,董对晁〔2〕,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3〕,总角对垂髫〔4〕。

“注释”

〔1〕班、马:指班固、司马迁。

〔2〕董、晁:指西汉人董仲舒、晁错,二人皆博通经书。

〔3〕廿四桥:即扬州廿四桥。

〔4〕总角、垂髫:男女未冠笄者,拂髦总角。即收发结之也。髫,小儿垂髫。皆指未成年之儿童。

“译文”

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相对,经学家董仲舒和晁错相对。夏日的白天和春天的夜晚相对。轰轰的雷声和犀利的闪电相对应,麦穗和禾苗相对。岳飞词中有“八千里路云和月”,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头发束成如角一样两个结的小孩和垂着头发的幼童相对。

“原文”

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鸟〔1〕,周公诗就托鸱〔2〕。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注释”

〔1〕贾谊句:贾谊,汉时人,擅赋。不祥之鸟。

〔2〕周公句:鸱,鸟名。周公救乱,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悟王,曰《鸱》。或谓周公悔诛管、蔡之过,以儆成王之辞也。

“译文”

细嫩的脸蛋像沾着露水的桃花,舞动的腰肢像被风吹拂着的柳枝。贾谊因伤鸟而作《鸟赋》以表悔恨,周公为避流言而写了鸱的诗以明志。想去深山拜访高僧,怎知道那股兴致一会就没有了;在十里长亭送别客人,在即将分手的时刻,内心十分难过,不知不觉中,心好像也随着客人离去了。

以上对句中,骄、遥、谣、雕、消、朝、潇、昭、韶、瑶、腰、瓢、娇、摇、晁、宵、苗、桥、髫、等字,均属二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