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儿
33030400000012

第12章 建文失踪,朱棣称帝(2)

燕王继位称帝后,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但是建文帝是不是真的被烧死,很多历史学家都不能肯定。他们认为,这种说法很可能是朱棣及其手下人制造出来的,因为只有说皇帝及其长子已经死去,朱棣才能在名分上承继大统,坐上皇位。有学者指出,即使在《明史》中,各个篇章对建文帝死于火焚的记载也各有差异。

《成祖本纪》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太宗实录》记载:“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补本》中记载,“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上述后一种记载指出,并无建文帝尸体,找到的只是皇后的尸体。朱棣曾指天为誓,说他要仿效“周公辅成王”,帮侄子建文帝治理天下。果真如此,就该先弄清建文帝下落,生见其人,死有其尸。可是,破城第二天,他就匆忙“即皇帝位”,给人的印象是,朱棣有意弄假成真,将皇后尸体冒充建文之尸尽快埋葬,使建文旧臣放弃反抗,树立自己的地位。

至于,朱允炆果真是与马皇后一起投火自焚而死了吗?明成祖朱棣心中也是将信将疑的,或者怀疑的成分居多,他之所以听从臣下建议,以王礼葬了那火中的尸骨,无非是想使惠帝的支持者绝望罢了。朱棣在位的二十多年中,关于惠帝的下落,民间虽然有很多传说,而文臣史家,格于文禁,记载罕传。仁、宣以降,有关的记载渐渐多了起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建文帝出亡之说。

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万历二年十月,12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日:“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日:“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攀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日:“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讲得栩栩如生,令人真假难辨;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逊国为僧,云游四方

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数省,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时遗留的遗迹:“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星,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日‘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金鲤出没云。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旁为榻。其右有小穴,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左有蛱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横板,犹云建文帝所遗者,皆神其迹者所托也。”

另传说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都有他的足迹,又曾在各地寺庙留驻,如湖北武当山、广西横州南门寺等等。

二、北京西山老僧说

传说后来至明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位老僧往见广西思恩州士官岑瑛,自称为建文帝,蹉跎岁月,希望返回朝廷,安享晚年。岑瑛急忙报告巡按御史,驿送赴京。途中,老僧赋诗云:

沦落江湖四十秋,归来白发已蒙头。

乾坤有主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老僧至北京后,朝廷派当年侍候过惠帝的尚膳监太监吴亮前去辨认。老僧见到吴,说:“你不是吴亮吗?”亮说不是。老僧道:“有一次,我在便殿用膳,弃肉一片于地,你伏地舔食之,怎么说不是呢?听说老臣杨士奇尚在,能让他出来相认吗?”吴亮复命,明英宗确认老僧即惠帝,命迎入西苑居住。后来惠帝老死,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这是历史上流传较广的关于建文帝出亡的故事。事实是那和尚不是明惠帝,而是一个假冒者。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十一月,有个老僧,年九十余岁,从云南来到广西思恩府,对人说:我就是建文帝,张天师说我有四十年苦,现在为僧期满,应返回邦国,以享天年。思恩府士官岑瑛感到事关重大,将老僧及其徒抓了起来,送交总兵官柳溥,械送京师。英宗命大臣会审。开始时,老僧坚称自己即建文帝,并说自己年纪大了,希望归葬于祖父陵旁。审案的一位御史突然从旁边问他有多大年纪,老僧说有九十多岁,廷臣诘问道:建文帝生于洪武十年,至今应为六十四岁,怎么会有九十多岁?老僧无言以对。最后,老僧不得已交代了自己的来历。原来,老僧名杨行祥,河南钧州人,洪武十七年度牒为僧,游历两京及云、贵、广西等地,听熟了惠帝出走的一些故事,在同伴怂恿下前来冒充。明英宗下令将其囚于锦衣卫,不久死于狱中,同谋僧12人全部谪戍辽东边卫。

三、漂洋出海,去了南洋

有传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当时中国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据说张士诚失败后,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最终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然而没有更多的证据,仅仅是猜测而已。明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追踪建文帝。据《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方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由于多少年来,人们对明惠帝寄予深切的同情,而且惠帝逃亡之说也并非是全无踪影的空穴来风,所以这方面的传说和记载才会越来越多。事实上,查阅有关建文帝流亡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到,时间越晚,记载越详,而杜撰伪造的成分也就越多。

近年来有报载,有一位林国恩先生经过9年研究,破译了贵州安顺的“红崖天书”。这是当地崖壁上一块长10米、高6米,用奇特的铁红色颜料写成的文字,似篆非篆,多年来无人能识。林国恩认为“天书”成书约在1406年(明永乐四年),是逊国的建文皇帝颁发的讨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诏檄》。全文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丙戌(公元1406年)甲天下之凤凰(御制)。”如果译文准确无误,就能证实建文帝朱允炆确已逃出,并图谋恢复。这又与《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所载建文帝的一首诗相印证:“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令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伐燕诏檄》和这首诗,都是建文帝复辟心态的直白!

兰州大学历史系公维章博士从民国《创新渭源县志》中找一条资料:“靖难之役”后,建文帝逃亡到了青海瞿昙寺。《创新渭源县志卷9》“艺文志”中,《五竹寺记》载:“建文于夏六月庚申十三日未时,由癸门出,比时愿扈驾车22人曾节(郭节)其一也。君臣奔窜崎岖,昼伏夜行。历滇南、巴蜀,建文至乐都瞿昙寺。”该文所载建文帝君臣出亡路线及出亡青海瞿昙寺的情形,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相符。据史料记载,瞿昙寺建立初期就与明皇室建立密切关系。永乐以来,明朝历代帝王多次给瞿昙寺赐匾、修佛堂、封国师、赐印、派大臣等。

公维章认为,南朝刘宋时期,已开通从南京历巴蜀、河湟至于阗的所谓“丝绸南道”,“靖难之役”后,燕王率军南下,北方道路被封,建文帝只有向南方逃窜,辗转云贵、巴蜀,最后选择西北边荒的河湟地区作为落脚点,是极有可能的。

近人在考察建文帝下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文汇报》编辑徐作生原是学历史出身,他利用记者的方便条件,曾去南京寻访建文帝遗迹,后又赴北京多方考证。后来,徐作生数次去江苏吴县鼋山和穹窿山一带进行实地勘访,在此找到了建文帝出亡的遗迹、遗物,例如雕龙柱础、御池、御池桥、神道、方台等。他以文献材料结合自己实地勘访的结果,连续写成两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赞同。他经过7年的努力得出结论:当年建文帝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拳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病死于此,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作者的结论与胡滢向明成祖的回报恰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建文帝没有死于火,而是逃亡在外了。

有人则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

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对建文帝出亡谜案的解释、传说、附会决不是上面列出的几种,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在许多书籍、口头上流传开来,而且也必将流传下去。当然,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不过,也有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事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但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名声,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计谋。

那么,靖难之役以后,惠帝究竟下落如何呢?确是一大未解之谜。

但不管建文帝的下落如何,都不影响乾坤既定的朱棣称帝。建文四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从此,开始了他22年的统治。这就是明史上的“靖难之役”。